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竹马青梅(01)
他马上就要去电影学院学编导了, 以后当导演是避免不了的了。
他上大学的时候,完全可以在假期搞一个什么《乡土中国》、《寻根之旅》之类的纪录片嘛。
他不禁为自己的想法感到激动, 他决定乘着这次机会, 好好的整理一番素材,提取一些灵感。等以后回去了,好好的想一想, 再跟爸爸沟通。
他的人生, 也要翻开新篇章了。
几人并不打算去那个土墙瓦顶的破旧的乡村小学回顾一下历史, 他们在那里讨论了一下, 就继续前行。
走了两三里的上坡路, 有一道关口。
上了关口, 左边是一个又大又平整的操场,右边, 有一些围墙围起来的建筑。
“招待所!”齐家两姐妹跟钟策一起喊起来。
父亲退伍转业时,他们家里的家具物品打包托运后, 家里空空荡荡、家徒四壁,他们就住的团部招待所。
齐湘家的相册里, 还留着他们两家离开部队前, 在招待所的白茶花前照的全家福呢。
齐宁看着那片平整宽大的操场, 想起跟阿含的夜聊。
那时候,他们一家离开野战团时, 副团长和副政委带着剩余的200余名官兵, 就是在这里, 为老团长送行, 敬了最后一次军礼。
想到这里,她心里有些伤感,她仿佛还能感觉到,那一日,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悲壮气息。
“我们去招待所看看能不能住人。” 钟策开口。
他毕竟是重活一世的人,不像齐家姐妹那么兴奋、一路叽叽喳喳。
但是他喜欢看她们热热闹闹的样子,就像一个老父亲,看着可爱活泼的女儿一样。
不过重要的事儿他可不会忘记提醒大家。
如果这里不能住人,那么他们今天就得返回镇上,那么等会就得把握好回去的时间。
听他这样一说,四人就好奇的往招待所走去。
进了招待所的大门,四个人一看,地上是打扫过的,看起来干干净净。
格局也和以前一样,一成没变。
就连那些灌木丛和那几株山茶花,因为没怎么修剪,也长得格外茂盛葱茏,原生态毕露。
坝子靠围墙那边,有一个正在晒龙眼干的阿姨,拿着耙子在那里翻龙眼,听到动静,回过身来,问道:“你们找谁啊?”
这四个面生的陌生人,长得比本地人白多了,尤其那两个姑娘,细皮嫩肉、五官秀气,明显是外地人、甚至外省人的样子。
“阿姨,请问这里还是招待所吗?可以住人吗?”齐宁问道。
“可以住人啊,要给钱的。”阿姨说道,对他们更好奇了。
这里几年前还是部队的招待所,那些当兵的撤走之后,这么多好房子都成了附近村民和村委的。
村里商量了一下,觉得这个招待所还是要保留的,不过小地方,来的人也不多,所以也没有像那些当兵的搞得那么正规制度化。
本地人知道的多,来了亲戚朋友不够住,是会带到这里的,反正来一个收一个的钱,不来她们继续做自己的活。
这里可比他们的潮湿的土墙瓦房好多了,都是部队的工程兵建设的。
就拿招待所的两层楼来说,基底墙面是大块大块坚硬的花岗岩石,上面是特制的灰砖垒的墙,特制宽大屋瓦。
这样的花岗石、灰砖、建制瓦,军团专供,外面根本买不到,也没钱买。
进了屋,地板是水磨石的,要多气派有多气派。
最方便的,是自来水、还有卫生间。
以前哪里想到,这样的房子,能给他们住呀。
此刻,两个长得很高的后生仔和两个漂亮的细妹,居然知道这里是招待所,他们是什么人?到这里是干什么的?
那个黑黑胖胖、长得很矮的阿姨对他们非常好奇。
四个人非常高兴,这样就可以在这里好好的呆上几天,把他们小时候的角角落落都走遍。
于是齐宁带头走过去,高兴的说:“阿姨,那我们要两间房,我跟我妹妹一间,他们两个男生一间。”
“可以的,不过你们是谁呀,从哪里来的?”
“阿姨,我们都是从外省来的。以前这里是部队,我们小时候在这里长大的,现在回来看看小时候的地方。”齐宁笑眯眯的。
她性格开朗大方,很会跟人打交道,现在她是四个人里的长姐,当仁不让的出面说话。
“哎哟,哎哟,波蝶压哦。”那个阿姨惊乍乍的叫起来。
她没想到,这几个部队小孩那么念旧,过去这么些年,还从外省跑那么远,跑回来看这个地方。
齐湘和钟策都笑了。
小时候听到“波蝶压”这几个字,觉着是骂人的,为着这,部队的男小孩和村里小男孩都不知道打过多少次架。
不过这么多年过去,现在乍一听到,却觉得分外亲切。
波蝶压——部队伢,他们以前本来就是部队小孩嘛,那时候是有什么误解……
“哎呀,你们这些孩子,跑那么远,快先过来,喝点水。”阿姨一听,非常热情。
部队走了,虽然他们得了很多好处,家家都有房子分,可是难免有些不习惯,心里有些空落落的。
从那以后,他们这些村落,就跟那些其他普通村落没什么区别了。
再也没有5点多,就乌拉乌拉响的起床军号;
没有那些阿兵哥震天响的喊号声和他们训练时的绿色身影;
没有那些可以蹭的露天电影;
没有那些紧急情况下,可以帮忙看病的军医。
没有那些方便的当地老百姓也可以去买东西的服务社;
也没有那些他们买他们蔬菜水果和柴禾的家属;
他们的小孩,也没有那些来自天南海北的部队同学了。
一方面,村民们庆幸那些白得的,分来的好东西;一方面,还有一种不太习惯的失落感。
毕竟,习惯了几十年的东西,突然被打破、被改变,任谁都会有些不习惯。
现在突然看到几个以前的部队小孩,这个胖阿姨,忽然就激动了起来,一下子对他们热情了许多。
阿姨招呼他们进屋喝水,问东问西,还特意给他们准备给了新的被褥。
要知道,其他客人来,床单被套能用上半年不洗。
办理好了入住手续,谢过热情的阿姨之后,四个人放下行李,就兴冲冲的出发,去山上他们小时候住过的地方。
操场坝子旁边有条路,就是上山的便道。往上走个几十米,就是一个对他们小时候而言,特别重要的地方。
这里齐着山脚,平出了一个长长的长方形平坝子,靠山脚正中间是一个长方形高台。
坝子靠山势往上,全部用一米多长、70公分见宽、50公分见高的条石,垒成了齐山宽的阶梯。横着有几百米,往上足有几十米高。
只有正中间,是用花岗石铺成的3米多宽的正常阶梯。
整个地方看起来非常的恢弘大气,又有些质朴的壮观。
这里是部队公放电影的露天坝电影场,是全团战士能齐聚一起的演武场、是大阅兵的练兵场。
这里更是孩子们的乐园。
每天他们上学放学,都要经过这里。
上学时,从大青石上逐层往下跳跃,就像一只羚羊。
放学时,一口气能爬到条石阶梯顶部的,那是体能超棒的小英雄。
更不用说平时,男孩们在这里用弹珠打子弹壳,扇纸牌,女孩们在这里嬉戏玩耍,风一样的奔跑撵耍。
这里承载了多少他们的童年记忆,美好回忆呀。
齐湘无数次想起,小学时,钟策哥哥当大队长,每次部队小孩放学排队走到这里。
随着钟策喊声“队伍解散”,孩子们才敢欢呼一声,撒开脚丫子疯玩。
那种时候,她就觉得钟策哥哥好厉害,能把部队这些皮猴子管得服服帖帖的。
王韬看着那又长又高的阶梯,真是叫苦不迭。
天气那么热,他一个小胖子,又汗又热,油都冒出来了。
哪里比得身边这三个,个个精神又好,体力又强。
钟策就不说了,连齐姐姐和齐湘都是一副体态轻盈,精力充沛的样子。
那么热的天气丝毫不觉得,走那么远的路也兴奋得不行了。
仰天长叹,果然是放养的孩子。
阶梯上完,就是野战团规模最大、气势最恢弘的建筑——大礼堂。
这里是室内开会、看电影、看演出的场所。靠外面有两层高,里面则是挑高七、八米的阔大空间。
这里也是孩子们的秘密乐园。
礼堂正门有十多二十来级宽大的阶梯,两边是高高的花台。
从阶梯两侧下去,是一排排高大的、需要双人才能合抱的黄桷兰树。
以前这些树就高,现在隔了几年再看,怕不有10多20米了。
此时正值花期,满树挂满了大朵大朵的黄桷兰,地上也铺满了落地的花朵。
那馥郁清爽的花香,随风飘的远远的,这味道,齐湘觉得比栀子花和茉莉花都好闻。
两姐妹欢呼一声,扑过去捡落了一地的花朵。
这个花,可是她们童年里最爱的一种花了。
它又香又白又美,捡一堆拿针线穿了,挂在手上、脖子上,可以装仙女、可以扮古代小姐,那就是女孩子们最好的手镯和项链。
苦尽甘来,如见桃源啊!
小胖子王韬呼呼的喘着气,抹抹头上的汗,乐颠颠的抱着相机,也往树荫下去了。
钟策老父亲一样和蔼的面容看着孩子一样的三人,尤其是看着齐湘就像只奔跑的蝴蝶,心里面的满足感无法言说。
他多喜欢看她这样无忧无虑、快乐天真的模样啊。
他希望他能永远守护她这样纯粹而透明的快乐。
“钟策哥哥,快过来呀,我捡了好多黄桷兰呢。” 齐湘快乐的叫着,只恨现在没带针和线,不然立马做一串项链给大家带上。
钟策嘴角微翘,酒窝若隐若现。他不慌不忙的走过去,心里突然升起了一个主意。
像只看到肉肥肥小鸡仔的狐狸一样,他微微轻咳一声,拿拳头微微抵了一下下巴。
他已经决定了,等会想个法子,明天早上,得把齐湘带到这里来。
他已经迫不及待的,要在黄桷树下,欺负一下天真烂漫、傻兔子一样的齐湘了。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