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网 > 古代架空 > [红楼]侯府夫人的荣华路 > 第82章

第82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这可不是什么光彩的事, 若是被人知道自己被妻子咬了一大口,真是丢死人了。

    这时候, 流萤端来一盆热水,放下就离开了。尤二姐为表贤惠, 亲自为他处理伤口。

    少倾,尤二姐拿着蘸了热水的布巾为他擦拭着血迹,不可避免的碰到已经青肿的手。顾鸿沉着一张脸,恨不得也咬冯氏一口。突然他‘嘶’的一声,一下子将尤二姐推到了一边。

    冯氏不是属狗的啊,怎么咬的这么深!疼死他了。

    尤二姐吓了一跳,将布巾捡起来, “是妾身力气太重了吗?”

    顾鸿倒吸口凉气,让尤二姐过来。

    “无碍,这不怪你。”

    尤二姐真的很小心的在给他处理伤口了。

    尤二姐松了口气, 吩咐丫鬟换一个干净的布巾来。

    顾鸿看着冒着热气的水,心道你倒是给我打盆凉水过来啊, 最起码还能镇镇疼呢。

    尤二姐被顾鸿盯的手一抖, 不小心就加重了力气, 顾鸿呼出声来。

    “都是我不好,我笨手笨脚的......”尤二姐手足无措道。

    顾鸿挥挥手,“你不用辛苦了, 让丫鬟来罢。”

    少倾,流云送来一盆凉水,动作轻柔的给顾鸿擦拭伤口。

    尤二姐挨着他坐下, 面露心疼:“老爷,这是怎么弄的?这伤口如此深,妾身看了都心疼,恨不能替老爷受过。”

    顾鸿咬牙,“没什么,不过是遇到一条疯狗,不小心被咬了一口。幸好我跑的及时,伤的不过是一只手罢了。”

    尤二姐面露不忿,“那个狗主人也太不懂事了,怎么能随意将狗放到大街上呢。依照我说,老爷就该让人去寻这个狗主人,让他好好管教一下这只狗,免得又冒犯老爷。”

    顾鸿冷笑两声,“是该好好管教管教。”

    过了一刻,流云为顾鸿包扎好了伤口,低声道:“好了。”

    顾鸿点点头。

    流云飞快的看顾鸿一眼,“老爷这几日要小心些,不要碰到伤口,也不要沾水。”

    言罢,就行礼告退。

    顾鸿忍不住抬头看了流云的背影一眼,产生了些许兴味。

    尤二姐见顾鸿心情不太好,迟疑道:“老爷今天还回去吗?”

    顾鸿一只手揽住尤二姐,上下抚摸着,“今晚我留下来陪你。”

    尤二姐靠在顾鸿身上,娇笑道:“老爷总不回家,夫人会生老爷的气的,那就是妾身的过错了。”

    顾鸿想到家里那个疯婆子,眯了眯眼。大笑道:“家里哪有你这里舒服?”说着,用手指沾了沾她唇上的胭脂。

    “老爷......”

    两人嬉闹了一回,尤二姐起来理了理头发和衣服,对顾鸿道:“老爷,人家有事想求您帮忙。”

    顾鸿勾着她的手指,闭着眼睛道:“何事?”

    斟酌了一番,尤二姐道:“老爷知道的,妾身除了亲娘,还有个妹子。只不过我那个妹子性子不太好,如今年纪到了,想攀亲也不容易。妾身便想到依照老爷的身份和才干,定然是广交好友,说不得就能选出一个合适的人来。”

    顾鸿坐起身,笑道:“这倒也不难,只不过你那妹子心气高,怕是瞧不上。”

    “老爷看中的人定然是好的,她只有高兴的份,岂有嫌弃的道理?”

    顾鸿拂了拂袍子,“也好,这也不是什么大事,你就等消息罢。只不过这事成了,你要如何谢我呢?”

    尤二姐看他一眼,媚眼如丝,“老爷说怎么样,妾身就怎么做,如何?”

    院子里,流云提着裙角一只脚踏上台阶,手刚触到帘子,就听身后传来一声轻咳。

    “有事吗?”流萤审视着她。

    流云眸子闪过几分懊恼,转身笑道:“原来是流萤姐姐。马上就是晚膳的时候了,我去请奶奶和老爷用膳。”

    流萤淡淡道:“不必。让厨房一会再摆膳。”

    流云笑容僵硬,“是。”

    等流萤一走,就低声咒骂开来了,只能原路返回。

    因着天气炎热,凤姐多日没有出府,整日闷在房里,还能挡些暑气。

    但是当她听说元春小产的消息时,坐不住了。

    后来仔细询问了顾行迟,她知晓了很多人不知道的细节。

    “我只以为赵柔妃会寻元春的麻烦,可没成想一出手就如此之狠。”凤姐一边向黛玉学习刺绣,一边聊天解闷。

    黛玉盯着她手上的动作,用绣绷子敲敲她的手,“这里,又错了,又错了。姐姐做事如此利落的一个人,不过是刺绣罢了,怎么学了这些天还学不会?倒是难为你素日怎么管家理事的。”

    凤姐笑叹,“你以为这世上的人都像你一般聪慧,什么都是一学就会吗?”

    黛玉笑声欢快,“我看,是姐姐不用心。”

    凤姐看黛玉已经快绣完了,佯作不快,“谁像你一样,可以一心二用?”

    少倾,黛玉将丝线咬断,递给凤姐,“姐姐若是看得上就送给你了。”

    凤姐仔细端详一会,收了起来。也是由衷佩服黛玉有一双巧手,好像没有什么不精通的。

    “这段时间你可去荣国府了?”

    黛玉收了玩笑之色,点点头。“因为贵妃保护皇嗣不力,失去了陛下的宠爱,外祖母和舅舅都心思郁结。我不过是个女儿家,又不是贾家人,不知道该怎么劝慰他们,只能希望外祖母能保重身子。”

    凤姐眉梢微动,“林大人都告知你了?”

    “父亲大致和我说了一些。”林如海是皇帝心腹,又是朝中二品大员,知道一些内情也不奇怪。

    凤姐道:“现在前朝后宫以及府上夫人姑娘,都说贵妃娘娘是自己不小心以至失去了孩子,想来陛下是不打算追究了。”

    而且,就算元春执意要查明真相,也一时拿不出证据,只能认了倒霉。否则,很可能会引起皇帝的厌烦。

    元春失了孩子,心情郁郁,神思恍惚,直到见了贾家人才恢复过来,可是宠爱却不复从前了。

    “宫里的妃子病重,亲人前去探望在情理之中,陛下也会恩准的。”凤姐觉得她恐怕也要去宫里走一趟。

    黛玉眉间染了些许忧愁,“外祖母前几日派人请我过府,说起了过几日进宫探望贵妃一事,想让我也跟着去呢。我曾寄居在荣国府一些时日,受外祖母照顾。虽然与贵妃感情不深厚,但她毕竟是我亲表姐,不是什么远亲,况我如今就住在京城,若是不去,不知林家要引来多少非议。”

    凤姐拍拍她的手,“你既是林家主人,这种事以后还多着呢,不过是做做样子,想来也不会发生什么大事。”

    黛玉淡淡一笑,“我也是这么想的,只是......”只是心里有些不舒服,毕竟她不是心甘情愿去的,有种被胁迫的感觉。

    想了想,凤姐提醒道:“后宫和前朝密不可分,妹妹小心才是。”

    黛玉心中有了思量,点点头。

    其实,无论是凤姐和黛玉心里都清楚。贾母之所以让黛玉同她一起入宫看望元春 ,是因为林如海。如今元春失宠,势单力薄,贾家急于拉一个人给自己做靠山,自然而然就想到了林家。希望黛玉一进宫,可以给某些人一种林家和贾家关系亲密的错觉。

    贾家倒是想拉着凤姐一起去呢,可是凤姐如今的身份,不是可以用‘长辈’的两个字就可以驱使的了。

    薛家。

    薛姨妈正说着元春小产一事,遗憾自己不能进宫探望。

    宝钗却突然道:“妈,女儿经过深思熟虑,觉得和贾家的亲事做不得。”

    薛姨妈震惊,可看着她一脸郑重,不由问道:“这是为何?”

    “女儿只想薛家平安,过安稳的日子,不想受连累惹来杀身之祸。”

    薛姨妈不解,“你这是说什么话?好好地怎么会引来杀身之祸?”

    宝钗语气平淡,“妈,或许当初从我们住进贾家开始就是错的,和贾家结亲更是错上加错。这一点,从姨妈被流放时我已经说过了,可是妈不听,一定要坚持我和宝玉的婚事。”

    薛姨妈张了张嘴,“你这是什么话,贵妃最多就是失宠罢了,还不至于抄家灭族。再者,现在失宠了没关系,还可以想办法复宠的。”

    宝钗苦笑,“天威难测,我们哪里猜得到皇上的心思呢。只不过,这几年我冷眼旁观着,陛下对贾家是忽冷忽热,态度意味不明。姨妈犯了重罪,陛下直接就判了流放。贵妃小产,事关龙嗣,却是轻轻揭过。不但没有得到补偿,反而失宠,这不是很蹊跷吗?

    女儿曾听说,陛下多年前曾有一位宠妃,后来宠妃有了身孕,却不幸小产,陛下大发雷霆,责令调查此事,以伺候不周为名处置了不少太监宫女和嬷嬷。若陛下真的宠爱贵妃,态度怎么会如此风轻云淡?说句大不敬的话,难道贵妃怀的不是他的骨肉吗?所以,女儿觉得,有些事表面上看起来风光,其实并不是真的。同样的,贵妃受宠,说不定也是一种假象罢了。未免殃及自身,女儿请求和贾家退亲。”

    薛姨妈盯着宝钗看,发现她目光满是坚持,毫无退缩之意。

    她向来依赖、相信宝钗,对宝钗的这番话也信了七八分,“可是,贾家为了建省亲别墅用了咱家不少银子,若现在退婚,岂非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妈怎么不觉得这是破财免灾呢?”薛宝钗道,“以后若是国家哪里有了灾难,很多官员不愿出银子,集资困难之时,薛家可以捐些银子。”

    “这又是什么道理?”

    “不止如此,以后我们家离贾家能远则远罢。说句实话,现下姨妈已然不在,若非因着我和宝玉有了婚约,咱家和贾家还有什么往来的必要呢?”

    很快,薛姨妈就出面和贾家谈退婚之事了。这种时候,只字不提元春之事,只是说,宝钗已经及笄了,又比宝玉大两岁,再加上王夫人一死,贾宝玉三年内都不能娶妻。宝钗身为女子可是耽搁不起,是以还是退婚为好。然后又将贾宝玉夸的天花乱坠,说两人有缘无分,以贾宝玉的出身才华一定能寻到更好的女子。

    贾母将宝玉当成眼珠子一样疼爱,一开始听薛家主动要求退婚还觉得薛家不识抬举,可当她见薛姨妈态度这般谦和,如此夸赞宝玉,心里那点气就消了。

    更令她意外和高兴的是,薛姨妈根本没有提贾家借薛家银子之事,这是不是代表不用还了?建园子耗资巨大,现在要他们还可是还不起的。

    然而,直到薛姨妈拿着退婚文书和庚帖离开,都没有提还银子一事,贾家人全都放心了。

    贾母本就不属意宝钗做她孙媳,与薛家退了婚也没有什么可惋惜的。心里想着,这样也好。她可以再给宝玉选个才貌双全、听话懂事、出身高贵的女子。她从没想过别人愿不愿意嫁给贾宝玉,因为她觉得贾宝玉配得上世上任何女子。

    当然,还有重要的一点,元春失宠,贾家一个帮衬。

    贾政和贾母密谈了许久,第二日,贾母就以想念黛玉为由,派了两个嬷嬷接黛玉到荣国府。

    黛玉到底忘不掉贾母曾经对她的好,没有考虑多久就去了。贾母拉着黛玉说了许多话,从贾敏说到黛玉出生,从黛玉小时候说到在荣国府住的那些时日,又说自己对黛玉的疼爱和不舍,还感叹自己年纪大了......越说越是激动,拉着黛玉抹眼泪。

    黛玉心里也不是滋味,轻声安慰贾母。

    贾母看火候差不多了,自然而然的要求黛玉陪她在荣国府住一段时间。

    黛玉猛然醒过神来,犹豫了一会道:“外祖母爱惜,孙女本不该推辞的。但是家中无主母,庶务杂乱,父亲身体又不好,无人照料,我实在难以脱身,只能辜负外祖母的一片好意了。若孙女有时间,一定常来陪伴外祖母。”

    黛玉的拒绝在贾母的意料之中,她笑了笑,“玉儿果然是长大了。”有主见了,不会任人牵着鼻子走了。

    她摸了摸黛玉的头发,眉眼间满是怜惜,“可怜的孩子,自己也不过是个十几岁的孩子,不但没有母亲照顾,还要照管一大家子的事,辛苦你了。迎春探春惜春三个,和你年纪差不多大,都比不过你能干。”

    黛玉笑道:“这也是她们的福气。若非没有办法,我也想像几个姐妹一样轻松自在的待在闺房里呢。”

    这当然不是真话了,黛玉现下已经习惯了自己当家做主的生活了。

    “好孩子。”贾母沉默了一会,还是决定说出来,“你还有半年多就出孝了,你父亲也为了你母亲守了两年多了,但你父亲还算年轻,又位高权重,总不能一辈子这样。你在您父亲身边,可曾察觉到什么?”

    黛玉坐直了身子,恍若不解。

    贾母叹息一声,“傻孩子,万一你父亲要娶续弦,你怎么办?”

    话题转得太快,黛玉愣了一会,道:“这是父亲自己的事,身为女儿无权过问。若有一日我真的有了新母亲,自当尊重她,不让父亲操心。”

    妻子死了,丈夫续弦,这着实是件很正常的事。可若林如海新娶了妻子,有了新的岳家,本就和贾家淡薄的关系还能存留多少呢?

    贾母道:“万一你那继母对你不好呢?若她将来有了自己的孩子,为了自己和孩子的利益算计你呢?”

    黛玉笑道:“一切自有父亲做主。”

    贾母没想到黛玉会欣然接受,一时语塞。她还以为黛玉会伤怀失落呢,没想到这孩子如此心胸豁达。

    离开贾家的黛玉,真的变了。

    贾母还想着让黛玉嫁给宝玉的愿望呢,但看现在的情况,倒是不好一下子全都说出来了,只能暂停了这个话题,又闲聊起了别的。

    贾家薛家退婚一事,贾家自然要让所有人知道,不然怎么能为贾宝玉另择闺秀呢?两家退婚,最高兴的就是史湘云了。若是以往,贾母可能会考虑她,可现如今贾家这种情况,需要和一个有实权的人家结亲,史湘云不在贾母和贾政的考虑之内。

    贾母又接连进了几次宫,元春的身体也渐渐好了。即便她心里苦,但为了贾家,她必须振作起来。

    送走了宫里的太监,凤姐沉了脸。

    “贵妃思念亲人,要召我进宫叙话。”她咬重了‘亲人’两个字。

    香儿见凤姐不高兴,小声道:“夫人,贵妃娘娘是您姑母的女儿,即便关系疏离,在外人眼里,你们也是很亲近的亲人。”

    凤姐嗤笑一声,“看来,贾家人真是没办法了。”

    这时候,顾行迟走过来,“若是不想去就别去了。”

    凤姐帮他整理了一下外衣,“这怎么能行,她再失宠,那也是贵妃的位分,她的召见我怎么能不去?再者,人家可是以思念亲人的名义请我去的呢。”

    顾行迟拿着她做好的香囊,笑着递给她。

    凤姐咬咬唇,看着‘惨不忍睹’的绣工,给他佩戴好了。

    顾行迟轻轻抚平香囊上的褶皱,“也好,今日有你陪我一起进宫了。”

    元春派抱琴去宫门口接凤姐。

    顾行迟要去见皇帝,而凤姐要去后宫,两人只得分开行走。

    顾行迟淡淡瞥了一眼抱琴,对凤姐道:“等见完贵妃,先别急着走,在御花园等等我,我们一同回府。”

    凤姐颔首,率先跟着抱琴离去。

    元春未进宫时,抱琴跟在元春身边,也是见过凤姐的。一路上,抱琴一直找机会说一些话,或是介绍宫中一些事物,或者说起元春如何念叨她。可一路上凤姐都是安安静静,直到对着元春行礼时,才开口说话。

    元春打起精神应付凤姐,笑容温婉,“不必多礼,快起身罢。”言罢,又赐了座。

    凤姐接过抱琴送来的茶,看到上面飘着的菊花,“不知贵妃娘娘召臣妇进宫所为何事?”

    元春无奈的笑笑,“瞧你,这么多年,还是急性子,一点也没变。有什么事,先吃几盏茶再说也不迟。”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