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4 章
    然而等季晓歌去完村长家回来, 脸上缺少了出门时的那份雄心壮志, 变的有点一筹莫展。
    景画问他:“怎么样啊你今天去村长家,都说些什么了?”
    季晓歌回答:“村长不在家。”
    景画正准备“哦”一声, 季晓歌继续说:“我去季云嫂子家了,村长在她家里。”
    景画十分惊讶:“什么?村长也在?”
    季晓歌点点头:“没错,他在,而且他家老爷子也在。”
    “你是说村长父亲也在季云他家里?”
    “他们以前是好友,一起上过战场的那种, 我去的时候他们正在计划,到时候怎么给老人家好好送终,看来季云嫂子说的没错。他们家的确是准备大办了,村长应该也不是什么阻碍。”
    景画顺着说:“这样的话到时候应该没人来管大办丧事的事吧。”
    季晓歌还是有点不放心,但是也说不上来哪里不放心,他认为既然村长都带头了,那这事儿八成也不是什么大事,于情于理都应该能过得去吧, 季家村已经很久没有人大办过丧事了,兴许这标准放宽松一些呢。
    季晓歌说:“小画,我本心中有些不安,然而去落实了下,似乎也不至于如此不安,如果这一次你想去的话咱还是去吧。有村长坐镇,应该没什么问题,到时候好几个生产队都要来人, 那些队长也来的,法不责众。”
    景画是很想试试的,她觉得这是个机会,比她以往任何一次所得到的算命机会都好,以前帮人家看运势帮人家指点风水,都没有这一次送人下葬来得实在。
    每一个风水先生肯定要经过这一关,这人人都有的经历,她也想要有。
    替亡人送终,帮人超度,选择合适的时机下葬,让人安心赴土。
    对于算命先生来说,想想都很兴奋。何况季晓歌已经去探过路了,村长队长都要搅这趟浑水,她还有什么好怕的呢。
    这几日晚上,在进入空间的时候,景画专门去找了给人送终的相关理论进行知识巩固。她领悟的不错,何况季家村的风水大局已定,她需要做的只是找出黄道吉时,入葬的方式,遗体的永生方向等等,再念一段超度的经文就好。
    如果说还有什么要准备的,那就是做法的时候可能需要一点儿艺术加工,做一些装神弄鬼的表演。
    景画使用她自身的玄学知识,完全是以现代科学为理论的,但是村民们哪能接受那个呀,肯定要结合季家村的风俗,顺便弄点让人相信的神神鬼鬼的表演才好。
    这次观众也多,前后村,各个生产队都有人来。这单生意要是做成功了,以后那十里八村不都得来找她看风水?
    如此这般,离自己更生又进了一步。可以安心赚小钱钱了。虽然一直叫嚷着要挣小钱钱,但实际小钱钱并没有进入她的包包里面。每次基本上都要经过杏娘,唯一的一次给六嫂子算,没经过婆婆,但六嫂子没给她什么东西,六嫂子给她的回报是给她拉了这个送葬的大生意。
    景画作为算命先生,入职有一段时间了,但还是一点积蓄都没有,这样下去可不行。景画想,等这次以后,自己小有名气了,就要开始明码标价,过不了多久就可以有自己的储蓄了,说不定到时候能请点砖瓦匠帮她修个小房子,自己就可以独门独户做生意了。
    在一边陪读的季晓歌看到她的表情,从刻苦努力,认真思考转变成了眼珠子咕噜咕噜转,没一会儿,嘴角又想起了神秘的微笑,再后来似乎完全放空,沉浸在某个世界中了。
    季晓歌匆忙走了过来:“小画,你没事吧,不会看书看得灵魂出窍了吧?”
    景画这才回过神来,自己这是在干什么呢?
    季晓歌说:“虽然在空间里时间是不流动的,但是咱们的身体还是需要休息的,今天就到这里吧,咱们出去。”
    景画半懵逼状态的被季晓歌领出了房间。
    在办丧事之前,景画先去入葬的地方看了看。这地方属于季家村的后山。季家村山多林多,人迹罕至之处都显得尤为阴森恐怖。
    还好景画从小就秉承着科学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所以即使是鬼神这种向来风水先生最喜欢用来当风水不好的挡箭牌的东西,她认为存在的概率也接近于无。
    季云嫂子家这片后山,正处在最偏的一个地方。若是按那时迷信说法,这地方是小鬼的聚集地。
    景画看风水第一原则是摒除小鬼作祟的解释。因此这一路走过来,她认真的辨别了风声水声树叶声以及林间的动物声。要是换作别的风水先生,恐怕以这些声音为引子,已经脑补了几十种灵异神怪了吧!
    这林区放在当代,肯定会被划做自然保护区,如此原始,如此广袤的森林让人倍感孤独。等回去要跟季晓歌商量下,看看能不能利用起来,季晓歌这些天一直在问她,要如何有备无患的度过未来三年?
    最终他想出来的法子就是建造一处可以存粮的大仓库。可不可行有待讨论。
    全部看完以后,该丈量丈量该测算测算,回去以后继续巩固巩固知识,磨练磨练演技,就等着到时候好好发挥了。
    这是景画第一次参加丧葬活动,也是季家村两年来头一次兴办这么大的活动。
    刚接到通知的时候,村民表现的很惋惜,觉得走了个老好人,实在是可惜,但更多的是在替自己感到惋惜,随份子什么的,不管随什么都是一笔支出。
    季家村地处偏远,是典型的乡土人情社会。直到2018年,上面都说了,不能大办宴席,不能收受红包,但人们私底下还是冒着被革职被辞退被惩罚的风险依旧大兴大办。
    如果一家一年只办一次,都不一定能把这一年的送出去的红包给收回来,于是后来就发展到死人办,结婚办,六十大寿办,七十大寿办,七十五也办,出生办,满月办,白天办,周岁办,家家户户都因为人情而头疼不已。
    话说回来,现在季云嫂子都已经通知了各家,那么被通知的必定要上门随份子,现在风声紧,如果真怕被抓起来,就偷偷摸摸的过去,饭也不要吃,撒个红包,写个名字就走。
    法不责众,要抓去抓那些大吃大喝,高谈阔论的人去。
    景画这几天找了很多东西来制作送葬必备的一些东西,灵幡,白纸,浆水饭,烧水壶,提灯,毛笔墨水等等。虽然缺东少西,但是该有的东西都要有,如果实在没有,也需要找到合适的替代品。
    几天时间很快就过去,下葬的日子转眼就到了。
    季家一家人都去了,不仅仅是因为景画去他们家做风水,还因为两家以前关系就不错,季老爷子曾经也跟季家公在一个部队,说起这季家公,也是打过仗的人,只不过去的时候年纪还小,再加上是战争尾声,所以只是见识了一下战争的场面,本人并未受到战争的什么影响。
    那些老兵回来的时候还能领一份津贴,季家公当然也有,只不过比别人少了很多。其他的老爷子每个月能领取35元左右,季家公就只能领15元,不过有总比没有好。这15元也帮季家在很多时候解决了不少问题,毕竟季家全是农民,赚的钱本来就少全靠工分过日子,要不是有老爷子这十五元钱,很多时候也还是挺拮据的,杏娘平日也算会过日子,还攒下不少积蓄,所以每个儿子娶媳妇的时候,都能给亲家彩礼钱,还能给儿子小家准备一点积蓄。
    因着这一层关系,所以既然季云嫂子准备大办,季晓歌也已经去村长和队长那里探过了口风,杏娘认为全家都来了也没什么问题。
    季云嫂子平时小气,场面上却不给人留嚼舌根子的机会,这一次的饭食张罗的不错,全家老小吃了个心满意足。尤其是三个小孩子,本来就喜欢热闹,第一次见这么多人,还以为又是生产队分粮食的大场面呢,玩了好一阵子,才发现比分粮食还有意思,长辈们没有劳动在身,都在愉快的交谈,他们想吃东西就上桌子,马上有人端东西给他们,所以小孩子一直处于兴奋状态。
    景画终于见识了一次农村的流水席,几张破桌子,几条破板凳,一桌人吃完了,马上下来,换另一群人上去吃。
    季云嫂子这次办丧事,借了不少别家的东西,光说这桌子就五花八门的凑了十几种。那些桌子看起来都饱经沧桑,被时间打磨成各式各样的,各家的情况不同,用餐习惯也不同,有些桌子又破旧,有些桌子虽然干净清爽,但是那腿儿有短有长,站不稳,想必是那家人的地不平吧。
    凳子就更是五花八门,奇形怪状,总之能坐能托住屁丨股的东西都可以用,一个破旧的小木桶也能当凳子,实在不够坐了,山里头搬块大石头过来都是天然凳子。
    场面看上去很热闹,人声鼎沸,实际上乱糟糟的。目光所到之处人们都不知道在干什么,要说是在办丧事,还不如说是在开大会,再加上农民们平时喊山喊惯了,嗓门都特别大,一顿饭吃下来,景画又不能走,她觉得自己的耳朵都要被震聋了,季晓歌看到她不习惯,对她解释说:“村民们都认为老爷子寿终正寝,这是喜葬,所以越热闹越好。如果是白发人送黑发人或者意外离世,可能就不会这样红火了,我小时候也参加过几次那样的葬礼,比较安静。”
    还好终于等到了吉时,景画总算要出山了。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双十一,不知道大家战况如何。
    作者每年必抢优衣库,凑单把1000减150的券用完,发现还有500-88,掰着脚趾头一算,那不就等于1000-176吗?瞬间觉得自己亏了26!
    不会算账的人不配拥有双十一。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