第150章
这话,令在场所有人都大吃一惊。
臣子的满月酒,龙驾亲自降临的,在本朝可前所未有。
即便是皇室子弟,往往也不过是派人送个贺礼也就罢了。
易峋虽说护驾有功,但到底不过是一届侍卫,他孩子的满月,皇帝竟然亲来庆贺,可见对其的重视。
易峋鱼秦春娇也是吃惊莫名,连忙出门迎驾。
门口,果然皇帝的御辇停靠,前呼后拥,伞盖如云,一众御前卫士,手持明晃晃的金瓜护卫在侧。
这一条街上的百姓人家,听见了消息,全都跑出来看皇帝,跪在家门口上。
从前那翰林在这儿时,皇帝可几十年都没来过,换了这户人家,生了儿子摆个满月酒,皇帝竟然亲自来给他们庆贺,可见这户人家比当初那位翰林老爷还要厉害些。
这些百姓,几乎大半辈子也见不着皇帝,今日见了这样的排场,都是既新鲜又好奇,趴在地下,眼睛却一个劲儿的往上瞅。
陈长青领着女婿、儿子出外跪迎,前来道贺的官员乌压压跪了一院子。
皇帝下了辇,令众人平身,他自己满面春风的走到了易峋跟前。
今日,皇帝的心情极好,那件事已查访的差不多了,这孩子就是他失散多年的侄子。
一想到,他是多年知交好友的儿子,自己的侄子,还救了自己的性命,皇帝心中便洋溢着唏嘘感慨,舐犊之情竟而不亚于他的亲生父亲宁王。
皇帝随意寒暄了几句,陈长青与易峋翁婿两个,便将他请到了内堂。
龙驾降临,那自然是坐了首席主位。一众臣子还不敢坐,直至皇帝莞尔道:“今日朕来,便是为易校尉庆贺孩子满月,若是搅扰了大伙兴致,反而不美。大家,还是自便为好。”
这话落下,有如圣旨,众人方才谢恩落座。
趁着尚未开席,皇帝便要见见那新生的小少爷,易峋只得再去将才哄好的易晗给抱了来。
孩子到了皇帝跟前,皇帝看着一个白净可爱的婴孩儿,想到这也是皇家血脉,算是他的孙辈了,心中便格外喜欢起来,说道:“真是个好孩子。”便将手腕上的一串枷罗木雕刻梵文手串撸了下来,又说道:“这是南安寺主持开光过的手串,朕一向戴着。今儿过来,宫里虽然预备了些见面礼,朕倒是素手前来。没什么好送的,便拿这个给孩子添福吧。”
陈长青和易峋当然谢恩不迭,而这一幕看在一众官员眼里,心里自然有些格外的想法了。
皇帝佩戴多年的贴身物事,赏给臣子的孩子做添福,那是多高的荣耀?
原本看着易峋护驾有功,却没得晋封,有些人还在心里做文章,想着内里是不是另有隐情,皇帝实则已不待见陈家,以至于牵连了易峋。今日见了这一幕,这念头便全都烟消云散。
不待见,会亲自来庆贺满月酒,还把自己的贴身物件赠给那孩子?
皇帝又向宁王意有所指道:“五弟,你看这孩子,喜欢么?”
宁王望着易晗,早已陷进眼里拔不出来了。
他不止有了儿子,甚而还有了孙儿,今日于他而言,真是双喜临门。
宁王说不出话来,几乎用尽了全身的力气,才能克制住兴奋带来的颤抖。
他幻想着,与易峋认亲之后,子孙满堂的天伦之乐。
易家压根不曾想到,今日皇帝会来,后厨慌里慌张,雇来的厨子手忙脚乱,竟不知上什么菜为好。
最终还是秦春娇去了厨房,指点着他们烹饪调味。
今日恰有才来的野蒜,这东西在乡下生的贱,地头田野随处挖一挖就是一大捧。赵三旺领人在地里起菜时,收了几大筐,来送钱粮交账时,便也捎带着送了一大筐来。
秦春娇想起昔日在乡下摆摊时,这皇帝便衣私服到民间走访,恰对那时候的槐花蒸糕和包子大为赞赏,甚而还令陈长青来买了许多次,便打算拿这野蒜做些文章。
她将围裙一裹,卷了袖子,便要亲自下厨。
一旁帮厨的宋青一脸迟疑道:“太太,给皇上吃这乡下的糙玩意儿,皇上会不会发脾气啊?”
秦春娇将唇一抿,浅浅笑道:“放心,我有把握。”
那从京城得月楼雇来的厨子同他的一班徒弟,是早已看傻了眼。他们可还从未见过,达官贵人的太太,竟然能亲自操持锅铲的。这京里的太太小姐,哪个不是十指不沾阳春水?这家的太太,倒是稀奇。然而,看着红红的灶火,映着她白皙的脸庞,倒更显得妩媚且近人。
秦春娇站在灶台前,操持着锅碗菜刀,看着红旺的灶火舔舐着锅底,锅中油滋滋的响着,心中倒欢快起来。比起养尊处优,待在房中当太太,她还是更喜欢劳作。
皇帝驾临,令她意外,但这却是个绝好的机会。她只是个居家的妇人,能做的有限,然而即便是这有限的事情里,她也想扶持丈夫一把。
秦春娇把腊肉和野蒜都切片,下重油,猛火快炒了一道菜,使人送到了外头。
皇帝今日过来,一则是为了易峋,二来则是藏着几分私心。
他晓得当日那个小摊子的女主人,便是易峋的妻子,总想再尝尝她的手艺,只是一直没个由头。
他在宴席上坐着,看着满桌菜肴,无不是精心烹制出来的,但一瞧就知道出自名厨之手,他在宫里可真是吃腻了。
这道野蒜炒腊肉一送上桌,皇帝眼睛顿时一亮,这浓重的烟火气味儿,略带着几分野性的烹调方式,显然不是那些名厨们的手笔。
皇帝下筷,夹了些腊肉和野蒜一道入口,腊肉浓烈的烟熏味和油脂与野蒜强烈的蒜香味儿调和在一处,形成了一股山野的味道。
皇帝大为倾倒,连吃了几筷子,便要大伙都尝尝。
众人尝了,都纷纷赞好。
且不说秦春娇的手艺本就上乘,这是皇帝说好吃的东西,谁敢说不好吃?
皇帝来了兴致,向易峋莞尔道:“你这小娘子,真是很有几分意思。朕听说了她的事情,真可谓是一位奇女子了。朕吃了她这么多顿的饭,倒想给她个封号。”
陈长青与易峋闻听此言,一齐起身。
一个说小女难当,一个说拙荆不敢。
皇帝却朗声一笑:“二位也别替她自谦了,她的手艺,朕颇为赞赏。而观她行迹,也确实当的起。朕打算,给她一个慧心夫人的封号。慧心兰性,当是如此。”
易家人,自然谢恩不绝。
陈长青便要易峋将秦春娇唤来,当面叩谢隆恩。皇帝却说,此事不急,还是让她在厨房多烧几道菜吧。待宴席散了,再谢恩不迟。这方作罢。
众人听着,越发咂摸不透了。
这消息传到花厅,一众女眷听见,各自艳羡不已。
诰命夫人不稀罕,朝廷封的,汉子当了官,作媳妇的也就跟着封了。但皇帝亲口敕封封号的夫人,本朝打从建国以来,也没有几个。就是仅有的那么几位,也是当年建国之时,丈夫跟随太祖皇帝打天下,不离不弃的。
这个易家夫人,真真是命好的叫人羡慕。有了皇帝亲口封的封号,谁还管她什么出身?
苏婉然看着盘中婢子替自己夹来的那一点菜,腊肉合着些看上去像蒜却又不是的东西,气味儿微微有些刺激。
就凭着这么个粗野的菜肴,秦春娇就在皇帝那儿骗了个夫人的封号?!
苏婉然心底里掀起了惊涛骇浪,脸上忍不住的掠过一阵寒意。
这一年多来,她挖空了心思在皇帝跟前尽孝,想了那么多法子,皇帝却从未夸过她一句半句,至多不过是一声:“太子妃颇有孝心。”就打发了她。
这是凭什么,老天真的公平么?
重生以来她做了这么多事,却倒是让秦春娇平步青云了!
不该是这样的,不该!
苏婉然想着,竟忍不住咬牙切齿起来。
孟玉如在旁,瞧见她面容狰狞,有些害怕,轻轻碰了碰宁王妃:“姨妈,您瞧婉表姐是怎么了?”
宁王妃看见,低低咳嗽了一声:“婉然,别乱了阵脚。”
她有几分奇怪,这个侄女怎么会如此痛恨那个丫鬟?就说当初她和苏梅词有些不清不楚,到底也都过去了。她如今嫁了人又生了孩子,是再不会有什么了。苏婉然却似乎总是不能释怀,这到底是为什么?
苏婉然回过神来了,稳住了心神,勉强一笑,没有言语。
这宴席,因有皇帝在,变得格外热闹,却令人吃不出滋味儿来了。
直至掌灯时分,宴席方才撤了,宾客逐渐散去。
皇帝与宁王一家子今日是有事前来,自然是不肯去的,换到了易家平日里待客的厅堂上,喝茶说话。
宁王看着易家人口稀少,下人不过五个,甚而连丫鬟满共也就一个,便觉得日子清苦,越发可怜起他这个儿子来。
宁王妃和苏婉然面色淡淡,各自打一盘算盘。
孟玉如在边坐着,这个场面上,是没她说话的余地的。
秦春娇重新理了理衣装,过来磕头谢恩。
皇帝封她做夫人的事,她已经知晓了,心里纵然高兴,却也是模糊的。
皇帝将她仔细打量了一番,见她容颜秀美,生的甜美可人,低眉垂首,恭谨自持,言行举止,不失端庄,远不是自己所想的那个样子。
原本,他还当这么个天天舞弄锅勺的女子,又出身乡野,只怕言行粗糙,但今日一瞧这个做派,竟不失闺阁风度,不由眯眼一笑,心中十分满意。
他颔首莞尔:“吃了你那么多饭菜,今儿倒还是头一次见你,果然人物出众,又是这么个聪慧的性格,难怪易校尉那么喜欢你。”
易峋爱妻,这在神武卫里是出了名的。
他同僚有时叫他去堂子里吃花酒,他从来不去,下了差就早早回家,一日也不曾误过。众同僚便笑话他畏惧内人,在宫里传开,易峋却从不将这风言风语放在心上。
秦春娇垂首一笑,回道:“皇上过奖了,臣妇与拙夫自幼相识,所以情分上更厚些。”
皇帝闻言,拊掌大笑:“旁人听这话,哪个不是羞手畏脚,你竟全不谦虚,果真是个有趣的小娘子!朕没有看走你,你当得起慧心二字。易校尉得你为妻,可谓得了个贤内助。”
皇帝这话落地,旁人倒还罢了,宁王妃和苏婉然却互换了个眼神,微微有些不安。
皇帝又同秦春娇说了几句闲话,不过问她如何做生意,烹饪有什么独到的心得。
秦春娇一一答了,又问道:“皇上问了臣妇许多,臣妇也斗胆问皇上一件事,还求皇上开恩,不要动怒。”
她此言出口,堂上一干人等,甚而包括易家的人在内,都大吃一惊。谁也不曾料到,她竟然有这个胆量,头回面圣,便敢向皇帝发问。
易峋面色微动,但随即便淡然。夫妻一体,她便是闯出了天大的祸,总还有他在前面撑着。何况,皇帝眼下看来十分高兴,当不至于为难。
果然,皇帝莞尔道:“你且问,朕没有这样小家子气,人问两句就要生气。”
秦春娇先谢了恩,便回道:“臣妇不知,皇家是否有这样的规矩,能迫着臣子,硬叫他纳妾的?”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