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网 > 现代都市 > 七零小当家 > 第117章

第117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好日子说到就到, 这李家这边穿戴整齐,把所有规矩中规定的物品也准备好。那边汪旋的那些师兄师姐们也陆陆续续的到了。实际上早在两天前就已经有个别人到了, 谁不对这个最小的师弟好气呀。都在想,师傅都七十多岁了,虽然看着年轻精神, 外人说他年纪六十出头都有人信。

    可不管外表怎么显年轻, 老人家确实过古稀之年是事实,以前他也是以这个理由拒绝的。几年前收苏和翁是因为别的原因, 说是收为徒不如说是当成熟人的后辈照顾还差不多。毕竟苏和翁在中医这块天赋很一般。

    这大家之前也知道,老头子这几年一直信件和一小朋友联系,多次感叹是个好苗子。没想到真收了。然后大家都好奇不已。

    “师傅这人很固执的,可是要真收为关门弟子, 之前拒绝的那些人家可能不好打发。”

    “哼,怕什么?师傅那份上了作什么事顾虑的不是很多了。再说, 被拒绝的人家很多都是明理的, 孩子确实没有天份, 也理解。强行留下来也是浪费孩子的时间。那些想不开想做难的, 我们难道是死人不成,那样的人家想来也长久不了。”

    “虽是这样说, 如果真找茬也真麻烦。小师弟到底多好,让师傅收成关门弟子。”

    个人有个人的性格, 有敦厚老实的也有顾头顾尾的, 自然也有比较世故,游刃有余的。

    总之汪旋见到自己的这帮有些可以当爷爷奶奶, 可以当爹的师兄师姐们时。完全没有被镇住,他非常礼貌的向所有人问好,态度大大方方的,即展示一个优秀弟子的素养又有作为小师弟的腼腆。除此之外,秦大夫也邀请行三两个好友 过来观礼。李家这边有李四这个长辈在。

    反正大家都挺喜欢这小子的,面对这样年纪轻轻的师弟,也没有人会说什么不好的话。即使觉得师傅偏心,但自己都一大把年纪了,还苛刻一个十几岁孩子那就白混在社会上那么多年了。

    在众目之下,汪旋按规定一一完成了拜师礼,看着小孩儿眉清目秀的,俊逸无比。跪拜祖师爷,跪拜师傅,敬茶等等一系列的流程走下来竟是那样的赏心悦目。

    礼成后大家鼓掌起来,恭喜秦大夫收到好徒弟,然后又互相恭喜,大家都表现得喜气洋洋。秦大夫拉着汪旋给他介绍师兄师姐。

    “这是你大师兄,现在医院供职…….。”大概把大师兄情况介绍一下,然后“老大,带你师弟认人去。”意思就是接下来,大师兄把接下来的师兄师姐介绍一遍。

    汪旋是扶着他大师兄走的,把所有认了一遍收到不少礼物红包,汪旋没有头晕转向,他记忆力很好。不然那也不能在自学医术又要背诵医术又要高考,还能考得那样好了。

    礼简单,但也庄重。

    从此,汪旋除了李家父子亲外,再加上师傅秦大夫,可能还有其他的师兄师姐们,这个得看以后的相处了。不过因为年龄差异大,很多人都说以后有空叫汪旋找他(她)的孙儿、子女玩等等。汪旋这时候就有些囧,好像辈分一下被架得很高啊。

    人也就留了大半天然后也都走了,毕竟有些人在医院身居要职,也是很忙的,天天这个讲座那个会议的。这里面也有不从事中医而是西医的工作者,也有直接就从事跟医疗无关的工作。总之大多数人成就还是不错的,不过很多人在在秦大夫眼里那就是“不务正业”的人。

    秦大夫着实过一段被小徒弟整天做好吃的投喂的好日子,然后他也是很忙的,很快又去忙活了,李四的菜地刚刚开始发芽,这段时间他就忙活这个了。

    然后秦大夫就打发苏和翁开着他那辆他都不爱坐的小汽车,把李四爷三满京城的转悠,把所有他们能说出来名字的景点和不知道的景点都过一遍。每天度过得很欢乐。狗蛋三个是愿望实现的高兴,苏和翁是因为车能随便开,他更高兴。

    都说距离产生美,想象产生美。

    爬长城,发现有一大段都是残垣断壁,很多都被杂草藤蔓覆盖。

    苏和翁说:“因为运动时这里根本没人管有些附近的村民还偷偷的来将砖石运回去。听说政府要拨一大资金用于维修,可能到时候咱们就可以见到真正万里长城的原貌了。”

    “有点差别,不过还好,也见识到古人的大工程了,很了不起。”

    他们还去了天坛,去了故宫,在有毛zhu席相片的□□广场拍了照相。

    狗蛋和汪旋拍过不少照片,从小学毕业,中学到高中毕业都拍不少。家里的相片厚厚的一大叠呢,平时李四最爱翻来看了。

    可是李四活了几十年,却是第一次拍照。他紧张得不知道手脚如何摆放,就干脆跟站军姿似的,双腿站直,双手贴着裤腿。时不时回头瞧瞧自己是否站着挡住了伟人的照片。

    后来几个人又拍了合照,李四才不紧张了,笑得一脸的褶子。

    完了就去重新开张的烤鸭店吃最正宗的京都烤鸭,苏和翁到这里就对这三人改观了,原以为是个贫穷得吃不起饭的农村人。在四合院里过得也特别低调,衣服自己洗,有时候还帮他和师傅洗衣服,李四除了种地啥也不会。

    可是出来玩的,师傅还给了资金的,结果人家什么都是自己付钱的,开始他还劝两人,他那里有师傅偷偷给的零花钱,结果人家不要。他以为是打肿脸充胖子,几天后发现,人家不勉强,是真有钱。

    就是不知道多少,难道农村现在生活这么富裕了么?

    “我们利用寒暑假打了工,赚了点钱。放心吧,大钱没有,但是在京都游玩省着点花还是没问题的,学费生活费也够用。”人家这么说的。

    “打什么工能赚那么多钱啊?你们可别因为面子,到时候把钱花没了,学费生活费没了…….”

    “骗你干嘛?我们从初中就开始想法子赚钱了。我们这么多年的生活费和学费就是这么过来的。”

    好吧,这么励志的小师弟和他的兄弟,再看看自己,也是二十多岁的人了,好像还没有能赚钱呢。突然就觉得好羞愧怎么办?

    接下来苏和翁就只负责带路,狗蛋和汪旋带着李四,把很多京都的好玩地方玩了个遍,三人大开了眼界。当然了,很多的景点难免年久失修,跟想象中的气派金碧辉煌不同。但是往日的风采、威严还是在的。据说京都具有历史文化的地方太多了,政府没有那么资金拨款维护,很多只能任由破旧下去。

    有句话叫“多了就不值钱了”。

    比如除了非常有代表性的,京都还有很多老街。那些老巷子就是占个时间久,但是都是一般民居,没有别的历史文化内涵在里面,不少有自建房,或者加盖的,密密麻麻,歪歪扭扭。在京城很多老街道里到处都是,非常的平常。这在政府看来是没有投入资金维护的必要的。

    只有像故宫这样的才每年有些经费,但是也不够多。

    至于一些老胡同、古巷子之类的多得数不清,很多破破烂烂的,因为排污做得不好,住户多的缘故,味道不是特别好,卫生什么的也很差。

    这让几人见识到了,繁华与破旧同存。

    不过,“再破旧也是皇城脚下,很多人其实过得没那么差的,比那些远山远水的山旮旯那是好太多了。怪不得他们动不动就有一股上等民的优越感。”

    “生在哪里又不能选择的,再说了,我们那也不差啊。”

    虽说穷,可是习惯了,没见识外面之前,也不知道自己穷。你去问问村民,他们觉得自己穷吗?答案是肯定的。可是再问什么叫作富,觉得家里怎么样才算有钱,城里人多富了?通通没有概念的。

    最后,还去两人即将就读的大学,参观一番。李四知道是儿子以后读书的地方,要求在学校门口拍了张照片,像这样的名学府,是不缺拍照的人的,大门外就有人揽生意呢。

    时间差不多了,两人买了不少东西,然后由狗蛋送李四回家,李四种的菜已经长出了三片小叶子了。汪旋留下来继续跟他师傅学习。等狗蛋返回,他们再一起去学校报道。

    又是一通火车,出去见一番市面的李四回来了,当时大家没发觉,等李四走了那天才知道,李四也是要去京城的人儿,顿时送行的人羡慕得要命,不知道是该羡慕人家的好命还是羡慕人家会生儿子。同样是辛苦养大,人家的小子出息都能带老子到处玩了。他们的孩子呢,天天愁着如何说媳妇呢。

    都说人比人得扔,就是这样啊。

    很多人叽叽喳喳的询问,城里好不好,京都人们如何如何,火车是不是很长,跑起来真跟老虎似的?李四哼哼哧哧的也说不得太多,他语言匮乏,问急了就一句“挺好的”、“挺气派。”

    再不行就给人看看他们在京城拍的照片,李四很爱惜得很,就允许大家站着看,不能上手摸。大家少不得又是羡慕一通。

    狗蛋赶紧拿出糖果什么的把来人打发了,赶紧收拾收拾,把他不在这段时间,帮忙照顾家里的明光哥感谢一通,希望人家以后多帮衬着李四。送不少礼物。然后大致安置了李四,把县城的钥匙给了他一份,有时间李四也可以去收拾收拾,偶尔住住。

    然后赶连夜的火车,继续北上,马上就是各地的学子归校了。车票有些难买,火车特别的拥挤,一般时间狗蛋都是站着度过的,累了找地方靠一靠,然后就能迷糊过去。

    跟上次不一样,火车站有太多大包小包的新学子、老生们。而且在广场上专门整整齐齐的各校来接新生的接待处,一个小桌子,边上写着“某某大学迎新处”等等。他们给新生提供一些帮助服务。

    狗蛋还走了一圈,也发现自己学校学院的迎新处。各校各院在广场外一圈都设有迎新处,学校一般般没有名气的估计都没有位置给你摆的。狗蛋就看到有人走一圈找不到自己要报道的学校迎新点。问一圈才发现,那学校这里没有迎新处,只能跟别校的学生打听如何搭乘公交车。

    然后公交车里也是挤着满满的人,狗蛋在里面差点被挤扁,还好他没有什么行李。等挤下车来时,衣服纽扣都被挤掉了,特别的凶猛。

    再次庆幸,还好他们早来,不然那这情况,太可怕了。现如今一些大城市交通大站开始慢慢的显现出后世人山人海的端倪了。

    狗蛋到秦师傅所在四合院时,汪旋已经把两人的东西收拾好,他两的行李一向是一起的,不管谁整理收拾都可以。但这次因为不同学院,住的很大可能是不能一个宿舍的。汪旋只能分开收拾,从小都呆一块,他有时候收着收着就又把对方的物品放到自己箱子里,或者把自己的东西放到狗蛋的箱子里。

    别说狗蛋不习惯,他自己就首先不习惯了。其实他才是那个依赖特别强的人。

    周末他可能还是会回来这里学习,秦师傅给他留一间自己的房子,当然狗蛋过来就跟汪旋挤一间,这里瞧着房间不少,但是都被改造成其他用途了。真正给人住的地方反而不多。

    李四回家了,作为汪旋的师傅也可以说家长了,搭着苏和翁开的车,一起送两人去学校了。一路上少不得说些有困难找师傅,找师兄师姐帮忙的话。

    “你也不是没人撑腰的孩子,咱不惹事,但是也不能太面了。”秦大夫认为自己乖乖巧巧的小徒弟性子太软了,这种性格在外面可能容易吃亏,总是忧心肿肿的。虽才相处不久,但亲情这种事,也是需要缘分的吧。

    汪旋心里很感激,有人站在后面撑腰的感觉真的很好。

    老人家没有下车,人太多了,虽然他看起来特别康健但是也怕磕磕撞撞的。两个人提着行李下车,然后看着车开走了才转身打量这个将来要呆四年的地方的大门。

    “一起吧。”

    “嗯”

    什么没说就知道狗蛋哥什么意思了,原来按照汪旋的专业,他可以选择最好的医科大学,本校虽是名校之一,可西医这个专业就不如人家真正的医学院强了。

    不过为了跟狗蛋哥同校,想尽量靠近,他还是报了。这些狗蛋完全不知道,大家都是第一次考大学,根本不知道这些门道。

    但汪旋是有师傅一直通信的,秦大夫又跟他大概说一下各京城医学院的专业强弱,他是明白的。

    当不明就里的狗蛋还在为两人以后不能一起上下课闷闷不乐时,汪旋已经很满足了。

    人很多,做什么都要排队,有些流程可以一起排队,有些确实需要分开排的,毕竟不是一个学院一个专业的学生。

    两人提着大大的行李箱,一点不显眼,还有背着被子提着家什上大学的人多的是。无论是城里的学生还是幸运跳出农门的农村户口学子,真正含着金汤勺出生的不多。

    八十年代是社会转型的初期,但是生活也就比七十年代好那么一点点。从纵向看,已经初现一些富豪,常常在电视报纸看这些人的发家报道。但从横向看,整个国家还是处于贫穷状态。

    刚刚初醒。

    看两人身上的穿着,加上周身的气质,很难让人联想到他们是农家出身。这可能和从小跟‘宝贝’联系有关,“见到”大场面多了,碰到事情很少能让他们惊讶的。又有几年闯荡经商的经验,他们看起来和还需要家里支助学费生活费,刚刚试着走出家门的学生娃完全不一样了。

    说实话住宿条件很一般。

    “好了,都不用选了,上面直接有名字,你住上铺,挺好的。”汪旋这人洁癖,他不喜欢别人坐他的床,就连他自己没事从外面回来,换了干净的睡裤才在床上躺下的。有了条件后,汪旋更讲究。

    “估计学校考虑到每年有人因为床铺问题起过争执?”直接就给定下了,谁也别抢。

    他们还真没想到,床铺还贴个纸条专门确定下来的。在县城几年都是谁先来谁就能选择。

    铺好床,把衣服放到分到的一层柜子里,哦,每一层柜子也是贴上名字的。简单归类,锁上门锁。重要的东西带在身上,汪旋又跟狗蛋去他的宿舍。

    狗蛋的还好点,住六个人,跟汪旋比少了两个人。已经有人来了,宿舍里闹哄哄的,一看就知道是有家长陪着过来的。

    狗蛋长得很高,又具有侵略性。他两一进来,存在感挺强的,狗蛋没有点点头,看自己的宿舍也是有贴名字的,就直接走过去了。

    “哎,哎,同学,咱们换呗,我喜欢靠窗的上铺…….”

    “不换。”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