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网 > 现代都市 > [美娱]好莱坞顶级导演 > 第31章 《名利场》

第31章 《名利场》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奥斯卡颁奖典礼大奖终于尘埃落定,这边抱得小金人归的新晋影帝影后还在合影留恋,那边名利场杂志奥斯卡晚宴派对早就已经等不急热闹开场了。

    名利场是美国著名时尚杂志,由康得纳斯出版公司出版。报道内容多为明星私生活,同时其新闻、评论、随笔等内容也具有一定深度,颇受高收入人群和普通民众欢迎。

    每年的奥斯卡结束之后,好莱坞明星们都会到参加全私密邀请制的《名利场》派对。

    男星女星们大多身穿华服,面对镜头喜笑颜开。

    伊莎贝拉走到克莱尔旁边,她在这个夜晚显得有些魅惑。

    “和我来。”像正在引诱爱丽丝进入神秘世界。

    夜色显得迷离。城市的夜景繁华而热闹,美丽而迷人,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变成灯的海洋,光的世界,马路两旁的灯光像两条长长的火龙伸向远方,霓虹灯,五颜六色,光彩夺目,热情欢迎过往的行人,马路上一串串明亮的车灯,如同闪光的长河,奔流不息。

    她看着身旁的女孩,“喜欢么?”克莱尔的眼眸里倒映着这美景。阳台这里远离了里面的喧嚣。

    克莱尔回答:“嗯。”

    伊莎贝拉眼波流转,有些感慨,说了一句:“你给了我新生。”

    然后又微微倚在栏杆前,发出鼻音:“嗯?”

    接着看着克莱尔,说:“导演?”很美。

    没等克莱尔继续接话,又背对着她,看着远处的景色,继续说:“要不是你,我会错过这些,你知道么?”

    她幽幽地说:“我前两次站在这里,同样的地点,同样的时间,都不得不为别人笑,好像比她们自己得奖都要开心。要知道,我已经40岁了啊。”有些感叹。40岁,这是对于女演员来说无比尴尬的年龄。已经演不了年轻女子,是转型走年长女子路线?她以绝世美貌,演女主戏出名,并不像梅丽尔·斯特里普。梅丽尔可以同时女主角,女配角提名都拿,梅丽尔的戏路太广了。而阿佳妮正是处于这样一个尴尬的境地,至于她的隐退是不是有这方面的原因,只有她本人知道。

    转即又像想开了一样,她举着酒杯,对着克莱尔,和她碰杯,“胜利。”

    克莱尔对她点点头:“是。”

    看着里面星光璀璨,人声鼎沸,克莱尔不禁说:“果然是“名利场”啊。”

    阿佳妮笑了笑:“你以后看到的还多着呢。”

    “光鲜亮丽啊。谁不爱好莱坞,谁不爱这个淘金地?”她对她眨眨眼,已经四十岁但依然是盛世美貌的她,脸上透露出孩子一样的天真,想看这个年轻人的反应。

    “名利,名和利。所有人都为此疯狂。”今晚得胜的她脸上闪现出对此的迷醉。“就像这晚一样,奥斯卡影后,是不是很好听?”一个影后能带来什么,这是无法估量的价值。

    克莱尔听完了皱皱眉,但也没说什么。

    她对她笑得有些肆意,有些多年夙愿了结之后的轻松。失态仅仅是在那一刹那,毕竟今晚的冲击实在是太大。收放自如。

    她又问:“那如果没有钱,你会做导演么?”伊莎贝拉有些好奇:“还是说,这是你的梦想?”

    克莱尔想了想,只回答了她:“能用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来养活自己,不幸福么?”

    伊莎贝拉点点头,像是自言自语:“是,就像我做演戏一样。”

    有些关心这个后辈:“但爱好是广泛的,你没有什么其他想做的事么?”

    “其实我以前摄影做的也多,之后改行可以去当个摄影师。”克莱尔有些认真地和她说。

    她听完之后哈哈笑起来,慢慢说:“我只想做家庭主妇,主妇。”

    克莱尔想了想:“主妇的烦恼?”然后说:“对了,我上次看到有个剧本就是说家庭主妇的。”

    “什么?”

    克莱尔忍不住笑:“估计拍完要播了,你可以去看看。家庭主妇其实危机也是很大的。”

    “哪个台?”

    “估计是ABC。等等,法国能收到ABC么?”克莱尔有些纠结。

    伊莎贝拉又笑了:“你太可爱了。”

    眼睛亮起来:“和我回法国吧。”

    “去法国做什么?”

    阿佳妮想了想:“去法国旅游?”

    她脸上洋溢着热情:“对了,我还要给你看宝宝的两周岁照片。”

    克莱尔沉默一会以显示自己的抗拒。

    实在是因为这个“两岁照”,发来的会是一岁零一天到一岁零三百六十五,超过三百六十五张照片吧。

    炫娃狂魔打开了话匣子,几乎是不间断地一反常态说了好一会话,都是关于孩子的趣事。而真·单身克莱尔正在经受这样的暴击。然而,这是这几个月和阿佳妮相处的日常,她已经习惯了。

    说话的人没再发出声音。

    阿佳妮又慢慢走到她面前,趁谁都没注意到,轻轻低下头吻了一下女孩的脸颊。

    说:“亲爱的。”

    克莱尔有些疑惑:“嗯?”

    “谢谢。”

    ——————

    她正被斯皮尔伯格介绍给他的朋友们,像一个闯入大人世界的小孩。有些羞涩但跃跃欲试。

    今晚的大人物太多了。

    比如今晚获得九项提名,斩获多项大奖的《时时刻刻》。

    史蒂芬·戴德利——一个文艺致死的导演。

    今晚,斯皮尔伯格带着她在里面游刃有余,明显有提携她的意思。

    1998年,史蒂芬·戴德利拍摄个人第一部 青春短片《八岁男孩》,该片获得第52届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电影奖-最佳短片。2000年,拍摄个人第一部剧情片《跳出我天地》,获得了第73届奥斯卡奖-最佳导演提名。2002年,凭借执导的艺术片《时时刻刻》获得第60届美国金球奖最佳导演提名。

    这是真正开了挂一样的人生。

    文艺的人物,文艺的影片。

    这是他的强项,这也是他一直提名,但赢面不大的原因。

    因为这风格并不是很“好莱坞”。

    真正文艺的导演来自欧洲,又去往欧洲,这句话是一定道理的。但他的确杀出了一片天。

    斯皮尔伯格也问过她对未来的规划。

    她看了看手,回答:“文艺和商业并不对立,我只想拍我自己喜欢的。”

    斯皮尔伯格也是这样的一个人。

    他30多年的导演生涯中,既有《大白鲨》、《ET》、《夺宝奇兵》、《拯救大兵瑞恩》这些振聋发聩的商业力作。

    又有《紫色》、《太阳帝国》、《辛德勒名单》这样散发着浓郁艺术气息的佳品,

    还有《人工智能》、《少数派报告》这样领风气之先、玩高科技制作于股掌的时髦作品。

    他是一个多方向的导演。

    好比香榭丽舍代表法兰西的某种气质一样,斯皮尔博格已经成为了当今美国电影的标签式人物。

    这就像是时代造就的英雄。并非英雄造时事,而是时事造英雄。斯皮尔博格是好莱坞自己培养的电影奇才。

    斯皮尔伯格有些调侃,看着眼前的女孩,开口:

    “是想成为我,还是成为他?”

    是走纯文艺路,还是走纯商业路,是赚钱还是不赚钱。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她想起乔治·卢卡斯却在之前上课时表示,《星球大战》的核心意义并不在技术,而在于其丰富的故事内涵。卢卡斯强调,毫无故事深度可言的好莱坞,正在越来越像“马戏团”。

    他对学生说:“特效虽然是《星球大战》的亮点,但是,在我看来,《星球大战》系列真正吸引人的是丰富的故事内核,耐心的观众会发现,这比好莱坞“马戏团”电影有内涵得多。”虽然他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好莱坞导演。

    克莱尔想了想,沉默良久,才说出自己的答案:“我都想要。”并不遮掩。

    斯皮尔伯格听到这样的话,也不免愣了一愣,也不嘲笑这个年轻人略显不切实际的目标。却像对待一个朋友一样鼓励地说:“贪心鬼啊。”笑得儒雅极了。

    又说:“不过为了这些你还需要学习啊。”《弗里达》他看了,算是佳作,不过比较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提名的名单,还是差了一点。

    克莱尔点了点头。

    没有能力,一切都是免谈。庸才一定会被世界淘汰。如果不能再有好作品,在这个大街上,一块砖头能砸死几个导演的好莱坞,她一定会被遗忘。

    戴德利其实并不是在几年的时间内一飞冲天的,让所有人为他尖叫的。他曾在英国皇家歌剧院做专职导演很多年。这是厚积薄发的结果。

    斯皮尔伯格对她点点头,“有什么计划么?”

    她摸摸头:“还没有。”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