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皇帝回京, 百官激动得热泪盈眶, 唯独不好受的就是太子了,他监国四十九天, 给皇帝留了一堆烂摊子。据说秦芣至今还躺在家里压惊,无论谁去请都无济于事。
皇帝径直回宫, 没有片刻休整便一头钻进宣政殿处理朝务。太子跟随其后, 站在宣政殿外等着皇帝的召见。
可皇帝没有召见他。
过了两日,李公公带着皇帝的口谕去了秦府, 秦芣开始照常上朝。
一切都恢复了以往井然有序的模样,看似很正常, 却又显得十分诡异。仿佛之前发生的事情都是大家的幻觉,皇帝那边一点风声也没有。
闫清整日闲散在府里,枢密院也不去了,府门也关了, 内务府来送衣物月例银子都敲了好久的门才进来。
西郡王府里的人都以为闫清这是彻底失了皇宠,整日愁眉苦脸,轻言细语, 就怕哪句话刺激了闫清, 却不知道闫清早就乐翻了天。
不用天没亮就起床点卯,不用每天担心宫里又出了什么幺蛾子, 闲来无事在府里钓钓鱼, 实在闲得发慌还可以去王府后面爬山玩。
闫清看着山顶的日落,觉得这才是一个穿越者应该有的生活。
华灯初上,整座山变得昏暗, 柳琴络站在山脚下,看着闫清从山上一步步走下来。
山顶雾重,闫清披着斗篷,兜帽盖住了大半张脸,只露出了笔挺的鼻梁和薄薄的唇,还有一截曲线好看的下巴。
走近了,闫清伸手放下兜帽:“怎么又来等我了,站着不冷么?”
露出的眼睛是与冷峻的面容不太符合的温柔。
柳琴络微微回神:“您一直没下山,怕您扑了风着凉。”
“哪就这么脆弱,走。”闫清接过柳琴络手中的帕子,用帕子擦着额头的薄汗,长腿一迈往府里走去。
若是在山顶修个房子什么的,估计不比皇帝那个寝殿差。
闫清想待会就找王华说一声,听说王爷修房子还不用自己花钱,都是工部给,这多好的事。
回到院子,王华已经在那里了。
“王爷。”王华走过来。
“正好有事想和你商量,我想在山顶修个院子,不用太大,三四个房间就行。”闫清用手比划着。
王华抬头看向闫清,沉默须臾后,道:“俞广将军求见。”
“不见。”闫清往屋里走。
“将军说有要事相商。”
闫清停下脚步,想了想:“让他进来。”
也许是俞贵妃托俞广带话什么的,他姑且见一面。
湘湘伺候着闫清净手擦脸,将身上带着露水的斗篷脱下,俞广就全身包裹着斗篷走进来,比闫清上山还捂得严实。
“……”闫清:“你来见我,至于弄得像个贼吗?”
“至于。”斗篷下一道浑厚苍劲的声音,来人放下了头上的兜帽。
“……”闫清:“外公?”
俞长英如炬的双眼盯着闫清,双手负后:“给王爷请安。”
“不敢不敢,您请坐。”闫清赶紧站起来,扶着俞长英坐上他坐的位置。
要知道是这尊大佛来了,闫清肯定装病。
俞长英坐下,王华亲自端着茶进来,还关上了房门。
“王爷的伤可好了?”俞长英问道。
“您不用这样唤我。”闫清讪讪笑道:“在慈庆宫时已经好了。”
“礼不可废。”俞长英抬手拒绝,又道:“王爷原本已是宫中的红人,得太后与皇上偏爱,这一次却为太子担了罪名,王爷日后可有什么打算?”
闫清想说,打算钓钓鱼种种花在山上长住养生,这样行么?
可看俞长英一脸正气,闫清是不敢太实诚的,只得踟蹰着道:“父皇刚回京,有什么打算……以后走一步看一步。”
俞长英打量闫清,见闫清神情认真,忽然一笑:“王爷离京数载,不想竟长成这般性子,倒是让臣想起了一位故人。”
“谁?”闫清问道。
不会是俞老将军的哪个红颜知己,这多尴尬。
“先帝的亲弟弟,已经去世的顺成王。”俞长英望着窗,似有感概。
闫清觉得顺成王这三个字十分耳熟,想了许久才想起来,太后曾对他说过,杀了先帝大皇子的其中一个人,就有顺成王。
“顺成王一向温和宽厚,当年也是最有希望登基的人,可惜他激流勇退,甘愿辅佐先帝。可惜啊可惜……天妒英才,顺成王早早就病逝了。”俞长英回忆着往昔,又转回头来:“臣只想问王爷一句话。”
“您问?”闫清抬手。
“王爷是真的想不问世事,还是想要蛰伏,以待时机?”俞长英压低了声音。
闫清一愣,没想到俞长英会问得这么直接。
这样的问题,就连太后都没有问过。
“这个问题,您当年问过顺成王么?”闫清不禁反问。
“隐晦地问过,可他并没有作答。”
闫清想了想,觉得顺成王大概是和他一样,并不是不愿作答,而是不知道答什么。
见闫清不语,俞长英道:“俞家必定是拥护王爷的,王爷不必疑虑。”
闫清知道俞长英是误会了,便道:“我身为郡王,自该为父皇和朝堂分忧解难,可我自知并不是做皇帝的料,所以如今太平盛世,我安居在王府就好。这并不是不问世事或者蛰伏,这只是我认为我应该有的姿态。”
俞长英觉得很新奇,问道:“王爷当真没有想过几十年后的事?”
“您都说是几十年后了,那时会发生什么我们怎么知道?”闫清一笑:“父皇正值壮年,朝堂官员数百,我现在只需要当儿子就够了,几十年后的事,那就几十年后再说。”
俞长英听后思忖良久,忽然道:“臣明白了,多谢王爷为臣解惑。”
“……”闫清:“您明白什么了?”
俞长英道:“果然是在其位谋其职,王爷所想所悟,我等又如何能够体会?”
俞长英长叹一声,站起来:“王爷放心,俞家一定按照王爷的心意。”
闫清听得半知半解,站起来:“您走了?”
“时候不早,臣来的事不宜被别人知道,臣先回去了。”俞长英戴上兜帽,开门往外走。
闫清跟在后面走出去,俞长英步伐快捷,很快走出了院子,隐入黑暗中。
闫清站了会,回头看向王华:“这次谈话,你有什么看法?”
闫清不太确定俞长英的意思,莫非俞长英肯让俞家陪他一起共沉沦?
“奴才愚钝。”王华道。
闫清无奈,摆摆手回了屋。
俞长英曾为国镇守边关,征战二十八年,一身是伤,老了后不顾皇帝劝阻,毅然归还了兵符,并且还自请教导几位皇子的武艺,在朝中很受爱戴。
所以当年选后,林家的女儿做了皇后,俞贵妃却只得了个贵妃位,俞贵妃为此耿耿于怀,入宫后做了许多欺负人的事,太后与皇帝从未怪罪,到了如今,俞贵妃的性子才渐渐温和许多,但依旧是后宫嫔妃的噩梦。
俞家和林家虽声势相当,但林家的荣耀是靠女人入宫得来的,而俞家的显赫是靠铁血战绩,一辈一辈的积累而来,所以俞家看不起林家,也是情有可原。
而闫清与林怀章和俞长英都交谈过,不论私心,闫清都觉得俞长英的眼光更为广阔,不是林怀章可比。
闫清一心想着自己山顶的院子,急不可待的让王华去工部告知一声,可王华回来后却告诉闫清,所要动工,得要闫清入宫拿皇帝的批准才行。
闫清一听要入宫见皇帝,立马打消了这个念头。
皇帝南巡前给闫清交代的事情,闫清全给办砸了,还把自己搞成了这个样子,哪里还敢去见皇帝。
单看皇帝回京这么多天也没有宣召闫清,也知道皇帝对闫清存着火气呢。
不得已,闫清只好顶着心痛,让王华把王府银库的银子拿出来,在太阳下和王账房仔细数了数,摞了一千多两出来修房子。
本以为关上门就能密不透风,谁知第二日,慈庆宫就突然给西郡王府送了五百两银子,说是给闫清治伤的,闫清背上的伤早好了,哪里还需要治伤?
慈庆宫送了银子,俞贵妃也跟着送了四百八十两,紧接着其他不明内情的人也跟风似的送来,光是皇后就送了一百两。
最后闫清数了数,发现他不但没有花钱,倒还赚了三百多两。
闫清一脸莫名。
紧接着就是找工匠画图纸,工部很会看眼色,主动送了两名工匠来,说是给闫清帮忙的,闫清乐呵地收下了。
俗话说人多力量大,府里的幕僚们成天无所事事,前几天还有几个说一直被闫清白养着,实在愧疚,便向闫清辞去了幕僚的职位,背着包袱另谋前程去了。
闫清就当作给那些剩下的幕僚找个乐子,把大家聚集起来开了个会,商量一下王府后面的那座山怎么开发比较好,励志打造出一个养生环保的农家乐出来。
连着几日,王华看向闫清的神情都欲言又止。
闫清这边忙得十分乐呵,早把朝堂的事忘得一干二净,却不想某一日,李松突然来了王府,让闫清赶紧准备一下。
“准备什么?”闫清莫名。
“准备迎接圣驾啊,皇上的仪仗已经启程了。”李松道。
闫清捏着手中的图纸,盯着李松好一会。
皇帝居然亲自驾临他的王府?
“说我高热,不能把病气传给父皇,让父皇去宸王府。”闫清扔了图纸就走,准备回去装病。
“欸,郡王等等!”李松拉住闫清的衣袖:“这可是欺君,您要想好?”
“……”闫清很头痛。
半个时辰后,皇帝的仪仗停在西郡王府门口,街道早就肃清干净,闫清带着一府的人跪在门口。
皇帝下了轿,直接往闫清的府里走,李公公顺手扶了一把闫清,闫清会意,站起来跟上去。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营养液:
城府暗香”,灌溉营养液+1
杨洋”,灌溉营养液+5
不要坑”,灌溉营养液+1
远去的铃铛”,灌溉营养液+1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