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种田之流放边塞 > 第125章 共商大计

第125章 共商大计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坐, 都坐, 喝茶喝茶。”梁左朴天生一副和善模样, 平易近人。

    “您先请。”初次会面, 姜玉姝端坐, 有些拘谨地喝了口茶。

    其实, 不单是她。梁、魏二人亦沉默品茶, 仆从安静侍立,厅里一时间无人开口, 只闻瓷质茶托、茶杯、茶盖轻碰的动静。

    西平仓设大使、特使与副使,前两者为正九品, 余者为从九品。虽说大使与特使品级相同,但梁左朴为官近二十载, 辗转边塞, 饱经世故,远比年轻人精明老练。

    两正一副, 以谁为首?

    一山不能容二虎。官场上, 三人行, 无论是靠家世、阅历、还是才干, 台面上越早分出高下越好, 否则平日相处时,势必多生嫌隙。

    姜玉姝冷静暗忖:西平仓,暂只能有一个首领。因此, 她早有打算,开腔打破了寂静, 闲聊似的问:“听拙夫说,梁大人原是泗鹿县的县丞?”

    “侥幸当了几年,却碌碌无为,惭愧,惭愧。”梁左朴谦和笑着,抬手,扶了扶褐色暖帽。

    姜玉姝笑了笑,“大人太过谦了!您若是‘碌碌无为’,怎能脱颖而出?怎能获得朝廷信任、被任命为西平仓大使?唉,其实,我才是真正的‘碌碌无为’,侥幸获封官职,诚惶诚恐,生怕辜负圣恩。”

    梁左朴连连摆手,苦笑说:“哪里?分明是姜特使太过谦了!我之前在泗鹿,埋头主管粮食,从未见识过‘土豆’,直到赫钦新粮大丰收,才略有耳闻。犹如井底之蛙一般,孤陋寡闻,委实汗颜。”

    “泗鹿与赫钦相距甚远,您潜心忙本县事务,自然无暇外出考察。”客气开始谈话,姜玉姝慢慢自在了,忍笑想:外人有所不知。当初,潘县令为了政绩,悄悄谋划,故意捂住消息,直到成功,才对外宣扬。

    梁左朴感慨道:“我较早到任,这阵子趁有空,几乎转遍了赫钦县几个镇,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发现许多人对你赞不绝口,言谈中十分敬重‘郭夫人’。显然你是有真才实学的。”

    姜玉姝摇摇头,“过奖了,实在是过奖了。皆因赫钦民风淳朴,民众踏实遵从官府指引,辛苦耕作,才喜获丰收,我不敢居功。”

    “姜特使鼎鼎有名,且为人谦虚,获封官职,实至名归啊。”梁左朴大感意外,客套话里逐渐流露欣赏之意。

    “与前辈相比,不值一提。”

    姜玉姝恳切表明:“梁大人乃西苍人士,为官近二十载,博闻多识,老成练达,我年轻愚笨,自愧不如,甘拜下风。”语毕,她站起福了福身,“今后如果遇见棘手公务,还请大人多多指教。”

    “唉哟,这、这——”

    梁左朴立刻站起,仓促还礼,并作虚扶状,连声说:“请起,快快请起!梁某虽比二位大十几岁,却只是虚长年纪,算不得什么‘前辈’。”

    礼毕,姜玉姝直起腰,亭亭玉立,一本正经问:“唉,前辈这般推辞,莫非不乐意教导年轻人?那叫我们这些年轻人向谁求教呢?”

    交谈几句,梁左朴心里大概有了底,暗暗松口气,既欣赏对方的谈吐举止,更庆幸对方懂得人情世故,绝非“年轻愚笨“之辈。他眼里饱含笑意,愈发和善,谦逊答:“同僚之间,同为朝廷效力,理应互相关照。即日起,咱们几个互相关照吧?”

    姜玉姝爽快答:“行!”

    下一瞬,正使与特使对视,会心一笑,不约而同地想:很好,一见面就把首要难题解决了,互相表明态度,避免同僚之间闹些什么不愉快。

    短短片刻间,魏旭几度张嘴,却总是插不上话,憋屈旁观一老一少互相恭维,半晌,才微笑插嘴说:“大使老成练达,特使名声在外,魏某却是初次历练,刚走出书房,不通世务,今后还望二位多多指教。”

    梁、姜皆非傲慢之人,本无意冷落同僚。梁左朴闻言,立即接腔,夸道:“老弟乃新科进士,满腹经纶,假以时日,想必有所建树!”

    哦,原来他是新科进士。姜玉姝落落大方,自嘲说:“魏大人饱读圣贤书,我却连四书五经都没完整读过一遍,说起来真惭愧。”

    魏旭表面文质彬彬,“总而言之,魏某资质平平,日后恳请二位关照。”实际却忿忿不甘,愤懑想:

    荒唐,太荒唐了。一个连四书五经都没通读过的女人,品级居然比苦读十年的新科进士高?命运何其不公!

    姜玉姝只当是应酬,客套自谦,客套完了便开始商议公务,丝毫未察觉魏旭心里的浓浓不忿。

    她略一思索,面朝大使,正色问:“朝廷吩咐屯粮,现在正是春耕时节,但眼下粮仓尚未开建,粮食也没个影儿。两件大事,千头万绪,不知梁大人有没有好计策?”

    “众所周知,无规矩不成方圆。”一商议公务,梁左朴即慢慢敛起和善笑容,严肃提议:“依我看,咱们得尽快商定章程,平日按章程办,事半功倍。”

    魏旭赞同颔首,“对。应该定个章程出来,以免事到临头手忙脚乱。”

    姜玉姝扭头,仆妇会意地解开书袋、递上一本文稿,她接过拍了拍,坦言相告:“对于营造工事,我几乎一窍不通,但对于屯粮倒有些许经验。因此,我在坐月子期间——咳,空闲时,我细读了几遍《庸州志》,结合庸州现状,写出一份屯粮章程,希望能派上用场。献丑了,二位别见笑。”

    “哦?”梁左朴与魏旭齐齐一愣,前者伸手并慨叹:“不料姜特使竟如此为公务操劳,真是辛苦了。”

    姜玉姝把文稿交给仆妇,仆妇恭谨转交给了大使,她爽利答:“分内职责,理应尽心竭力!”

    “庸州才刚收复,你怎知它的现状?”魏旭忍不住问。

    姜玉姝喝了口茶,解释答:“庸州并未被北犰长久侵占,三年五载,山川地貌和气候不会有大变化,志书是可以参考的。另外,拙夫曾征战庸州,辗转多地,亲眼目睹了那儿的现状,他的口述,也可供参考。”

    “原来如此。”魏旭若有所思。

    梁左朴翻开文稿,一目十行,简略阅毕,随即命令仆从交给副使过目,愉快说:“巧了!‘庸州为主,西苍为辅’,恰与我的想法不谋而合。”

    姜玉姝诧异笑了笑,“是吗?”

    “我确实是这么打算的,也写了一份章程,但尚未整理,粗糙潦草,与你的相比,真个叫‘献丑’了。”梁左朴兴致勃勃,偏头吩咐:“立刻把我的那份拿来!”

    仆从躬身答:“是。”

    旁边,魏旭悄瞥对面一眼,默默低头翻阅,审视字迹娟秀的文稿,内心滋味难言:惊讶、困惑、懊恼、茫然……果真是她写的?她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女人?

    不久后,姜玉姝也简略翻了梁左朴的手书,阅毕眼睛发亮,右掌“啪“地一拍文稿,激动说:“奇了,果然巧,果然不谋而合!”

    “哈哈哈,你我都曾经日夜操心粮食,想法有相同之处,不足为奇。”

    姜玉姝眸光水亮,满怀期待,侃侃而谈:“西苍多山林、少平原,耕地不足,屯田不易。庸州却地势平坦,良田万顷,沃土千里,只要打理得当,估算一算,正常的收成足以充盈西平仓!”

    “对!”梁左朴精神振奋,不由自主地倾身,面朝特使,中气十足地说:“春耕已经开始了,西苍有官府主持大局,咱们只需分派下去,到时官府自会上交屯粮。”

    魏旭生性争强好胜,无论干什么都不甘落后。他完全不懂农桑,绞尽脑汁,接腔道:“麻烦的是庸州。如今那地方满目疮痍,良田全荒废了,缺乏人手、粮种、农具——简直要什么缺什么,甚至连州县官府也尚未重建齐整。光咱们焦急,没用,屯田屯粮,本是地方官府的责任,咱们只能督促。”

    姜玉姝叹了口气,深有同感,缓缓说:“目前,庸州确实要什么缺什么。明摆着的,他们肯定赶不上春耕,能赶上夏种就不错了。今年别说屯粮,八成连自身口粮也解决不了。”

    魏旭听见她赞同自己,不禁得意微笑。

    “坦白说,我压根没指望庸州今年能上交屯粮。”梁左朴神色凝重,“但圣上下旨兴建西平仓,明确规定西苍、庸州两地必须设法筹粮,庸州固然艰难,但绝不能撇开屯田责任。我认为,错过春耕属于无奈,夏种却不应该错过,不论收成多少,先把荒废的良田翻整一遍,以便明年春耕。”

    姜玉姝颔首,“言之有理,横竖得耕种,迟不如早。按照惯例,朝廷和官府必将想方设法,移民实边,尽速充实庸州人口,一旦人手充足,耕作就好办了。”

    魏旭目不转睛,凝视神采奕奕的秀美女同僚,脑子一热,莫名热血沸腾,脱口而出:“我也赞同‘庸州为主,西苍为辅’!既然如此,事不宜迟,我们不如分头行事吧?梁大人老成练达,留在西苍,负责监督建造粮仓。咱们一起去庸州,负责督促屯田,怎么样?”

    作者有话要说:

    梁大使:咱们一起?小伙子,你这措辞,很不怎么样啊Σ(⊙▽⊙“a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