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七章
    杨二妮和程二栓两个决定正月二十四之前就要回家, 毕竟是结过婚的人,一大家子人等着他们俩回去过小年。
    两夫妻在廖小梅店里帮工挣了些钱,这次来上海帮杨宁馨看店, 本来前后一共有四十多天, 可是两人觉得前边没开店,尽是在弄装修, 他们不好意思要工钱, 主动提出让杨宁馨给少算一点, 就连一个月都不用算全:“就算二十五天吧, 只有这么久, 不能让你给五十的工钱,这也太多了,给四十块就行。”
    杨宁馨看他们坚持, 也就没有说多话, 结了这个月的工钱, 给了八十块。
    两个人拿了钱特别开心, 让杨宁馨带着他们去了一趟南京东路,买些上海特产带回家。
    杨宁馨怕杨二妮他们想省钱买硬座票, 自己跑去火车站给他们俩买了卧铺车票,拿了车票回来, 杨二妮和程二栓两个人都眼泪汪汪的,都不知道该说什么话才好。
    夫妻俩腊月二十二的火车,二十三能到X县,杨宁馨送他们上了卧铺车厢, 下车前丢了一个红包:“这是我给你们发的过年红包。”
    杨二妮正在弯腰整行李,这红包丢下来,有些措手不及,等她拿着红包追到车厢门口,乘务员拦住了她:“快要开车了,如果您是乘客请不要再上下列车。”
    “小六!”
    杨二妮拿着红包站在门口,看着杨宁馨一边走一边朝她挥手,眼泪吧嗒吧嗒掉了下来。
    在家里一分钱都挣不到,只能在地里头刨食,自从跟着廖婶儿进了城,日子就好过多了,简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她又跟着小六到了上海,不仅见识到了外边大城市的风光,多挣了不少钱,在过年回家的时候,小六还给她打红包!
    杨二妮拿着红包回了自己的床铺,程二栓凑了过来:“老板真客气。”
    “可不是吗?”杨二妮打开红包一看,几张崭新的十块钱钞票赫然入目。
    程二栓脸色发红:“这么多!”
    还以为里边装不过十块钱,每人几块钱意思意思呢,没想到竟然有五十块。
    夫妻俩捏着红包呆呆的坐在那里,看着车窗外的树木迅速朝后边倒退,心里头百感交集。
    “啥也不说了,来年好好给老板干活!”
    两个人无以回报,唯有一颗感恩之心。
    杨二妮和程二栓走了以后,杨宁馨开始了她单独看店的生活。
    已经是腊月二十二,来买衣裳的批发客商不多,来逛街的都只是零零碎碎的买一两件,她一个人应付得过来。而且她这店里已经没剩多少衣裳了,她开着门也只是年前清货,想把剩下的都给卖了,明年春节广东初八开市,唐美丽去进货的时候就该上春装了。
    没人进店的时候,杨宁馨拿着笔开始计算这一个月里店铺的盈利,毛收入六千有多,刨除房租水电人工费,还有工商所收去的税收,净赚了五千多,她满足的叹了一口气,现在资金总算能周转自如了,明天她就把三千块钱还给董熹瑜,自己还有五千块底子进货。
    七浦路的租金这么贵不是没有道理的,果然是客源足的好地方,杨宁馨有些奇怪前边两个租铺面的,为何他们竟然会亏本,真是想不通——除非是他们进货眼光太差,进过来的货物卖不掉还差不多,否则她真的没法想象,她能挣五千一个月,而他们却是亏本。
    按着这种挣钱的速度,杨宁馨大致估算了一下,一年以后能挣到五万块,如果她扩大经营,只有挣得更多。
    手里有了几万块钱,在这个时代不亚于百万富翁,她完全可以再扩大经营,把业务从最基本的服装买卖拓展开来,比如说可以和国际上的大品牌公司接洽,选在南京东路开服装专卖,也可以弄外贸原单的衣裳来销售——上海这边对于国际大品牌有一种执着的追求,不管价格有多么贵,总会有人愿意出钱来买。
    除了服装市场之外,还有无数新兴行业可以投资,比如说通信和IT行业等等。
    现在的中国,通信极为不方便,就是在上海这样的大城市,也没做到家家户户有电话机,想要联系上一个人,只能靠着写信,然而邮政的效率很低,就是在同城,平信也要两三天才能收到,除非是加急快件,那就会要速度快一些。
    然而加急快件需要更多的钱,大家的腰包这时候还没有鼓起来,没有紧急的事情,谁也不会想要多花钱寄加急快件。可是,随着社会的发展,通信技术成熟,慢慢的会出现不少先进的通信工具,比如说无线电话,比如说BP机,比如说手机。
    杨宁馨依稀记得,好像中国第一台BP机落户上海。
    这个用户会不会是她?
    想到这里,她莫名兴奋了起来。
    她要以这家小小的服装店为契机,做大做强,争取在一年内打下基础,到时候开拓新的市场,或许她真能成为中国BP机第一人呢。
    大致规划了一下她灿烂的前景,杨宁馨拿出了专业术语词典继续替董熹瑜翻译论文。
    翻译论文比她想象里的要难,专业词汇有词典解释,更让人头疼的是如何精准的表达出做实验的过程,这可是一点纰漏都不能出现。
    杨宁馨为了这篇论文,专程拜访过她的英语老师,拿不准的地方都和她一起商量。英语老师是归国华侨,人特别好,也很喜欢像杨宁馨这样上进的学生,看到她主动找自己讨论英语相关的问题,对杨宁馨更是高看了一眼。
    “这些东西不是简单的日常用语,必须非常严谨,一定要用书面语,不能通篇都是非正式英语。”
    英语老师很耐心的看过开始十来页翻译以后,很细心的给她做出一堆标记:“这些地方都需要改动,你自己回去好好琢磨琢磨。”
    有了最开始的指引入门,聪明的杨宁馨在研究了那些改动的地方以后,有了自己的一点心得体会,翻译起论文来分外得心应手。在这个没有网络的时代,不能通过百度去寻找答案,一切都得靠自己摸索,可是当完成一项任务的时候,会有很强的成就感,心里头幸福感爆棚,幸福指数杠杠的。
    虽然此刻是寒冬,虽然天上还下着雨夹雪,可是她的心却是暖暖的一片。
    “小六!”
    正在低头认真的翻译,听到外边有人喊她,杨宁馨瞥眼一看,一把雨伞斜着从外边伸了进来,看到下边那双笔直的大长腿,她就知道是邱成才过来了。
    “今天下这么大雨呢,你还过来干啥?”
    杨宁馨把词典推到了一遍,站起身来:“你看看,鞋子上都是泥水。”
    邱成才把伞收拢,甩了甩,雨滴飞了起来,就如拉直的线条:“我来接你回学校啊。”
    杨宁馨看了看外边,现在的雨下得比白天要大多了,白天还是雨里头夹杂着少许雪花珠子,落到地上很快看不见,而现在的雪珠子似乎更多更密了,打得玻璃砰砰砰的响,她看了一眼邱成才的伞面,上头还有一点点白色的雪花。
    “唉,我都不准备回学校了,你却又跑了过来。”
    杨宁馨指着装在店铺上边的小阁楼:“这里有现成的被窝,我打算就在这里歇着好了,跑来跑去的太麻烦。”
    邱成才一脸无辜:“我联系不上你啊!”
    他在实验室忙了一整天,到了晚上七八点有些坐立不安,师兄们知道他要来七浦路接人,都劝他早点过来:“今天下雪呢,万一雪下大了,晚班公交提前停了,那可就糟糕了。”
    被他们一催,邱成才也觉得有些着急,回宿舍拿了一把伞朝七浦路这边赶。
    没想到,小六竟然不打算回去了。
    也难怪,杨二妮和程二栓回X县了,铺子没人守,小六想到这里呆着也是顺便守了店。
    “小六,你不回去了?”
    杨宁馨摇了摇头:“懒得跑了,就到这里歇着算了,顺便看店。”
    邱成才有些失望,他走到桌子旁边坐了下来,伸手放到桌子下边,那里有一个小小的蜂窝煤炉,那是杨二妮他们平常做饭菜用的,到了冬天的晚上,这煤炉就兼了烤火炉的功能。
    伸手烤了一阵,全身暖呼呼的,邱成才坐在那里有些不想动弹,他低头看着杨宁馨翻译英语,和她有一句没一句的说着实验室今天的事情。
    “今天终于有了一点点突破,一位师兄负责的那个实验里染色体出现缺失。”
    “真的吗?染色体缺失?是什么原因呢?”杨宁馨瞪大了眼睛,染色体缺失,那会导致DNA发生变异,基因缺陷或许由此而来。
    “暂时还没查清原因,只是发现染色体外臂的外端区段发生的缺失,我们已经把这个记录了下来,看看还有没有其余部位的缺失。”
    杨宁馨轻轻吁了一口气:“这不是21三体综合症,要是你们现在能发现提前检测的办法,那该多好啊。”
    “21三体?”邱成才有些惊讶:“小六,你是在说那个Down综合症吗?你怎么知道这个?是不是考中科大少年班的时候看了相关的书籍?”
    邱成才真的觉得很佩服杨宁馨,她知道的东西真多,像她刚刚提到的,他还是在大学里才接触到,可她这个非专业人士竟然能信手拈来。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