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网 > 古代架空 > 大燕女土司 > 第303章 行百里者半于九十

第303章 行百里者半于九十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溪州正在庆贺丰收节的时候,大燕皇宫澄心殿内,一小袋新出的稻米也正摆在了燕皇燕恒的御案上。

    燕恒抄手握出一小把稻米,感受着米粒的丰实,手掌轻轻一松,任那把稻米淅淅沥沥重新落回了袋子中。

    米粒摩擦相撞的沙沙声,听在燕恒耳里,比珠玉相击的声音还要动听几分;因为搅动而氤氲开的淡淡新稻米香,更让他情不自禁深吸了一口气,这才不紧不慢开了口:“这就是皇庄里新种出的早稻?”

    次辅兼户部尚书薛琅玉连忙躬身答话:“回皇上,正是。除了皇庄以外,还有十州俱推行了早稻种植,业已获得丰收。”

    燕恒轻轻拍了拍手上沾着的些许米糠,示意庆吉将那袋新米拿下去:“告诉膳房,中午就拿这袋米煮了饭食呈上来。”

    见庆吉恭敬捧着那袋新米退了下去,燕恒这才转头看向薛琅玉:“十州都得了丰收吗?平均算起来,每亩产谷多少?”

    “是,都得了丰收。”薛琅玉急忙应了,迟疑了片刻才继续答了话,“臣并未让下面清算过每亩的产量,不过听闻最多的一亩产出了八百余斤早稻。”

    要在以前,一亩水田能够产出五百斤稻谷就足可以让农家乐开怀了。

    因为是推行育秧新法和农耕新术,所以薛琅玉还特意让人在各州打听了一下,听说最多的一亩打出了八百多斤的谷子,立时就把这个数字记在了心里。

    现在果不其然被皇上问到了,虽说没算过那什么平均亩产,但是有了这个数字,相信皇上听了也会很高兴的;薛琅玉当即挺着胸脯,口齿清晰地报了出来。

    “八百余斤谷子。”燕恒却是感慨地轻轻摇了摇头,“看来那个辛螺所说的‘地三分靠种,七分靠养’,果然还是很有道理。

    我大燕良田肥沃,专门派人过去跟她学来了农耕之术,竟然还只是最多产出了八百多斤谷子……”

    都产出八百多斤谷子了,怎么皇上还是不满意?只是再心急,也不能一口气吃成个胖子啊!薛琅玉连忙上前低声解释了一句:

    “回皇上,一亩八百余斤谷子也不算少了,这还只是早稻,等晚稻也种出来,这一亩田一年下来就是一千六百多斤谷子,常平仓指日可满哪!”

    如果老天肯赏脸,再赐个几年的风调雨顺,那不止常平仓,前两年被掏空的广惠仓也能重新填满……

    “你以为只是朕心急?”燕恒在书桌上翻了翻,将一封密折扔到了跟前薛琅玉,“喏,你看看吧。”

    这是一封锦衣卫的奏报,平常这些奏报,臣子们是绝对摸不到边的。

    不过现在既然是皇上发话让他看,薛琅玉也遵旨将那封奏折拿了起来,只瞄了一眼,脸色就变了变:

    “一、一亩田最高产出一千二百多斤早稻,平均亩产达到了八百三十多斤?这,这怎么可能?”

    “溪州,夏依小小一峒,荒山开田,凿渠引水,物力维艰之下,却能克服种种困难,让早稻的平均亩产达到八百多斤,而我们大燕,却是最高亩产也不过是八百余斤!”

    燕恒轻轻拍着紫檀御椅的扶手,悠然感慨,“薛大人,你说我们这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地方,怎么就比不上那穷山恶水的僻壤呢?

    还是说,我们大燕的百姓,虽说当初也是跟夏依同一个祖宗,这么些年来养尊处优,早比不上时刻处于忧患中的夏依百姓了?”

    薛琅玉额头冷汗涔涔,不敢答话。

    这要是答起来,可不就扯到教化上去了?要说大燕的教化还比不过一直被他们嘲讽为蛮夷之地的夏依,这可不是啪啪打脸吗?

    “薛大人,你说这其中到底是个什么原因呢?”

    他不答,燕恒却追着要他答,谁让薛琅玉是户部尚书,户部可是主管着农耕之事呢?

    很多事,上策虽好,也要下行其效,行百里者半于九十,若是精心,大燕的这片沃土又怎么会还比不上溪州?

    而据说那个辛螺,上半年就没有在溪州峒主府安稳住过几天,而是在溪州十余寨四处巡视督查,不辞辛劳亲自指点各寨农耕,这才能让溪州农田得了丰收!

    如果他臣下的官吏们能有辛螺这般努力和尽心,燕恒就不信大燕这么好的农田,都还只能最高产出八百余斤稻谷!

    薛琅玉连忙跪了下来:“皇上,这、这或许是那些农人尚未尽学溪州辛氏之术,或许‘淮南为橘,淮北为枳’亦有可能,想来这水土差异也是有的……”

    见自己的次辅大臣不想着如何尽力,却只拿外物找原因,燕恒心底泛过一阵失望,修眉紧紧拧了起来,正要好好敲打敲打薛琅玉,却见门口处珠帘微微一晃,庆吉露了半张脸出来。

    庆吉是跟了燕恒多年的老人儿了,这个时候,不是什么紧急的事情,他是不会这般没规矩的。

    燕恒抬了抬下巴:“进来!”

    庆吉连忙躬身趋步进来,附到燕恒耳边飞快地低语了几句。燕恒面色一凝,淡淡发了话:“薛琅玉,你先下去吧,回去后好好想想,我大燕跟溪州到底有何差距,拟个章程上来。

    等到晚稻收割的时候,朕不想看到我大燕还是这般远远比不上溪州!”

    薛琅玉连忙起身,喏喏退了下去。燕皇已经发了这话,回去他就得召集僚属好好议一议,即刻把事情都分派下去,晚稻的种植,务必精心再精心!

    今天也幸好另外有事,不然的话,只怕自己这张老脸就要在澄心殿里挂不住了!他已经一把年纪了,又身为次辅,要是被皇上还劈头盖脸训斥一顿,那可真是……

    不过,这会儿会是什么事让皇上竟然放过了自己呢?又不是由内阁报进来的,而是庆公公进来悄悄禀报的——

    薛琅玉远远瞧着有一个人正跟在杨平身后急匆匆地往澄心殿这边走来。

    杨平是庆吉的得力徒弟,由他亲自去宫外带进来的人,想来就是庆吉刚才禀报的事了。薛琅玉眯了眯眼,却实在看不清楚那人的脸,又觉得那人的身影很是陌生,而且远远瞧着,应该是第一次来宫里,走路的姿势很是拘谨。

    看来应该也不会是锦衣卫,那到底是谁,又是禀报了什么事,竟然让皇上把他这桩事都先放下了?薛琅玉还想细看,旁边的小太监已经不着痕迹地挡住了那边。

    宫里的规矩,不该看的别看,不该问的别问,既然杨公公特意带着那人走了另外一条路,自然是不想让那人跟别人撞面的。

    薛琅玉也清楚自己刚才有些过了,轻轻摇了摇头,一头雾水地走了。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