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月上正圆 > 第98章 故谋

第98章 故谋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是夜, 傅霜如刚刚送了怀媛出门, 宫里的宣召便到了。

    傅霜如暗自松了口气, 知道这是赶上了。

    在那日得到裴景晖冒着生命危险带回来的柯尔克孜战防粮草图后,傅霜如很是头疼过一段时间。

    --此物既是宝物, 又是祸患, 到嘴的肥肉不想吐, 可若煮不熟,却是能吃坏肚子的。

    ——傅霜如是一个文臣, 一个与西北战场没有一点干系的文臣, 这是他的短处, 但利用得当, 亦是他的优势。

    当日东宫太子离都前给傅霜如看的那个匣子里,放的是一副画。

    一副逼得傅霜如不得不为东宫效力的画。

    是裴景容早年绘的簪花仕女图, 绘的是怀媛。

    其中情意, 昭然若揭。

    傅霜如无可选择,只能应许。

    他答应了太子, 会尽心辅佐长孙登基,但他深恨裴家那兄弟俩对阿媛的与

    轻佻与慢怠。

    太子拿来的那幅画,逼得傅霜如更清醒地认识到,有些权势, 只有握在自己手里, 才能真的护得住自己的人。

    岳二老爷任地开出的那条青石矿,是锐兵必用之材料,十分珍贵。

    平帝将赠它给太子, 既是恩赏,亦是考验。

    赏的是真材实料的东西,考的是东宫有没有护住它的能力。

    所以最后是太子亲自入的蜀地。

    而东宫不可能把自己把那条矿完全吞下去、吞干净,平帝也不会允许他们那么做。

    所以西北将起之战,就是平帝放来给东宫施恩的机会。

    傅霜如看得出来,平帝属意的是平远侯府王家。

    可是,为什么非得是平远侯呢?

    平远侯是太子的母家,可不是长孙的母家,万一东宫太子死在西南回不来……王家的忠诚,又会属于谁?

    更何况,平远侯府里先王皇后的一支也败落的差不多了,如今当家的,与东宫血脉并不亲近,与其说东宫是非用平远侯不可,不如说是从身份上来讲,拿平远侯去牵制白鹤谷最合适的。

    可傅霜如根本连白家都没看在眼里,哪里又需要引平远侯下场来为皇长孙平衡局势,可别弄得最后请神容易送神难才好。

    可用什么方法才能无声无息地踢平远侯府出局呢?

    这时候裴景晖非常及时地送了傅霜如一个意外之喜。

    西北将要用兵,而且是非起不可,这点圣意,傅霜如还是揣摩得准的。

    这块肥肉惹得章氏一族要急红眼了,自己既要谋划,总不能最后踢了王家,便宜了章党。

    那就几乎没个选择了。

    可当真捧了韩家上去,无异于策狼驱虎,非长久之计。

    不得不要用韩家,可也不能只用韩家。

    傅霜如要用的,非得是为自己所用之人不可。

    徐术的出现解决了这个问题。

    傅家是金陵的大姓,尽管傅霜如只是个丧父的庶子,可自他在庄朝醒来起,他也是从未真正意义上地为黄白之物担忧过。

    当然,比之岳府的水准当然是不及的,但对于很多贱籍奴隶来说,二两银子,就足够买他们好几条命了。

    在看到金陵十里繁花的场面下那些被地方豪族们肆意玩弄、视若草芥的奴隶时,算不上一时恻隐之心发作,只是出于一个在现代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普通人的本心,在力所能及之处救下了不少人。

    大庄的良贱制度承袭前朝,金陵作为前朝末帝退守南方时所迁的新都,遗留的贱籍奴隶也是最多的。

    直到如今,金陵仍是大庄被良贱制度荼毒最深的地区之一。

    依大庄律法,贱籍男女的买卖比较简单,但买了他们之后,如何处理却是一个问题。

    买人容易破籍难。

    傅霜如买了他们,若不能帮他们彻底解决贱籍的身份,他们日后到哪里也都还是被人作践的命。

    傅霜如没有豢养奴隶的癖好,既不打算把他们当作玩物来轻贱取乐,也不想免费供养这么大群人一辈子。

    可若傅霜如真的把他们买了再放,却还不如不买。

    --大庄建国后虽然为了安抚南梁遗老,默许了贱籍奴隶的存在,但同时为了防止南梁的奢淫之风二度流行,所以太/祖一方面制定了极为苛刻的贬籍制度,另一方面也限制了各级爵位所能豢养的奴隶数目。

    等慧帝登基时,太/祖遗制基本形同虚设,慧帝苦恼许久,最后得人献计,另辟蹊径,反其道而行之,限制了贱籍奴隶所能从事的行业。

    ——“优伶娼妓,流匪叫街。”

    只有这八个字,是留给他们的。

    此法施行后,虽有不少大家道其不仁,但也确实行之有效地限制了贱籍的扩大,毕竟良贱不婚,大家都养不起了,死了一代后剩下的就更少了。

    慧帝之后,又有皇帝从中觉出好处,进一步颁布了更为繁苛的律法,甚至详细到连不允许吃什么、不允许穿什么都有,这些层层叠叠的法令盘盘剥削下来,几乎把贱籍之人逼得举步维艰。

    今上仁慈,在位期间几乎从未贬谪过罪人入贱,又几次大赦天下,在洛都有些被保护得极好的世家中,部分子弟甚至不清楚贱籍究竟是个怎样的概念,只是把他们简单当作一群沦落风尘的可怜人。

    这些贱籍奴隶,除非是遇到一个善心又有钱的主人,或是在风月行当里挣扎一辈子,否则少有能善终的。

    傅霜如若买了他们又弃了他们,他们为了生计,还不是要再去青楼楚馆里倚门卖笑,亦或流落街头沿街乞讨,最后一席草席卷了尸骨。

    傅霜如苦思已久,功夫不负有心人,还真叫他从浩如烟海的典籍中找出了点法门。

    ——天启八年的大灾大疫后,波及之地白骨露野,尸横遍地,侥幸存活的百姓们从故土千里逃难,流离失所的灾民大量涌入洛都……

    平帝既为仁君,自然做不来把灾民拒之城外的事情,但若任由其发展下去,却会对原本生活在洛都的百姓带来愈多的麻烦。

    平帝为了一了百了地解决灾民问题,便遣燕平王率燕云十八骑北抗契丹,一路打到了漠河之上,然后迁大量流民北上垦荒。

    这个过程耗时不短,耗费的人力物力更是难以计数,在这不小的时间和空间的消磨下,很多流民的身份都难以再考证,其时就有不少窥得时机的贱籍奴隶冒险一搏,千里奔逃混入流民,只求彻底改头换面。

    以庄朝那时天灾战事层出不穷的混乱境况,平帝纵是有心也无力去一一查证,更何况他本就无意去为难贱籍。

    后来此事愈演愈烈,平帝索性大笔一挥,直接告诉地方的官员,凡在多少多少日之前,随大军至漠河垦荒的,一律重新为他们建立大庄子民的户籍,即一视同仁、全部承认。

    此事在后世史书被戏称为“漠河大赦”。

    既然平帝当年能对混入流民中的贱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那对别的呢?

    比如说……混入契丹人里的汉人?

    一番思索后,傅霜如打定了主意,召集自己两年间前前后后买下的三十余人。

    他告诉他们自己有一家传宝物需运送至北地,已托镖给了本地一老字号的镖局,但北地苦寒,路途遥远,傅霜如放心不下,要亲自随镖北上。

    同时,傅霜如表示,自己家小庙小,养不起这么多的奴隶,而且他押镖回来后也将下场科举,按律也不适合再养这么多……

    但这些人当初也都是傅霜如主动救下的,放弃哪个都不合适,故而把选择权放归他们自己,愿意随自己押镖北上的,念其一片忠心,可以留下,不愿意北上冒险的,自己也绝不强求,只是要他们自行离开。

    最后三十余人里有八个选择放弃,傅霜如也没苛待他们,一人赠了十两银子护身,有去处的随他们自去,没去处的也托关系找了相熟的戏班过去,也是仁至义尽了。

    贱籍奴隶身份亦有高低,依次为:宫奴、官奴、军奴、家奴、民奴,其中前三者管制较为严格,待遇也稍微好些,甚至庄律里很多针对于贱籍的法令也只是对于后二者而言,只是前三者一辈子都难得有个自由可言,但身为贱籍,谁还痴心妄想着有什么自由、自我的呢?

    他们从傅霜如这里离开,等于说是从家奴降到了民奴,其中百般滋味,也只有他们自己心里清楚了。

    傅霜如带着剩下的二十七人随镖行一路北上,好在路上所遇的官吏们大多把那些家奴看作了镖局的护卫,没有细加盘问,傅霜如又特意挑的隐蔽崎岖之路来走,一路上有惊无险。

    至于镖局,那是傅霜如半年前花钱盘下来的产业,随行的镖师都是严加考核后认定的可用之人,傅霜如没有明言,但也没有刻意掩饰,镖师们或许清楚,或许不清楚。

    但无论如何,只要他们都依从傅霜如的命令行事就好了。

    裴景晖那句含糊不清的布衣之交,就是因二人在此行中的巧遇而来。

    裴景晖鱼服白龙地微服出游,混迹市井,傅霜如碰见他时,他恰好不知怎的惹了人家未出阁的姑娘,被人家姑娘的父兄和爱慕者们追着打。

    作者有话要说: 贱籍的概念,代入我们中国的黑户就好,所以他们出门是真的【寸步难行】+【无法谋生】啊

    舒娘娘就是宫奴出身,嗯哼,很励志吧。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