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网 > 穿越重生 > 八零年代女地主诞生记[重生] > 第27章 腊月忙碌

第27章 腊月忙碌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贾家大宅在腊月前落成了, 全村的人都围着来观看。它的美实在是太令人惊艳了。二层的白色小楼,掩映在四季常青的竹林之中。房子四周的三棵老树并没有移动位置,如定海神针一般的守护者房子。左边的果园,桃李杏这些果树叶子都掉光了, 但那盘曲嶙峋向上的枝干, 显示着生机勃勃, 待到春暖花开的时候, 不难想象美景。右边的池塘虽是新挖的, 但已经蓄满了水,那活水从山间引入, 又顺着沟渠流向贯穿村子的小河。房屋后面则是一片百十来平米的菜地, 贾家人顺着山势搭起了暖棚。那棚子与厨房相连, 有烟道通向其间,推开小门进去,虽是冬日里面却是一片郁郁葱葱。

    “这房子就是天上的神仙也是住得的了。”翠花婶没有进屋, 只在这外间走这一遭, 满嘴里就是啧啧称奇。

    “她婶子快进来吧,外面冷哩。”贾妈妈见着人来了, 忙着招呼。

    贾妈妈拉着人坐到客厅的沙发上,在贾珍珍的强烈要求下客厅里修了个大壁炉, 此刻正烧着柴火。任外面天寒地洞, 房间里也是暖意融融。翠花婶这才来得及打量着房间里面。这房子地面铺着隔壁县出产的云石, 平整结实又带点淡淡的黄色是这两年城里时兴的装修材料。四周墙面是涂着白灰, 大门两侧各有一扇大大的窗户, 充分的保证了采光性。坐在软绵绵的沙发上,一抬眼就能透过窗户看到外面的风景。这房间里的橱、柜、沙发、餐桌这些都是从省城里拉回来的,什么东西翠花婶都看着新鲜。她没有忘记今天来的任务,摇头感叹道,

    “小娇这女娃子命不要太好哦,嫁到你们家,简直是掉到福窝里了。”

    贾珍珍从厨房里端来热茶,递到婶子的手里,跟着也顺势坐到另一边的沙发上,今儿是翠花婶作为媒人来商量哥哥的婚期的。

    “嗨,别这么说,小娇那孩子我打小看着长大,喜欢得很了。关于这日子,她们有没有意见?”其实两家的关系已经很熟了,但村里总新一个媒人的礼仪性的东西。

    “哪能有意见,贾老爷子给自家金孙看的日子还能有错!林大婶一百个同意呢。”

    “那就好,那过两天还得你操持着,下聘这些。”

    “你放心吧,这满村子人谁不夸你贾家办事厚道,聘礼比城里人都高不说,谁听说过娶儿媳妇还把人奶奶一起带上的。”

    “那成,事成以后呀,我让小两口给你提猪头谢媒!”

    “我可不图这猪头肉 。我就稀罕宝强这孩子听话孝顺,还有珍珍这丫头,机灵。唉,提到珍珍,今年也18了吧……”

    听到这火要往自己身上烧了,贾珍珍连忙插话。

    “婶子,今天做了海带炖猪蹄,我去给你剩一碗来尝尝味?”

    “不了,我到是想偷个懒,可家里那老头子做不来饭,我一顿不在,他得饿死。哟,这天色也不早了,我就先回去了。”

    “再坐坐呗。”贾妈妈瞪了贾珍珍一眼,这孩子故意拿话赶客。

    “不啦。家里还有事。”

    “那婶子你慢走,我哥办酒那天你可要早点来坐上席呀。”贾珍珍把人送到门口。

    送走了客人以后,贾妈妈也没在接着刚刚的话题,横竖孩子还小,要读大学呢。外面飘起了小雪,洋洋洒洒的掉落,不一会儿,树叶上,院坝里都铺上了一层白。贾志平父子俩从山上下来,冬闲着没事去山上砍枯树枝去了。爷爷和奶奶从暖房里出来,这天一天比一天冷了,暖棚里要搭上草席保温,那韭菜才一尺来长,可得精心侍弄着,过年才能吃上新鲜的韭菜鸡蛋馅饺子。或者是才有借口从空间里拿绿油油的韭菜出来。

    外面白雪细密的下着,饭厅里,贾家人边吃着饭商量着事情。年底了,可还有几件大事要忙呢。这第一件是去接外公外婆过来。

    “志平,你两口子明儿去把珍珍外公外婆接来吧。今天这场雪不大,明天应该晴了。再往后这天时可说不准了。”贾爷爷发话了。

    “好。”

    “唉,爸爸,明天到镇上的话记得给顾爷爷打电话,请他们趁天气还没彻底冷下来的时候,也早点搬过来吧。”

    “你不跟我们去外公家吗?”贾妈妈有些奇怪,这孩子平常最喜欢往外跑了。

    “哥哥陪你们去吧,已经下小雪了,估计村长该找我做腊肉了。”腊月已经到了,要在年前让村民们再受一次发家致富的冲击。

    “那留下你哥哥帮你?”贾妈妈见着女儿有正事要做,不愿意让她一个人操劳。

    “不用了,村里面这么一大帮年轻人正闲得没事情干呢。把小娇姐也带上吧,一个是去外公那边认个门,要办事了他们的衣服还没买呢。”

    “你不提醒还忘了,该让他们去城里照相领结婚证呢。”贾妈妈一拍脑袋,差点把这事给忘了。

    章程定下来,就各自去准备。进入了腊月里,这村里的生活就一日比一日忙碌,却不让人厌烦,腊月里天然透露着一股喜气。

    吃了午饭,贾珍珍刚想歇个午觉,广播响起了。村长让村里养猪的那十来家人到村委商量杀年猪的事。她认命的穿上羽绒服,换上雪地靴,她不去,估计村长会派人来请她。她也就不拿乔耽误事了。贾家在山坡上离村中心最远,待她走进去的时候,村委会里人都到齐了,还多了十多号人,都是大冬天里在家闲着也是无聊,来凑凑热闹的。她人最小,差点被淹没在人群里,还是二虎眼尖见着她来了,招呼着把她让到了里面。

    村长见人都到齐了,清了清嗓子开始发话。

    “这天也进入腊月了,年猪也该杀了。咱们都合计合计章程。”

    “村长叔,这有啥合计的,咱村里不就只有东旺叔会吗,让他挨家挨户杀去呗。”村里人都习惯了这种平顺日子。杀年猪,村长家先开始,就各自排着日期轮流来呗。

    “一家家来要杀到猴年马月呀。还要做腊肉,要赶在年前卖出去呢。”

    “那,村长叔你咋说,我们都听你的。”

    “珍珍,这猪肉毕竟是你要卖出去的,你怎么想?”村长开始有意无意把贾珍珍拱到人面前了。

    听到叫她的名字,贾珍珍站了起来,扫视了众人一下,见注意力都集中到自己身上,才不慌不忙的说着想法。

    “这腊肉要卖到省城里去,所以这大小、干湿、烟熏程度,甚至出货的时间肯定是要做到一致的。我看一家家杀来不及了。这样吧,明天把这几十头猪都集中到一起杀了。东旺叔只管负责杀,再请咱们村里人帮忙搭把手。到时候给帮忙的人家送上点肉当辛苦费吧。”

    “珍珍妹子,搭把力气算什么,反正闲着也是闲着,辛苦费说着就见外了。”合作过几次村里人对她已经很信服了。

    “就是。明儿一早我就叫上兄弟们一起来帮忙。”

    “那就多谢各位叔叔婶婶哥哥们了。”

    村长在桌上敲了敲烟袋杆,开始训话了。

    “不要想着这事是在帮忙,其实是在帮咱们自己的忙。你们想一想,一旦这第一批腊肉卖到省城里了。省城人尝到咱们这山里正宗腊肉的味道,喜欢上了。那以后咱们这些土特产还愁销路吗?咱们现在把肉按照要求做好咯,开春,家家户户都养猪,到时候不是家家都落收益吗!”

    “村长叔,你就瞧好了吧,我们一定把这事当成自家的事来做。”听了村长的话,在座的都明白过来,现在所做的就是去探路,将来自家也能收益。

    “那咱村里谁做的腊肉最好吃呀?”贾珍珍有些好奇。

    “这要说做的好呀,要数胖婶和你英嫂子们。自己回去给你媳妇儿媳说好。明儿把看家本事拿出来!”

    “村长你就放心吧,我家那口子前两天还念叨着要好好露一手,叫城里人也开开眼呢。”胖叔自打卖菜、捕鱼这事尝到了甜头后一门心思的想往这方面想办法,这可比单纯的土里刨食轻省多了。

    “那成,各家各户都先回去预备着,咱们来大干一场。”村长布置、鼓励完以后,大家伙心气都被充分调动起来,这日子有了盼头,天也不像往年一般干冷,反而涌动着一股暖融融向上的力量。

    整个贾家村腊月的忙碌是在几十头猪凄厉的叫声中拉开序幕的。上百号人汇集在一起,杀猪的、烧水的、剔骨剁肉的各自有条不紊的忙碌着。没有人刻意要求,家家户户男女老幼都自发的来帮忙。竹林边上挖着土灶,架了几口大锅,里面开水咕嘟着沸腾着,泡着整只肥猪,婶子们正在刮毛,贾珍珍过意不去,想要去搭把手,却被婶子们拦住了。

    “珍珍呀,你站边上去点,看这血淋淋的待会糊到你身上去了。”

    “婶子我也来搭把手吧。”

    “嗨,我们这么多人在这,哪能还要你搭手呀。你那双手就是拿来写字算账的,别委屈咯。”

    “就是,你呀脑子活络,想了这么些好点子帮着咱们。我们也没什么好回报的,就是一把子力气活。”

    贾珍珍不愿意在接受夸赞,

    “那好吧,我去看看胖婶她们那边怎么样了。”

    胖婶作为技术型人才,此刻正在自家院子里忙着炒盐呢。之前村长交待了熏腊肉的任务,她就撺掇着自家男人在院坝里一汽砌了四个灶台。此刻四个炉灶正熊熊的燃着火。两个人一组,一人烧火,一人翻炒,此刻正忙得热火朝天。

    “好香呀,胖婶你们在做什么呀?”刚走到门外贾珍珍就闻到一股花椒的清香味。

    “珍珍来啦。我正在炒盐呢。”

    只见她挥舞着一人高的大铁锹,踩在椅子上,在锅里翻炒着。这腌制腊肉第一步就是用盐腌制,胖婶家的祖传秘方是把盐事先炒制过。三十多头猪要用到1500斤盐。这盐还是村长前阵子带着人去隔壁县城买的资格深水井盐,用来腌制腊肉最合适不过了。

    贾珍珍凑到锅面前,在淡黄色的盐粒中抓了一把起来,这盐已经炒了一会儿了,雪白已经变成淡黄,中间还夹着一些深褐色的花椒粒。

    “胖婶,这炒盐里怎么还要加花椒呀?”

    “加了花椒更能增鲜去香。”

    贾珍珍见着盐粒在铁锹间翻飞,忍不住手痒,

    “婶儿,我来试试吧。”

    “哈哈哈,你这细胳膊细腿可翻不动。”

    “让我试试呗。”

    “成,你上来吧。”

    胖婶自椅子上下来,换贾珍珍上去,刚接过铁锹,她只觉得沉甸甸的坠手,这工具足足有5、6斤重。她勉力挥舞着,翻炒十来下就翻不动了。

    “来,还是让我来吧,你翻的速度太慢,这样子可不行,待会糊锅就糟蹋了。”

    贾珍珍顺势借坡下驴,这活计她实在是干不了。

    不一会儿,那盐粒从淡黄变成深棕色,胖婶从锅里捞了一点,搁嘴里尝了尝味道,这香味足够了,便招呼着人开始起锅。热乎乎、香喷喷的盐粒被铲到直径两三米的簸箕上,摊开晾凉即可。

    这边第一锅炒盐刚出炉,那边第一批分割均匀的猪肉也被搬了过来。胖婶吩咐人继续炒盐,这边就继续开始下一个步骤了。一条条猪肉被均匀的分割成长条状,五斤左右,最适宜加工。

    “这东旺叔下手就是老辣,这肉说是五斤一块就差不离。”

    “就是呀,咱们村的几个能人。珍珍爷爷的那双厉眼、翠花婶的那张嘴、东旺叔的刀还有胖婶的巧手。”

    妇女们嘻嘻哈哈的闲聊着,手上的活计却没有耽搁半分。大块的猪肉被摊在桌子上,盐堆里,薄的地方抹上一层,厚的地方多揉几次,夹层的地方翻开来再塞进去盐粒,务必要盐腌均匀咯。

    “胖婶这要腌制多久呀?”贾珍珍有些好奇。

    “天气好的时候在缸里放上个5天,再捞出来挂晒风吹两天……”正说着,胖婶突然一拍大腿,“坏了!没有这么多缸子可怎么办呀!”

    这腌制腊肉要用大肚瓦缸,家家户户都有,可今儿一次要腌这么多,这准备就有些不足了。那边村长正四处巡视,听到这边动静,一了解情况,当机立断,

    “去,各自回家把瓦缸搬来。”

    “可过两天自家也要用呀?”有小媳妇有些犯难,自家就这么一口。

    “去!自家吃的用木桶、水桶腌。先保证卖的腊肉都是货真价实做出来的。自家的嘛,年年吃,吃不出新味道。况且,手里有钱了,什么好东西换不来呀。”

    “唉!”小媳妇爽快的应了,去招呼自家男人搬东西来。村长说的是,有钱了啥买不到,腊肉就少吃点,过年宽裕了,给自己买件花呢子大衣,过年的时候穿着走亲戚才气派呢。也叫父母放心,她嫁到贾家村这日子越过越好。

    在这样紧张忙碌的氛围中,村中心的坝子里,一排排腌肉缸被整齐的摆放着,上面盖上草帘子,白天黑夜的静静发酵着,胖婶带着人不辞辛劳的每天两遍,一缸缸翻动着。在下风口的一块平地上熏房被搭建了起来,里面征用了全村的铁钩子,全部架设好了。村民们陆陆续续的背来了柏树枝,堆成了一座座绿色的山包。自家积攒下来熏肉用的橘子皮、柚子皮、甘蔗渣也全部都贡献出来,只要这第一次拉出去卖的腊肉能够火候卖相味道十足,就算今年过年,村民们只能吃没有材料烟熏的白肉也所谓了。

    于是,在十多天的辛劳以后,第一批成品从熏房里搬了出来,村长带着人马上割了一块,就在原地开始试味道。仔细清洗干净,丢白水里煮着,再扔一把萝卜干,架上木头柴,在火光中噼里啪啦大半个小时,浓郁的香味早已惹得人饥肠辘辘。胖大婶手起刀落,在案板上切成一块块薄片,匀净的装在盘子里。

    这肉一看这卖相就足以勾起人的食欲。最好的三线肉,皮子是焦糖色的,中间是透明的琥珀色肥肉,最下面是红棕色的精肉。一口下去,浓郁的肉香溢满口,肉皮的嚼劲、油脂的润滑以及精肉的弹牙劲道和柏树枝的特殊香气,混合着,刺激着人的味蕾,连平常不爱吃肥肉的贾珍珍也停不下来。只可惜人多,肉少,没两下一大盘肉就光了。贾珍珍只好挑锅里吸饱了肉汁以及变得丰润的萝卜干找补。这萝卜干并不比腊肉逊色。萝卜的清甜以及腊肉的油润,又带着绵软的嚼劲,这味道绝了。

    “珍珍,这味道还行吧?”村长叔忐忑的看着她。

    “还行?岂止是还行,这味道棒极啦!”

    “那就好,我一直担心,这么多肉一起做,怕味道不够正。”

    “大伯你放心吧,这肉再风吹两天,后天拉到城里去,肯定又是被疯抢的节奏。”这腊肉一步步古法熏制出来,端的是货真价实。更何况这猪肉一直在贾家村生长,吃得是灵泉浇灌过的蔬菜,喝的是灵泉水,连呼吸间都是灵气,这品质自然出众。

    做完了一件大事,贾珍珍一颗提着的心也放了下来,优哉游哉的走在回家的路上。修房子的时候,为了运送材料方便,以前的上坡小路被修宽、铺上碎石子,两边被她种上了空间挖出来的蔷薇花苗。虽然现在只剩下光秃秃的枝干,但开春一定会枝繁叶茂,花朵艳丽逼人。空间出品必是精品。

    鱼塘边上,外公正拿着小锄头在那挖坑施肥。

    “外公,这大冷的天,您怎么还在外面忙着呀?赶快回屋歇着吧。”

    “没事,在屋里待着无聊,闲着也是闲着,我先把这土翻一翻,等开春就可以种树了。”

    外公外婆搬来了一个星期了,贾家村山好水好,日子过得十分惬意,就是平日里操劳惯了,让他们歇下来,反倒不自在了。于是外婆跟着奶奶在暖棚里快活的忙碌着,从空间移出来的辣椒苗已经有开花的迹象了,两个老人精心伺候着,就等着看在这暖棚里生长出来的辣椒口感是不是一样。贾爷爷还是一天到晚被到处邀请着,剩下外公一个人,听说孙女想在池塘边栽树养花就自告奋勇的接下了这个活计。

    贾珍珍见劝不动,便嘱咐着,

    “那你待一会就回屋啊,衣服打湿了我妈可要唠叨了。”

    “知道啦,你比你妈还要啰嗦。家里来客人了,你快回去吧。”

    这个时候,谁来啦?贾珍珍有些奇怪,走进自家院子,一开门,一抬首。背对着大门坐着的顾慕澜闻声回头,四目相对,他幽深的眸子如蓄了一池春水一般,明媚动人。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