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网 > 穿越重生 > [综穿]打劫主角的一百种方式 > 第82章 三国终章

第82章 三国终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楚天舒站在山顶最高的大树顶上, 谢熙被一个舒服的幼儿随身携带座椅固定在她的胸前, 和她一样俯视着整个战场, 小脸儿一片严肃。

    站得高,看得远。楚天舒目力过人, 将整个战场的动静全都收入眼底。

    袁绍身边本来就只剩下数百护卫, 被火焰包围之后, 真正是慌乱无措。前方是被堵死的谷口,后方是紧追不舍的夏侯渊, 上方还有不停射下的箭雨。和谷口不过一两里的距离, 却是从生到死的差距!

    楚天舒移开目光, 一只手在胸前谢熙的额头上轻轻抚摸, 希望她不要被这样血淋淋的战场吓到,却没有捂住她的眼睛。

    这就是一个乱世, 他们有能力让谢熙活成无忧无虑的小公主, 但是他们却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让谢熙去面对现实。因为力量只有属于自己的时候,才能保护自己。他们不希望有一天谢熙会像刘协一样, 认识到现实的险恶,却有心无力。

    楚天舒盯着的是公孙瓒。公孙瓒本来就因为田楷的事情心中有恨,方才谢鲲又故意挑衅,杀了他那么多护卫, 公孙瓒不可能没有动作。

    果然, 公孙瓒对着谢鲲的方向一举手,楚天舒就露出了一个嘲讽的笑。

    “火箭。”楚天舒用通讯器提醒谢鲲。

    “猜到了。”谢鲲早已经换了位置,从一开始他就没有打算把真正的阵地位置暴露给公孙瓒。不仅是公孙瓒想杀他, 他也想杀公孙瓒好不好?在许昌不好动手,出了许昌公孙瓒还不赶快逃命,居然还想着暗算他,真是不知死活。

    “曹军已经入谷。”

    那么公孙瓒就没有活着的价值了。

    楚天舒取出一张玄色巨弓,搭上了一支通体漆黑、只有箭头雪亮的长箭,隔着一千多米的距离,瞄准了公孙瓒。

    为了保险起见,她打开辅助系统,让它根据风向、空气流动、阻力等各方面综合元素进行了计算,得出了箭支飞行的轨道。辅助系统在空中勾勒出一条别人看不见的虚线,直指向公孙瓒的眉心。

    嘣的一声,沉闷如雷,黑色长箭闪电一般穿过空间,射穿了公孙瓒眉心处的冲角,直接从他的脑后透出!

    公孙瓒仰天摔倒,一个字也没有说出来,就此殒命。他身边的护卫大部分都没有反应过来,只有少数几个看见了箭矢飞来的方向,但是放眼望去,根本找不到箭手何在——楚天舒母女只要往后一缩,就隐藏在了大树浓密的枝叶中,他们也完全没有想到会有人能够从那么远的距离射死公孙瓒。

    公孙瓒一死,他身边的亲卫顿时大乱,哪里还有继续作战的心思?他们抬起公孙瓒的尸体,匆忙下山向着北方奔驰而去,想要和那边带领三万人马的大将严纲汇合。

    谢熙睁大眼睛盯着这支箭的轨迹,看见相隔这么远的距离,楚天舒居然还能一箭爆头,不由张大了小嘴“哇”了一声,两只小手拍了起来:“娘,你好厉害!”

    将巨弓收回空间之中,楚天舒就看到山丘北方不远处烟尘滚滚,有大军正在赶来。看着旗帜和服装,基本上能够确认是袁绍的河北大军。不过看他们狼狈不堪的模样,应该是在赵云带领的洛宁军和公孙瓒手下严纲合围伏击之下吃了不小的亏。

    之所以往这边靠拢,大概是带队的高览已经猜到了,袁绍正处于危险之中。

    “袁军距离你处不到十里,大约有一万余人。”看来在措不及防之下,袁军损失不小。

    楚天舒就是一个活体雷达,站在最高处俯瞰着整个战场,把战场上的每一个细微的变化通报给谢鲲。

    谢鲲所带的也不过是五百亲卫,就算是他再勇武也不能和万人硬钢,立刻就带人转移。

    人少也有好处,目标小,机动性高,一个命令就能立刻执行。

    谢鲲撤离了谷口,夏侯渊却如同猛虎驱羊一般把袁绍仅剩的百余人追到了北方谷口。

    心中记着曹操暗中的命令,夏侯渊故意放慢了追击的步伐,等着谢鲲的人手从谷口出现拦截袁绍,好找机会给谢鲲背后来一下。比如说流箭误伤之类的,谁也说不出什么来。

    “袁公,你若肯归降,我家丞相一定会在陛下面前为你美言,保你仍旧能够位居三公,如何?”夏侯渊看着被护卫护在身后的袁绍,找了个理由拖延时间,等待谢鲲出现。

    早在入谷之前,夏侯渊就已经秘密命令一名偏将带着千余人从山上摸了过去。此刻,他们沿着山壁借着烟雾向着谷口靠近,已经在公孙瓒对面的山谷上方,等着谢鲲露头。

    果然,谷口的巨石后传来响动,有人将堵着谷口的巨石挪开冲了进来。

    “主公!”冲在前方的是袁绍手下的大将高览,他一眼就看见了被熏得一身黑烟的袁绍,连忙带人上前接应。

    袁绍在绝望之中,突然等到了高览,顿时大喜过望,催马向前跑去。

    就在此时,头顶上一片箭雨落了下来。夏侯渊只说若是有人从谷口出现靠近袁绍,就立刻一起射箭,那偏将只以为夏侯渊料敌如神,早就预料到河北军队回来援救袁绍,所以越发大声喊叫起来:“大将夏侯渊在此!袁绍手下还不快快投降?”

    袁绍身边的护卫死伤惨重,在最绝望的时候突然看见了援军,狂喜之下警惕大降,被这一波箭雨射中了不少。最关键的是袁绍也连中数箭,差点一头从马上栽下去,还是被张郃用力捞起,才避免了被踩踏的危机。

    袁绍靠在张郃怀中,口中吐血,想起方才那偏将的喊叫,想起之前公孙瓒从山谷上方发令射下火箭的嘴脸,恨声大叫:“曹孟德!公孙伯圭!我与你等不共戴天!”鲜血殷殷,从袁绍口中和胸前伤口处不断流出。

    张郃、高览都看得出来,袁绍已经命在旦夕。

    河北军队无心恋战,立刻后队变前队,向着北方撤退。

    夏侯渊没有看见谢鲲露面,心中有些诧异,但是见那偏将无心插柳,反而射中了袁绍,当机立断下令追击。

    一边追还一边命令嗓门大的士兵大声把袁绍已死的消息喊出来,打击河北军队的士气。

    果然,听说主公阵亡,河北军队的队形很快就有些松散起来。

    偏偏在这个时侯,前锋军队看见了公孙瓒的亲卫。

    严纲没有高览反应快,他和洛宁军合击成功,将五万河北军队打得落花流水,正在收拾战场轻点俘虏和辎重,根本还没来得及往南方来支援。所以只有数百的公孙瓒亲卫面对一万多的河北军队,简直就像是落入了海面上的一艘小船,完全没有反抗的余地,瞬间就被淹没了。

    张郃见到公孙瓒的尸体,看着自己队伍的低沉士气,便和高览、沮授商议了一番。

    沮授说,他刚才一边跑一边观察了后面夏侯渊的队形。夏侯渊为了追他们,已经把队伍拉得太长,前军和后军之间距离太远,完全可以找个机会反杀。

    于是,张郃派人在队伍中大喊公孙瓒已经被杀死了,他们已经为主公报了一半的仇,现在夏侯渊还在背后紧追不舍,难道他们就要这样放弃挣扎,被人杀死吗?

    被调动了情绪的河北军化身哀兵,士气反而升了起来。

    被张郃、高览两名大将整束之后的军队按照佯败的阵型,一边退一边收拢军队,看准了夏侯渊前军孤兵深入的机会,返身杀来,将数千曹军围拢起来。

    怀着主公被骗被杀的仇恨,和方才被追逐得差点死掉的恐惧转化来的力量,河北军队发挥出了超强的力量,把曹军杀得无力抵抗,只有数百人拼命逃了出去。

    被河北军队这个回马枪打得一身冷汗,夏侯渊连忙鸣金收兵,清点队伍,重整队形,看着前方一万多河北军队有序撤退的背影,夏侯渊长叹一声。张郃、高览终究不是无能之辈,他再追下去也没有什么便宜能捞,反而说不定会被不知隐藏在何处的洛宁军队偷袭,只能收兵回去。

    看着后方的曹军收队,停止了追击,河北军队的将领们才算是松了口气。这才有时间开始举哀,重整旗鼓。

    沮授扶棺痛哭,自责不已:“悔不该不听元皓之言!”当初田丰就反对袁绍应邀来许昌,说袁绍是曹操心中最大的敌人,去了许昌只怕是有去无回。但是袁绍却觉得天下诸侯同赴此会,他若是不去不是显得他害怕了曹孟德吗?袁绍只想着去给曹操添堵,对于劝谏太狠的田丰很是不喜,就带着沮授来了许昌。

    结果正如田丰所言,袁绍有去无回!

    而且接下来,整个河北就很危险了。袁绍的儿子们没有一个成才的,内斗是好手,外斗窝囊废。曹操既然费尽心机把袁绍骗来杀了,当然不可能不对河北下手。到时候洛宁方面和幽州方面再分别从西方和东北方夹攻,三家分冀,已成定局!

    所有士兵都在手臂上系上了白色布条。头盔上的红缨也都摘了下来,万余人的队伍一片哀声哭声。

    就在这时,前方一声炮响,一彪兵马杀了出来,帅旗下一人玄甲黑盔,手持点钢枪,□□黑骏马,身材高大,满身煞气,正是之前消失不见的谢鲲。

    张郃看见谢鲲,眼睛就红了,若不是谢鲲和公孙瓒在谷中厮杀,他们怎么会这么容易上当?他提枪上前,指着谢鲲就骂:“谢重溟,我一直以为你是个英雄!为何今日竟然如此欺人!”

    谢鲲催马而出:“我只是与公孙伯圭了结恩怨,可没有动过你们一根毫毛!”

    “那你拦路意欲何为?”

    “袁本初已逝,河北之地你们注定无法保有,不如早日归降,免得日后生灵涂炭,徒增罪孽。”需要的时候,谢鲲也能够做出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

    “休想!”张郃虽然被谢鲲否认的话给噎得找不出理由来骂他,可是心中却知道,山谷中的陷阱绝对也有谢鲲的份儿!他举枪杀过来,谢鲲当然不会畏惧,也迎了上去。

    张郃今日已经苦战太久,精疲力尽,不过十个回合就被谢鲲在两马交错的时候提着衣领扔了出去,被士兵们赶上来按倒捆了起来。

    谢鲲站在两军阵前,大声问:“你们不愿意投归我洛宁,难道是想要投降杀了袁本初的曹孟德不成?”

    话音未落,河北局左侧就杀出一支队伍,为首将领银盔银甲,正是之前刚刚交过手的赵云。

    右侧又是一支队伍,为首女将红衣白马,马前还坐着一个红衣女童,正是声名日益上升的洛宁公主楚天舒。

    三面被围,对方的军队数量是自己的两倍以上,三名将领都以勇猛著称,河北军队瞬间失去了战斗意志。

    沮授和高览商议之后,亲自上前去和谢鲲商谈,要求谢鲲隆重为袁绍发丧安葬,不得对河北军队和将领虐待屠杀,不得骚扰河北境内平民等等,在得到谢鲲和楚天舒的认可之后,才带领一万多名士兵投降了洛宁。

    张郃长叹一声,也做出了同样的选择。

    毕竟这次许昌之行,他们也看到了各路诸侯的表现。袁术是不用说了,他们当初选择了袁绍,就已经放弃了袁术;北海孔融全程透明,虽然他知识渊博、身份高贵,但是在争夺天下的战场上,却实在没有什么优势;刘表死了,公孙瓒死了,孙策兄弟远在江南——他们只能在曹操和洛宁这两大势力之中进行选择。

    曹操为人奸诈狠辣,翻脸像翻书一样平常,还是害死袁绍的直接凶手。

    而洛宁方面,谢鲲夫妻两人的勇猛当世少见,还有吕布、赵云、马超这样的猛将,更关键的是,他们夫妻两人治下的百姓生活富庶,法纪严明,福利优厚,是天下皆知的。

    对比之下,做出什么选择,已经十分明显了。

    有了沮授、张郃和高览的配合,洛宁军队穿着河北军队的服装,轻松地进入了河北领地,一座座城池对他们敞开了大门。

    等到袁绍的几个儿子外出迎接袁绍的灵柩时,就被一网打尽。而段煨也从北方并州向下合兵,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整个河北都被纳入了洛宁的版图。

    曹操气得一剑斩断了案几的一角。他苦心策划数月,竟然是将整个河北双手奉送给谢鲲么?

    但是事已至此,他除了发脾气也没有办法做什么。河北如今由赵云带兵驻扎,上个月曹军发起了几次小规模试探,没有占到一点便宜。

    曹操暂时把注意力放在了袁术这边。

    袁术听说袁绍之死后,先是仰天大笑起来。

    袁绍不过是一个下贱奴婢之子,却一直压在他的头上。哪怕后来袁绍被过继给了伯父袁成,袁术对他的忌惮和不满也不曾消减。现在好了,同样是去许昌赴会,他活得好好的,袁绍却被骗入陷阱死掉了。谁高谁下,这不是已经有了结果了吗?

    笑了几声,不知道为什么,眼角却湿漉漉的。

    我怎么会为了那个下贱奴婢之子伤心!袁术怒了,袁绍既然死了,他还怕得谁来?他召集手下文武,决定自己称帝!不管手下是否支持,袁术的决心不会改变!

    更不要说还有个号称神算的术士说他卜卦得知,袁术有皇帝之命呢。

    于是,袁术悍然称帝,“建号仲氏”,大封公卿,大兴土木,奢侈无度,可是手下的士兵却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

    虽然大家都知道汉室气运已尽,可是谁都不愿意做那个出头鸟。袁术这样站出来,立刻成了众矢之的,曹操联合了江东孙策兄弟、荆州刘备一同讨伐袁术。

    对,此时徐州被曹操占领,刘备却占据了荆州。

    刘备带着关张二人,一路护送着刘表的灵柩返回了荆州,在刘表灵前哀伤备至,却被刘表的两个儿子暗中忌惮。

    刘琦还好些,毕竟年龄大点,知道伪装自己;刘琮却不同,他和刘表后娶的妻子蔡氏娘家结了亲,自以为有了倚仗,对于刘备出言很是不逊,言语无礼,让不少荆州大族对他的印象下降了不少。

    董承出事之后,曹操将所有参与其中的人诛灭三族,连董承的女儿、刘协的妃嫔董氏都不曾幸免。哪怕刘协请求让董氏生下孩子再杀她,都没有得到曹操的许可。刑罚的惨烈,让那些被处罚的弱者们具有了正义的气息。

    而此事传到荆州后,就已经被有心人改得面目全非。传闻将想要引入白波贼与曹操争夺皇帝控制权的董承美化成了一位忠心耿耿匡扶汉室,为了除去奸贼曹操不幸牺牲的忠臣义士。那么,所有参与者也就都披上了忠臣义士的外衣。

    在这个故事中,刘备得到了小皇帝刘协的金口认可,称他为“皇叔”,将重任托付给他。传闻说刘备也参与了反曹行动,只是因为曹操势大,行动失败,他才不得不逃出许昌。

    这样的义士应当得到大家的尊敬,怎么能够对他们如此无礼?所以刘备对刘琮的忍耐,就更显得品德高尚,仁慈宽厚,在荆州得到了一个小小的地盘休息。

    不久之后,刘琦和刘琮兄弟阋墙,同室操戈,荆州大乱。刘备挺身而出,安抚百姓,劝和他们兄弟,收获了极大的声望。没多久,刘琦病死了,刘琮被揭发出来收买青夫人,刺杀刘表,意图夺权,被众人唾弃,在绝望之中自刎而亡。

    荆州大族们联名请求皇叔刘备主持荆州,刘备推辞再三,最后实在无法推却,才不得不接过了荆州大权。

    袁术悍然称帝,让自己成了全天下人人指责的目标。孙策也反对他称帝,反对无果之后,占据了大义的孙策趁机脱离了袁术集团,名正言顺地独立了出来。

    曹操联合刘备和孙策,攻打袁术。袁术手下的士兵吃都吃不饱,哪里有为他死战的兴趣?于是袁术一路败退,一直到了第二年夏天,终于到了绝境,再也无路可退。

    当时袁术军中已经只有三十斛麦屑,他想要喝点蜜水都没有。袁术叹息不已,大声喊着问自己,袁术啊袁术,你怎么混到了这么一个地步!

    他出身高贵,在东汉末年所有割据一方的诸侯中,没有人能比得上他。可是怎么会把一手好牌打成了这个样子?袁术吐血不已,就此死去。

    至此,天下大局基本上已经稳定下来。

    洛宁方面占据了河北以北、洛阳以西及整个西北凉州的地区,曹操占领了洛阳以东、山东、安徽的地方,刘备占据荆州,孙策占据江东,益州之地,已经换了刘焉的儿子刘璋当家。

    但是刘璋如今也过得不怎么样,因为马超一直带着人在进攻益州,理由光明正大——为父报仇。

    尤其是当洛宁方面将河北地区消化完毕之后,手下兵马近百万,实力大增,分兵三路入蜀,刘璋根本不是对手。

    不过是半年的时间,在谢熙六岁那年的正旦,刘璋就已经投降了。

    楚天舒夫妻封了他一个列侯之位,将他们全家迁到了洛阳,就把整个蜀地掌控在了手中。

    曹操和刘备都十分警惕,生怕洛宁方面继续发兵进攻他们。然而,洛宁方面却从此安静了下来,开始把大部分精力用在内政之上。

    普及基础教育,男女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同样也都有出仕的资格。

    开设科举考试,分门别类进行人才选拔,不管是高门世族,还是寒门贫民,只要能通过考试,就能够进入吏部选拔人才的行列。

    鼓励农业,兴修水利,发展农业工具;提高工匠地位,奖励科技人才,表现优秀的工匠不仅能入神匠府进修,还能够成为相关部门的官员;重视商业,允许合理范围内的商业竞争,在政府整体规划范围内给予商人一定的地位和空间;制定严密合理的法律体系……

    一桩桩,一件件,从洛宁商队口中传出来,开始被世人当成荒谬的举措,到最后都被证明了合理性和前瞻性。

    刘协已经从一个心怀不甘的青年变成了一个沉默的中年人。董贵人死了,伏寿也死了,现在他的身边陪伴的是曹操的女儿曹节姐妹。

    坏处是他就算是在睡觉的时候,都没有了自己的空间。好处则是,有了曹节她们几个,他的日子轻松了许多,听到外界消息的速度也比以前快了许多。

    洛宁方面的很多消息,就是从她们的渠道中传进来的。

    从一开始听说男女同等教育、同样入仕时的荒谬感,到后来听说洛宁方面政通人和、百业兴盛后的不可置信,刘协的整个人都蒙了。姑姑之所以不肯教他,是因为他始终囿于成见,不能开阔心胸看世界吗?

    这么多年了,刘协也已经明白,汉家江山已经注定易主。曹操之所以还不杀他,就是在等着受着汉家熏陶成长起来的那代人老去,等着天下人都慢慢接受如今的局面,人心一变,汉室即亡。

    他叹了一口气。

    在谢熙十五岁的时候,刘协亲手写了诏书,册封楚天舒为洛宁长公主,谢鲲为洛王。随着宣旨队伍进入洛宁的,还有一个小小的商队。商队中有一个不到十岁的男童,和刘协长得几乎一模一样。

    “姑姑,朕希望你把当初对朕的承诺,兑现在这个孩子的身上。”那个男童拿出来一封信,信中是刘协的亲笔,恳请楚天舒收下这个孩子,护他一生平安。

    楚天舒和谢鲲再也没有生育其他子女,只有谢熙一个女儿。原本还有些大臣担心两人去世之后的继承问题,但是看到洛宁方面永远是二圣临朝,同时谢鲲也真心推行政策,支持女子拥有受教育和出仕的权利,也都明白了他们夫妻的意思。

    作为未来的洛宁继承人,还很有可能是整个天下的君主,谢熙成了高门世族的第一联姻对象。

    和楚天舒夫妻眼中只看见对方,看不见其他任何一个人不同,谢熙却从来没有为某一个男人专情的打算。

    她似乎很早就明白了自己的身份和责任,早早地就把自己摆在了一个君主的位置上。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不管是披着爱情的轻纱,还是友情的外衣,所有人在她眼中,都被分得清清楚楚,排得整齐有序。

    楚天舒和她谈过一次,发现谢熙自己很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也就尊重了她的选择,不曾干涉。

    十八岁的时候,谢熙亲自带队进攻荆州。荆州军队占据长江之险,试图用火攻焚烧谢熙的船队,却被早有防备的谢熙亲自带着亲卫冲杀上前,斩将杀敌,大获全胜。

    与此同时,江东孙权也在背后对荆州发起了进攻。关羽一时轻敌,败走麦城,不幸殒命。张飞被部下刺杀。刘备重病不起,临死前让儿子刘禅投降洛宁,叫楚天舒一声姑姑,求她保留刘家一脉。

    曹操看着舆图中,自己地盘周围越来越多的地区涂上了代表洛宁的红色,头痛越来越厉害。

    “天既生孤,又何必生洛宁重溟!”曹操抚摸着倚天剑,闭上了眼睛。

    曹操一死,曹丕便开始策划让刘协禅位,自己登基,国号为魏。刘协被封为山阳公,带着曹节去了自己的封地。他已经将一个儿子送到了楚天舒的跟前,便是被曹丕忌惮,也没有办法断了他家香火了。他这一生,也算是努力过了。

    曹丕登基之后,决定挥兵北上,先收复河北。却被镇守河北的赵云打了个落花流水。

    如今的洛宁军,军备枪械比曹魏强了不止一点半点,平时的训练也更加丰富多样,战斗力远超同时代的其他军队。曹丕一站失利,锐气大减,回到许昌,召集文武商讨以后的发展大计。

    若是什么都不做,那就是坐以待毙。

    洛宁的发展速度这么快,每天都有不少百姓从魏国地盘跑去洛宁生活,时间长了,就算是不打仗,魏国也要灭亡了。

    但是就算是看到了这样危险的未来,魏国群臣却没有什么有效的办法去应对。

    打仗打不过,经济发展比不过,科技实力比不过……民心慢慢向着洛宁转移,他们却束手无策!

    终于在十年之后,曹魏向洛宁递上了国书,愿意投降,加入洛宁。

    哪怕到了这个时候,楚天舒依然是自称长公主,谢鲲也自称洛王,并无称帝之意。人人都知道,他们只是在等着有一天,谢熙登基为女帝。

    曹魏使团入洛阳,觐见楚天舒夫妻。果然,和外界传说的一模一样,这对夫妻并肩坐在大殿上方,毫无高下之别。

    按说他们已经到了五十岁的高龄,可是殿上这对夫妻看起来却仍旧不过二十出头,精神奕奕,顶多是眼角有些细微的皱纹,才看出一点岁月的痕迹。

    使臣将代表天子身份的传国玉玺双手捧过头顶:“长公主文治武功,天下归心!小臣司马昭,敬献传国玉玺。”

    楚天舒低头看着这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这是她亲口点名,要司马昭来做的。不为什么,只为那一点恶趣味……

    她抬了抬下巴,站在丹墀下的年轻官员连忙上前,双手接过放着传国玉玺的匣子,小心翼翼地捧了上来:“姑姑。”

    楚天舒满意地对他挥了挥手:“阿斗下去吧。”

    谢鲲在边上笑。以前是扶不起的阿斗归降司马昭,被司马昭嘲笑“乐不思蜀”,现在让司马昭把玉玺给阿斗,你搞一个大家都不知道的小翻转,就在心中偷偷乐一乐就满意了?

    第二年的春天,孙权亲自骑着马带着使团进了洛阳,受到了楚天舒夫妻的热情款待。孙权唏嘘不已,提起孙策生前好几次想要来洛阳,都因为双方立场的原因没有成行,现在他也算是完成了孙策的一个愿望。

    孙权交出了江东的权力,被封为吴国公,带着全家留在了洛阳。

    诸事平定,楚天舒和谢鲲挑选了一个日子,把权力交给了谢熙。

    谢熙三十岁的时候,登基为帝,国号为洛。

    看着谢熙一边处理政务,一边游走于诸多美男子之间,自己乐得其所,楚天舒夫妻就开始周游天下。

    等到他们离去的时候,整个天下早已看不出什么三国乱世的迹象了。百姓安居乐业,天下一片升平。

    “欢迎回家。”仍旧是何檬熟悉的脸,仍旧是那样亲切的笑容,楚天舒这次的反应轻松多了。她推开营养舱的滑盖,对着何檬笑了笑,步履轻盈地走进了浴室。

    她换好衣服进了办公室,不过一会儿的功夫,何檬敲门走了进来。身后的智能机器人推着营养剂、小点心和各种饮料跟着滑动过来。

    “这次的数据很流畅平滑,说明你在这个世界过得很轻松愉悦。”何檬托着腮帮子看着楚天舒,眼中闪动着八卦的光芒,“看来,有了人陪伴就是不一样喽?”

    楚天舒没有满足她的好奇心:“有什么需要注意的问题吗?”

    何檬挑了挑眉毛,手指按动桌面上的按键,空中弹出一个半透明的屏幕,显现出这次任务世界的评估和建议。

    虽然这次只是从传国玉玺上采集了世界本源之力,但是通过辅助系统的数据分析,经由云空寰宇的智脑审核,确定这次任务结束之后,却还得到了额外的一份世界本源之力。这份世界本源之力并非辅助系统自己发现采集的,而是这个任务世界主动赠予的。

    因此,楚天舒不仅得到了与这份世界本源之力数量质量相对应的三百万晶币奖励,而且还因为首次发现这种例子,得到了开创奖励一百万晶币。

    楚天舒愕然:“以前没有人遇到过这种情况吗?”

    何檬摇了摇头。这么多年来,任务世界主动赠予前线探索专员世界本源之力的,还只有楚天舒一个。

    所以云空寰宇希望楚天舒能够总结一下这次任务的经历,让他们找到这种前所未有的赠予产生的原因。

    楚天舒若有所悟。也许是因为她和谢鲲把三国乱世变成了和平盛世,让大部分本应在乱世消减的人口不但活了下来,而且还活得平安富足?

    写完了报告,天色已经暗了下来,两个人造太阳都已经隐藏在了高高的丛林背后。楚天舒从云空寰宇的大楼中出来,乘坐飞梭返回了自己的家。

    在妈妈看来,楚天舒只不过是出去工作了两天,虽然有些惦记,但是并没有太担心。

    回到自己的房间里,楚天舒才进了空间,看见了站在落地窗边向外眺望的谢鲲。

    为了让谢鲲更多地了解自己所在的世界,楚天舒打开了外视的功能,让他站在空间里,也能看见她的一举一动。

    楚天舒伸出手指按着谢鲲紧皱的眉头:“怎么了?”

    “这就是仙师的世界?”谢鲲虽然从资料中了解了很多,但是当他亲眼看见的时候,还是被震撼了。

    人类在空中飞行,比鸟儿飞得更高更快。那些高耸入云的大厦,各种形状的类人形机器人,匪夷所思的传送带,以及那下方虽然看不清楚却隐隐能够感觉到危险的丛林……都远远超乎他的想象。

    这么强大的世界,居然还要派人去他们那些明明十分落后的世界里去寻找那些世界本源之力,可见这世界本源之力和本身世界的强弱并无关系。而且仙师的世界显然是遇到了困难,才会让她这样辛苦地去寻找。

    在三国世界里,谢鲲觉得自己已经很强大了,可是现在他一下子冷静下来,发现了自己的渺小。连一具身体都没有,若是仙师在这个世界里真的有什么危险,他只能看着?

    谢鲲产生了强烈的危机感。

    作者有话要说: 三国故事结束了。谢谢大家的陪伴,期待大家继续支持,么么哒!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