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远月 > ☆、放错位置的密折

☆、放错位置的密折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人的成长有时候在片刻之间。

    吴珊耘睁开眼, 感觉从前蒙在眼前的浓雾消散了, 但这成长是有代价且沉痛的。

    吴珊耘听到常碧蓉离宫的消息,整个人像被一只硕大的锤子狠锤了一下, 震撼得心碎。首先想到的竟然是怨恨裴岳,怨他误了自己, 只念着常碧蓉,却忘了她。

    可此时, 吴珊耘醒了,要怪的只有她自己。

    她把自己的前途甚至性命全部系在别人身上,放弃了自己的脑子,就怪不得别人不记得你, 毕竟你自己都不曾为自己谋划。

    吴珊耘先去尚仪局翻查了《内典》, 确认条规未变, 转身便去了尚宫局, 她这一路却比常碧蓉顺畅多了,众人只是不解她这样锦绣前程如何就要离宫, 只当她的靠山常碧蓉一走, 便也失势。

    吴珊耘与常碧蓉不同, 她在尚宫局,先自家衙门通过, 最后到宫正司, 确定无触犯宫规不得出宫,便可用印。

    但乔万春翻来翻去,始终不开口。

    吴珊耘小心递上一袋银子, 被乔万春推开,她说:“做我这位置,本就是不招人喜欢的。你这里,我一不是要拦着你,二不是要你的银子,而是前几日常掌正出宫,中宫得知后下令,《内典》修纂期间,离宫事宜皆暂缓。”

    她瞥了一眼吴珊耘,说:“我跟你也无大仇,仇也落不到你身上。就算我这里让你过了,坤宁宫也过不去,你若早上几日过来,怕人都已经在西宫了。”

    何止能早上几日,早上半年都是成的。

    吴珊耘懊悔难当,想到常碧蓉已出囹圄,惹得皇后下令,反而将她禁在宫中,按理说常碧蓉还有出宫之日,《内典》如何变,都拦她不住。可自己这里,却有个天大的坎,只要人稍稍一推,她便困守宫中了。念即此,不禁心灰意懒,生出几分得过且过的意思。

    吴珊耘把往事一点一点翻出,乱如麻,但揪出那最初的线头,却落在裴岳为簪花那一幕上。

    吴珊耘只能一遍一遍告诫自己,当初这些都是自己的选择与旁人无关,若不是常碧蓉与裴岳,她只怕早已生死他乡,投胎做人了。

    她提腕落笔,潦草地写了一个字“恩”,心神激荡下写的笔画,凌厉又猥琐,是对这个字最大的嘲笑。

    “吴惠侍,娘娘请您去。”门外有人说。

    吴珊耘把笔一扔,心绪难平,说:“知道了。”

    来人又喊了一声。

    吴珊耘不耐烦地大声道:“知道了!”

    她这一句话落地,满院子静悄悄的,门外的人跟做贼似的轻手轻脚走了。

    吴珊耘一转头,目光不自觉便被那几个朱红印章吸引过去,垫在下面的是一张摊开的信纸,密密麻麻的小楷,笔锋秀丽。

    这是常碧蓉留给她的一封长信,足有十一页。

    吴珊耘未把信抽出,就这么看,信中说:

    “你素来仰仗才情过人,对待人接接物事宜颇不上心,其中学问深广。人与人之间,一句机锋,一件小事,都可看做试探,如两军对阵,她进,你若守住,她便退回;你若退,她便进一步,再试探出击,你若一直退,她便一直进,直试探到你决心不退之处,便也是摸清你的底线。若你心中无底线,便要一直被逼退到万丈深渊中去了。

    你心中对与人正面交锋存有恐惧,其实大可不必。试探你,其实也是对你存了几分小心和畏惧。

    若能倏忽之间要你生要你死,不会如此试探,也不屑对你费心伤神,你需”这页信便断在这里。

    这一页从头至尾每个字写得极认真,言辞恳切,可见写信人一片真诚之心。

    她叹气,把信抽出来,叠得整整齐齐,连同那张申请文书一起塞进信封中。不禁回首一顾,地上却空空的,只有一道影子,宛如另一个混沌的自己。

    养心殿中灯火通明,裴岳静静地立在一边,盯着脚下自己的影子,在四面八方灯烛的照耀下,淡成一片模糊的暗影,被踩在脚下。

    他心情不错,挪动脚踩影子打发时间,顺便等李和崇大发雷霆。

    可他高估了李和崇的气性,即便气得手发抖,李和崇仍紧咬着唇,未放纵怒火发作。他的脸涨得通红,渐渐连眼眶都红了,突然转头看向裴岳。

    裴岳恭敬站好,准备迎接怒火。

    “你给我的密折,怎会送到内阁去?”李和崇把折子朝他身上砸去,说:“而且是半年前的东西,怎么回事?”

    裴岳跪倒,说:“臣知罪,是司礼监整理奏折时不甚将密折夹进了明折中,误递到了内阁,涉事的一干人等臣皆已命人拿下,等候发落。”

    李和崇转过背去,深吸了几口气,语气已经大体恢复,问:“折子送到哪里去了?”

    “礼部。”

    “然后呢?”李和崇冷笑,问:“明发邸报?”

    裴岳未出声。

    李和崇大笑了两声,说:“好好好,如今天下都知道朕在找这个叫多子的景王遗孤----他说什么你就写什么在奏折里?还知道这遗孤是个武林高手,竟一人杀了七八个侍卫。朕却把七八条人命安在顾家、安在山匪头上。你让天下人怎么看朕!”

    “请陛下降罪,臣罪当万死。”裴岳五体投地。

    “这半年来,找来找去,人没找到,反找出了这样的丑事!”李和崇无力道:“你说,你说,朕还有什么脸面,面对臣子,面对天下人?”

    裴岳脱冠,说:“陛下,臣愿为陛下分忧,臣罪该万死,错全在臣一人身上,请陛下严惩,以堵悠悠众口。”

    李和崇扶住他,坠下泪来,说:“八碗,我也身不由己。”

    裴岳脱衣去冠,自担下这罪。

    大耳小心地将奏折拾起,交还李和崇,肃立一旁听令。

    李和崇问:“你说此事是有心还是无意?”

    大耳答不上来。

    “就看谁吃了亏,谁得了益。朕吃了这哑巴亏。裴岳栽了大跟头。都是吃亏的。”

    大耳说:“倒是那景王遗孤得了实惠。”

    “还有呢。”李和崇冷笑一声,又问:“这摊子该如何收拾?”

    大耳答道:“陛下,奴才鲁钝,不然把那邸报都收回来?”

    李和崇笑了一声,说:“既然都大白于天下了,那只有明明白白去寻了,都这样了,越捂,满天下人不知会猜出什么来。”

    反正真正的李锐不会露面。段忠恩等人的事旁人能敷衍过去,可李锐本人清楚其中缘由,明白现身便是死路一条。

    太后听秋文说完,舀汤的勺子顿了一下。

    秋文急道:“这怎么就出了这样大纰漏了呢?”

    太后擦了嘴,说:“这道圣旨一下,便为景王遗孤李锐正了名。圣上打落牙齿往肚里咽,裴岳一个内相因此获罪。除了这行踪不明的李锐,就我这老太婆没什么事。圣上八成会疑心是我做了手脚。”

    “不会吧。”秋文说,“这事对您又有什么好?”

    “对啊,他就得想,对我有什么好?我当初还撤了镇守太监召回裴岳,阻拦他杀这个李锐。”太后叹口气。

    “那接下来呢?”秋文问,“圣上心里有了结得早些解开。”

    太后说:“我这些年对他,尽心尽力,可到底不是亲生的,又是半路从宫外接来的,心贴不到一块儿去啊!自从我来了西宫,邸报何时送来过?却巴巴把这份送来了,什么意思?”

    太后不等秋文答,自己说:“他心里本就有疙瘩,看我便像个贼,贼做的事自然都是我做的了。”

    秋文忧心。

    太后道:“先帝杀伐决断;听说他生母也是个敢作敢当的。不知他像了谁,惯会做这样的表面文章。”

    秋文一笑。

    太后问:“你笑什么?”

    “我笑呀!有人说人家,自己倒对了号。”秋文笑,“历来帝王哪个不会做些粉饰太平的事,偏偏今上就做不得了?”

    太后一怔,被她说得也笑了,只得甩下一句话:“且看他如何收场吧。”

    圣旨下了不多久,便收到渭州来报,冒出了七个李锐,光是平凉府就有三个。

    大耳把这七人的情况誊写在一张纸上,附有画像,承给李和崇。

    李和崇看了半天,随口道:“这如何认得?见过的才认得出。”

    大耳说:“我师父倒是见过,可被一顿板子打得昏死过去,还没醒。只有随去的女官吴姗耘见过此人了。”

    李和崇一惊,问:“吴姗耘?”

    “是,从前是尚宫局四品司言,如今在景阳宫。”大耳答道。

    刘冉在李和崇面前总是小心得像只鹌鹑。

    李和崇四下一扫,女官倒有几个,可穿戴并非四品惠侍,便问:“你这里就这几个上不得台面的人伺候?”

    刘冉一时没明白李和崇的意思,说:“各位娘娘都赐了人,人已够用了。”

    “惠侍呢?怎没见?”李和崇问。

    刘冉哪里晓得吴姗耘在哪里,说:“臣妾才刚吩咐她去盘查账目了。”

    “让她来。”李和崇说。

    刘冉身旁的白羽忙下去寻,到吴姗耘屋中却扑了个空。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