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十九年间谋杀小叙 > 作品相关 (8)

作品相关 (8)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就觉得睡着的席梦思床垫动了动,然后是穿拖鞋的声音,沙沙的脚步声响起。这些声音很轻,但在夜里极其清晰地传入她的耳朵。异样感消失了,柳絮慢慢地睁开了眼睛。她面颊、脖颈和手臂上的皮肤加倍地颤栗着,寒毛竖起来。她意识到,刚才那个在黑夜里默默注视她很久的人,就是费志刚。

    自她醒来,到费志刚起身,至少有五分钟,也许他还看了更长的时间。哪怕就是这五分钟……有谁会在这样的黑暗里盯着枕边人看五分钟?五分钟,在白天很短暂,但在黑夜很漫长,漫长到足够脑海中千回百转,起无数个闪念。哪怕在最热恋的时候,费志刚或自己都不会做这样怪异的事情。而且,身上的颤栗感告诉柳絮,这不会是因为爱恋。那么,是什么?

    柳絮以为费志刚是去上厕所,但听脚步声方向,似乎并不是。她等了十分钟,费志刚没有回来,外面一点儿声音都没有,费志刚仿佛在黑暗里消失了。

    不安在心里堆积起来,柳絮终于起身。

    她没有穿鞋,光着脚踩在地上,悄无声息。

    走出卧室,客厅里没亮灯,但她习惯了夜里的光线,能看出丈夫并不在这儿。

    他在哪里?

    柳絮先去厕所,经过厨房的时候看了一眼,没在那里,然后厕所里也没有人。那么就只剩下书房了。

    书房的门开着。

    这一段时间,费志刚很少进书房,那里已经变成柳絮的“密室”,整间房间,到处都放着与文秀娟和郭慨案子相关的东西。

    柳絮站在书房门口,费志刚背对着她,站在写字桌前。窗帘没拉死,留了道缝,月光挤进来,在费志刚肩头打了条白练。

    费志刚没有意识到妻子就在几米外瞧着他,他低着头,保持着这样的姿势,一动不动。他到底在看什么呢,柳絮想。是在看和案子相关的东西吗,在这样的光线下,这么直愣愣地看,似也不合情理。

    她又往前走,这一次却终于惊动了费志刚。

    他一回头,身子半转过来,让柳絮看见了桌上的东西。

    那是个打开的锦盒,月光照入盒中,映出森森寒光。

    寒光来自刀锋。几十把手术刀。

    这是费志刚的藏刀盒。他有个习惯,每做成一台重大手术,都会留下手术刀带回来,放在这个盒子里。可以说,盒子里有多少刀,就代表他救过多少人。

    柳絮见过丈夫往盒子里放刀,多年来这已经变成一个很寻常的动作了。可费志刚从没像现在这样,如此仔细地端详这些手术刀。

    费志刚“啪”地把盒子关上,塞回写字台的抽屉里。

    “睡不着,随便看看的。吵到你了?回去睡吧。”他说。

    他走出书房,从柳絮身前走过,走入客厅的阴影里,又回头喊柳絮。

    “睡吧。”

    两个人回到床上,钻回各自的被窝。

    “吓到你了?”费志刚问。

    “晚上这样……有点怪。”

    “对不起。”

    柳絮没有闭眼,这个夜晚,她应该很难再度入眠了。

    晚上起来看手术刀,冰冷的刀光渗入骨髓。

    丈夫那个时候,到底在想什么?审视自己的职业生涯吗?他究竟碰到了什么过不去的关口?毫无疑问,他心里有事,以至于辗转难眠,以至于暗夜里凝望,以至于下意识地去做一件无意义的事情。说起来无意义,却是他内心里某些东西的投射吧。

    柳絮的不安已经持续了一周,她本不知道这种深夜里的不安来自何处,但每每总让她睡得很浅,总是惊醒。如今她知道了,也许半夜起来观刀是第一次,但夜里枕边人这么沉默地注视自己,一定已经很多天了。

    他在想什么?

    无来由地,柳絮想到了多年前的那个夜晚,文秀娟半夜里起床,掀起一张张帘子,端详一张张熟睡脸孔。

    黑暗中的凝视,弥散着恶意。

    柳絮突地心跳加速。

    他是要害我吗?

    他要害我?他要害我!

    没有任何理由,也没有一点儿证据,只有该死的直觉。

    他是在想,要不要杀了自己,他看着自己的脖子,看着那上面的动脉呢!他是要用那些手术刀下手么,还是在对他救过的一个个人诉说,他是不是想,已经救了那么多人,杀一个人也抵得过?

    这样的话,原来,文秀娟的死,费志刚是有份的。

    郭慨死后,柳絮接过郭慨的调查线索,开始了对这宗九年前谋杀案的调查。她豁出去了一切,当然也就不会像之前那样刻意瞒着丈夫。她本以为费志刚一定和案子没有关系,毕竟连文秀娟自己,唯一排除了的凶手,就是费志刚啊。

    可现在,费志刚想杀自己。

    也许只是一个徘徊不去的恶念,也许并不真的会动手,也许是自己在瞎猜误会了……

    柳絮闭起眼睛。

    如果是郭慨,他会怎么判断?

    柳絮记起他在《犯罪学》课本扉页上写的一句话:侦查员不应放过任何微小的可能,因为不常见的恶性案件,往往源自不常见的微小可能。

    即便费志刚不是谋杀者,他对当年文秀娟之死的介入程度,也一定不浅。

    天亮之前,柳絮还是睡着了,醒过来的时候,费志刚已经去上班,拉开窗帘,外面太阳不错。人总是在夜里会对世界抱以极大的不安和恐惧,白天的时候,就会乐观许多。

    或许自己只是多心,柳絮想。那是一个和自己生活了那么多年的人啊。

    她转回头,似乎看见郭慨坐在床头冲她笑了一笑,又不见了。这是恍恍惚惚间梦幻泡沫上的倒影呵。

    他在担心着自己吧。那么,小心一些总没错。

    要如何一步一步地接近真相?柳絮觉得,郭慨在手把手地教她。这几乎不是错觉。

    郭慨的死和文秀娟的死串在了一根绳子上。

    为了获得郭慨最后的帮助,尽管觉得难以面对他的父母,柳絮还是在两周前敲开了郭家的门。二老都在,一望而知,那是两具丧失了所有热力的枯萎的躯干。

    “我们家慨慨。”郭母这样开始念叨,令柳絮恍如回到二十年前,郭慨在弄堂里飞奔时,他母亲就是这么喊他的。她也有好多年没有见到郭慨的父母,郭慨对她曾经的憧憬当然瞒不过父母,见到柳絮上门,他们也并不特别意外。或许对他们来说,很想和人多说说儿子,这样就好似郭慨的痕迹还没有从这个世界上消失,无论那个倾听者是谁。

    “他做户籍警,我们放心一点,哪里想得到他那些做刑警的同学都还没有出事,他自己先没了。”

    “怎么可能呢,他多老实的一个孩子,怎么能晚上去那样子的酒吧,还和不明不白的女人走了。他不是那样的人啊,你知道的啊。”

    “咳,警察说会全力查,领导也来了家里两次。日子一天天过去,没个说法。倒不是说我们做父母怎么怎么样,孩子是看着长大的,什么秉性我们会不知道?别的不说,这孩子要真是,啊,真是那啥,干什么还要发个地址到另一个手机上呢,没有这样的吧,他肯定是有了什么怀疑的。你说对不对?”

    “我早就和他说了,慨慨,你既然现在已经不是刑警了,就安安心心做一个户籍警,别再去沾些危险的事情,那些事儿和你现在没关系了。他就不是个听劝的人啊。我就觉得他不对劲啊,有事情,他不和我们说。他肯定是专门去查那些人的,那些人太恶了啊。”

    柳絮局促地坐在小客厅的沙发上,双手交叠在膝盖上。郭父和郭母无法接受儿子的死,更无法接受儿子是受了女人的诱惑而死,他们觉得郭慨一定是知道了这个邪教的事情,独自调查而遇害的。她只好保持沉默,她该怎么告诉二老,郭慨是因为她而死的呢?

    柳絮问起那部记录郭慨行程的手机,结果还在警方那里。但似乎手机上的内容并没有对警方破案提供多少帮助。柳絮想,多半是因为那个故布疑阵的邪教线索,把警方的侦破方向给带偏了。除此之外,警方没有保存郭慨的其他物件,或许郭慨并没有把追查文秀娟之死的经过记录下来,以文字形式留存。

    郭慨一定是取得了什么让凶手非常紧张的进展才会遇害的,这个进展,或许可以从那部手机上的记录里看出端倪。手机不在,柳絮此行的意义,也就只剩下了对逝者的吊唁。

    郭慨的遗像放在客厅的电视机柜上,柳絮上了三炷香,然后鞠躬。再次直起腰,本该到了走的时候,看着照片上那张面孔,一股子冲动涌了上来。

    “他的房间,我能看看吗?”

    那是间不到八平方米的小屋,取走手机之外,警方只做了粗略的搜检,房间几乎保持原封未动的状态,一如郭慨生前。郭母说他们还没有开始整理郭慨的遗物,情感上受不了,所以就先让这房子这样吧,也许以后也这样,每天进去打扫一下,好似某一天儿子还会回来。

    靠墙一张单人床,上面还有枕头和叠好的被子。床头柜上摆了个闹钟,还有两本书,上面那本是《笑傲江湖》。靠窗是张电脑台,显示屏上盖了白纱,也许电脑里会有什么线索,但当着郭母,柳絮想不出有什么理由去开郭慨的电脑。除了一张椅子,房间里剩下的陈设就是衣橱和置物柜。柜子里最醒目的位置给了相框,那是张郭慨穿警服的神气照片,照片上他撇着嘴昂着头,一副桀骜不驯的幼稚表情,那正是记忆里的郭慨,是在她病床前打拳的郭慨,却不是那个发胖的户籍警郭慨。

    柜子里还有一些书,不多。一部分是武侠书,一部分是侦探小说,还有几本,看书名很特别。

    “我能带几本他的书当纪念吗?”柳絮指着那几本书问。

    “好啊,你随便拿吧,没关系,留几本书在你这里,他是应该会高兴的。这些啊,是他读书时候的课本。留个念想啊,挺好,人活这一辈子,总得留下点东西。”说到这里,郭母开始流泪,继而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转身离开了房间。

    《犯罪学》《侦查讯问》《痕迹检验》《侦查心理学》《犯罪动机与人格》《刑事侦查学》……柳絮拿起床头的那本《笑傲江湖》,发现下面是一本《犯罪心理画像》,也一并取了。拿起《犯罪心理画像》,最底下是个厚厚的信封。这是给郭慨的私人信件,本是不方便取看的,但信封上有寄件人的单位,是上海市公安局痕迹鉴定中心,心中不由一动。信是开了口的,厚厚的一封,柳絮抽出来看了一眼,就知道猜的没错,这正是两个谋杀者通信的复印件,而原件已经被费志刚烧掉了。除了这些复印件,信封里并没有其他内容,估计该说的话那位鉴定老师已经在电话里和郭慨说过了,只是单纯的回寄材料罢了。说起来,这也算是柳絮交给郭慨的东西,而且她的确需要,就连着信封夹在那摞课本里一并带走。

    要出房间的时候,柳絮最后打量了一眼,忽然发现,在挨着门的墙角,倚了一块木板。柳絮多看了几眼,木板上密密麻麻的奇异刻痕让她忽然意识到了那是什么东西。

    “还有这个,我也能带走吗?”她问擦干了泪走过来的郭母。

    “这个?”郭母诧异地问,带走几本书还在正常范围内,可还要一块木板,多少有几分奇怪。

    “这块板子他拿回来不久,都不知道是派什么用的,你要也行,可不重吗?”

    “我是听郭慨提过,这块木板,对他挺有意义的。这个,应该是课桌的桌面。”

    “课桌?这么说倒是像。”

    柳絮点点头。是啊,一张课桌,信箱的一部分。

    告辞的时候,柳絮留下了自已的电话号码,说如果那部手机还回来了,麻烦告诉她一声。两位老人对这个要求有些意外,柳絮说,她也觉得郭慨不是那样的人,如果看到手机里的信息,也许她可以尽一些力。话里有话,但柳絮没给老人追问的机会就抱着木板离开了。

    走到楼下,柳絮听见有人喊自己名字,抬头看,郭父在窗口向她挥手,让她再上去。柳絮走回去,郭父站在门口,手里拿着个数码相机。

    “刚才,你说你相信郭慨不是那样的人,对吗?”

    “当然,郭伯伯。”柳絮斩钉截铁地说。

    “有一张照片,这是我们前两天整理他的相机照片时发现的。我传给公安了,我们总是尽力提供线索,但说实话,不知道有没有用。我也想给你看一下。”

    柳絮凑过去,从相机小小的显示屏幕里看到了一张翻拍照片。被翻拍的照片是张三人合影,柳絮一眼认出的并不是中间那个已经不常出现的女歌手,而是右边的年轻服务生。

    “你认得上面的人?”郭父问。显然柳絮还不太会掩盖自己的心情。

    “哦,中间那个,是个明星吧。这是什么时候拍的?”

    “他去世那天,晚上十点十二分,相机上的时间。几小时之后他就被害了。”老人深深看了柳絮一眼。

    “你知道一些他的事,对吗?”

    柳絮抓着课桌板的双手紧了起来,骨节发白。“我想抓到杀害郭慨的凶手,郭伯伯,我一定要抓到他!”她抱着木板尽力鞠了个躬,转身飞快跑下了楼。

    胶带暴露在空气中的部分已经完全失去了黏性,像褪下来的蛇皮一样软软搭在信纸背面。柳絮把信轻轻展开,见到了上面的那一行内容。

    时间不变,地点换成蓝色。

    这封信夹在《犯罪心理画像》里。

    从郭家回来之后,柳絮把原本用作书房的小房间布置成了一间案情分析室。两幅窗帘拉起,所有信纸的复印件全部展开来,贴在窗帘上。她是如此的大张旗鼓,不怕丈夫知道他烧去的原信还有复印备份,不怕丈夫知道她重新追查此事的意图。她就是要做给费志刚看,好叫他不要再来劝说自己,不要打扰阻挠自己。

    那块课桌板也被挂在了墙上,郭慨找到了这个“信箱”,并且把它的一部分拆下来保存在家里,柳絮相信必然是有原因的。看着这块木板的时候,上面密密麻麻排列整齐的怪异符号让人挪不开视线,细想起来,这样的刻痕,和一般课桌上的涂鸦式刻痕毫不相同,或许正是这点,让郭慨起了疑心。“信箱”上的符号和整个案子有关系吗?但这些符号,在谋杀者通信中完全没有提到呀。

    课桌板是郭慨的新进展,夹在《犯罪心理画像》里的信件也是,如果他没有被杀,那么在紧接下来的那次碰面时,就会告知柳絮这一切的来龙去脉,以及基于此的案情分析。可现在,所有的事情柳絮只能靠猜测了。信是从哪里来的呢?上面的字迹,很明显是案犯B的,这是文秀娟箫中藏信里未包括的一封新信,从内容上看,应该排在原本最后一封见面信之后。郭慨是从哪里取得的这封信呢,难道是和“信箱”一起取得的吗?从现有的情况看,这是最符合逻辑的推断了。为什么这封信当年没有被取走呢,两个谋杀者到底碰头了没有呢?

    太多的疑问了,并不仅仅只有这封新出现的信件。每当窗帘拉上,白炽灯亮起,亮白的光照在每一张纸和课桌板上,那些经过精心掩饰的方块汉字和怪异的符号便会飞舞起来,织成难以辨认的轨迹,化作一张大网把柳絮罩起来。要从这里面抽丝剥茧理清头绪,谈何容易。没有了郭慨的分析,再如何的复杂困难,也只能靠柳絮一个人。在最开始的一个多星期里,柳絮完全把这些放在一边,一头扎到了郭慨的那堆刑侦学相关书籍中去。她略过那些定义和纲要性的内容不读,只瞧其中推理演绎研判的部分,各种各样的犯罪动机和犯罪型人格分析,以及所有相关案例的侦破过程。因为这些是郭慨的课本,所以在很多地方,还写了郭慨自己的学习心得。

    这些学习心得需要很努力地分辨,因为它们隐藏在一大堆歪歪扭扭的其他手写内容里,显得不那么显眼,在学习心得之外,在课本空隙中,还写了些其他的东西。

    那是一个又一个的故事,没头没尾,近乎片断式的场景。青春期少年漫无边际的狂想吧,起初柳絮这么想。然后一篇篇读下来,又瞥见在书的一些角落里有自己的名字——那是工工整整的“柳絮”两个字,除了这两个字外,整本书上郭慨再未用那么工整和那么重的笔力去写任何其他的字,哪怕是他自己的名字。“柳絮”“柳絮”“柳絮”“柳絮”,这些名字散落在那么多本书里,遍布了郭慨警校生涯的每分每刻。她知道郭慨喜欢自己,但从来不知道,是这样工整这样用力地喜欢,至少她自己,从来没有这样喜欢过一个人。

    于是,她开始明白那些故事。

    风疾,雨细,正午。远方的天空被烟雾染得变了颜色,分不清楚哪些是狼烟,哪些是城池房屋点燃后的烟火。越过眼前这道山坡,那座熟悉的小城就在眼前。城已破,她是否还在?

    污血渗进盔甲的缝隙里,全身都是黏黏的,跨下的瘦马也已经气喘吁吁。我拍拍它的脖颈,一夹马腹,倒拖着枪,越过了山坡。这座小城向来城门残败,而此刻在我眼前,北门已经完全垮爆了,城内起了几处火。我知道事情不妙,那些杂兵还是扫荡了这里。我不敢想她会怎样,催马入城。挑翻了几个游荡的杂兵,城里已经看不到活人,我隐约听到呼喊声从远处传来,穿城而过,就在南门外的十里长亭,十几个乡勇拼命地阻拦着上百个凶神恶然的溃兵,给后面黑压压的逃难人群争取时间。我一眼就看见了她,鹅黄色的衣衫似乎没有沾染泥尘,长发盘在脑后,面庞清澈而镇定。我拖枪直行,后挺枪刺入阵中,枪花绽放,枪尾轻摆敲飞一支毫无气力的冷箭,等我冲透敌阵,拨马再回来时,清兵又复溃散了。我横枪扫倒了七八个,听见后面欢呼声响起来,便收了枪,纵马到她身旁。

    “我带你走。”

    “你是谁?”她微微伸起脸庞,还是熟悉的眉眼。

    我愣住,想到许是血遮了脸,用手抹了抹,不料手上的血更浓厚,这下脸彻底花了。

    她却已经认出我。说原来是你。似有欣喜,又似过于平静。

    “我带你走。”我再次说,弯腰将她一把抄起,置于鞍后,瘦马一抖,似要不堪重荷,我轻轻敲了一记马股,向前飞驰而去。

    她没有挣扎,搂住我的腰,却问:“又能去到哪里?”

    “安全的地方。”

    “你单枪匹马杀到这里,很难吧?”她问。

    “一点都不难。”杀透敌阵后疾驰一百八十里到此,人困马乏,说不难是骗鬼。

    “你受伤了吗?”她又问。

    “我身上的都是敌人的血。”我做豪迈状大笑,笑了几声就哑了。挑翻近一百八十人,能不受伤就是神仙了,此时身上大大小小总有十数处伤,刚才弯腰把她抱上马就痛得紧。

    她是极聪明的人,就没有再问下去。

    马背颠簸,她又抱得我紧了些。我从未想过能被她这样抱着,尽管我身着轻铠,左肋被她环住的地方还有道伤口,胸口依然激动得似有一团沸血在烧。

    “你怎么不问我现在是不是一个人。”她忽然说。

    我心里一紧,问:“那你现在是不是一个人?你一定是一个人的,否则你不会这么跟我走。”

    “我并没有跟你走。”

    我一愣。

    “你能保护我吗?”沉默了一会儿,她问。

    “我当然能保护你。”

    “所以便能这样么?”她问。

    我又愣住。

    “其实你也保护不了我。在这乱世,你又能保护得了谁?你在战阵上。杀人厉害,自己却也随时会被杀死,你又怎么来保护我。”

    我语塞。

    “今天谢谢你。”

    “不用谢的。”我的心已经完全冷下来了。

    我把她放在能看见城郭大门的地方,这里算是后方,如果我们前线的战阵不出大问题,那么这里就是安全的。我无法离阵太久,只能在此别过。

    “再见不知是什么时候了。”分别时我说。

    “有缘再见。”她说。

    “你会希望再见我么?”我问。

    “希望的。”她说,“如果你不死,如果我未嫁。”

    日正西沉光正艳,这一瞬间,整个世界于我,都是明亮的。

    注:此片段写于《刑事侦查学》第八章 “刑事侦查的起动阶段”第二节“基础调查核实信息”,到第八章第二节“综合运用侦查措施,收集犯罪证据”的空白处。

    柳絮读到这故事最后的明亮,微微一笑,旋即又复黯然。然后她翻回到第二节 正文之初,开始读书上的内容。

    说到查案,面对错综复杂的线索,柳絮毫无头绪,曾经只能完全依赖郭慨。但说到读书学习,则是柳絮擅长的方向。而且在学生时代,她也绝不是只会死记硬背的书呆子。这些天书本哨下来,说不上对破案有多么了不起的心得,但脑袋里至少不会一团糨糊了。

    文秀娟的死和郭慨的死,之间相隔了整整九年,从旧千年到新千年,文秀娟案的许多线索无疑已经被时光掩盖,挖掘不易。但郭慨的死只过了短短半个多月,如果要问哪个案件容易破解,当然是后者。找出了杀害郭慨的凶手,那么基本也等于找到了杀害文秀娟的凶手。而且对现在的柳絮来说,更重要的是为郭慨复仇。

    柳絮又翻过一页。看到“侦查人员对案件的认识出现迷惑不解或矛盾是正常现象,解决的办法是及时组织现场复查,重新认识犯罪现场”这段,不禁点了点头。这正是自己当下该做的事情,警察固然是一定已经去过犯罪现场,但自己有不同的调查方向,想要独力取得进展,自然也是非去不可。不一定能进到房间里面,可是周边总可以去走访一下。还有,郭慨当天是在哪里拍摄的那张有项伟合影的照片呢?这特别关键,因为几小时后他就被害了。警方说他之前在泡吧,那么是在酒吧么?想到这儿,柳絮忽然意识到,信件里“地址换成蓝色”的“蓝色”,不会就是学校旁边那个酒吧吧?不管是学生时代还是如今,她都几乎与此类场合绝缘,所以没有第一时间反应过来,可毕竟这是个学生时代相当有名气的场所。因为那封信上的内容,郭慨去蓝色酒吧调查,被人盯上杀害了?其间还有许多想不清楚的疑点,但蓝色酒吧肯定也得去一次。

    柳絮一边看书一边梳理出下一步该做的事。

    她知道自己非常笨拙,但那又怎么样,她相信郭慨会帮她,通过这些书,通过写在书里的那些东西,通过时常出现在她眼前的……幻影。

    有轻轻的敲门声,门推开,是刚下班的费志刚。

    费志刚和她聊过几次,在这间屋子刚被布置好的头两天。柳絮说郭慨是因为帮我查文秀娟而死的,无论如何,我是不能扔下他不管的。费志刚说你要相信警方,与其你这样自己查,不如你把你的猜测和证据交给警方,可是警方现在的侦破方向和你说的不一样啊。柳絮说那就是警方错了,他们不知道文秀娟的来龙去脉,必要的时候我会去找警方的,但不管警方怎么查,我都不会放弃的,直到抓住那个凶手,他杀了文秀娟不算数,还杀了郭慨,那么多年,这样一个人就在身边,太可怕了,这是一座火山,一座活火山。费志刚说你不怕火山爆发害死你自己啊,柳絮说我不怕。费志刚劝了几次,最后只好说那你自己要小心,要相信警方的力量,再怎么样,碰到危险一定要告诉我啊,我会保护你,你更要保护好你自己。

    “怎么样,今天有什么进展吗?”费志刚问。

    “我主要还是在看书。但是慢慢的有一些思路了。”

    费志刚扫了一眼房间,视线从窗帘上的那些信件上拂过,微微摇了摇头,把手上拿着的一个台历放在桌上。

    “送了几本台历,这个屋也放一个。”

    谁送的没说,但多半是医药公司了,钱不敢收,这些小礼物倒也无伤大雅。台历上周一到周日用金木水火土日月来表示,看来这是个日本的医药公司。

    费志刚转身出门,还没把门掩上,就听见柳絮“啊”地惊呼了一声。他转回身,就见柳絮手里拿着台历,眼睛直勾勾盯着挂在墙上的那块课桌板看。

    “怎么了?”

    “你看,”柳絮用手指着课桌板上的一个个符号,“你看这些,看这个,像不像太阳?还有这个,这个是月亮啊!”

    那是一个圆圈状的符号和一个C状的符号,要说代表太阳和月亮,当然也能说通。接着柳絮指向了“土”符,那就是一道横线,说代表大地,似乎也可以。然后,一道竖线,是“木”。如果把这些解释单列出来,那么任何一个都很牵强,可是放在一起,一个一个叠加上去,指向性就越来越明确了。然后,一个元宝状的符号,无疑可以解为“金”,横过来的S是“水”,竖着的S是“火”。

    月火水木金土日,这些符号正是以这个次序纵向排列的,而这个顺序,正是周一到周日。既然连先后顺序都一致,柳絮的解读就几乎不可能是错的。

    以此看来,这就是一张课程表式的表格,以周一到周日来区隔,周而复始。可是排在日期符后的符号意味着什么,则尚未知。而且那些符号几乎没几个重复的,完全找不到规律,要想破解,可不会有这么容易了。

    目前没有任何线索表明,这张课桌板除了信箱之外还有别的用处,照理,课桌板上有什么玄虚,应该和文秀娟的死没有关联。但既然郭慨把它拆下来放在自己卧室,说明他是有所怀疑的,也许有柳絮不知道的线索,也许仅仅只是郭慨的直觉。郭慨说过,刑侦不相信巧合,没准就是因为这个不相信巧合使他留下了这块板子。如此有规律的符号密布在关键道具“信箱”上,郭慨不愿意轻易用巧合来解释两者的关联。

    “谢谢你的台历了。”柳絮对着费志刚露出了笑容。这么多天来的第一次。

    “可是还有一多半的符号解释不了,那代表什么呢?”

    “还不知道啊,但总算迈出了第一步,你说对吗?”

    费志刚点点头,转身离开了房间。

    此时,距离柳絮意识到费志刚想杀自己,还有十天。

    犯罪人为了能够使犯罪行为得以顺利实施,就要在一定客观环境的基础上积极创造条件,制造一个有利于犯罪实施的环境……多数情况下,从犯罪准备本身很难看出明显的社会危害性,它与一般合法行为没有什么区别。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