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国庆开幕
贾家村悄然发生着一些变化, 例如,贾宝强媳妇家空置的房子住进来一个老人, 说是顾老爷子的兄弟,在村里休养。以贾家为中心往坡下村子方向的区域被圈了起来,贾珍珍对村里干部宣称的是,省里面的领导干部在这里建立疗养院。贾家村自然没人反对,来了这么些大人物,连省里的干部都看重了,真是光荣得很呢。只是村民们难免有些嘀咕, 这些外面调来的建筑工人们,一个个都是寸头, 皮肤黝黑身体健壮,精神头十足, 比村里的壮劳力都不差呢。而且日常行走坐卧看着都比平常人多了些严苛自律呢。
这修建的进度也快的惊人,一个月, 围着贾家一道众星拱月的半圆形建筑圈就修成了。并且,这疗养的村中村开始悄悄动工修建一条小路,从贾家的院坝下方起, 擦着山林边修了一条隐匿在林间的小路, 两车道, 另一端直通村外, 从另一个山谷联通省道。另一头有暗哨布置把守就不关贾珍珍的事了。在茂密的丛林里看不出什么端倪, 只有走进了才会发现。
外观与贾家村的小洋楼们别无二致, 只是这布局结构怎么看都有些严肃防卫的意味呢, 并且依着山势形成了一个易守难攻的阵型。贾村长看出了些门道,与贾珍珍嘀咕着,她也不好明说,只是暗示着,
“你老放心,这些人对咱们村长百利而无一害。你只要让村民们还是按照之前的要求,少来我家所在的山头打扰就成了。”
贾村长明白了,这是有大人物知道了贾家的神通。并且看样子,贾家与大人物们达成了什么默契,而这一切,他没有任何说话的余地。只要对村里发展没影响,他无所谓了。于是,贾村长当不知道的背着手走了,边走边哼着腔调,
“解放军的天是晴朗的天,解放军的人民是好喜欢……”
在贾珍珍答应的第二天,就有人进到村里,顾老爷子征得林小娇的同意以后,把林家的空置房子收拾出来。当晚病人就被送到了,贾珍珍爷孙俩被请到了病床前。这是一位发须皆白的老人,脸上已经浮现出老年斑,脸颊凹陷的吓人。这会人是清醒的,依靠在床上一脸睿智的看向来人,那双眼睛是温润的、洞察世事的。见着爷孙俩,含笑着致意问好,
“打扰了。”一句话包含着千言万语,既有对打搅对方平静生活的歉疚,又有谢意。
贾珍珍连忙上前,扶住老人,笑着道,
“老爷爷您客气了,咱们先不说其他,先把身体调养好吧。”
“请不要有任何负担,其实进到村里我就觉得精神了许多。就算最后不能如愿,能长眠于此,我也乐意了。”
贾老爷子从药箱里掏出一个白瓷红封的小瓶子,里面装着空间蜜蜂出产的蜂蜜。解下腰间的葫芦,里面装着一半稀释的灵泉水。配上贾老爷子白衣长褂,鹤发童颜,面色红润,气质高华的世外高人的模样,很具有说服力。这也是爷孙俩商议过后的主意,虽然已经暴露了,但底牌还是要守住。一切的神通就往祖传推,反正贾珍珍之前跟村长说的也是如此,就算被调查,除非把贾家先人拉出来对质。
“把这葫芦里水去烧开,兑上这蜜,喂病人服下吧。先喂一汤匙,看病人胃的承受能力。如没有明显不良反应就少量多次的饮用。”贾老爷子一言不发,维持着在世华佗的腔,一应的事宜由贾珍珍口传。
能跟来服侍病人的都是有一定层次的人员,这么说吧,能来这跑腿熬药的人定然都是各自领域的骨干,专家主任的级别,当然熟知内情。一听说这灵药秘方,带队领导模样的人连忙慎重的接过,不假他手,亲自去熬煮好送来。这第一次送上来的量也不是像贾珍珍所说的随意的一调羹,而是精确的20毫升。仔细的喂老人服下以后,其余的医护人员小心翼翼的等待着观察着,记录着病人的心跳血压等一系列指标。
见着一众医学大家们越来越狂热的表情,生怕被逮住问原理的贾珍珍连忙说着告辞,明早再来,拉着爷爷就走了,不待人挽留。
第二天一大早,贾珍珍和哥哥来送第一次的药浴用的物品的时候,被一众人等红通通的眼睛吓了一跳,连忙追问,
“怎么了?病情有反复吗?不应该呀,快带我去看看!”
“不,昨晚上提供的蜜和水疗效太好了,我们就想问问,能量产吗?”还是为首的那位医学大家,年纪一大把了,却没有了往日的半分稳重,像个孩子般急切。
昨夜,大家伙守着病人,看着病人的各项指标趋于稳定,虽然没有变好,但也是数个月来,最好的指标了。于是,没有一个人舍得闭眼睡觉,都强撑着想要见证这医学奇迹。眼下见到了始作俑者,想要问原理,却又被提前告知,绝对不允许有打探的行为。一个个都憋得难受,只得迂回婉转的询问。
贾珍珍松了口气,指着哥哥肩头挑着的一担水,道,
“先把这水烧开,然后加入这包药材熬煮,保持汤汁沸而不滚的状态,文火慢炖三刻钟以后,加盖在户外晾晒至五十度。在正午时分,阳气最足的时候,扶病人药浴一刻钟。汤液不清洗,擦干,待晚间再用温水洗去即可。”
她一说治疗的事,立刻就有人捧着笔记本飞快的记录着,生怕漏听了一个字。倒弄得故布疑阵的她有些不好意思。是的,这些繁复的规则是她在故弄玄虚,也是最大限度的保护己身。
“至于量产,恐怕不能。昨晚上老爷爷喝的那点蜜乃是岱山上的极品蜜,我爷爷翻了好多个山头才存的这么一点,要求可繁琐了。我听他老人家说了那么一嘴,得是蜂王初次产卵以后,蜂巢内三日内产生的蜂王浆什么的,而且对花蜜的来源也有限定。”
贾珍珍的一席话听得人云遮雾绕,但不妨碍人遵照执行,毕竟疗效就摆在眼前。
尤其是到了晚间,病人毛孔四肢百骸都渗出了黑色的赃物,但人本身的各项指标都在好转,精神头也十足的时候。现今科学无法解释的现象让专家教授们惊异不已。与此同时,保留的一点点蜜和灵泉被送去化验,结果出来了。除了一应的活性物质比较高以外,没有异常情况,与早先采集的贾家附件的空气土壤水一样。病人情况好转又迫在眉睫,于是各位医学大家们又如同最开始发现贾家村异常的容大的农学专家们一道,热情的、迫切的,扎根于此。把贾家村的各项动植物资源查了个底朝天。
而这一切,贾珍珍都不在乎,查吧,反正秘密已经放开至此,能为科学进程做贡献也值了。她有的是忙的事情呢。前期的画展营销、报刊广告宣传、电视新闻采访,贾家村在接下来的国庆节三天假期里已经注定了是火爆的。
在开张前一天,农学、生物的专家教授们组成二十人的观察团到来,才让贾珍珍想起了自己还有一个学生的身份,于是忙天荒地的接待着师长们。这次到来的专家教授级别之高,贾珍珍的嫡亲老师贺院士都是净陪末座的角色。她自然不敢怠慢,亲自到村口迎接。搞科研的都是些痴人,对于繁文缛节不在意。事实上在拿到贺院士提供的一系列实验样本以后,科学院内就已经启动了基地建设计划,打算在贾家村开辟一个实验室。只是样本的数据太过奇异,本着严谨科学的态度,一众生物、农学领域的泰斗们都赶来实地考察一番。
事实上再见了村口那株植物界的活化石,巨大的鸽子树以后,这个实验室就敲定了。再进到山林、田野,见着外界已经绝迹,贾家村当杂草锄掉的鬼见青毒蘑菇,见到成片的能提炼抗癌药的紫杉,见到巨大的变异的各样作物以后,大家伙就没什么疑虑了。只有一个念头,这地方就是一个生物界的宝库!挖掘研究开发应用出来必定是开创历史的功绩!
于是刚要撤走的疗养院建设部队又承担了新的任务,极小可能的破坏环境的条件下,在疗养院的西侧修建一座科学实验室,规格是特一级,保密程度是绝密的。
十月,丰收的季节,红通通的石榴还残存枝头,柿子已经染上了一层金色,柚子香飘山坳。贾家村的忙碌好时光拉开了序幕。
十月一日黄道吉日,贾家村这一天注定不会平静。先是省内的主要领导们都来了,毕竟感官灵敏,自家一亩三分地里发生的动静都觉察不了,那也枉费仕途辛苦了;之前来过的游客们都相约着呼朋引伴再次来了;更多的是第一次来的客人,在村民们训练有素的引导下,人群聚集到村委会外的大广场,那里是开幕式的举办地。画家、摄影师们则是已经住过一段时间了,对繁琐的开业典礼不感冒,直接去到曾经住过的人家里。看今天这阵仗,晚了可没有地儿住。
顾老爷子不是爱出风头的人,与村里的老人们一起,坐在高一截的黄葛树下的石台上,看着广场的热闹,不时聊聊家常理短。省市乡村的几级领导们站在主席台上,贾珍珍也被知道内情的领导们点明站到了台上,参与这开幕仪式。正当省里一把手要发表讲话的时候,在贾珍珍的示意下,十来岁的水灵灵的贾家村小姑娘们,一个个托盘里连接着红绸彩带大花,走到了台上,站在领导们的前面,比领导们矮一大截不妨碍视线。
不愧是应变能力极强的领导,眼都不眨的开始致辞,只是内心里赞道,这贾家村的人真有些想法。贾珍珍耐心的听着领导的讲话,无非是赞扬激励贾家村的旅游农业。领导讲话一完,她就笑着邀请领导们剪彩。众人这才知道,这红绸的用途,真是仪式感十足,在电视镜头里,画面也高大上。一个个微笑着,风度翩翩的互相谦让着拿起包着红绳的剪刀剪断红绸。当红绸飘落到地的那一刻,数百只白鸽,从黄葛树下的鸽笼里被放飞出来,扑棱棱的直冲云霄,呼啦啦的鸽哨被绑在鸽腿上,发出婉转动听的声音。又有那数千只彩色气球从村子各处飘上天空,把整个开幕式推向高潮。
连见多识广的领导、记者们都被这大手笔的场面给震惊到了,更别提普通游客了,一个个把手掌都拍疼了。这贾家村旅游还没开始,已经先声夺人,牢牢地吸引住大家伙儿的眼球了。
贾珍珍得意的笑着,这点子还是她跟村民们闲聊,听说荣县村里有个老人最擅长养鸽子,又有门道。她特意请了来,花了一个月准备的,基本上容城的信鸽都聚集在此了。见着领导们慢慢收敛下情绪,又招呼着大家伙亲自在广场边上植下一颗纪念树,确认记者们把领导们的形象都拍的足够的高伟岸,开幕仪式才算结束。
贾家村的这一大场面,美丽的风光、欢乐的人群,随着晚间新闻在省台播出,于是传播效应又是成倍叠加的。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