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刘邦来信所写, 让胡亥很恼火, 却让萧何很欣慰。
族人安好!
最担心的事情没有发生。
萧何放心之余,又有种理所应当的释然感。其实在刘邦的信送到之前, 萧何心中一直隐隐期盼着沛公能善待他的族人。毕竟他与刘邦相交十多年, 对刘邦的了解还是比较深的。
刘邦这个人虽然爱说大话,平时游手好闲, 可是在不伤害到他自己利益的前提下,为人处世还是够朋友的。
如果刘邦没了够朋友这个优点,他身边也不会聚拢起夏侯婴、樊哙、周勃、曹参、甚至萧何一干人等。
再者,刘邦并不是鲁莽的人,不会被情绪控制。
如果换成年轻气盛的将领,可能就杀萧何全族泄愤了。
可是刘邦不会, 杀了萧何全族对他没有好处, 那么他就不会做这样的蠢事儿。
萧何放心下族人安危,同时发现,他在咸阳的立场变得越发微妙尴尬了。
明面上,他是皇帝亲封的少府,官位高列九卿之一。
可是私底下, 他的族人都在假归顺者刘邦手中, 而他自己本身也是刘邦这个造反组织的一份子。
这能不尴尬吗?
更何况, 皇帝对刘邦“假归顺、真造反”一事, 心知肚明, 早已跟他点破了, 说是“刘邦诈降”。
这种情况下, 萧何再看皇帝的安排,就越发觉得这个大秦的新皇帝高深莫测了。
既然明知刘邦是诈降,在刘邦打败泗水郡精兵之后,皇帝竟然没有再派大军前去攻打。当然萧何执掌朝廷财政,了解现在章邯大军东进,财政吃紧。可是易地思之,一个皇帝能容忍一个诈降的造反者吗?
一个皇帝能容忍诈降造反者的亲信在朝廷内部做少府高位吗?
胡亥都容忍了。
虽然每次觐见,陛下笑得时候多,语气也温和,可是萧何渐渐觉出皇帝的可怕来。
能忍的人,总是叫人怕的。
萧何如常汇报完章邯大军后勤流水,等皇帝吩咐。
这是每日流程之一,胡亥听完没有什么特别的表示,道:“朕知道了。”
往常萧何就该退下了。
可是今天萧何没有主动走——毕竟有了刘邦的那封回信,他想也许皇帝会有什么话对他说。
萧何等了片刻,却见皇帝沉浸在奏章的大海中,似乎没有要说话的意思。
就在萧何犹豫着要不要先开口捅破窗户纸的时候,胡亥抬头了。
胡亥见萧何还立在殿中,微微一愣,道:“还有事儿?”
皇帝这么一问,萧何也愣了。
怎么——刘邦留了他全族,这不算事儿?刘邦打败了泗水郡精兵,这不算事儿?
因为皇帝一脸疑惑的样子,萧何打算把已经到了嘴边的话咽下去——少说少错。
虽然自从他来咸阳以来,见到的皇帝陛下是情绪稳定的,可毕竟江湖上流传着新君一言不合就杀人的传说。
萧何摇头,恭敬道:“那小臣就退下了。”
“哦,朕想起来了。”胡亥漫不经心放下奏章,仿佛只是随口一提,“你当初作为归顺者来咸阳,乃是孤身而来。如今做了少府,一个人在咸阳,没有家人照顾也不像样子。朕已经下旨,从咸阳派人,去沛县接你的族人来咸阳。朕到时候在咸阳赏一套宅院给你,也让你有个家。”
萧何心中一颤,绷住面色,道:“小臣……受宠若惊。”
胡亥低着头继续看奏章,淡声道:“受宠若惊?你惊吓是有的,别的就算了。你这会儿是不是在想,朕这是逼着刘邦杀你的族人?”
萧何扶着发软的膝盖,一时说不出话来。
胡亥一定要接走萧何的族人,而刘邦一定不肯放萧何的族人走。
最后胳膊强不过大腿,那么刘邦很可能会把萧何族人全灭,所谓玉石俱焚。
胡亥掀起眼皮,看了一眼萧何,笑道:“看来你虽然跟随刘邦日久,却并不了解他呐。他既然已经妥善安置了你的族人,那就说明他长远来看还是要倚靠你的。既然他还打着将来用你的主意,自然不会跟你结仇。朕虽然的确是在逼他,不过,只是逼他交出你的族人,并不是逼他杀了你的族人。这中间的区别,你要仔细体会。不要辜负了朕一片苦心。”
萧何颤声道:“喏。”
胡亥终于搁下手中奏章,端详着孤立殿中的萧何,淡声问道:“你不信?”
萧何先是道:“小臣怎敢不信陛下。”而后在胡亥刀锋般的目光下,吐露真情道:“然而那都是小臣的家人,万一……万一……就算小臣明知一切会如陛下所言,却还是忍不住担心万一……”
“你的族人留在沛县,就会是刘邦拿捏你的最好把柄。你有这种‘万一’的担心,就一辈子都跳不出刘邦的手掌心去。可是你要记住,你是朕的少府。”
“喏。”
“再者,沛县不过弹丸之地。章邯大军已破陈胜,兵峰一转,杀向沛县,也只是朕一道御令的事儿。那刘邦就算有万夫不当之勇,打得过泗水郡一支不过万人的守军,打得过章邯的百万雄师吗?”胡亥淡声道:“朕此刻看在你的面子上,不与他计较罢了。你若念在旧情份上,当修书告诉刘邦,叫他好自为之。”
陈胜被杀,余部多投降于章邯的消息,萧何也是知道的。
虽然目前朝廷的作战计划,是让章邯领军继续东进,把趁势复辟的旧六国之后都消灭了。可也的确如胡亥所说,只要皇帝一道命令,大军转向沛县也不过几日便能抵达。如果刘邦果真惹恼了皇帝,皇帝不顾后果发兵去剿灭,那也是瞬息之间的事情。
萧何心中五味陈杂,退下后彻夜未眠。
在咸阳做了数月的少府,仿佛在咸阳宫中这种充实忙碌而又稳定有序的日子,才是他一直以来的生活。
而沛县时迎来送往、帮县令安排活动、替刘邦四处奔走的日子,倒像是隔了一层薄纱似的梦中世界。
旁人倒也都罢了,只是膝下两个孩子,玉雪可爱……
想到此处,萧何心中一痛,披衣而起,决定给刘邦写信。
胡亥对着萧何时,说起刘邦来毫不在意的样子,其实内心深处,却时时警惕刘邦、项羽二人。
论起来,最简单粗暴的办法,自然就是让章邯率领百万大军,也别管六国之后了,直接先去沛县杀刘邦,再去会稽杀项羽,以雷霆不及掩耳之势,把还未壮大的刘邦集团与项羽集团给摁住。
然而这方法,只能治表,不能治里。
历史的天空上之所以会高悬着刘邦、项羽的名字,并不完全是因为这两人个人能力出众,更有时也、命也的因素。
一个刘邦在,就压住了可能出现的王邦、赵邦。
一个项羽在,就压住了可能出现的魏羽、田羽。
杀了刘邦,还有千千万万个草莽枭雄。
杀了项羽,还有成百上千个贵族英雄。
他俩在,至少胡亥还能借着历史,占尽先机。
若是杀了他俩,那么这局游戏的走向就越发叵测起来。
也许原本的历史上,如果章邯先领兵去会稽攻打项梁领导的旧楚武装,那么很可能东边旧齐田氏就会壮大起来。那么也许历史上会少了一个西楚霸王,却多了一个东齐高祖。
所以胡亥必须很谨慎、很小心,不主动破坏自己已占先机的局势。
自回到秦末之后,除了最初消极怠工的日子,胡亥一直在高负荷下工作,遇刺之后也没有好好调养,又因为迎战陈胜造反大军,精神一直处于紧张兴奋状态。虽然他表现出了平静的风格,可是潜意识却一直紧绷着。
这次陈胜一死,胡亥一直屏着的那口气终于松了。
就好比做重体力活的人,平时忙的时候身体不敢生病,反倒是一休息就会大病一场。
胡亥也与此相同,在得知陈胜之死后,畅快了没有一天,第二天晚上便病倒了。
高烧不起,意识迷糊。
胡亥是帝国的绝对核心。
他一病,帝国要瘫痪的。
胡亥强撑着,烧得迷迷糊糊中,吩咐阿圆道:“不要让外臣知道朕生病的消息。”
“喏。”
“叫尉阿撩来守着朕,其余郎官都安排在外面执勤。”
“喏。”
胡亥艰难翻身,只觉呼出来的气都是热烘烘的,他知道自己发了高烧,烧得脑袋都疼。
“给朕……把小二郎抱过来。”
他缩在龙蹋上,搂着懵懂的小黑狗,迷迷糊糊中,接受了太医的看诊。
喝过药后,他便沉睡过去。
也许直到他这次因病沉睡,他的意识才真正暂时让出了这具躯壳。
原本尘封在这具躯壳中,属于真正秦二世的记忆,彻底苏醒。
自从他勘破了历史本无真假之后,就一直感觉脑海中原主的记忆蠢蠢欲动,可是直到此刻,它才得以破土而出。
这一觉,他睡了很久。
久到他就好像是,亲身经历了一遍真正的秦二世从记事起到离开这世界前的一切。
真正秦二世的一生中,有几个关键词,按照重要性出现的频率大概是这样的:父皇,父皇,父皇,父皇,赵高;父皇,父皇,父皇,父皇,赵高;父皇,父皇,父皇,父皇,姬妾;父皇,父皇,父皇,父皇,父皇。
秦始皇,作为此前的最高统治者,不只在儿子胡亥生命中,就是在大秦所有子民的生命中,都是浓墨重彩的存在。
历史上真正的秦二世继位后,为什么一定要继续修建骊山陵墓和阿旁宫这两项大工程?这两项大工程,只做一样,对于帝国来说,都是极大的负担;更何况两样同时进行。
其实并不是秦二世无知,只是在他看来,这是先帝的遗愿。
秦二世继位后,为什么要东巡?也是效仿先帝呐。
在少年赤诚的心中,凡是父亲能做到的,他也都能做到。而父亲未能做到的,他会比父亲做得更好!
可惜他的能力,撑不起他的志向而已。
而又偏偏信错了人。
毕竟赵高,此前数年作为他的老师,是除了父皇之外,秦二世最信任的人了。
太医的药果然很有效,胡亥大病一场,一场醒来,却觉得神清气爽,仿佛半年来的疲惫压力一扫而空。
他拥被而起,望着窗外初冬明净的天空,轻轻摸了下心口。
难怪之前他下旨停了骊山与阿旁宫的工程之时,会有种心口隐隐作痛的感觉。
那是属于原主的情感。
胡亥呆了片刻,忽然想起了什么,一惊,扭头对阿圆道:“朕的儿子呢?”
这句话一出口,胡亥惊讶地张大了嘴,简直能吞下一颗鸡蛋。
他……的儿子!!
他妈的秦二世还有个儿子啊!!!
是的,秦二世有个儿子的。
如果胡亥没有算错,这个儿子如今已经五岁了,母亲是服侍原主知晓人事的宫女,阴错阳差竟然怀孕有子。
那宫女难产而亡,留下一个儿子。
原主对那宫女没什么感情,得知有儿子的时候,原主也才十六岁,自己还是个宝宝,对这个附带的孩子就更没什么感情了。
身为帝子,孩子又不用原主自己抚养。
天长日久,原主都快忘了自己还有个孩子了。
胡亥说出“朕的儿子呢”之后,就一直处在一种呆滞状态。
突然之间,他就从帝国第一黄金单身汉,变成了妻死子存小鳏夫。
这落差有点大。
虽说现在忙于解决亡国大计,没有心情也没有条件谈恋爱。
但是胡亥对于自己将来以帝国第一黄金单身汉的身份,娶一位自己一见钟情的美少女,还是隐约有所期待的。
可是这一切幻想,都在见到“小团子”的瞬间被现实击得粉碎。
“小团子”之所以叫“小团子”,是因为原主连个名字都没给他起。
这个时代,初生的小孩子没有名字,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毕竟这会的婴儿夭折率太高,生三个孩子,能有一个长到成人就算是万幸了。
可是长到五岁,还没有名字,那就有点夸张了。
可是小团子能怎么办呢?亲爹忘了他,后爹压根不知道有个他。
带小团子的嬷嬷吓得发抖,她从小公子落地起就抚养,五年来从来没见过皇帝。
突然被召见,嬷嬷只当是什么地方出了大问题,一路上抱着小公子来,差点没摔倒。
胡亥对付朝中大臣很有手腕,可是前世今生加在一块,跟小朋友打交道的经验不超过一天。
他低头瞅着自己这个突然冒出来的便宜儿子,想叫名字,才发现压根没给人起名字,只能一招手,道:“过来!”
便宜儿子藏在嬷嬷大腿后面,只敢露出半只眼睛偷偷看他,不敢说话,也不敢过去。
这孩子被养在深宫,五年来几乎没见过外人,这会儿没吓哭已经算是心理素质过硬了。
“过来,小团子!”胡亥只能先这么称呼自己的便宜儿子,因为小孩子穿着冬装,虽然露出来的脸瘦瘦小小的,可是身体却是圆滚滚的。
小团子还是不动,用力抓着嬷嬷的腿。
那嬷嬷却是吓得快哭了,忙低下头去,推着小团子的背,小声道:“小公子,小公子,快去,那是陛下!”
小团子仰起脸来,黑葡萄般的眼睛瞄一眼胡亥,仍是不动。
胡亥皱眉,对那嬷嬷道:“你平时也这么推他?”
那嬷嬷当即跪倒,颤声道:“奴不敢……奴平时待小公子,比对待天上的神仙还要精心!”
胡亥也不废话了,大步上前,把小团子拎起来。
小团子猛地扒住他手腕,恶狠狠就咬了一口。
“嘶!”胡亥坐下,把便宜儿子按倒在膝盖上,抽出手腕来一看,上面一圈小牙印,“哟,你这小牙,比小二郎厉害啊。”
小团子红着眼眶,惊恐地盯着他,嘴唇紧绷,像是随时要再扑上来咬一口。
胡亥暂时不知道该拿小孩怎么办,干巴巴道:“看什么看?朕是你爹!从前……咳,从前你还小,所以叫嬷嬷带着你。你现在也五岁了,等朕给你起个正经名字,你也该读书认字干活了。”
不管他说什么,小团子就是不说话。
“咳,没事儿了,带小团子下去。”胡亥决定还是把孩子交给专业人士,“叫太医给他看看,别吓着了。”
虽然这个便宜儿子的存在,重臣李斯、冯去疾等人,近臣赵高等人,都是知道的。
可是大家也都知道皇帝并不喜欢这个儿子,平时也都是讨论政事,不会有谁突然提起小团子来。
所以对于李斯等人来说,小团子是一个很稀薄的存在。
可是对于胡亥来说,就是一夜之间多了个五岁的便宜儿子。
“朕竟然有儿子!”讨论政务间隙,胡亥忍不住跟李斯感慨。
李斯抚一抚白胡须,内心腹诽:多稀奇啊!五年了,你是第一天知道吗?
“朕竟然有个五岁的儿子了!”
“长得还跟朕挺像的。”
“得给他起个名字,叫什么合适呢?赢天下?”
李斯无奈,只能附和道:“若是皇子取名之事,可以让周青臣率领众博士拟几个合适的名字,最后由陛下挑选。”
“这个办法好!就这么办。”
胡亥还在想着便宜儿子的事儿。
李斯却从这个话题发散开去,“陛下,您行了冠礼,也该考虑娶妻一事。况且您身为皇帝,普通人尚且讲究多子多福,更何况是帝王之家呢?您子女多了,是万民之福呐!”
胡亥知道李斯说的是对的,对于皇帝来说,多生孩子,不是个人选择,而是政治需要。
一旁右丞相冯去疾忽然道:“左丞相所言极是。如今陈胜已死,陛下也能暂时松口气,考虑后宫之事。陛下心怀天下,已有遣散后宫以利万民之举,然而中宫不能空虚……”他忽然话锋一转,“老臣素来知道,左相长子之长女,秀外慧中,堪为陛下良配,可否先选入宫,择日完婚。”
其实这种制度早已有之,看好的女孩,还没到年龄,但是先接到宫中来养着,等月信来了之后,再圆房。
能让家中女儿入主中宫,恐怕是所有做臣子的,一门荣耀的巅峰了。
毕竟下一任皇帝就有可能带着自家的骨血。
让孙女李婧做后妃,甚至做皇后——李斯想想都要笑得合不拢嘴。
可是这样对他太过有利的提议,却是右丞相冯去疾提出来的。
李斯抚着白胡须,微微一笑,知道冯去疾并不是好心助他,而是以进为退,要骤然提议,让陛下仓促下亲口否决这种可能,彻底断了李家插手后宫的可能。
“右相抬举了。”李斯慢悠悠道:“全凭上意。”
……不是,胡亥就不明白了,好端端议着政事,怎么就歪到他的婚事上去了。
胡亥打个哈哈,笑道:“不妥不妥。朕与李卿兄弟相称,若是娶了他的孙女,岂不是平白矮了两辈?朕不能让李卿占这个便宜。”
冯去疾微微一笑,不再说话。
李斯:……
不妨一旁撰写文书的叔孙通,见缝插针,谄媚笑道:“陛下,您要是担心辈分的事儿。小臣有位小姨,生得风姿绰约,年方十三……”
胡亥一口唾沫差点噎死自己,瞪着叔孙通看了两眼,笑叹道:“你无耻的样子,很有朕的风采。”
叔孙通嘿嘿一笑,羞赧道:“陛下谬赞。”
胡亥瞅着下面诡异的氛围,清清嗓子,把话题拉回到正轨上来。
“过完新年,朕决定再度东巡。”
在坐诸人都是一惊。
如今烽烟四起的时候,帝王出巡,实在是……
“陛下!”李斯与冯去疾齐声道。
胡亥一摆手,道:“朕意已决。你们要做的,便是规划路线,保障朕的安全。”
李斯与冯去疾对视一眼,半年来已经熟悉新君的行事风格,他定了的事情,大方向是不会变的。
两位老臣便只能应声“喏”。
而叔孙通还在一旁笑着小声道:“陛下,您若要东巡,刚好见见小臣的小姨……”
胡亥一脚踹在他屁股上,自己也觉得可乐,笑骂道:“滚你小姨的蛋!”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