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朕养丧尸那些年 > 第96章 登门道歉

第96章 登门道歉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大长公主从丫鬟手里取过荆条, 朝着这边走来。长宁见状, 默默地将两只手伸出来,举过头顶。

    “啪啪——”藤条抽在手心。

    大长公主铁着脸, 下手丝毫没有手软, 狠着心, 一下又一下,始终没有停。

    长宁疼得龇牙咧嘴, 心里偷偷地数着数,一下, 两下……二十下过后, 祖母扔下了荆条,重新坐到软榻上, 抿了一口茶方缓了一口气才问道:“可知错了?”

    长宁嗫嚅道:“孙女知道错了。”

    “错哪儿了?”

    长宁老老实实,不敢有半点耍心思的意思在里头:“孙女明知赵歆对陈家姑娘有恨,却允了两人的马球比赛, 未曾阻止今日险事情发生,使得赵陈两家结仇,此罪一;孙女自幼与赵歆交好, 赵陈二人生了冲突之后, 孙女偏帮赵歆,此罪二;昨儿祖母交代孙女要好好好招待陈家两位姑娘,孙女明明应下却未能做好,让陈家两位姑娘受了委屈,此罪三。”

    大长公主倚着后头的枕头, 听到这话丝毫没有高兴起来,反而越发生气:“这会儿倒是清楚明白,方才呢?”

    长宁县主没有应声。

    “你若是早想到这些,你兄长也不会躺在床上,今儿这破事也根本不会发生!”

    长宁县主低下了头。

    方才,她完全没有想过事情会严重到如今这个地步。哪怕是赵歆追着陈家姑娘打,长宁也都以为,只要停下来,让赵歆道了歉,这事便算完了。她哪里能想到,陈家那位姑娘,发起疯来真是无人能挡。

    大长公主又道:“我原以为,你守礼又聪慧,才放心让你去招待贵客,可你呢?今儿过后,不仅赵陈两家被京城里头看了笑话,连我这大长公主府,都丢尽了脸面,你可知道啊?!”

    “可那陈家姑娘,也太过咄咄逼人,还打伤了兄长。”忍不住,长宁县主又说了这么一句。她虽有错,可是已经尽力保全他们荣庆侯府的颜面了,结果那陈家姑娘呢,竟然还对她兄长出手。

    这事儿传出去了,兄长也落不到什么好名声。

    大长公主黑了脸:“咄咄逼人的明明是你们,到现在还没自省,还以为是人家的错,我看你真是白长脑子了!”

    易地而处,长宁就该知道那两位陈家姑娘受了多大的委屈。

    “你哥,那赵锦、赵歆得的教训,都是他们咎由自取!”大长公主说完,忽得从软榻上起身,“只是你的教训我瞧着还是不够的,今儿就不必回去了,跪一夜祠堂。明日一早,随我同荣庆侯府和赵家赔礼道歉。”

    长宁县主张了张嘴,想拒绝,可是最后什么也没有说。她比谁都清楚,祖母决定了的事儿,根本不会因为她一句两句的不情愿便会更改。

    大长公主府的这事,最后也没能瞒住。

    今日本来就是寿宴,又请了这么多官家夫人,方才在马场的又有那么多人,一传十,十传百,等到大长公主派人去处理的时候,已经彻底传开了。

    赵家姑娘逼迫人打马球却打了自个儿的脸,赵家公子和楚家公子下场去拉架,结果被荣庆侯府的姑娘打得毫无还手之力,俨然已经成了诸位夫人之间新的谈资。

    两个大男人,还是这样的王孙公子,竟然被一个姑娘家给打得起不来,着实太可笑了些。还有那位荣庆侯府的陈姑娘,看着娇娇弱弱的,没成想竟然这般剽悍。众人说笑之余,不禁有怀疑起了这事儿的真实性。毕竟那楚家公子和赵家公子也是人高马大的,哪里是说打倒就能打倒的,这里头该不会还有别的事儿,不好叫她们知道?

    没有去过马场上的,对这事儿也就只是凑凑热闹,说说罢了。真正从马场上下来的那些姑娘公子,放在知道里头是有多惊心动魄。顾晗这几个当时亲眼看到的,心情不可谓不复杂了。好在当时只有楚修明一个人去拦着,其他人都没上手,否则,今儿要被议论的,可就多了不少人了。

    总之,大长公主这五十寿诞,非但没能善始善终,反而捅出了这样大的一个娄子,亦可算作是大长公主府的失误。

    其中最愤怒的,莫过于赵家的母子三人了。赵歆如今心心念念的只有报仇,赵夫人也不遑多让。故而,打从大长公主府回去之后,赵夫人便寻了赵尚书告状,逼着他一定要给那什么荣庆侯府一个教训。

    赵夫人也知道女儿有错在先,可是即便错了,也不过就些小打小闹,至于那陈家姑娘下如此重的狠手吗?更何况,陈家人打的还不仅仅是歆儿一个,连锦儿也被牵连其中,白白辱了名声。想到如今还躺在床上的一双儿女,赵夫人心头的气便没下去过。

    赵尚书亦是恼得不行,只是他到底不似赵夫人一样已经气昏了脑袋,尚且还记得陈家人的身份。

    他这样语焉不详,叫赵夫人越发愤怒:“陈家人什么身份?不过就是乡野出身的农户罢了,便是得了些运道,成了皇上的救命恩人又能怎样,还当真能压得过咱们尚书府来?”

    赵尚书烦躁不已:“你以为我不想给他们家一个教训,只是如今皇上的态度尚不明朗,需得小心些。”

    “我看你是做官做愚了,什么事儿都要瞻前顾后,两个孩子今日受了这样大的委屈,不过让你出手教训教训陈家,你便推脱成这副模样。罢了,我本不该过来寻你的,你不出手,我自个儿想法子!”语毕,赵夫人挥了挥袖子便回去了。

    赵尚书在后头叫唤了好几声也没能将他夫人给叫回来。

    他这会儿心里也乱着,不知道是因为家里两个孩子受伤了,还是因为别的,心头七上八下的,一直就没有安稳过。

    赵尚书的这股预感,终于在第二日一早得到了证实。

    翌日恰逢大朝会,赵尚书如同往日一般早早地同诸同僚来了大殿。近日,朝廷上下为了西陵一事争得十分厉害,到如今还没有个头绪,赵尚书本以为今儿要说的依旧还是西陵诸事,可等到朝会开始,他便被一个小小御史给参得目瞪口呆。

    更叫他呆的还在后头。

    那御史参的不过是些小事,倘若不细究,也算不得什么过错。只是赵尚书却错估了皇上的态度,就为了这几件小事,皇上当朝大怒,将赵尚书批得一文不值,甚至还牵连了户部好几个同赵上述关系不过的官员。后又责令赵尚书闭门十日,好生反省。

    赵尚书都傻眼了。

    他自入仕以来一直顺风顺水,年纪轻轻坐上了这户部尚书的位子,本该风光无限,简在帝心,如今这般痛斥,是从未有过的。

    赵尚书自问没有做过什么叫皇上难以忍受的错事,能让皇上如此震怒的,便只有一样了……

    京城里向来是没有秘密的。

    大朝会上发生的事儿,不多时便入了京中官宦家族的耳中。大长公主本来还在琢磨着要先去哪一家,得了这个消息之后,便果断地带着孙儿孙女,前去荣庆侯府致歉去了。

    一路上,长宁县主都没什么好脸色,不是对谁不满,而是她昨儿在祠堂里跪了一夜,身子实在受不住。下半夜里勉勉强强睡了两个时辰,今儿一早,又得赶忙陈家赔礼道歉,饶是长宁身子不错,眼下也有些吃不消。

    楚修明比她好不到哪里去。

    他都不知道那位陈姑娘昨儿是怎么踹的,一脚踹中他的心窝子,到现在还隐隐作痛。兄妹俩脸色都有些苍白,随着大长公主来了陈家门前,递了帖子之后,便看到一个管家打扮的中年男子往这儿走过来了。

    大长公主看清了人,有些惊讶:“邓……”

    邓管家给大长公主行了礼:“贵客临门,有失远迎,还请大长公主勿怪。”

    大长公主哪里敢怪什么。她原以为,荣庆侯府只是因为对皇上有恩才会被皇上礼遇几分,又得了侯爵,如今看来,只怕事情远没有这样简单。大长公主同邓管家略寒暄了两句,便被引入东院了。

    这一路走来,大长公主祖孙三人,说是大开眼界也不为过。尤其是中间那园子,简直是将半个御花园都搬到这儿来了。其中,还真有好几盆欧家碧,随意摆放着,要多随意便有多随意。

    少时,三人终于进了东院,看到了荣庆候夫人。只是同昨儿比起来,今儿的陈阿奶显然没有那样客气了,连个笑模样也不给。李氏和小李氏也坐在下头,两人也是面上淡淡的。

    一家人,摆明了已经破罐子破摔了。

    大长公主知道人家这般举止到底是有底气的,遂也不介意。只说明了来意,又带一双孙儿给陈家人赔了礼,道了歉。

    陈阿奶本来是板着一张脸的,等看到大长公主后头的两个人都是一脸菜色,知道这怕是在家里便得了教训,心里多少消了些气。到底,欺负他们家孙女的主要是赵家人:“大长公主客气了,这是,按理来说,同你们府上没有多大的干系。”

    “侯夫人大人有大量,实在叫我心中惭愧。我家这小孙女平日里也十分听话,只是昨儿不知道怎么回事,竟做出了这样的蠢事。”

    长宁委屈地敛下眸子。

    这话陈阿奶倒是挺认同的,可不就是蠢么,她又问道:“我听说,县主与那赵家姑娘是闺中密友?”

    长宁点了点头。

    陈阿奶越发觉得这人眼神不好了,啧啧了两声:“京城里那么多的姑娘,你怎么就挑中了她?”

    这嫌弃之意,溢于言表了。大长公主却不想背地里说赵家人的闲话,只问道:“贵府的两位姑娘怎么呢,怎么不见她们的影子?”

    “芸娘在屋子里做女工,她自来爱这些绣活儿,一沾上便不愿意出来。”李氏应道。

    当然,李氏也知道这不过是芸娘的借口罢了,芸娘只是有些不愿见到这位长宁县主。

    大长公主又问:“那还有一位呢?”

    “你说我们家阿年啊,昨儿晕过去之后,到现在都还没醒呢。”

    大长公主一惊:“晕过去了?”

    “是啊。”陈阿奶一副忧心忡忡的模样,愁道,“她一个小孩儿家家的,遇上这样的事可是被吓坏了,打从您府里出来便晕过去了。请了太医,说是惊吓过度,需要好生静养,丁点儿都不能烦扰她,免得加重了病情。这还是她头一次晕过去,昨儿一天,我们一家人都被吓坏了,生怕她出了毛病。唉,说到底,都是那几个丧良心黑心干的赵家人折腾出来的,等老婆子哪天御状告成了,有的他们好看!”

    大长公主同孙子孙女对视一眼。

    感情这陈家人还被瞒在鼓里呢。想想也不奇怪,毕竟陈家人没有一个人能上朝,消息滞后了一些,也是有的。

    大长公主不好多说什么,又问了几句阿年的情况,道她稍后回府必定会多送些药材过来。

    陈阿奶倒是不想收,无奈人家铁了心地想送。送就送,反正让阿年多吃一些,应该也没有什么坏处。

    这事大长公主府也有错,收着总不会亏。

    被大长公主惦记的阿年依旧没醒。

    阿年打从昨儿便一直在昏睡。期间崔姑姑和玲珑几个放心不下,特意让秦默去叫了太医过来,可直到太医过来后,也没能看出什么,只道她们姑娘是睡过去了,并无大碍。

    崔姑姑忧心忡忡地送走了太医,许久之后才发现,比起她们这一院子的人,陈家人倒是淡然得不像话,一点儿也不担心姑娘会出岔子。托人打听了之后方才知道,原来姑娘这昏睡不醒的毛病,已经不是第一次犯了。

    前几次都是自个儿醒过来的,也没什么太医过来瞧,怪不得陈家人这般淡定。

    阿年可不知道院子里的人为她着急成什么模样。她这一觉,睡得极其安稳,整整睡了一天一夜。

    傍晚时分,阿年才终于悠悠醒来。只是人醒了脑子还没醒,阿年看着外头暗暗的天色,脑子有些懵。她不是在大长公主府么,怎么回了梧桐院了?

    正要唤玲珑过来,嘴边忽然递过来一只青瓷茶盏。

    阿年下意识地抿了一口,便听到旁边响起了一道熟悉的声音:“可有哪里不舒服的?”

    是萧绎!

    阿年猛地抬头,便看到他坐在自己床前,一手揽着她,一手托着茶盏。这会儿天暗,可即便如此,阿年还是看出了他脸色不佳,仿佛焦躁了许久的模样。

    作者有话要说: 萧绎:我又来了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