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十九年间谋杀小叙 > 第二章 犯罪行为 (2)

第二章 犯罪行为 (2)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失踪的男友,会在初秋白发苍苍,在陪她跨年之前死去。

    我只能变成一个和邻居一样的人,用我们仅有的和这个世界交汇的时间,远远地看着。仅此而已。

    我看着她从街上走过,拐进通向她家的小巷,三个跟了她一会儿的小流氓也拐了进去。我从楼顶跳下去,寻找着监控探头拍不到的角度,几个楼宇间的弹跳后,一把把伸爪子去摸她脸的那个拍到了墙上,另外两个家伙还没决定该怎么做的时候,被我扔到旁边三楼水泥平台上去了。我冲她笑一笑,转身就走。

    “我见过你吗?”我听见她在后面喊。

    我挥了挥手,走出巷子。

    注:此段写于《侦查心理学》第八章 “对犯罪嫌疑人的辨认”空白处

    柳絮有些难过。

    她每次看到写在书角的这些故事,都有些难过。

    郭慨,郭慨。她想。如果当年他没有去警校当警察,而是去念大学的中文系,甚至都不用,只需要把这些故事好好写出来,变成一本本书,也许,自己对他的态度就会不一样。当年的自己,判断一个男人值不值得交往,能不能托付,标准就是这么简单到可笑呢。

    可是,不会的。那样子就不是郭慨了呀。

    这段情,注定是惘然的。

    在郭慨曾经居住过的地方,柳絮容易走神。

    一个人的气息,在他离开这个世界后,或多或少地还在存在于一些地方。这用科学很难解释,只是感觉。

    柳絮冲对面的郭母笑了笑,郭母的笑容则有些勉强。柳絮知道刚才走神的时候,大概有几句话没有听清楚吧。她觉得郭母的眼神中有一些惋惜,而郭父的脸板着,不太高兴。自己到底愣了多久,柳絮想,不能去想郭慨的事情,她这个样子,对面前的人太不礼貌。

    她是被郭母的电话叫来的,因为警方把郭慨的一些东西还了回来,其中就有那部手机。不知道是里面的信息都备份过了,还是认定了这份线索与案件无关。郭家父母当时答应了柳絮,手机还回来后会告诉她,两位老人都是信人,虽然并不期待柳絮能有超越警方的本事,但还是拨打了柳絮的手机,柳絮一小时后就来了。

    这部是郭慨的备用手机,里面的一条条短信,实际上代表着他的行程。

    柳絮大概翻看了一下,较早的一些短信,并没有太大价值,郭慨每周会与她碰面,早前的那些行程,柳絮很容易就在心里翻出对应的内容,知道郭慨去这些地方结果是什么,有了什么收获。她不知道的,只有最后一周。

    那一周只有四条短信。最后一条是他的死亡地点,倒数第二条是蓝色酒吧,在此之外的两个地点和约见者的名字,柳絮默念了几遍,记在了心里。

    本来看完柳絮就要走,这两条信息是重大线索。项伟本打算重走郭慨调查信箱之路,现在看来不需要了。心里揣着一堆事情要告辞的时候,郭母却留她多坐一会儿说说话。人家遵守承诺,手机一还回来就告诉了柳絮,柳絮自然也不能这样拍拍屁股直接离开。

    柳絮和二老聊了一会儿,觉得老人家絮絮叨叨,说的都不是要紧事情,原本还以为会追问她要看手机信息是什么原因,却也没有。所以聊着聊着就走了神。

    “小絮啊,你这不要紧吧?”

    “是我不好意思,刚才想事情走神了。”

    “走神也不是这么个走法呀。”郭母说。语气里却不是责备,而是担心。

    “你最近是不是精神不好呀,睡觉好不好?小絮呀,不好要去看医生,不能讳疾忌医的哦。”郭母又说。

    郭父咳嗽了一声。

    柳絮看见这一幕,心里咯噔一下。她是个聪明人,夜半观刀之后,她脑子里的神经绷得像钢丝一样,时刻警醒,一直到昨天项伟加入,才稍稍缓和下来。今天来郭家,感受着故人的气息,面对的又是两位垂垂老人,精神格外放松。可刚才郭母的这几句话,郭父的这一声咳嗽,怎么就觉得那么不对劲呢。

    也许是多心了,柳絮安慰自己,然后说已经打扰了这么久,确实应该走了,二老好好休息。说完了告别的话,柳絮都已经站起来了,郭母的脸上却露出了着急的表情。

    “小絮呀,来了就多坐一会儿,别急着走,现在陪我们说话的人太少了,还挺寂寞的。”

    这话单听没什么问题,可柳絮都站起来了,这就是强留了,郭家父母本不是这样的人,这和上一次来时的感觉非常不同。联想起刚来的时候,郭父进房间打了一个电话,而且给她看了手机信息后,二老并不关心她这里有什么调查进展,明明上次郭父临走给她看照片时,还非常期待她能调查出新线索,好让郭慨的案子能尽快侦破的。

    柳絮没有坐下,她脸色发白,盯着郭母问:

    “费志刚给你们电话了对吗?他是不是说我是一个精神病,让你们配合他把我送进精神病院去?”

    二位老人不惯说假话,这时被她问得哑口无言。

    费志刚知道柳絮去过郭家,那一段时间,她还时常和费志刚一起讨论呢,所以费志刚当然知道,她有可能再一次去郭家。他一定给二老打过电话甚至登门拜访,说柳絮犯了精神病,要求二老尽可能留住她,等着精神病院派人来强制接收入院。

    “我不是精神病人,你们不要相信他。”柳絮说了这么一句,估计二老也未必会相信,然后快步走到门口换鞋离开。二老也没有再阻拦,但柳絮出门的时候,看到郭父拿起了电话。

    柳絮紧张得心脏狂跳,她已经在郭家待了一个多小时,来抓她的人会不会已经到了?她在电梯口等了会儿,看着电梯在一楼停了很久,心中的不安越发厉害,一扭头进了楼梯间。

    原本关于费志刚想把她抓进精神病院的事,项伟是让她不用太过紧张的。因为只要不危害到社会治安,警方是不会协助抓精神病人的,所以费志刚和精神病院无法通过警方的网络来找到她。实际上哪怕有直系亲属签字,精神病院答应强收病人,却也不会花时间去抓捕,只要她不被费志刚逮个正着就行了。可偏偏她今天正撞到了枪口上。看来以后每去一个地方,都要想一想,费志刚会不会猜到。

    气喘吁吁跑到一楼,柳絮探头出去张望,然后小跑着出了楼。楼是临街的,她不敢站在门口叫出租,走到五十米外,站在一间华联超市门前招到一辆出租车。

    坐上车之后,柳絮才长出一口气,然后瞧见一辆白色的印着精神病院字样的面包车从对面开过来。她扭过头,看着那辆车开过了郭家那幢楼,然后慢慢减速,掉头。

    “师傅,快点开,我赶时间。”柳絮催促司机

    “开啥开啊。”司机转过头,冲她咧开嘴笑。柳絮脸色惨白,然后听见司机说:“你还没告诉我要去哪里哩。”

    “育英实验学校”,就是这里了,柳絮想。根据郭慨手机里的信息,他曾在十月二十九日傍晚来过这里。

    学校的铁门缓缓打开,黑色的奔驰车直接开进了校园里,在操场边停下来。

    穿着黑西装的高大司机先一步下车,弯腰把车门拉开,将项伟搀扶出来。柳絮在另一边下了车,原本等在校门口的老师快步向他们走过来。时值傍晚,校园里还有许多学生,见这架势纷纷注目。

    “把这车开进学校是不是太威风点了呀?”柳絮低声说。

    “我平时都坐的商务车,方便。轿车的话我上下车太累了,今天是特意租的,还就得开进来,你不明白?”他冲柳絮笑笑,又说,“就和你在蓝色酒吧给酒保钱一个道理,这个世界,钱和势总能带来些便利。”

    “你这么些年从商的经验?”

    “不,这个是……文秀娟教我的。”

    走过来的老师方脸秃顶戴了副眼镜,一脸教导主任的模样,这时却笑得颇殷勤,口呼“项总”。这老师姓刘,就是郭慨手机里记下的那一位。来之前,项伟已经电话联系过,电话里刘老师的态度可远没有现在这么好。

    项伟拿出名片递过去,然后说:“打扰刘老师了,我也是没有办法,拜托了兄弟调查点事情,没想到事情还没办完,他人已经没了。我只知道他上个月来这儿找过您,具体什么情况没来得及和我报告,就……所以我只好自己来一趟。”

    柳絮在旁边听着,觉得项伟这话说得真有水平,话里话外一股江湖气,再加上请了警察做调查,等闲市民百姓,肯定就唬住了,再问什么当然顺顺利利。

    “不打扰不打扰,但是项总,我电话里也和您说了,这事儿前阵子警察也来找过我的,我怎么和他们说的就怎么和您说。郭警官那天来,我们真没说上几句话,他自己去教室里一间间看,像是要找一张课桌,后来找到了,他就搬走了。再没其他情况了呀。”

    警方到这里来调查,是为了确认郭慨来这里和他的死有没有关系。但他们不知道课桌底下有那么一封信,不知道文秀娟的案子,当然也就不会知道,郭慨会去蓝色酒吧是因为他找到了那张课桌。

    但是柳絮和项伟知道。

    项伟先让刘老师回忆了郭慨当天来找课桌时的情景,又问了这批课桌大约是多久之前送过来的,都无异常。之后,他问了关键问题。

    “郭警官特意来学校找一张普普通通的课桌,这事情挺不寻常的吧。那么在他之前,最近几个月里,还有像他这样的人来过吗?”

    项伟找了懂行的人来看过所谓的最后一封信,没有结果。看不出明显做旧痕迹,但也并不敢说一定就没有做旧过。这和古玩鉴定有很大差别,所谓新和旧之间,也只是九年的区别,做旧难度很低。哪怕拿去做纸张鉴定,这么小的时间跨度误差很大,参考价值不高。但是知道郭慨是从这所学校得到“信箱”之后,判断信件的真伪,就有了另一条途径。

    如果信是故意做旧,用来引诱郭慨去蓝色酒吧的话,那么凶手必然得先到这儿来找到“信箱”,把信寄出。

    “我倒是没碰到过像郭警官这样来找课桌的人。”刘老师的回答让人失望。

    “要不我帮你们打听一下吧,看看别的老师有没有遇见过。”

    “要不麻烦您现在问问看,还没都下班吧。”项伟说。

    刘老师答应去后勤组问一声。柳絮和项伟等了二十分钟,就有了结果。

    在郭慨来之前两周左右,有一个人也来看过课桌,但他没有带走任何一张。

    项伟和柳絮对视一眼,从彼此的目光中都看到了激动之色。尤其是柳絮,终于抓到你的尾巴了,她咬着牙想。

    再进一步询问此人的样貌,结果发现他是戴着口罩的。男性,中等身材,不胖。以此标准,委培班绝大多数男同学都是这样。

    还是柳絮想到要问口音。这个人说的是普通话,上海人说普通话常常带着明显的口音,这个人说的普通话,让人觉得他不像本地人。柳絮兴奋地颤栗,如果在委培班的男同学里据此缩小范围,那么一下子嫌疑人只剩了两个——马德,钱穆。

    这两个人里,马德的嫌疑更大。因为郭慨曾经找来委培班全班所有人的笔迹来和案犯A、B比对,除了马德。他不是医生,拿不到笔迹样本。

    “我已经联系上了马德,和他约好下周碰头。”项伟说,“到那个时候,我会想办法拿到他的笔迹。”

    有的时候线索是突如其来的,柳絮不知道这是为什么,但她觉得,这是某种预兆。

    就在造访育英实验学校当天的晚些时候,柳絮收到了一条奇怪的短信。

    发信人显示为一串明显不是手机号的数字,看来是借助了某种软件,来避免被查到身份。短信内容如下:

    1993.10.9,丰海医院,文秀琳,血液报告。1997.1l.12,文华医院,文秀娟,血液报告。

    收到这封短信,柳絮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

    原来有一双眼睛一直在注视着她,尽管看起来似无恶意。

    这个人是谁?

    他是文秀娟案的知情者吗?

    他就是同学之一吗?

    他为什么不明明白白把事情说出来,而要语焉不详地给出一些线索,让她自行调查?而文秀娟的案子,又和她的姐姐文秀琳有什么关系呢?

    查多年前的病案,本来靠柳絮的关系网轻而易举,可是这个关系网现在不能用了,因为柳絮的关系网就是费志刚的关系网,在郭家的遭遇还历历在目呢。好在项伟的社会资源和人脉也不少,辗转托到了病案室的一位医生。

    项伟本不想让柳絮一起来丰海医院,担心被人认出来通知费志刚。柳絮不答应。她戴了个口罩进了医院,遮住了半张脸。

    联系的是个戴着厚镜片的女医生,一瞧就是个做了多年文档管理的,挂相。项伟礼节性寒暄几句,然后说我们要找一个住院病人的验血报告,1993年的,应该是十月九日做的。

    “那么早啊。”女医生有点意外。

    “是啊,麻烦你了。”

    “是……治疗上有问题?”女医生很谨慎地问。

    “不涉及医疗纠纷的,”项伟连忙给她吃颗定心丸,“不会给您和医院添麻烦的,您放心。”

    女医生狐疑地看了两人一眼,然后去找病案了。

    一份文秀琳的验血报告,一份文秀娟的验血报告,当这两份报告放在一起的时候,会揭示出什么大秘密呢?项伟和柳絮非常好奇,他们讨论过很久,有许多的猜测,没一个靠谱的。总不见得文秀琳也是被人害死的,杀她的人和杀文秀娟的是同一人,用的同一种毒,血液报告里可以反映出来?

    十几年前的病案,找起来要花一番功夫,项伟和柳絮坐在病案室里干等,说实话柳絮挺担心门突然一开,一帮精神病院的护士把她摁在地上绑起来拖走。

    门开了,女医生带着本厚厚的病历进来。

    “哪天的验血报告?”

    “1993年10月9号。”项伟重复。女医生翻开病历,看到第一页就呆住了。

    “你说几号?”她又问。

    “10月9号,1993年。”

    “你说错了吧,这日期不可能啊。”她嚷嚷起来,“病人当年10月3日死亡的啊。”

    她继续往后翻。

    “4号送的火葬场,9号的时候尸体烧都烧了,哪里来的什么验血报告!”

    项伟和柳絮也愣了。难道是短信上的时间写错了?

    “那……要么我们看看她其他的血液报告?”

    女医生把病历拿在手里随意翻看着,然后说:“你们还是自己看吧。”

    她把病历翻到最后一页,然后合起来,递给项伟。手伸到一半,忽然“咦”了一声,又把病历收回去,再次翻到最后一页。

    “这还真奇怪了。”她嘴里念叨着,又翻到第一页去对着看,“没错呀,人是3号死的,可怎么还真有一张9号的验血单呢?”

    人死之后,当然是不可能再去抽血化验的,可这一定不会是简单地把时间打错了,短信里既然提示来查这个报告,其中必然有着玄机。撇开这个迷团,单看验血报告本身,也有值得注意的地方。该报告显示,文秀琳的血液中,有着高浓度的寄生虫卵!

    项伟当年是知道医院对文秀琳疾病的诊断的,现在他和柳絮一起更是从头到尾把病历看了一遍。寄生虫的诊断,此前从来没有出现过,文秀琳在患病过程中验了许多次血,但除了她死后的这份神秘验血报告,其他验血都没有特意针对寄生虫卵来进行化验。

    “要不是名字一样,我还真以为这张化验单是夹错了病案。”女医生说。

    “有没有可能问一下当年的主治医生?这位医生现在还在医院吗?”柳絮问。

    主治医生还在,女医生自己也很想搞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麻利地一个内线拨过去。尽管时隔多年,但当时的事情非常特殊,所以一提文秀琳的名字,主治医生就想起来了。化验的确是文秀琳死后才做的,但血却并不是她死后才抽的。

    文秀琳住院期间抽过很多次血,哪怕是死前一天,也抽过一次。而医院里化验过病人的血样之后,并不会立刻废弃,而是会保存一周左右的时间再处理掉。就在文秀琳死后七天,文红军跑到医院找到主治医生,要求把保存的血样再化验一次,而且指明要检查其中的寄生虫情况。虽然医生非常不理解为什么家属有这样的要求,但既然血样之所以会保存一段时间,就是为了应对这种情况,所以也就答应了。结果出来之后,医生也傻了眼。文秀琳的血液中竟然有大量的寄生虫卵,而之前没有一个人想过要检查这一项,要知道人体内如果有寄生虫卵,通常在肠道,是吃进去的,怎么会进到血液中?

    检查结果出来之后,由于尸体已经火化。单凭这一项,也不能断定血液中的寄生虫和文秀琳的死有关,但医院很被动是在所难免的。主治医生还记得,文红军拿到检查报告的时候,脸色铁青,手直抖,一句话没说扭头就走了。这种沉默给主治医生的感觉像是爆发前的火山,当时他以为一场大闹在所难免,都已经把事情报告给院领导,制定了一系列的对策。可结果文红军居然没有再回来闹。

    柳絮和项伟都想不通,作为一个父亲,文红军怎么能这么“心平气和”?而他又是怎么会突然想到要求验寄生虫卵的呢?而十几年之后,有人提醒他们来看这份验血报告,到底是什么目的?两个人都以为,在调查完短信里的第二条线索后,应该会有答案。

    他们错了。

    1997年11月12日,柳絮记得文秀娟的那次住院。当时她以为文秀娟是药试时出了问题才进的医院,而现在,柳絮当然明白,文秀娟是为了创造和案犯B的通信机会,才去住了医院。项伟在文华医院也同样托了人,丰海医院之后,两个人直接打车去了文华。根据从文华医院病案室调出的病历纪录,文秀娟在短短几天的住院期间,做了大量的血液检查,其中有各种金属中毒的检测,也有寄生虫卵检测,其实这点柳絮早就知道,郭慨查过的。根据主治医生回忆,这些检测都为文秀娟主动要求,其中寄生虫卵的检测是11月12日这天做的,也是所有验血中最先进行的一项。这是相当蹊跷的,因为文秀娟的症状更符合金属中毒,但她却偏偏先去做很罕见的血液寄生虫卵检查,等到结果出来表明没问题后,才再去做的几种金属中毒检测。这种异常的先后顺序,要说和文秀琳的血液检查无关,两个人都不相信;但要说有关,是什么样的关联呢?

    短信上的线索全都调查过了,本以为会有突破性的进展,可是迷雾却更重了。

    会不会还有后续的神秘短信来提供新线索呢?

    文红军帮包惜娣翻了个身,然后给她按摩了会儿背部的肌肉,轻轻拍拍她的肩膀,拉上被子走出房去。

    早在文秀琳还活着的时候,医生就觉得一个长期在家的植物人能活十几年,被这样细心地照顾,特别不容易。十多年过去,包惜娣依然活着,医生谈论起这个病例,都觉得不大不小算个奇迹了。

    文红军想要的不是这样的奇迹,他想要的自始至终都没有变过。为此,他付出了多少,只有自己最清楚。

    看看时间,文红军在客厅里坐定。他在杯子里先放好茶叶,茶几上摆了装着橘子的果盘。今天的客人应该快到了。

    客人是文红军的希望,或者说,是希望的一部分。这么多年以来,包惜娣的状况并非一成不变,开着电视的时候,文红军读报纸杂志文章的时候,会看到妻子眼皮颤动,眼球转动。文红军认为,妻子对外界信息是有反应的。虽然医生从未观察到此类情况,但文红军坚持认为这绝不是他自己的臆想。妻子的脑电波水平也比一般的植物人高些,文红军觉得,只要自己不放弃,总有一天,包惜娣会被他唤醒。

    所谓久病成良医,几十年下来文红军已经成了半个植物人唤醒专家,国内国外有什么新的治疗方式,哪些植物人被唤醒了,他都清清楚楚。这几年针对植物人脑神经刺激有了些新的药物和方式,他给一些国外的医学小组寄包惜娣的病例,得到的回复说有一定可能,但需要经过至少三个月以上的疗程才能确认有无效果。那意味着十几万美元的医疗费用。如果有效果,还得继续砸钱。

    有希望总归是好的,钱的问题,也不是完全没可能解决。就在不久之前,有了解情况的好心人在网上帮他发起募捐。文红军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再加上二女先后死去的悲惨命运,让大量的同情者慷慨解囊。

    今天的来客就是一位捐助者。他本来捐了八百元,这相当不少了,却特意联系到他,说想二次捐助,前提是得上门拜访一次。文红军明白这是为啥,没关系,网上说的全都是真的,要求证就来呗。

    门铃响了,文红军开门把来客引进来。看着文红军准备的拖鞋,客人说了声抱歉,稍微提起了一只裤管,露出里面的义肢来。

    “文叔叔,其实您不知道,我和您女儿还是同学呢。”项伟落座后第一句就这么说,然后取出一张支票放到茶几上。

    “一点点心意。”

    文红军看了一眼金额,发现竟然是十万元,连忙推还给他,说这太多了。在他想来,怎么能收一个残疾人这么多钱。

    “叔叔,这钱对我不多,真的。”项伟说的是实话。

    文红军开了这么多年的出租车,眼力还是有的,听这语气,再看看衣着打扮,也就不再推辞。心里奇怪,既然是女儿同学,那还需要来求证吗,这第二笔捐款比前一笔多了一百多倍,到底是为了啥?只是这疑问却不便直接问出口。

    “不知道您是秀琳的同学,还是秀娟的?”

    “两个都是。”

    文红军愣住了。

    “叔叔,其实我们见过。一九九三年、秀琳过世前,我去医院看过她,还是您到学校来叫的我呢。然后,一九九七年,秀娟的追悼会上我也在。”

    “是你啊。”文红军这下想起来了,当年他不知道文秀琳找项伟到底是什么事情,只以为眼前这个男人,是大女儿当年的小男朋友。

    “可你怎么又会是秀娟的同学呢,她比你小一届啊。”

    “我多读了一年才考的大学。念的上医委培班。不过,我第二年就被甄别了。”

    说到甄别,文红军就明白了是怎么回事,那年文秀娟揭弊的事是金浩良把他叫到学校亲口说的,辅导员自然不会说文秀娟也有作弊之嫌,但文红军听了好几句其他同学的冷言冷语,心里有数。此时他忍不住瞧了眼项伟的脚,心里别提有多别扭。原来人家和自己两个女儿是这样的渊源,说起来文秀娟可是害了这位一辈子啊,那现在这捐款还怎么收?但那可是沉甸甸的十万元啊,够十分之一疗程呢。

    支票就这么放在茶几上,文红军的视线在上面打转,照理他该坚决把钱退回去,自己家女儿对不住人,自己怎么能再收钱呢。但这么多年来,他的理只剩下躺在后屋的那一条了。

    文红军这份挣扎,瞒不过项伟的眼睛。客气话只说一次,他冷眼瞧着,不劝不拦,觉着火候差不多了,便转入了正题。

    “文叔叔,说实话,我这一次来,捐款的事情倒还在其次。最主要的还是跟您打听点事情。”

    文红军听项伟这么说,心里反倒不再挣扎了,既然是交换,而不是单纯的馈赠,这钱也拿得。只是,自己这里有什么消息,是能值十万块钱的呢?

    “秀娟秀琳说起来和我都不是普通同学的交情,秀琳去了十三年,秀娟也有九年了,英年早逝啊,每每想起来,都觉得非常遗憾。因为一个特别的原因,我看到了秀琳的病历,里边有一点,是我怎么都想不明白的,就是在秀琳过世几天之后,您给她补做了一个验血,您还记得这件事吗?”

    文红军没想到项伟问的是这件事,这涉及到他心底里头一个天大的秘密。

    “事情已经过去这么多年了,今天再来说这些,也没有什么意义了。”

    “但对我是有特别意义的。我今天来,就是想知道,您为什么在秀琳去世以后,还要做这个化验,并且指定检验寄生虫卵?”项伟并没有解释什么是特别意义,文秀娟的死牵扯太多,一五一十地说出来,得花上几小时,而且反而容易另增变数。所以才有拍在桌子上的这l0万块钱支票。

    “既然您这么想知道,那好吧。”

    当年那宗不可思议的死后验血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可告人之处,既然现在项伟这么坚持,为了活着的人,文红军轻叹一口气,只能重提伤心旧事。

    一九九三年的夏末,文秀琳的病到了中晚期,文红军意识到,医院并没有太好的办法了,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女儿一步一步走向死亡。这是他最看重的一个女儿,文红军开始想方设法,寻求外援。在给妻子包惜娣求医治病的过程中,文红军和海内外许多植物人治疗专家有联系,他想到,女儿是脑子里长了个瘤子,和植物人一样是脑科的事儿,就准备了许多份文秀琳的病例到处寄。回复者寥寥无几,也没有什么切实的治疗方案,直到文红军收到一位香港医生的回复。

    信中说,从文秀琳的X光脑片看,和一般的脑瘤病人略有不同,为了确定病情,最好还是要做一个脑部CT。如果大陆医院没有CT设备,他可以帮着联系香港医院。最后他还提到,他曾经治疗过一例寄生虫卵入脑的病例,和文秀琳的情况比较相似,如果一时无法来香港的话,建议先血检寄生虫卵。

    在1993年,全大陆有CT设备的医院屈指可数,就丰海医院而言,直到1998年才引进了该设备。最关键的是,收到这封信的时候文秀琳的追悼会都办完了。但做父亲的,当然想搞明白自已女儿到底是怎么死的,所以才有了那次死后血检。

    “可是,既然查出来文秀琳的血里有大量寄生虫卵,医院对文秀琳的脑瘤判断就有可能是错误的,为什么后来……”

    项伟没有说下去,但是文红军明白他的言外之意。

    “因为丰海医院,也是我老婆的劳保医院啊!”

    原来如此。丰海医院对文秀琳的病情诊断疑点重重,可是人已经死了,也没有确切的脑瘤误诊的证据,当年的医保体系下,包惜娣的看病配药,又都必须在丰海医院。到底是要为了死人大闹一场,还是为了活人忍气吞声?文红军再如何痛苦,却还是必须做出取舍。

    “那么这事儿,就是秀琳血里查出寄生虫卵的事,秀娟知道吗?”

    文红军摇摇头,“既然决定了不把事情闹大,我就谁都没说。”

    项伟坐在那儿没说话,一时间,场面陷入了诡异的宁静。

    该问的,其实到这里就问完了。

    剩下的就是不该问的了。

    项伟咽了几次唾沫,喉结来回滚动。他的心跳开始加快,他已经很久没有这样的感觉了,哪怕在这几年尔虞我诈的商场中也没有。

    难堪的沉默保持了足足几分钟,项伟几次想站起来告辞算了,屁股却还是离不开椅子。终于,他张开嘴深吸了一口气,游离的目光从别处挪回到对面文红军的脸上。

    “1997年的11月份,秀娟在文华医院住了几天。那几天她多次验血,第一次就指定要求查寄生虫卵,这事儿您知道吗?”

    文红军没有像刚才那样直接回答,他控制着自己的表情,可脸上的那一条条皱纹,却忽然之间深了一点。

    “你打听这些,究竟是为了什么?”

    “看来,您是知道的啊。”项伟的一颗心沉下去了。

    “那个时候,一直有传言说,班里有人要害文秀娟,更有传言说,文秀娟是被毒死的。这些您知道吗?”

    文红军还是没有回答。

    “看来,您也知道啊。”项伟的神情,开始变得悲伤起来,“我和秀琳,秀娟的关系,要比普通同学深厚得多,我对她们两个人的了解,也一定比您想象的要更深入得多。寄虫卵进入血液,临床上这是非常少见的事情,秀琳为什么会得这个病,而秀娟又为什么会怀疑自己得这个病,这两天我一直在想这个问题,我知道秀娟是多么的想出人头地,我也知道,如果秀琳还活着,您只会供她一个人上大学。”

    项伟说得越来越快,难以言喻的情感擭住了他的心灵,泪水已经溢满眼眶,而他却毫不自觉。

    “秀琳死了,秀娟上了大学。可当她觉得有人要害她,觉得自己中了毒的时候,哪怕到生命的最后时刻,都非常排斥和警方接触。她是一个多么聪明多么有理智的人啊,为什么面对生死这么巨大的问题,却要放弃最能保护自己的渠道呢?而您,秀娟的父亲,在您只剩下这最后一个女儿的时候,在这个女儿年纪轻轻就离奇死去的时候,在您听说了下毒流言的时候,您却沉默了,沉默就是您的选择。一个正常的父亲,自己女儿的死哪怕有一分一毫的疑点,都绝不会这样做的,您能告诉这是为什么吗?”

    文红军一张脸变得铁青,他的嘴抿成一线。

    伸出手按在那张支票上,像在推动一座山似的,慢慢地慢慢地,把它推回到项伟的面前。

    项伟并没有拿回支票,他撑着扶手站了起来。

    “您不必告诉我,我知道的,我在心里问了自己无数遍,只有一种可能,只有一条路,会让文秀娟那样做,会让您那样做。”

    项伟自己开了门,摇摇晃晃走出去。在他的身后,忽然传来撕心裂肺一声吼。

    “报应啊!”

    项伟流着泪,浑浑噩噩走在路上,全不在意别人惊诧的目光。对面街上,一个女人远远看着他,然后拿出手机,拨通了电话。

    “项伟吗,好久没见面了。”

    项伟开门进屋的时候,正瞧见柳絮把右手收回来。这是个有点奇怪的姿势,柳絮腰杆笔挺坐在沙发上,神情平静,双手垂放在腰侧,再没有其他的动作。她刚才是在干什么呢,项伟想,像是在……收拳?

    项伟正要和柳絮打招呼,却发现她在出神。

    她的坐姿已经变得不像刚才那么紧张,而是松弛下来,脸上也露出温和的有着浅浅暖意的笑容,她凝望着对面,但其实对面什么都没有。项伟站在玄关看着柳絮,柳絮却对他进屋一无所觉。

    “你看见郭慨了吗?”项伟问。

    柳絮这才回过神来。

    “哦,你回来了?”她说,“你刚才说什么?”

    项伟摇摇头,说:“你等了一会儿了吧,不好意思。”

    郭慨手机上的两条信息,其中一条帮助柳絮和项伟缩小了嫌疑人范围,还没来得及去验证另外一条,就被突如其来的神秘短信打乱了节奏。在丰海医院和文华医院固然有让人吃惊的发现,可柳絮翻来覆去地琢磨,把郭慨留下的教科书都翻烂了,还是没办法把这发现和案子结合起来。或许还会有新的短信来指引破案的道路,但柳絮不打算坐等,想和项伟商量,是不是把郭慨手机里提到的另一个地方赶紧查了。项伟不像柳絮这样全副心思都扑在破案上,毕竟还是有公司要打理,所以让柳絮先过来,客人等主人。

    柳絮把她在家里整理出的思路一条一条摆出来和项伟讨论。她希望项伟可以帮她梳理,看看能碰撞出什么新方向来。可今天,项伟似乎兴致缺缺,只是听着柳絮分析,时不时附和几声。

    是他在公司里碰到什么事情了吗?柳絮想。

    “你和马德是约在后天碰面吗?”柳絮问,“你到底想用什么办法留下他的笔迹呀,如果就是几个字可不行,得要让他尽量多写一点才有鉴定价值。”

    “我和他没约在后天了。”项伟说。

    “改期了?”柳絮有点失望,“那我们明后天去找那个刘亮成怎么样?你有时间吗?”

    刘亮成就是郭概手机另一条信息里提到的人名。

    “这两天我会忙一点。”

    “那要不我自己去找他吧。”柳絮说。对她来说,多拖一天,就多一分被费志刚找到的危险,既然已经撕破脸,相信费志刚绝不会就这么放弃找她。

    “你有想过,如果费志刚是凶手的话会是什么情况吗?”项伟忽然问。

    “费志刚?”柳絮皱起眉头,“虽然他现在想把我送进精神病院,但郭慨死的那天晚上他在医院动一个手术,手术完就回家了,时间我特意确认过。而文秀娟死前几周我们都形影不离的,他应该没时间去下毒。他现在的举动,只能说明和案子有牵联,他应该知道内幕,却不会是真正动手的那一个。说到底,我还是不认为他会那样凶残。你为什么怀疑费志刚?尽管他有疑点,没有真正可靠线索,警方根本不会采信的啊。”

    “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假设,一切证据都指向他,一个你认识了那么久,共同生活着的人居然是凶手,你会是什么感受?”

    柳絮不知道项伟为什么突然问这个近乎冒犯的问题,他今天整个人的状态似乎有些异样。然而明白了这个问题的真义,柳絮突然觉得有一个大勺子伸进了她的心湖,轻轻一搅,勉强平复下来的泥沙又复掀起波澜。那些强迫自己视而不见的回忆,那些过往多年丝丝缕缕的时光。一同织成了深邃的洞窟,张开巨口把柳絮吞了进去。

    是啊,费志刚。根本不用项伟那样的假设,即便是他现在的样子,是自己可曾想到过的么?他与自己人生的交集,来自于尸池的拯救,今天看来,真的只是巧合吗?而后他把自己带离文秀娟的漩涡,让自己自然地和文秀娟疏远,圣诞夜又悄悄参加委培班的聚会。他曾是自己唯一的稻草,是这个世界光明所在,他在街头拿出戒指跪下,让她得到救赎。从此之后日夜相伴,照顾有加,这么多年没有一次疾言厉色。他于己是大树,己于他是藤萝,原以为一生就这样相附相系,直到彼此苍老。可如今,一直拥抱的树干,忽然变成一缕烟雾,过往皆空之时,却还见那烟雾幻化出狰狞的鬼首向她桀桀厉笑。

    自己这一辈子,活成了什么?

    柳絮不禁想起那张已经逝去的面孔,于此时此刻,那面容是如此的清晰,却如夜空的星光,明亮而冷寂。星光如此遥远,当它照在身上,抬头仰望,已经相隔了永远无法企及的距离。一时间,柳絮心痛得无法呼吸。

    “对不起,”项伟说,“我不该问的。”

    只是这一声简简单单的道歉,却哪那么容易把柳絮从泥沼里拉出来。

    项伟站起来,在客厅里低着头踽踽而行,绕了几圈,发出长长一声叹息。

    “对不起,柳絮,我要退出了。”

    这句话把柳絮的神思一把拽了回来,柳絮简直以为项伟是在和她开玩笑。

    “发生什么了?是有人在威胁你吗?”

    项伟摇摇头,说:“我会加入进来和你一起调查的原因,你是知道的对吗?可是这个原因。现在已经不存在了。”

    “你是因为文秀娟加入的,因为当年她虽然害了你,但你还是喜欢他,你还爱着她,不是吗?难道说你现在不爱了吗?”两人从来没有把这一层原因挑明,毕竟一个男人被害到这样还念念不忘,这种爱是不对等的。现在柳絮急了,说话也顾不得再照顾项伟的脸面。

    “是的,我做不到了,我没办法再去爱着她。文秀琳把她的妹妹托付给我,她通了那么多年的信,然后我又通了那么多年的信,我们都以为,自己了解文秀娟胜过任何人。太可笑了,没人了解她,除了她自己。”

    项伟瞪着柳絮,一字一句地说:“文秀娟杀了自己的姐姐。她是一个杀人犯!”

    “这不可能!”柳絮叫喊起来。

    “这是真的,”项伟说,“文红军也知道,昨天,我去拜访过他。”

    项伟把和文红军的交谈说了,柳絮一边听,一边觉得世界在崩塌。即便是那天晚上看见费志刚看手术刀,都比不上现在这么震惊。

    “是不是感觉特别幻灭。”项伟说,“你要知道,我的感受,十倍于你。”

    “会不会是……你们都搞错了?”柳絮兀自不敢相信。

    “我能看得出来,文红军知道更多的事情,他不会搞错的,毕竟是他女儿。”

    柳絮慢慢把背靠在沙发上。现在,她完全能够理解项伟的心情,也没有任何理由再勉强他继续调查了。她知道,项伟对文秀娟的感情,其实是从文秀琳那儿来的啊。

    “我知道了,但还是谢谢你这些天的帮助。”

    “那么,你还要查下去吗?”

    “当然。”柳絮再一次挺直了背,“因为我不是为了文秀娟,我是为了郭慨。”

    项伟在她对面重新坐下来,看着她问:“其实你已经付出了太多,为了查这个案子,值得吗?”

    “我付出了什么?付出了我这些年虚伪的人生吗?现在,我看到了太多从前被我忽略的东西,尤其是我知道了,这个世界上,曾经有一个人为了我义无反顾。我明白得太晚,但终于还是明白过来了。他怎么对我,我怎么对他,就是这样,我已经想得很清楚了。”

    说到这里,柳絮验上浮起一丝笑容。项伟看着柳絮的笑容,那并非是凄凉的惨笑,并非是愤懑的怒笑,而是暖暖的,带着留恋、回忆甚至希望的笑容。这是带着光芒的笑,很多年很多年,项伟没有见过了,而他自己,有没有对文秀娟露出过这样的笑容呢。人这一辈子,总得这样笑过,总得见过这样的笑,才值得吧。

    于是,他做出了决定。

    “你走吧,柳絮。你走吧。”项伟对柳絮说。

    “怎么了,当不成拍档,就要赶我走了吗?”

    项伟抬头看了一眼挂钟。

    “你还有最多不超过十分钟的时间。”

    柳絮看着项伟的眼睛,她终于明白了他在说什么。

    “你告诉费志刚了?”

    “是的。”

    柳絮绝想不到会在项伟这里遭遇背叛。她本以为这是一个最最可靠的拍档,如果说因为对文秀娟失望而放弃调查还在她理解范围的话,把她出卖给费志刚,把她一手送进精神病院,则完全是超出底线的卑劣行径了。项伟怎么会是这样的人?

    可能是今天收到太多意外的消息,可能是遭遇过太多不可能的背叛,柳絮此刻竟有些麻木了。她站起来,拿起包向门口走去。

    然而她又停下来了,转回头看着项伟。

    “不对,除了去文家见文红军,你一定还发生了什么事。你绝不会因为对文秀娟的失望,就把我出卖给费志刚。一切事情都有逻辑,都有利害关系的,这里面缺了一环,告诉我发生了什么事情!”

    “还有九分钟,也许他们会在下一分钟早到,你真的打算在这个时候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吗?”

    “现在我手上只剩一条能去查的线索了,能查出什么还不知道。我对自己的破案能力并没有多大的信心,如果可以有更多的线索,冒一点险算什么呢?”

    柳絮走回沙发,在项伟对面坐下。

    “你出卖了我,也许下一刻我就会被抓进精神病院。要是你有一点点愧疚的话,请告诉我,你究竟为什么这么做。”

    项伟又看了一眼钟,他注意到柳絮反而一眼都没有看过。刚才的这短短几分钟,这个女人让他刮目相看了。

    “我一个残废,做到今天这样,许多人觉得是奇迹。但任何奇迹,都不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那年我被学校开除,从宿舍楼上跳下来,没死成。被救下来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觉得不如死了的干净。家里所有的钱都拿给我念大学,结果我弄成那样,又残了。那阵子,我还割过腕。如果不是有一个人一直给我鼓励打气,甚至连续很多年资助我,我是不可能振作起来的,也绝不可能有今天的我。这个人,昨天来找过我。”

    “这个人是谁?”柳絮盯着问他。

    “够了,我不会再说了。你走吧。”

    “女人?”

    项伟笑笑。

    柳絮脑袋里灵光一闪。

    “战雯雯,是战雯雯吧?你说她喜欢你,但是从来没有表白过。说得这么肯定,她一定一直和你有联系的。她昨天来找的你!”

    项伟的脸沉了下来。

    柳絮的思路在这一刻却无比清晰,“那个丰海和文华医院的短信发到我手机上,却是给你看的。你知道了文秀娟是个杀人犯,就一定会放弃调查,在这个时候,你的红颜知己,你的恩人来找你,你就陷入了两难——是继续查下去,为一个罪该万死的杀人犯复仇,还是放弃调查,让恩人战雯雯得以安全。不,这压根儿就不是两难,这个选择太容易做了。”

    “战雯雯和郭慨的死没有关系,和文秀娟的死也没有关系。”项伟沉着脸说。

    “和郭慨的死没关系我信,和文秀娟没关系,她为什么昨天来找你啊?还不是怕查下去把她牵出来。”

    “我没说她昨天来过。”

    “又是费志刚又是战雯雯,他们都不会是杀死郭慨的人,这个案子,到底会牵扯进多少人,难道委培班所有人都有份?”柳絮这句话一出口,一股凉气从心头升起来,整个背脊都是麻透了。

    这不会是真的吧,她想。

    柳絮知道项伟再不会多说一句话了,被她猜出战雯雯,估计他已经在后悔了。她站起来,快步走到门口把鞋穿上,对项伟说:“还是谢谢你,起码你给我留了这十分钟。”

    “如果有一天,这个案子会有需要我出来作证的那一天,”项伟看着柳絮,说,“我会告诉警察,告诉法官,你是个经常产生幻觉的精神病人。你知道,这并不是假话。所以,从现在开始,你最好不要对我再有什么不切实际的期望。”

    柳絮站直了身子,还没等她回应,门铃响了。

    “看来他们来早了几分钟。柳絮,你曾经还是有机会的,很遗憾。”项伟说。

    柳絮猛地转身就跑。项伟目瞪口呆地瞧着她直冲进院子里,翻过矮篱,消失在小区花园里。

    三、图穷

    柳絮发现自己走进了死路。

    从项家惊险逃走的第二天早上,她就找到了刘亮成,结果一无所获。

    刘亮成和文秀娟案一点关系都没有,他比柳絮小四届,大三时因小事被室友投毒致重伤,毒品是亚硝基二甲胺。这个案子柳絮曾经听郭慨提过,她去找刘亮成,只是本着广撒网,看看能不能得到点作案手法作案动机方面的启发。结果柳絮没能得到任何启发,同时她了解到警方也已经找过刘亮成,简单谈话后也没再详细跟进,也就是说没发现疑点。

    如今,柳絮非但生存空间受到费志刚进一步的挤压和威胁,而且项伟更明确了他在未来作证时的立场,这意味着哪怕暴露了战雯雯的嫌疑,没有实打实的证据,警方多半不会理会。就像柳絮明知道费志刚有嫌疑,却拿他没办法一样!

    柳絮本把希望寄予刘亮成这条线索,然而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小小的卧房布置成了“调查室”,比原来家里的小客房更凌乱得多。窗帘半拉,写字台上手提电脑闪烁着,屏幕上是“寄生虫卵入脑”的搜索网页,地上行李箱半开,散放着没穿的衣服。谋杀通信贴得满墙都是,而《犯罪重建》《痕迹检验》《侦查心理学》《犯罪学》等十多本书散在床和床尾凳上。这间屋子就像迷宫,柳絮在一座座山头间兜来转去找不到出路。

    郭慨留下的线索已经完全梳理了一遍,新的突破口却迟迟找不到。柳絮曾经以为自己在啃了这么多本刑侦学课本之后有了足够长进,所以才有昨天灵光一现猜中战雯雯,以及之前蓝色酒吧里想到凶手男扮女装。可是现在她明白自己还差得远,她所有的发现都无法转化为真正的进展,无法推动调查更进一步。

    她感受着心里那头正四处乱撞的小野兽,告诉自己会有出路的。那种感觉——灵感或者是直觉,不论管它叫什么,都只差一点就能喷薄而出。昨天在项伟家的那最后十分钟里她就有同样的感觉,这感觉为她带来了一个名字——战雯雯。她相信自己的潜意识已经明白了某些东西。来一点光吧,燃一团火吧,把那团阴影照亮。

    柳絮又开始翻阅那些书,六小时里的第三次。她看得很快,只看章节名和小节名,脑海中就能跳出具体内容来。她的精神已经压榨到极限,她准备好了再一次出现幻觉。也许会看到郭慨,也许会得到他神秘指引,而潜意识里的灵感就会以这种方式浮现出来。然而并没有,一方面神经快要绷断,一方面又异常清醒,矛盾得让她要发疯。

    突然,一行标红的文字从眼前滑过,柳絮“嗬”地叫出声,毫无形象地从床上蹦起来,脑袋狠狠撞在天花板上,却顾不得痛,摔回床上的时候手里还死死攥着《犯罪心理画像》。

    一项侦查,如果没有找到隐藏在犯罪背后的动机,那我们就通常认为它并不完整。

    犯罪动机!

    谋杀这样极端的犯罪,必然有非常充分的犯罪动机。如果郭慨仅仅只是刚开始调查,凶手会警惕会紧张,但不会轻易动手杀人的。毕竟是那么多年前的案子,许多的线索都已经湮没,调查起来困难重重,反而是新制造一起血案,会给凶手带来暴露的危险。所以,只有当郭慨的调查逼近了真相,凶手感到极大威胁的时候,才会迫不得已对郭慨下杀手。

    也就是说,郭慨之前进行的那些调查,其中有某一项直指凶手。

    究竟是哪一项调查呢?柳絮的思绪此刻无比清晰,仿佛每一颗脑细胞都充满了活力地飞快运转着,她想到了凶手租下杀害郭慨的房子的时间,以及出现在育英实验学校把伪造信件投入“信箱”的时间。

    以此为时间线往前找!

    柳絮开始仔细复盘郭慨在此之前进行的所有调查,然后,立刻就有了发现。柳絮沉下心,把这条发现先写在纸上,然后再想其他,不过反复思虑,可疑点就只有这一条了。

    能这么快想到,其实有赖刘亮成。郭慨是在最后一次碰面时,告诉柳絮已经约好刘亮成在几天后见面的,然而他生出念头要调查投毒案的时间更早,算起来,恰巧在柳絮划出的时间线之前。而郭慨当时要调查的医学院中毒案有两宗,亚硝基二甲胺是其一,还有另一宗铊中毒案。后来他去查过铊中毒案吗?联系了谁?案情怎样?

    这些全都是一片空白。

    而相比亚硝基二甲胺,铊中毒的症状,和文秀娟当年的情况极为相似,所以,这片空白,现在一定要填上。

    主意打定,柳絮就开始搜索医学院铊中毒案的情报。第一步当然是通过网络搜索,然而换了好几个关键词,翻了几十页搜索页面,都没能够找到相关信息。然后柳絮换了个思路,搜索亚硝基二甲胺投毒案,发现有很多文章。她一一查看,终于看见其中的一篇提及了医学院铊中毒案,里面没有受害人的真实姓名,却有所学专业名称,是比柳絮晚一届的临床系。

    搜索出这些的时候,已经是凌晨三点。柳絮难以入眠,床上翻来覆去折腾了几个小时,七点多就又爬起来。她联系金浩良,不出所料这个辅导员推托记不清了。柳絮可不像郭慨,有让他老实的本事,所以她只好冒被费志刚发现的风险,去走另外一条曲折的路。她联系上了熟悉的和生医院医生,从他那里打听到和生有一位医生正是中毒学生的同学——这个圈子并不大,通过他柳絮总算得到了当年中毒者的名字。

    中毒学生名叫王唯,目前在上海另一所三甲医院普外科工作。柳絮要到了他的电话,直接打了过去。

    这位王医生很好说话,听柳絮自报家门是委培班的,热情地说学姐好。柳絮说想问中毒的事情,还没说理由王唯就痛快答应了,然后问她和郭慨认不认识。柳絮说认识啊,郭慨是不是来找过你?王唯说郭慨十月份约他见面,但他那时在北京进修,说好十一月回上海后碰头,郭慨却没再找他。

    柳絮没说郭慨已经死了,担心节外生枝。两个人约在了中午碰面,柳絮本想最好是在电话里直接说,怕费志刚得知消息在医院瓮中捉鳖,但这样的要求不合情理,真提出来王唯反倒要生疑了。要想安安全全,就别查这个案子。

    两个人约了食堂碰头,柳絮在门口等了一小会儿,就和好几个熟悉的医生或护士打了招呼,心里直打鼓。这儿有太多和费志刚认识的人了,要是谁有闲心思和费志刚发个短信,说刚看见你老婆了……

    一个戴着眼镜的胖医生笑哈哈迎上来,说柳学姐吧,咱们进去一边吃一边说呗。

    王唯用他的卡给柳絮买了三菜一汤,两人相对而坐。

    “学姐今天休息啊。”王唯说。他听柳絮自我介绍是委培班的,想当然认为她在和生医院工作。

    “实习的时候出了个医疗事故,就从医院出来了。”

    王唯的表情顿时尴尬起来。

    “好多年前的事情啦,我的心理素质还是不适合这碗饭。给你打电话挺冒昧的,主要是我的一个好朋友,她也遇到了疑似铊中毒的事儿,我和郭慨一起在帮她了解相关情况。听说你也遇到过,就想着找你聊聊看。”编不出瞎话,柳絮索性就照实说了,她没说文秀娟的名字,怕王唯多想。

    “是文秀娟的事情吗?”

    柳絮愣了一下,然后明白过来是郭慨说的。还好她没瞎编,不然前后就对不上了。

    不过她现在也不知道郭慨的口径是什么,只能先点点头。

    “文学姐的事情,当年我也听到过一些,没想到隔这么多年,还在追查呀?”

    他这话一说,柳絮就明白郭慨一定用的警方调查的名义。

    “不过,我还以为会是郭警官来找我。”

    “他现在不太方便,而且这个事情,在没有确凿的进展之前,也不能算是警方……嗯,不算是特别官方的调查吧。”

    王唯挖了口饭,点点头说:“和学姐聊总比和郭警官聊自在。不过我的事情啊,算铊中毒,但可不是被下毒,估计是没什么帮助。”

    接着王唯一边吃,一边说他当年中毒的“轶事”,情节特别重口味,也只有医生才能在吃饭的时候面不改色地说这些。

    医学院的学生,像柳絮这样胆小的是极个别,特别到了二年级,尸体司空见惯,说起胆子,一个比一个生猛。于是,不管是因为好奇心还是标榜特立独行或其他什么青春期心理,一些常人听起来丧心病狂的事情,在医学院里却时有听说——比如把解剖尸体上的某些零部件拆下来带回寝室。

    学生时代的王唯,看起来和现在的笑面佛模样可有些区别。那时他有个绰号叫“悟净”,得名于脖子上挂的白色珠子。《西游记》里的卷帘大将在通天河称王的时候,脖子上挂着的都是人的骷髅头,而王唯的白珠子,是用人脊椎骨打磨成的,自觉十分的威风。后来一次打篮球时弄散了,捡回来弄成手串戴在手腕上。本来戴脖子上的时候,慢慢地皮肤就起了疹子,他没在意,换到手上,没过多久手腕上也起了皮疹,再后来腕关节开始疼,然后恶心呕吐。

    不用说,问题就出在骨头珠子上。要是换了一般人,多半以为亡魂来复仇索命了,作为医学院学生,王唯当然第一时间就去做了检查。一开始查不出问题,实在是因为铊中毒太罕见了,王唯又偷偷拜托同学把骨珠拿去毒理实验室检测,前后折腾了半个多月,最后还是先从珠子里查出了铊,才进一步确定了身体的问题是铊中毒,人骨中的铊通过皮肤接触渗透进了体内。尽管中毒症状不算特别严重,但王唯在医院里验了这么久的毒,弄到学校都组成了调查组。王唯没敢把戴人骨珠子的事情告诉调查组,这种偷人体组织的事情曝光了怎么也要落个大处分,所以到最后校方都没弄明白铊是从哪儿来的。

    柳絮坐在对面听王唯说故事,觉得简直太离奇了,居然是通过皮肤接触人骨头中的毒。

    “那人骨到底是从哪儿来的呢?”柳絮大惑不解地接着问道,“真的是解剖用的尸体?可是中毒死的人,能够用作医学解剖?”

    “照理是不行吧,除非医院不知道死因是铊中毒。至于骨头的来历……”

    王唯停下话头,吃了几口饭菜,抬起脸冲柳絮笑笑:“是你们班的。”

    “我们班的尸体?”柳絮大吃一惊。她第一反应是不可能,然后,突然就想起了委培班的一宗诡奇的悬案来。

    王唯没有卖关子,接着说骨头的来历。

    “有一回,我去你们班男生寝室串门,看见一哥们儿用个电动工具在磨骨头,问他这是干吗,他说想弄串珠子玩,我想这主意牛啊,就顺了几块脊椎骨,哪里会想到这骨头不干不净的。后来发现骨头有毒以后,我再回头去提醒他,结果他说被我顺走的骨头太多,剩下的集不成串就扔了。你说我倒不倒霉。他倒是逃过一劫了。”

    柳絮连忙问:“磨骨头的是谁?”

    “马德呀。”王唯说。

    唯一没有做过笔迹鉴定的同学的名字。在这儿出现了,会是巧合吗?

    柳絮又问:“当时你去的时候就看见脊椎骨吗,有其他骨头吗?”

    “好像还有点肋骨吧。”

    这话一说,基本上就和柳絮脑子里的回忆对起来了

    “那会儿是不是一九九八年一月份?”柳絮再一次确认。

    “对的。寒假前。”

    就在一九九八年的一月,文秀娟死后不久。委培班出了一桩怪事。解剖学课程结束后,要回收医学解剖尸体时,有一具尸体竟然不翼而飞。柳絮记得特别清楚。因为少掉的尸体,正是她和文秀娟共同解剖的那一具。同学都说没看见,但有谁会偷这么一整具尸体呢,还是说像松树林里流传的那些故事一样,尸体自己爬起来走了?尽管医学院有的是尸体,但莫名其妙失踪了一具也得找啊。那几天金浩良伤透脑筋,然后大概是在第三天,尸体在松树林里出现了。最先被发现的是一只右手,插在一个小树洞里,然后是脑袋,左手,双腿,髋部。尸体被肢解成一块一块,散在松树林的不同地方,饶是医学院学生胆子大,也着实吓到了不少人。学校以为是同学恶作剧,象征性地查了一下,没结果也就罢了。

    不过,柳絮记得非常清楚,收集起来的尸块并不能排成一整具尸体,躯干的胸部始终没能找到。当时,大家以为胸部一定被埋在松树林哪棵树下面了,又不是什么谋杀案,犯不着把树林子全都挖一遍。而现在,柳絮终于知道胸部去了哪里。

    被埋掉的可能只有胸部剔下来的皮肉组织吧,在土壤里这样的有机物分解得非常快,要不了多久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骨骼,确切地说肋骨和脊椎骨处理起来就没那么方便了。从王唯的描述来看,马德当时怕是压根儿不是想要磨珠子,而是想把骨头磨成粉,彻彻底底地灭迹吧。

    这一刻,柳絮想哭又想笑。没有一点点实际的证据,但她已经明白,文秀娟到底是怎么死的了。

    她眼前浮现起和文秀娟一起解剖的情景,一幕幕如幻灯片在眼前闪回。在那些解剖场景中。她和文秀娟有一个很大的不同点,或者应该这么说,文秀娟和全班所有人都不同,别人都戴着手套解剖,文秀娟不,她赤手!老师开课的时候曾半开玩笑地说过一句,如某同学可以做到裸手解剖,皮肤会有细微的触感,技艺就能更快速地提高。文秀娟事事要出头,所以全班只有她真的照着老师的话去做了。

    必然有人把铊涂抹在解剖尸体胸腔组织里,所以没戴解剖手套的文秀娟再次中毒。

    文秀娟此前所有的中毒症状,都与铊中毒符合,这是由长时间持续性地小剂量投毒造成的,而在她已经极其衰弱的时候,皮肤又直接接触到了大剂量的铊,这就成了最后一根稻草,毒素大爆发致全身器官衰竭。

    尸体失踪事件,自然是为了消除痕迹的故布疑阵。其他部位都可以被学校找回去,但整个胸部,从皮肉到骨骼,全都得销毁才最安全。

    这样的手段真是杀人不见血。

    到了这个时候,主谋已经没有办法在柳絮面前继续隐藏下去了。马德,必然是马德,只能是马德!

    不单单是因为没有完成的笔迹鉴定,不单单是因为他是在寝室里磨骨头的那个人,更因为他委培班唯一一个在毒理实验室里做过实习生的人!铊可不是随处可见的东西,即使是在医学院里,也只有在毒理实验室才可能接触到。

    王唯最后还告诉柳絮,郭慨最初约他见面之后,他把这事情告诉了马德一声,毕竟骨头是从他这里拿的,于情于理都得通报一声,这些年马德做医药代表,和王唯有许多往来。

    柳絮的嘴唇都颤抖起来了。她强作镇定,问王唯:“那马德怎么和你说的?”

    “他就让我照实说。”王唯回答,“他说就是当年调皮捣蛋的一点小破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