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网 > 穿越重生 > 皇姑软绵绵(穿书) > 第074章 .河蟹

第074章 .河蟹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知秋摆着高姿态, 摇头晃脑地道了一声“盛情难却”, 头一个去了小书生的家里, 和小书生的娘一块把准备给长公主暂住的房间收拾的妥妥当当,这才回到客栈,喊其他人来。

    知夏守着客栈, 不去。

    “客栈的食材多,公主吃的更尽兴,去了别人家中, 公主又会为了照顾旁人, 吃不饱。好不容易把公主喂出来点肉, 你舍得, 我不舍得。”

    知夏打定主意不去, 劝公主留下来。

    秦穗缓缓地歪了歪头, 看向知夏。

    知夏被这清凌凌黑漆漆的小眼神萌的心肝颤了一下, 从橱柜中端出一大盆她连夜炸的蜜果圈给她,“用成熟的蜜果汁揉的面, 带着甜味。”

    知夏说完, 又弯腰掀开大铁锅的盖子, 从大铁锅中捞出大酱肉, “蜜果圈油大, 吃腻了就吃这个, 我给你再煮一锅菜汤。”

    知夏说着话洗菜切菜,手上的动作不停。

    秦穗坐在厨房的小板凳上,把两盆吃食放在前面, 一点一点地放进嘴里,慢条斯理,不急不缓。

    知夏喜欢把长公主放在眼前,只要长公主在她眼前,她做出来的饭菜仿佛能够带上她三分的欢快心情,更加的美味。

    秦穗惯来喜欢宠着她的小徒弟和四个大丫鬟,知夏做饭时,她便坐在一旁陪着知夏。

    知春和余起提着挂满露珠的紫葡萄走到厨房,把装紫葡萄的竹篓一左一右地放到秦穗的身侧,这些紫葡萄是两人从最高的枝头上摘下的,个大汁甜还干净,不用洗就能直接吃,露珠挂在葡萄上时间长了,带着淡淡的甜。

    知春无意间发现这片紫葡萄林后,就带过来一串挂满露珠的紫葡萄给苗丝醉,她在茶馆中听到说书先生讲过的故事里就有医神用露珠入药。

    苗丝醉吃了紫葡萄,笑话了知春一天。

    知春虽喜爱被读书人称之为俗物的金银珠宝,但她也是充满诗意卷气的小才女,偶尔情绪到位时,也会做出葬花吟诗的事情,她被苗丝醉笑话了后,羞恼地来到长公主面前告状。

    秦穗眼里含着笑意,轻轻地点了点知春的鼻尖,道:“露珠泡茶,清香无污。”

    知春得了这话,浑身的委屈倏地一散,趾高气昂地在苗丝醉面前转了一圈。

    这一次,知春让余起帮忙采摘挂在最高枝头的紫葡萄,也是为了收集露水泡茶。

    “这等雅趣之事,也只有知春有那耐心慢慢地琢磨。”知冬笑着帮知夏压榨葡萄汁。

    知夏看了一眼亲手炒茶的知春,道:“她做茶泡茶的功夫,能酿十桶葡萄酒,就是闲的。”

    知冬笑而不语。

    在吃食方面,知夏和知春喜好不同,总能争上两句,旁人看个热闹。

    “知秋已经叮嘱了小书生,在厨房中备下了足足的食材,不去吗?”知冬问知夏。

    在有人递来邀请函时,长公主不理会这些人情俗事,知夏给她做吃食,知夏去她便去,知夏不去她也不会去。

    这一次也一样,长公主没有承诺小书生的邀请,全看知夏的意思。其他人也都习惯了让知夏拿主意。

    民以食为天,知夏把她养的好好的,她把知夏的意愿放在前面。

    “去。”知夏答复知冬,尽管她的厨艺精湛到无人可比,她也不喜欢闭门造车,她昨夜无意间听到三皇子说起小书生的住所正是余国的临河城。

    临河城产河蟹,新鲜肥美的临河城河蟹是上等食材,旁的地方吃不到,即使吃的到,也不是刚抓出来的新鲜河蟹。

    知夏琢磨了片刻接下来几日的吃食,对余起道:“你酿的酒口味比我的好,到了临河城吃河蟹,河蟹寒气重,你酿些温热的黄酒。”

    余起微微点头。

    知夏做事爽利,给知冬和知秋说了去临河城,便开始准备路上的吃食,顺便清理她用惯了的炊具,这些炊具是唐璞根据她的要求给她打制的,她用着很顺手,随身携带。

    知春炒完茶,用滚水烫了一壶茶,端给知夏和余起,“尝一尝,比上一次的如何?”

    余起和秦穗一样喜欢喝甜甜的果汁,非不得已才喝一两口的茶,知春端过来的茶,只浅浅地抿了一小口,“火候大,茶香不纯。”

    知秋点头,“炒茶不匀,带了生涩气。”

    知春的舌头没有余起和知秋的敏锐,用三锅的滚水泡了全部的茶叶,一口一口仔细地喝了四天,终于品出了知秋和语气所说的生涩气。

    知春打着嗝喝下最后一口茶,跟着四辆马车缓缓地走向香山,马车中装的是他们所有人的行李。他们的行李精简,一辆马车装行李还有很多空余之地来坐人,其他三辆马车装满了余起酿的酒。

    余起在酿酒中,小心翼翼地运转无相功,加快了老熟的速度,这些只放置了五天的酒已有了五十年的醇香。

    被知夏开坛煮鱼的酒香萦绕整个马车,一路前行,引得好酒之人频频张望。

    今日是第二轮论道,小书生也来到了香山,第二轮论道结束后,他带着他们回临河城。

    马车刚停下,小书生的鼻子动了动,他闻见了酒香。

    他在家里人眼里是还没有长大的老幺,不允许他喝酒,他也听话地未曾喝过酒,不知酒的滋味,没有被马车的酒香勾出馋虫。

    在余国,读书人把浅饮茶酒为高雅之事,三两好友相聚吟诗,必会以酒作伴。香山上,大有懂酒之人。不过片刻,就有家境殷实之人前来询问。

    知春坐地起价,吓怕了所有人。

    知春自豪不已,“还是这个方法管用。”

    知秋大笑着点头。

    香山论道第二轮《论医毒之道》被寺院和尚粘贴在各个角落,寺院主持在前解说了此题的由来,乃禅一高僧坐化前写下的前序。

    禅一高僧生前在余国的名声很高,一度超过皇帝。他讲禅治病,度化了无数的囚犯和恶人。凡禅一高僧所及之地,路不拾遗,夜不关门。

    禅一高僧的功德不仅被百姓所知,更是被上天承认。他坐化后成了舍利子,被保藏在香山寺庙中。

    禅一高僧家族世代为医,到他祖父这一代达到了巅峰,成为御医首,被皇上重用,伴君如伴虎,在一碗中药让皇上长子过敏夭折后,被斩五族,他被锦衣侍卫所救,剃度入空门,又以医术救过数不尽的病人。

    他的一生始终围绕着医术,幼年背诵医书,少年学认草药,中年治病救灾,老年撰写医书。他坐化前,留下遗言,谁若能够成为此轮的圣人,即可得到他耗尽一生所写的医书。

    主持把禅一高僧留下的遗言说出后引起一片骚动,就连知冬的脸上也带出了些激动。

    知冬年幼之时,有幸听禅一高僧讲禅,至今记忆犹新为她所用。在她入宫后,她每次想起禅一高僧的话就能让她浮躁的心平静下来。

    读书人不语怪力乱神,她对鬼怪神也曾嗤之以鼻。在被皇后派入金雀殿,初见寿穂长公主时,她一度以为长公主是禅一高僧的转世。

    长公主和禅一高僧身上都有她能隐隐感受的到却又触之不及的气息,这些气息她难以表述,却是真实的。是以,在长公主做到常人无法做到的事情时,她不像知春知秋那般震惊。

    族长在她刚入宫时与她写信,禅一高僧坐化时莲座升空光芒四射,玄之又玄。

    世上的事儿太多,怎么解释都无法解释的通,唯有捧着一颗虔诚的心做无愧于心的事儿。

    知秋和知春都看出了知冬对禅一高僧所著之书的期待,戳了戳沉迷在医毒之术的孟古和苗丝醉,让这两人上去挤一挤,说不定就成了圣。

    “除了长公主的事儿,知冬对什么事都平平淡淡的不留心,难得有一本想要医书,怎么能不满足她。”知秋唆使着孟古和苗丝醉上。

    孟古摆手,“我们两人的医术还有许多不足,这里面有许多我们师门中的人,没有胜算。而且我爷爷和师叔师伯都在寺庙内门,我和苗丝醉即使挤进了了前二十名,也成不了圣。”

    苗丝醉点头,他现在看的就是天医门给孟古的医书,博大精深,他和孟古还未全部看完。他肯定会输的原因是写这本医书的人也在寺庙内门参加了第二轮的论道。

    他们两人对上孟古的这位四爷爷,就成了关公门前耍大刀。

    知秋在小关舟时帮着哥哥处理政务时,就充分地认识到了天医门出神入化的医术,可以这样说,只要一个县城中有一个天医门的弟子,这个县城就不怕瘟疫和蝗虫。她哥怕死怕血还怕疼,调任到盐城时,就重金请了天医门的弟子与他同行。

    知秋听孟古说了他爷爷的亲兄弟们都在寺院门内,不敢再打医毒之道圣人的主意。

    “等我四爷爷得了圣人,我求他把禅一高僧的医书借给我。四爷爷大方,对我好,会同意的。”孟古安慰知冬。

    知冬微笑着点了点头。

    秦穗拉着余起,慢吞吞地走过,把余起放在知冬的面前。

    小徒弟得她真传,能赢。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