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贡品
太后一听这粗俗不堪的歪理邪说, 再难持平静,怒斥道:“放肆。”
若太后晓得了盛姮的义兄是何人,便无话可说了。那位小爷, 看他爹不爽, 当真就不伺候了, 宁愿流落民间、饿死街头,也不为王位折腰。
可盛姮口中的那位义兄,也决计想不到,自己那会儿一时口快说出的话,竟会被盛姮奉若圣言, 且还把这圣言对着太后娘娘道了出来。
唐堂虽然向来瞧大楚朝这位最是尊贵的女子, 极为不顺眼, 但自问, 还未有胆子对其说这番话。
他都未必敢说的话,今日却被盛姮说了出来,这也算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
半晌后,盛姮道:“臣妾只是道出原话, 若冒犯了太后娘娘, 还望娘娘恕罪。”
虽为请罪,毫无一丝请罪的姿态。
太后敛去了怒容, 又成那副波澜不惊的模样, 淡淡道:“你同哀家道这些话,是何意思,是欲说, 你在哀家面前放肆,便很是爽快吗?”
这些年来,除了先帝,还不曾有人敢同她这般讲话,就算是先帝,对其也是尊重的。
可眼前这个绝美女子,就跟一条疯狗一般,毫无敬畏,毫无理智。
此刻,太后的话已然说得很是清楚了,若是寻常人听了这话,早便吓得丢了魂魄。就算是皇帝陛下听了这话,定也要马上下跪请罪。
谁知盛姮想了想,居然点头道:“确然很是爽快。”
“于理,哀家是太后,是你的君,于情,哀家是你夫君的母亲,是你的长辈,这便是你对君主、对长辈的态度吗?”
盛姮娇笑道:“可是娘娘欲杀臣妾呀。”
你是长辈,你是君王的母亲,但你欲杀我,那于我而言,你便是错。
那我便有恨你的理由。
“臣妾为你们谢家生了三个孩子,肚子里还怀了一个,可即便如此,您居然还想杀臣妾,此事便合乎情理吗?”
太后不答,平静的面容里藏着深深的冷傲,道:“哀家的话便是情理。”
而盛姮最厌恶的便是谢彻面上的冷傲劲儿,不曾想,他那冷傲是源自这位母亲。
盛姮认真道:“这不合情理,所以臣妾心头很是不畅爽,臣妾不畅爽,便也不会让旁人畅爽。”
太后怒极生笑,告诫道:“一时放肆,一时畅爽,后患必将无穷。”
盛姮嫣然一笑,道:“太后娘娘又错了,放肆一时爽,一直放肆一直爽。”
太后仍未露恼意,只因她很是清楚,眼前这位女子很快便放肆不起来,也畅爽不起来了。
且无端发火,只会让自己落了下乘,坏了修行。
化生寺的礼佛日子,确然未助太后消去多少戾气。此去礼佛,本就动机不纯,动机既不纯,又如何能修成正果?
正如那人所言,她的心思从不在礼佛上,既如此,不如归去。
半晌后,太后道:“哀家今日说了这么多的旧事,你便未从中发觉些古怪之处吗?”
盛姮轻摇头,道:“明人不说暗话。”
这便是说太后不是明人,而是暗中作妖的小人。
太后懒得理会盛姮言辞上的小聪明,道:“月上献女,已成习俗,昭仪便不奇,为何到了你这一辈,便无此事发生了呢?”
盛姮思索片刻,答道:“两种可能,一来月上献女一事实乃子虚乌有、全为太后娘娘胡编乱造。”
太后平静道:“若你随意寻个老宫人来问,便能得知月妃当年盛宠之况。”
盛姮不置可否:“二来便是因大楚天子开恩,免了这一恶俗。”
话虽如此,但关于此事,盛姮确然存有诸多疑惑,若献女一事,乃月上机要,那何以母亲临死前都未对她透露过只言片语?
太后好似看出盛姮所疑,道:“说来也怪,在某些事上,哀家这个异国人,反倒比你晓得的多。献女之事,确为月上机要,寻常公主皆被蒙在鼓里,唯有女王选中的储君,亦就是下任女王,才可获知此秘事。故而,每任女王除却要在自己的女儿中挑选储君外,还要挑选出一位贡品。储君须得才德兼备,但贡品只需一个条件。”
盛姮道:“美貌。”
太后看着眼前这张绝美面孔,道:“不错,贡品须得是公主中最美貌的一位,至于才德如何,便没有那般紧要了。”
盛姮的面色生了些许变化,手轻颤了一下。
太后瞧见了其面色的细微之变,很是满意,道:“都说月上有双娇,双娇虽齐名,但到底还是要分个高下出来。那哀家问你,你瞧着是自己美,还是你那位妹妹更美?”
盛姮不答。
不是答不出,而是不愿答。
太后见后,更为满意,语调也更为平静,道:“那哀家再问你,十年前随使团来大楚的人是你,还是你的妹妹?”
半晌后,盛姮开口道:“臣妾是长女,也是日后的君王,自当该陪母亲一道来大楚朝拜天子。”
太后道:“朝拜总是要进贡的。”
盛姮道:“臣妾记得,十年前的朝拜,进贡之物,一切均按祖制,分毫不敢有所差。”
太后点头,道:“不错,分毫不差,最紧要的那件贡品也已然到了大楚。”
盛姮仍持笑意,道:“太后娘娘说了这么多,究竟欲说什么?”
太后轻挑眉,道:“你是当真听不出,还是不愿听出来?”
盛姮不言,兀自在笑。
“好,方才你既然说自个是月上日后的君王,那哀家问你,你这位日后的君王,何以对月上献女之事,一无所知?”
一语戳心。
“你不愿知,哀家便偏要你知。哀家这么做,没什么旁的理由,正如你方才所言,只是因这样做,很是畅爽。”
无波无澜的双目露出了一丝喜意,可见,此刻的太后娘娘确然畅爽。
“因为你的母亲从不曾想过要把王位传给你。在你母亲心中,从头到尾,你只不过是一个要献给大楚天子的贡品罢了。后来发生的事也证明了,你的母亲是对的,知女莫若母,老话向来是好话。”
太后看着盛姮已然生变的面色,大感有趣,道:“盛姮,你就是个坐不稳江山的废物,像你这般空有皮囊的废物,除了成为贡品,哀家委实想不出更好的出路。只是可怜了你的那位妹妹,为夺走本该属于她的王位,不知耗费了多少心机,到头来,还落下了不少骂名。”
“所以哀家便不明白了,你一个十年前就该入宫的贡品,哪来底气和资格在哀家面前这般放肆?”
尊贵无比的太后娘娘因激动,已然有些失态,不曾持住过往的平静,但反观盛姮,方才略变的面容,已然重归平静。
不是女王,而是贡品?
她曾以为,这世上除了唐堂外,再不曾有人能窥探到自己心头最为可耻的念想,哪怕是双亲都不能。但不曾料到,原来她的母亲一直都知晓,一直都知晓她不适合当王,更不喜欢当王。
半晌后,盛姮笑得很是真诚,道:“谢谢太后娘娘告诉臣妾此事,让臣妾晓得了,原来母亲她是明白女儿心思的。”
太后显露惊意。
她原以为盛姮会惊、会恼、会悲、会伤、甚至会当场发疯。
但最后,这些都没有,最后,竟只有一句真诚的谢谢。
盛姮这般回应,倒显得像太后在发疯了。
念及此,太后很是恼怒,冷声嘲弄道:“如此说来,你倒是甘当贡品了?”
盛姮微笑道:“总归臣妾不是太想当女王。”
太后道:“但后来你还是当了,你可知这是为何?”
盛姮道:“想来此事同陛下脱不了干系。”
“你的王位本就是彻儿给你讨要过来的,若不是他说服了你的母亲,并答应她,会辅佐你治理整个月上,你的母亲又岂会放心将王位交给你?”
盛姮叹道:“东宫太子治理月上小国,委实大材小用。母亲得了陛下这般保证,自然也无须忧心月上的将来了。”
太后冷道:“在彻儿眼中,你同月妃一般,是个胸怀远大抱负的明君,若得他辅佐,定能在今后的月上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可谁知,你压根便是个扶不起来的阿斗,不听彻儿话便罢了,还非要疑他、猜忌他,最后把他气跑了,丢了王位,你瞧着倒是开心了。”
盛姮的神情生变,目露惭愧。
太后见着盛姮目中的惭愧,心头好过了一些。
但盛姮又道:“陛下为臣妾做的那些事,臣妾很是感动,但却并不感激。”
太后神色顿变。
“因为陛下从未问过臣妾想要什么,他为臣妾所做的一切,不过是他以为臣妾想要的东西罢了。”
太后惊道:“他先为你弃了东宫之位,后又为你夺来了王位,到你嘴中,竟成了自作多情?”
“虽有些伤人,但叫臣妾瞧来,陛下他就是自作多情。凭的不是臣妾的喜好,而是他自个的喜好,就像个高高在上的天神,一下凡来,不问不说,就开始大刀阔斧地改变臣妾的人生。”
太后道:“他心头想着的,终归是为了你好。”
盛姮平静道:“甲之蜜糖,乙之砒霜,善意有时便会变为恶意。”
太后微微一笑,道:“这话确然不错,那你可知,皇帝为你做这么多,是出于何种缘由吗?”
盛姮听到此,似笑非笑,小声道:“因为陛下爱臣妾。”
太后摇头,目露怜悯,道:“不是爱,是愧。”
盛姮语调隐隐发颤:“什么愧?”
太后不答,道:“二十多年前,你姨母也同你十年前那般,随使团到了大楚。那时,你姨母见女王只带了自己一个女儿来大楚,足见对她的看重,更是觉,此举无异于是告诉月上的朝臣子民,谁才是下一任月上女王。但叫你姨母万万不曾想到的是,此来大楚,不是昭示储君之位,而是被当成贡品,送入了大楚天子的后宫。”
盛姮道:“我那小姨母,方方面面都远胜于臣妾的母亲,合该成为储君。”
“奈何你姨母生得太美,既有如此美貌,便不该有如此才华,否则痛苦的会是自个。你姨母入宫后,自便也明白了月上王室遮掩多年的可笑手段,顿觉万念俱灰,痛不欲生,此后终日不语,屡次自尽,但都被拦了下来。”
一个原以为自己能成为女王的女子,结果却被当做贡品,献给了她一向瞧不起的卑贱男人,此间落差,何其之大。
最为紧要的是,出卖她的不是旁人,正是她的亲生母亲。
被亲人背叛,被最信任的人送上死路,这才是最为绝望之处。
盛姮听过这个故事,但每听一回,心头便会生出寒凉之意。
因为这很恶心,月上王室很恶心,大楚皇室也很恶心。
“若是寻常妃嫔,在先帝眼中,死便死了,但月妃不是寻常女子,而是先帝为之疯魔的女子。哀家还记得,先帝曾对哀家说过,朕见到了月妃后,才明白何为男女之情、何为生死相许。”
盛姮在太后的面上瞧见了无奈和感伤,忽有些同情。
相伴多年的夫君,有一日,忽告诉你,他见到了旁的女子才明白了情为何物,此事,未免也太过残忍。
盛姮问道:“太后娘娘听了这话难过吗?”
太后轻笑道:“难过有何用?男子好色,实乃天性,像哀家这般容颜寻常的女子,不求能得先帝宠爱,能得贤名和先帝的几分尊重,心愿便足。”
言罢,又接着讲:“月妃入宫后,先帝百思不得其解,何以月妃会对他那般冷淡?月妃越是冷淡,先帝便将身段放得越低,用尽了无数法子,宠爱也好、威胁也罢,都无法真正走进月妃的心头。直至后来,待月妃香消玉殒了,先帝才明白,原来从一开始,他便错了。月妃不是寻常大楚女子,而是月上的公主,月上公主,无不心怀远大抱负,自幼想的便是如何治理一个国家。在月妃瞧来,女子就该自强自立,不应依附于任何人,尤其是依附于男子。她就像一只猛虎,既然是猛虎,又岂会甘心被困于囚笼之中,又哪能忍受得了在男子身下承欢?”
盛姮脑海中那张面孔又清楚了几分,那位小姨母的目光,多数时候确然很是坚定。
“只可惜,待先帝想通一切,为时已晚,唯有抱憾终身。十年后,你母亲将你带至了大楚,本欲按制献美,却不曾想,彻儿先瞧中了你,便去向先帝讨人,欲娶你为太子妃。”
盛姮听后一惊,道:“那为何陛下后来却更改了主意?”
若他那时便娶了她为妻,而不是随她一道去月上,又哪来这十年的糟心事?
盛姮内心深处,本就不想做什么女王,就想嫁个好夫君,安安生生过日子。
太后淡淡道:“因为先帝给皇帝讲了月妃的故事,还告诉了自己的好儿子,月妃逝去后,这些年来,他是如何痛不欲生、悔之不及的。先帝说,月上女子都是猛虎,性子刚烈,不能圈养,你若真爱她,不若舍了太子身份,去陪她伴她,若不够爱她,也不要将其困在身边,因为这会毁了她一辈子,朕怕你,重蹈了朕的覆辙,余生终日活在悔恨之中。朕已然饱尝了此间痛苦滋味,望你莫要再步朕后尘。”
盛姮更为惊诧道:“可先帝只有陛下这一个儿子,竟也舍得?”劝自己唯一的继承人去女尊小国当王夫,说是疯了都不为过。
太后不答。
半晌后,接着道:“彻儿听了他父皇这话后,想了三天三夜,不顾哀家的苦苦哀求,竟真从了先帝的荒唐法子,隐姓埋名,跟你去了月上。”
盛姮自嘲道:“一去便是错。”
太后轻叹一声,随后,目光落至了桌上,盛姮的目光也随之落去,这才发觉桌上有一幅卷着的画。
方才,她的目中只有太后,心中只有那首诗,故而,全然不曾发觉。
太后道:“打开瞧瞧。”
盛姮伸手,摸到画卷,一触便觉冰,心头有感,若她真打开了这幅画,恐怕许多事都回不到从前了。
“不敢吗?”
盛姮回首,道:“臣妾有何不敢?”
言罢,将画卷打开,只见上面,绘着位白衣翩翩的绝世佳人,凭栏而立,风动裙摆,似要乘风而去。
画上的佳人虽不及盛姮美貌,也无她那般妩媚,但却同其有几分相似。
太后道:“这位便是月妃。”
盛姮怔怔地看着画,良久后,道:“太后娘娘无须多此一举,臣妾还记得,月上王宫里的人,都说臣妾生得像那位小姨母。”
太后好心道:“哀家怕的便是你忘了。”
“忘了又如何,记得又如何?”
太后玩味道:“若昭仪记得,便会极易想通一些事。”
盛姮将画卷好,平静道:“臣妾想不通。”
“那哀家帮你想,为何皇帝会在茫茫人海中一眼便相中了你,非你不娶?”
“缘分。”
“是缘分,还是因你这张脸?”
盛姮自豪道:“臣妾这张脸确然勾走了不少男子的心。”
太后道:“哀家承认,你是很美,比月妃和宁王妃生得都美,但这还不足以成为皇帝对你动心的理由。彻儿这孩子,自幼视美色若无物,哪会真因你这张脸,就疯魔不止,要死要活的?”
“还有一事,哀家须得告诉你,月妃在大楚后宫时,对先帝、对妃嫔、对宫人们皆是冷淡至极,独独对宫里面的两个小孩很是友善,当年的两个小孩,一位是宁王世子,另一位便是东宫太子。”
盛姮将画放在了桌上,淡淡道:“太后娘娘讲这么多说,不外乎是想告诉臣妾,陛下不是真爱臣妾,只不过是将臣妾当做了月妃的替身罢了。”
“看来你不信?”
盛姮平静道:“臣妾信。”
太后微怔,见她不似在说假话,又问道:“既然信了,为何不悲不伤不恼不怒?”
盛姮道:“臣妾初时便说了,无欲则刚。”
太后又是一怔,问道:“你是何时晓得此事的?”
若非先晓得此事,又岂会有现下的无欲则刚?
盛姮道:“起过猜测,昨夜方确认的。”
太后好奇道:“如何确认?”
盛姮道:“《望月》这首诗,写的委实太好,其中情意也委实太真,叫人不得不疑。诗人明面上写的是月,实则是借月抒情,抒发对那如月般佳人的倾慕之情。此诗是陛下九岁那年所作,那时月妃尚在宫中,还未香消玉殒。”
太后道:“女子的直觉有时当真可怕。”
盛姮微笑道:“真正让臣妾死心的是,陛下昨夜的一句话。昨夜,臣妾问陛下,何以最爱《望月》一诗,陛下说,情真意切。臣妾便想,他是对谁情真,又是对谁意切?”
太后目中已露得意,道:“可哀家瞧着,你好似也未有多悲伤。”
盛姮挑衅万分道:“若臣妾悲伤,只会让有人畅爽,那臣妾为何要悲伤?臣妾若真悲伤了,不会憋着,只会让旁的人陪臣妾一道悲伤。再来,这等小事,还不值得臣妾如何,臣妾是活人,又为何要同一个死人计较?”
太后目中的得意之情更甚,道:“回去好生歇着,哀家瞧着,你已然有些语无伦次了。”
听罢,盛姮也不欲再留,站起身,挺直了腰板,复又施了一礼。
人还未走,又有一问。
“月妃是如何死的?”
太后闭上了双目,道:“哀家说了,皇帝对你是愧。”
愧从何来?
杀了人自然会有愧。
“还有一事,哀家忘了告诉你。宁王妃的下场也不好,月妃走后未多久,她也投井自尽了。”
杀人自然不能忘诛心。
……
盛姮平静地迈出了殿外,冬风一吹,本红着的面,未多久,便变得惨白了。
她未乘撵,欲在寒风中走走,宫人们也唯有跟在身后。
过长廊,踏门槛,一路走,寒风一路吹。
盛姮依旧很平静。
谢彻一下朝,就得知众妃请完安后,唯独盛姮被留在了慈宁宫,且这婆媳俩还遣退了宫人,对坐相谈。
无人知二人谈了些什么,
但谢彻知,亦或是说,他猜得到。
他的那位母后,不出手则已,一出手便能要人性命于无形。
一念及此,立马摆驾去了慈宁宫,还未至慈宁宫,便在路上遇见了玫红色衣衫的狐狸。
衣衫颜色虽红,但狐狸的面色却白如飞雪。
盛姮瞧见了圣驾,主动退至了道旁,垂下了头。谢彻叫宫人停住脚步,从车撵上下来,走到了盛姮身前,神情凝重,极是担忧。
他轻唤了一声:“阿姮。”
盛姮恍若不闻,不应不答。
说好的无欲则刚,说好的无畏则强。
可一见到他,一听他唤自己,身躯便再不受脑子掌控。
她不愿成为谁的替身,她只愿成为阿澈哥哥心中唯一的狐狸。
哪怕,她的阿澈哥哥是个十恶不赦的坏人。
盛姮怔怔地看着眼前的男子,熟悉至极,陌生至极。
她微微一笑道:“阿澈哥哥,不要将姮儿当成旁人好不好?”
话落,盛姮憋在胸头的那口血,再强压不住,喷涌而出,脏了谢彻的龙袍。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