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网 > 穿越重生 > 八零年代金满仓 > 第二章 十点八分八秒

第二章 十点八分八秒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3)如果这天只更新一章,章节掉落时间如下:

    零点八分八秒准时更新~~

    另外还想弱弱的呼吁一句,我知道菇凉们现在都是拿手机或者app看书,但是可否能帮帮忙,哪一次花时间在电脑上登录下晋江,然后用电脑登录的账号订阅一次某烟这篇文,订阅界面的左下角有个是否自动续订,菇凉们可以勾选上,订阅完毕,退出,以后就不用再登录电脑订阅看文了。

    为什么某烟想请大家这样做呢?因为这关系到一个百分比的问题……

    菇凉们用订阅某烟的文,某烟与晋江分账是5:5,也就是说,如果某烟每天进账一百块,自己拿五十,晋江拿五十,然而要是菇凉们用电脑订阅某烟的文,某烟与晋江分账是7:3,也就是说同样进账一百块,某烟拿七十,晋江拿三十,这中间就有二十块钱的出入!可以买一个很高档的盒饭了!

    所以,某烟拜托下大家,如果有时间的话,麻烦帮个忙登录下电脑订阅一次,并且勾上那个自动订阅,以后每天更新都会自动续订,菇凉们也可以拿起手机就直接看下去啦~~如果觉得不想追某烟这文了,可以登录电脑,把自动订阅取消就行了,以后就不会再自动订阅啦!!

    某烟急需挣奶粉钱,所以只好来向各位菇凉请求帮忙,用电脑订阅一次并勾上自动续订选项,谢谢,无比感谢~~

    ☆、第 26 章

    湖泉村的忠字舞排练非常顺利, 每天收工,男女老少就自觉来到斜坡上训练。

    杨林江的组织没得说,杠杠的,湖泉村里的人也服他管,一听着他吹口哨, 就自觉朝斜坡上走。有几次廖小梅抱着她走在队伍后头时, 杨宁馨看着前边一片黑压压的人头,感觉杨林江是在赶着一群下池塘觅食的鸭子。

    虽然杨林江组织得力,但是杨宁馨觉得,那十个女知青的功劳不可抹杀,甚至比杨江林的组织还要重要。

    村里的后生都不用杨林江吹口哨,早就颠巴颠巴的跟着女知青一路走到了斜坡,廖小梅怀里的杨宁馨在后边瞧着,好像那些女知青手里有一根无形的绳子, 她们走到哪里,湖泉村的后生就跟到哪里,一双眼睛巴巴的朝她们那边看。

    左亚辉不愧是艺术学校毕业的,不仅仅自己跳舞好看, 编排的节目也很棒, 她巧妙的将《大海航行靠舵手》《北京的金山上》和《敬爱的□□》三支歌曲糅合在一起,利用队形变化,合理安排舞蹈人员位置,扬长避短将整齐划一体现得淋漓尽致。

    前边都是又高又好看的俊男靓女,那些矮个儿的放后排自然就被遮盖了, 老人家行动不便肢体不协调也在后边被人墙盖着,一点儿差错都看不出。

    虽说杨宁馨参加了排练,可毕竟她人小,村里人都不忍心让她跟着反反复复的排练,就让杨家几个小子在一旁轮流带着她,狗蛋和大柱索性将那个木头围栏给搬了过去,他们上场排练时就把杨宁馨放在围栏里,让她一个人乖乖的在旁边呆着看热闹。

    杨宁馨出场时间最短,也最宝贵。

    每天最后一次排练,左亚辉都会给大家打气:“mao主席教导我们,决不能向困难低头!我们要有雄心壮志打败一切困难!小六都要来跳忠字舞了,我们又有什么不能做到的呢?”

    好吧,她被当成了勤学苦练的典型,得了左知青的表扬!

    杨宁馨昂首挺胸走到最前边时,心中充满了骄傲与自豪——她也能为湖泉村贡献一份力量啦!

    不知道为什么,排练的最后一次总是最合节拍的,或许是大家都想早点回家去吃饭,听说是最后一回都来了精神,特别是看到杨宁馨摇摇晃晃的走到最中央,对比自己,觉得全身都是力气。

    杨宁馨前世有些跳舞的基础,这忠字舞又简单,只要合着左亚辉唱出的歌来走节奏就行,对她来说根本不是什么为难的事情。

    动动肉乎乎的小手手,跺跺胖乎乎的小脚脚,脑袋一歪卖个萌,一切都很完美!

    湖泉村一定能取得比赛胜利,把自己对mao主席的忠心表达出来!

    很快就到了快过年的时候,冬天地里头没有太多的事情,生产队里也没有督促出工,于是乎杨林江成天招呼村里的男女老少跳忠字舞。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每天上午一场下午一场,跳得全身热乎乎的,身上的棉袄都得要脱掉,露出里边的毛线衣裳。那个时代真是穷啊,毛线衣上一个个的洞还在穿,杨宁馨看着那些勤劳质朴的村民,心中暗暗想着,等到她长大,改革开放的春风吹了过来,她一定要带领湖泉村走出贫穷,共同致富。

    ——不说别的,至少大家都能穿新衣,吃饱饭。

    在跳忠字舞的人群里,杨宁馨的衣裳是最新的,杨树生借着过年的由头,又给她从里到外添置了一套衣裳。里边是棉布的衣裳,外头是一件厚实的棉袄,廖小梅亲手做的,棉花密密的压平了,再用线给压出边来,棉袄上头还穿了一件背背衣,廖小梅细心的缝了两道木耳花边,让那背背衣看上去格外新颖。

    “城里的娃儿都是这样穿的哩。”

    廖小梅上次跟着杨树生进城给杨宁馨扯布,特地留心了城里娃儿的穿着打扮,回来以后照着那样儿给杨宁馨打扮起来:“我们家小六穿什么都好看,这些新式衣裳穿到她身上就更好看了。”

    湖泉村里的孩子们都羡慕杨宁馨,穿新衣,吃零食,这生活可不是一般人能过上的,每次杨宁馨走到哪里,羡慕的目光就跟着她转到了哪里。

    “小六可真是好命,掉到糖罐子里了。”村里人一提起杨树生家的小六,不由得一个个赞她有好命,只不过也不得不承认这娃儿太机灵:“小六也值得她爹娘对她好,人生得好看,又聪明,不疼她还疼谁?”

    杨树生单位到二十九才放假,那天他回来很早,交叉背着两个大袋子,手里还提着两个袋子,好像是个搬运工一样。杨家几个娃儿站在自家走廊上,见着杨树生的影子,欢呼一声,飞快的跑了过去迎接他,廖小梅也牵着杨宁馨慢慢的走了下去。

    “大伯,都带了些什么东西回来?”

    几个娃儿攀着杨树生的胳膊,伸手去帮他提袋子:“有没有鞭炮?”

    “大伯,是不是带了瓜子花生回来了?是不是刚刚炒出来的?”牛蛋现在到了嘴馋的年纪,只会提着要吃,口水都要流了出来。

    杨树生把几个包都卸了下来,摸了摸狗蛋的脑袋:“过年当然少不了鞭炮,也少不了瓜子花生啦,狗蛋,你带弟弟们把这些包搬到堂屋去。”

    听说自己想要的东西都有,几个小娃儿开心得要跳了起来,狗蛋有九岁了,力气比牛蛋他们要大,一个人拎起一个背包就朝堂屋里走了过去,剩下几个两个人抬一个包也走得飞快,只想快些到堂屋里去打开包瞧瞧大伯都买了些什么。

    廖小梅抿着嘴笑:“这一次你给小六带了啥礼物呢?”

    “爸爸!”杨宁馨抬头望着杨树生,奶声奶气的喊了一句。

    说来奇怪,刚刚开口喊第一句爸爸妈妈的时候,她还有些觉得尴尬,心里有些不自在,可是喊得多了,她感觉自己已经完全投入到小娃儿这个角色里,喊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完全不觉得有什么不对劲,而且越喊越顺口,越喊越甜。

    “小六乖,来,爸爸抱抱!”杨树生蹲下身子张开双臂,杨宁馨扑进了他的怀里,杨树生拿了胡须蹭了蹭她:“有没有想爸爸。”

    “想。”杨宁馨一本正经的点头,乌溜溜的眼睛一眨也不眨的望着他。

    她真把杨树生当成了自己的父亲,他对自己的细心关怀,他的忠厚朴实,让杨宁馨觉得他值得一个父亲的称呼。

    杨树生开心的笑了起来,伸手到口袋里摸了摸,摸出了几个彩色的橡皮筋。

    廖小梅看着那几个橡皮筋,又看了看杨宁馨浅浅的头发,笑了起来:“咋就给她买这个东西了,现在还用不着哪。”

    “用得着,你没看咱们小六的头发都这么长了吗?”杨树生抓起杨宁馨一把柔软的头发,很是得意:“小六的头发长得很黑,又细又软,扎辫子最好看了。”

    “还太短了点,怎么够扎。”廖小梅还是觉得自己的宝贝不用太多的装饰也很好看,再说她还有些担心:“橡皮筋缠着小六的头发,她会痛的。”

    “不会,这是用细毛线缠了一圈的。”

    杨树生欢欢喜喜抱着杨宁馨朝屋子里边走:“小六,爸爸给你扎小辫去。”

    回到屋子里,桌子上摆好一面镜子,杨树生把杨宁馨放到凳子上坐好:“小六,你看着爸爸怎么给你织辫子啊。”

    杨宁馨点了点头,甜甜的应了一句:“好。”

    杨树生欢喜得全身打了个哆嗦,伸手摸了摸杨宁馨的脑袋:“小六真乖。”

    他拿起一把梳子,慢慢的给杨宁馨把头发都梳柔顺了,这才开始给她扎小辫,杨宁馨听着他嘴里哼着歌曲:“别人的闺女有花戴,爹爹钱少难买来,扯上二尺红头绳,与我喜儿扎起来……”

    这旋律很熟悉,不是《白毛女》里头杨白劳给喜儿扎头绳时唱的歌吗?倒是很应景,好像杨白劳也是过年的时候去给喜儿买红头绳的。杨宁馨从镜子里看着后面,就见杨树生一脸温柔的看着她的脑袋,一双手很细致的挑起几缕头发,然后用橡皮筋给她慢慢将那几缕头发绑到了一起。

    廖小梅靠着房门站着,看杨树生那全神贯注的模样,微微一笑:“树生,你还记得咱们成亲第二天不?你也给我扎了头发。”

    杨树生抬头看了她一眼:“小梅,咱们是结发夫妻,当然要给你织头发嘛。”

    结发夫妻……杨宁馨很想开口给爹娘科普一番,可最后还是忍住了,她要是给他们俩解释,肯定会引起他们的惊慌。

    就当没听见吧,她抬头望向廖小梅,就见她一脸温柔的看向这边。

    “小梅,我要感谢你,这么多年帮我操持这个家,我去县城上班,你在家里照顾爹娘和小红,都没埋怨过一句。”杨树生把左边的辫子绑好,换了一个方向给杨宁馨绑右边:“现在咱们有了小六,就是最团结最温暖的家。”

    廖小梅走了过来,把一只手放在杨树生的肩膀上:“树生,这么多年我没能生娃儿,你从来没说过一句重话,我真的很感激你。”

    “咱们是夫妻俩,有什么困难都要一起解决,怎么能埋怨你一个人呢?”杨树生憨憨的笑着:“咱们有小六了,还说那些话干嘛,小六就是咱们的亲生女儿,你可千万别再在她面前说了,小六聪明着哪,指不定能听懂。”

    “嗯。”廖小梅抬起手擦了擦眼睛,心里满满都是幸福。

    ☆、第 27 章

    杨宁馨过了这个年代的第一个除夕夜。

    这个除夕, 桌子上饭菜并不丰盛,只有八个菜碗,四个荤菜四个素菜,并没有美酒饮料这些东西,两张方桌拼到一起, 中间摆了菜碗, 周围都是粗瓷饭碗,老杨家大人小孩一共十四个,都坐在桌子旁边,开开心心的吃饭说话。

    杨宁馨被廖小梅抱着,看了看那几个荤菜。

    说是荤菜,其实也不是大荤,没有蒸得油汪汪的梅菜扣肉,也没有炖得稀烂的鸡肉, 就连猪蹄这些东西都没有,荤菜只是素菜里炒了肉,只不过这些肉都很扎实,比起平常看到的肉末, 这里确实是肥厚的大肉块了。

    杨家的大人们乐呵呵的将肉块夹起, 每个娃儿碗里放了一块,狗蛋牛蛋两个人眼睛瞪得溜圆,拿了筷子戳着肉块就往嘴里塞,大柱二柱三柱几兄弟吃得比较斯文,都是拿筷子把肉块戳烂, 夹了那小块的肉放到嘴里慢慢嚼。

    一年到头,也就是除夕夜里头能放开肚皮吃肉,这真是一种难得的幸福,大柱二柱他们几个细嚼慢咽,真恨不能将这一段时间无限拉长,能与下一个除夕完美接轨。

    杨宁馨现在还年纪小,不能吃大鱼大肉,廖小梅撕了一点点肉丝,用筷子挑着送到她嘴里,牙齿还没长全,只能瘪了瘪,一点点香味从肉丝里钻了出来,从舌尖到心里,那是一种洋溢着幸福的香甜。

    杨国平和王月芽坐在桌子正中央,看着几个娃儿吃肉吃得香喷喷,两个人也笑得很愉快。一年到头的忙着过了,也就这一段时间稍微得了点宽松。最愉快的事情莫过于看着儿孙满堂在一起吃团年饭。

    “婆娘,咱们准备好的东西呢?”杨国平看了看王月芽:“快些给他们,你看娃娃们眼睛都要忘穿了。”

    王月芽笑得眯缝了眼,从衣兜里摸了摸,掏出了几张五毛钱的钞票,钞票上头用红毛线给拦腰束了一下,她拿起钞票朝几个娃儿晃了晃:“来,爷爷奶奶给你们的压岁钱。”

    几个小娃儿欢呼一声,放下筷子飞快的朝王月芽跑了过去,王月芽每人发了一张五毛的钞票,慈爱的看着几个孙子:“别乱花咯,想清楚自己想买什么再花钱。”

    “知道啦,谢谢爷爷奶奶。”

    五个小子捧着钱坐了回去,心思已经不在吃肉上头,低着头,喜滋滋的捧着五毛钱看了个不停。

    王月芽的眼睛朝杨宁馨看了过来,朝她笑着伸手:“小六快到奶奶这边来。”

    廖小梅把杨宁馨放到了地上,杨宁馨一摇一晃的朝王月芽那边走了过去,大柱赶紧溜下凳子牵着她的手:“小六,你可要小心一点呀。”

    杨宁馨抬头冲大柱笑了笑,杨水生家三个娃要比杨土生的狗蛋牛蛋仁义,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性子随娘。刘玲玲虽然有些小农思想,可整个人跟面团一样的,很少去计较什么,杨国平和王月芽说什么,她就做什么,而二婶娘熊芬可不一样了,处处想要占强掐尖,只是她很蠢笨,一点也不聪明,往往才弄出点小动作就被王月芽识破,少不得挨顿骂。

    要是换成别人,早就老实了,可熊芬却还是以微弱的战斗力投入婆媳PK里,每次都死得很惨,可每次她都会爬起来,伺机而动。

    说实话,杨宁馨还是挺佩服熊芬的锲而不舍,她以一种母鸡找食喂幼雏的模样护着狗蛋牛蛋,其实也是一种母性的体现,只不过她用错了方法而已,要是能像刘玲玲那样,把杨国平和王月芽哄得开开心心的,狗蛋和牛蛋也能得更多好处。

    大柱牵了杨宁馨走到了王月芽身边,王月芽伸手在右边衣兜里摸了摸,掏出了一张用红纸拦腰束住的钞票。

    一元钱,女拖拉机手握着方向盘,一脸微笑的望着前方。

    “咦……”熊芬没忍住,马上就开了口:“咋狗蛋牛蛋拿到的是五毛哩?”

    婆婆教训过她好几次了,她也总是告诉自己不要多说话,可是一看到压岁钱都不同,熊芬的火气就蹭蹭蹭的朝上涨。

    怎么着也该是一视同仁吧,咋小六还多了五毛?

    王月芽朝她瞥了一眼:“大柱二柱三柱也是五毛。”

    熊芬攥着筷子戳了戳碗里的肉,心里头不服气,嘀咕了一句:“可小六拿的是一块。”

    “二伯娘,这是小六第一个除夕哪。”大柱很懂事的替王月芽解释:“再说了,奶奶说过的,我们家就小六一个是女娃娃,她最金贵,当然要比我们拿得多。”

    “瞧瞧,瞧瞧,大柱都比你懂事。”王月芽以一种我不屑和你说的目光看着熊芬:“咋就越活越回去,连小娃子都不如了?”

    杨水生瞪了熊芬一眼,夹了一块肉到她碗里:“快吃吧,有东西都堵不住你的嘴?”

    见着气氛挺沉闷,杨宁馨决定卖下萌,她拿着那张一块钱的钞票朝大柱手里塞:“二哥,你把它撕开……分了……”

    大柱摇了摇头:“小六,不成啊,撕开了这钞票就没用啦。”

    “哦……”杨宁馨捧着钞票看了看:“那我给爸爸!”

    她摇摇晃晃跑到杨树生身边:“爸爸,买东西,一起吃!”

    “你瞧瞧,瞧瞧,咱们小六多贴心呐!”王月芽夹了一块酸萝卜皮放在嘴里嚼了嚼,语重心长的说:“咱们大人怎么着也要比小娃子心胸开阔些不是?都说家和万事兴,要是一个家里不齐心,整天想着怎么占便宜,这个家还能兴旺吗?”

    熊芬被王月芽一顿说,脸臊得通红,筷子搁在碗边,拿也不是,不拿也不是。

    “老二媳妇,我可不是针对你。”王月芽看了看桌子旁边的人,叹了一口气:“现在这个年头,日子不好过,咱们不多积攒些粮食和钞票,到时候万一又来个大ji慌,怎么能熬得过去?我这心里都有一杆秤,该怎么做,什么时候该做什么,心里头明白着呢,你也莫要觉得我老糊涂了,啥事都整不好。”

    “娘,您快莫要说了,都是我没管好她。”杨水生赶紧向王月芽表态:“以后熊芬会知道该怎么做的。”

    “那就行。”王月芽满意的笑了笑:“咱们家虽说有两个吃国家饭的,可有六个娃要娶媳妇招女婿,这钱可要紧巴着用才行,要不是到时候你们儿子打光棍,看你们不还得埋怨我和你爹哩。”

    “娘,我们都知道您的意思了。”杨树生憨憨的笑着,端起茶碗来:“今儿大年三十,做儿子的没啥好说的,以茶代酒,祝爹娘身体健旺,事事如意。”

    杨树生起身,弟弟弟媳也跟着站了起来,小娃儿们也像模像样的端着碗向杨国平和王月芽敬茶,一家人和和乐乐的,刚才的不愉快顷刻间已经被抹去。

    吃过饭以后围着炭火盆子守岁,王月芽拿出藏了好久的桔子出来,用竹签子串了放到炭火上烤,火星子哔哔啵啵作响,伴着一种桔子独有的清新香味弥漫在整间堂屋,不时的还能听到轻微的炸裂声,和外头稀稀拉拉的鞭炮声应合。

    到了十二点,杨树生拿出一小封鞭炮交给狗蛋:“这吉祥炮仗就给你来放了。”

    狗蛋高兴得快要跳了起来:“大伯,真的让我放吗?”

    放吉祥炮仗是这一块地方的旧俗,每年除夕到十二点,大家都会聚在地坪里,由家中的长子点燃一封鞭炮,要是鞭炮响亮清脆,那就意味着来年做什么都成,事事如意。

    杨树生让狗蛋来放吉祥炮仗,那就是说,以后狗蛋是要挑家中大梁的,杨水生和熊芬站在那里相互看了一眼,熊芬默默的将脑袋低了下去。

    杨树生点了点头,把点燃的香塞到了狗蛋手里:“我说了让你放你就拿去放得了。”

    “好好好!”狗蛋眉开眼笑的拿了炮仗走到地坪中央,杨宁馨担心的看着他,生怕他一个不留神被炸到。

    狗蛋身手敏捷,点燃了鞭炮就飞快的跑到了一边,“噼里啪啦”的声音震耳欲聋般响起,与不远处的鞭炮声混合在一起。没有多长时间,这个宁静的小村庄就被一层淡淡的青烟笼罩,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硝烟的味道。

    “今年鞭炮可是响亮,来年咱家日子会更好过的。”王月芽满意的点了点头,扶住杨国平的一只胳膊,两个人慢慢的朝前边走了过去。杨宁馨被廖小梅抱在怀里,看着杨国平和王月芽的背影,心中忽然有一种敬佩。

    这就是中国淳朴的农民,不管条件多么艰苦,他们都能在苦的日子里体会到甜。

    “你咋说话的哩?小六多拿五毛钱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杨水生刚回到自己屋子,就语气很不满意的冲着熊芬低低埋怨了一声:“就会丢人现眼!”

    熊芬的脸火辣辣的,有些发烫,她低着头嘟囔一声:“我也没多想,就看她比狗蛋牛蛋多拿了五毛钱。”

    “你也不想想,大哥为了让咱们过好这春节拿了多少钱出来?”杨水生横了熊芬一眼:“你还好意思到这里拿五毛钱说道!”

    “行行行,我知道错了。”熊芬认错倒是挺爽快,她弯腰把床上的被子给铺上,又嘀咕了一句:“老三家三小子,咱们才两个,到时候娶媳妇,他家还是占强。”

    杨水生站在那里半晌没说话,脱了衣裳钻进被子,背对着外头,一声不吭。

    “哎哎哎,你咋就睡了?咱们说说话!”熊芬精神好得很,一屁股坐了下来,稍微用力拱了拱,就把杨水生拱到里边去了:“初二去我娘家,咱们带什么东西去拜年?”

    “带啥?你自己准备呗。”

    “咋能自己准备?往年都不是婆婆给准备的吗?咱们一年到头的为家里操劳,大哥没在家,大嫂才一个人出工分……”

    “你闭嘴!”

    杨水生有些泄气,他娶的这个胖婆娘,怎么就总是这样鼠目寸光哪。

    作者有话要说: 刚刚看到菇凉们有说没有电脑的,其实还有一个方法可以用手机做到登录电脑这神奇的事情!步骤如下:

    1 打开手机的百度或者其余浏览器

    2 在搜索栏里填上“晋江文学城网页版登录网址是啥”(最好打一个百度知道在后边)

    3 出现一堆搜索结果,最好是点那个2017年11月的那个回答百度知道问题的结果,里边有个链接,因为作者有话说里不能放链接,可能会锁文,我就不放了,大家可以自行搜索

    4 点开那个链接进去,就是晋江的电脑版了,登录,勾选自动订阅,完成订阅,就可以啦~~

    如果以后觉得这文没有吸引力,不想看下去,以同样的方法登录一下,然后去掉自动订阅前边那个勾,就行了!(当然,某烟希望能有大家的一直陪伴哟~~)

    谢谢菇凉们的支持~~

    ☆、第 28 章

    正月初一, 祭拜祖先,还要去上坟。

    杨国平腿脚不便,杨家的女人一般也不用去,剩了杨树生三兄弟带着自家儿子一块去山上给祖坟烧香。

    “树生,你把小六也捎上。”王月芽指着窝在廖小梅怀里的杨宁馨:“好歹也让祖宗知道你有后了哇。”

    杨树生点了点头:“娘说得对, 我还真得带上小六。”

    “路有些远, 小六还是到家里吧。”熊芬脸上挤出了笑容:“我们帮着大嫂带她玩。”

    杨宁馨疑惑的看了熊芬一眼,这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平常熊芬对她可并没有太多的好脸色,因为在她心里,自己把她儿子们的好处都给捞了。

    不仅仅是杨宁馨,屋子里的人都朝熊芬那边看,看得她有些不好意思,讪讪的问了一句:“咋的了?就兴玲玲帮着大嫂带小六玩啊?”

    她可是想了一个晚上,这才想通了一点点, 小六这会子是公公婆婆的心头肉,是这家里的宝贝疙瘩,自己要对小六好,才能讨好婆婆, 可为啥大家都用怀疑的眼光看着她呐?天地良心, 她可没有别的想法,一定要说有啥想法,那就是……小六去拜祖坟,那不是把她当男娃儿看了?

    当男娃儿看,以后就会招女婿, 招了上门女婿,大哥家的财产可都是小六的了。

    熊芬一想到这上头,就觉得自家吃亏了,要是没小六,大哥大嫂存下的钱财,不该是给几个侄子花的吗?自己狗蛋牛蛋总能得些好处。

    “你在家带牛蛋吧,他人还小,走不了这么远。”杨水生摇了摇头:“我们兄弟三个轮流抱着小六就是了,也不累。”

    自己家的蠢婆娘不知道在打什么鬼主意,可千万不要惹出麻烦来才好,杨水生决定堵上一切可能发生的危险,坚持要把杨宁馨也带着去祭拜祖坟。

    熊芬生气的看了杨水生一眼,自家男人都不相信她了?真让她觉得有点委屈。

    “就这样得了,你们三兄弟每人带上自家老大过去,牛蛋和二柱三柱留在家里,我们来照顾他们。”王月芽终结了这个话题,催着廖小梅去给杨宁馨找衣裳:“穿上那件新的花棉袄,再套上背背衣,把我给她织的围巾拿出来给她包着头,别被风吹了。”

    不一会儿,杨宁馨就被裹得严严实实的,跟着杨树生上了山。

    虽然是说上山,可其实这里的山并不高,还没得十分钟就到了山上找到了祖坟。那一圈坟头都是杨国平的一些亲人,杨树生先带着两兄弟到了自己爷爷奶奶坟头祭拜,烧了一叠钱纸,在坟上插了三根香,又把带过去了几个碗摆上。

    一个个的磕头行礼,轮到杨宁馨的时候,杨树生怕她弄脏衣裳,自己抱着她跪拜在坟前,口里念念叨叨,杨宁馨竖起耳朵听了个大概,就是感谢祖宗保佑,自己终于有后代了,以后给祖宗修坟的时候再把小六的名字刻到碑上,让祖宗知道他们又多添了一个曾孙女儿。

    杨宁馨盯着那块墓碑看了很久,上边刻了很多名字,有杨国平和王月芽的,也有杨树生三兄弟和媳妇的,下边还有牛蛋他们的名字。在墓碑上加名字,也就是说自己就被正式承认为杨家的一份子了,她与旺兴村那个唐家毫无关系,她也不再是二十一世纪那个唐美红了。

    回到家,杨树生就和杨国平王月芽提起加名字的事情,两个人听了都点头:“那当然要加了,等着农闲的时候请了邻村的石匠师父过来,把两块墓碑好好捯饬捯饬一下,把咱们小六的名字刻上去。”

    说完祖坟墓碑上添字的事情,两人要杨树生把廖小梅喊了过来,指着桌上的几个草纸包起来的东西:“这些明天给小梅家带过去,可别让亲家觉得咱家小气。”

    廖小梅看了一眼王月芽,有些不好意思:“娘,我和树生已经准备好东西了哩,这些给熊芬和玲玲她们带着回娘家去吧,她们毕竟手头没我们宽裕,一年到头也就回那么几次娘家,多带点东西也是应该的。”

    “她们回去的东西我也已经准备好了,这是你们的一份,今年是你们第一年带小六回外婆家走亲戚,不多带点礼咋行哩?”王月芽摆了摆手:“别说多话了,跟你娘说,有空的时候多来咱湖泉村走一走,看看她乖巧伶俐的外孙女儿!”

    廖小梅听了点了点头,抿嘴笑了笑:“那我替我娘谢谢婆婆了!”

    湖泉村这边的习俗是“初一崽,初二郎”,大年初一必须在婆家过,到了初二,女婿便跟着媳妇回娘家,所以王月芽初一里头就把三个儿子去丈母娘家里的东西都准备好了,虽说农村里没啥好东西送的,可左右是一片心意。

    提了几个纸包朝外边走,刚刚走到门口,就看到一个人影朝后边一晃。

    只可惜这身子有些胖,行动不敏捷,躲都没处躲。

    熊芬尴尬的笑了笑:“大哥,大嫂。”

    身子不安的扭了扭,眼睛却瞄到了廖小梅手里提着的纸包。

    廖小梅见着熊芬的眼睛睃了过来,尴尬的笑了笑:“爹娘给咱们每家都准备了一份哪。”

    熊芬没出声,一摇一晃的朝自家屋子走了过去,杨水生见着她喘着气走进来,有些奇怪:“你这是咋的了?怎么脸这样红?”

    “嗐,我跟你说,刚刚我看到大哥大嫂从爹娘屋那边出来,手里提着几个包!”熊芬一屁股坐到了床上,床柱子晃了晃,“吱呀吱呀”的叫了两声。

    “几个包又怎么了?咱们明天去你娘家,还不得爹娘打发人情?”杨水生吧嗒了一口烟叶,喷出了一缕白色烟雾:“我都告诉你了,别这样小肚鸡肠,都是一家人,计较这么多干啥?想想昨晚娘给小六压岁钱,你还蹦跶出来说话,羞不羞!”

    熊芬一只手抓住床边,眼睛朝天上翻,很是不服气:“我小肚鸡肠?是你不晓得去争!当年你爹腿废了回家,要一个人去抵职,怎么你就不知道多到他面前去说说呢?咱们的狗蛋可是长子,什么好的都不该给他留着?你抵了职,到你退下的时候,就不该是狗蛋给顶上了?凭啥给你大哥?他又没孩子!我就是想不通哩,为啥爹娘就只记得大哥不记得你!”

    杨水生挠了挠脑袋,手里的卷烟叶子差点没拿稳,他眉头深深皱起,长长的吐了一口烟雾,提了提裤子站起来:“说这么些有的没的做啥?明天要回你娘家,就不知道去爹娘那边拿礼数?”

    “哼,你大哥每个月那么多钱,还要到爹娘那里抠东西,要不是他,那些东西不全是我们的吗?”熊芬气哼哼的站了起来,一脸的不高兴:“狗蛋都能帮着放牛了,工分咱们家拿得最多,可东西却拿一模一样的,你弟弟那边还多一张吃饭的嘴!”

    “少说两句不成?”杨水生被她唠叨得有些心烦意乱,把烟叶一丢,脚踩在上边碾了又碾:“你是不想回娘家了是不?那好,东西也不用去拿了,我和娘说一句,都给三弟家好了。”

    “谁说我不想回去的?”熊芬有些慌,将杨水生的身子推开,笨重的弯下腰去捡地上那半片老烟叶:“你看看,看看,这不可惜了?”

    杨水生叹了一口气,默默的走出了屋子。

    媳妇节俭肯干活,心疼儿子,可就是爱计较,杨水生费了很大的劲都不能把她的思想转变过来,这是让他最头疼的事情。

    老杨家送给亲家几色礼物有云片糕、寸金糖、瓜子和橘饼,四样东西都用硝纸包成方方正正四个角的包,上边压上一小条红纸,取个吉祥如意的意思。这种送礼配置在当时的农村已经算是不错的了,一般人家最多送上两样,而老杨家送了四样,那是表示了对亲家的重视。

    熊芬口里嘀咕,可却还是舍不得那几样礼物,磨磨蹭蹭去了王月芽那边,见着桌子上堆得整整齐齐的几个包,心里头酸溜溜的。

    要是大哥大嫂不拎走四个,那自己可以多拿两个包哩。

    王月芽没仔细看熊芬的脸色,从衣兜里掏出了一小叠红纸束住的钱:“这个你拿了去给侄儿侄女,也哄他们高兴高兴。”

    熊芬眼睛一亮,开开心心接了过来,虽然都只有两角钱一份,可也能给她挣面子,想想侄儿侄女围着她伸手要拜年钱的场面,熊芬的眼睛就笑得眯成一条缝。

    娘家都说她嫁得好,每次回来带不少东西,还能贴补娘家一点钱。熊芬心里头有些苦,这些钱可都是她从牙缝里省出来的,王月芽有时候给她几毛钱做零花,她就全给赞下来,回娘家总要塞个两三块,也是做女儿的心意。

    好在杨水生从来不计较这些,否则还有得吵哪,村上好几家,就为着媳妇偷偷给娘家塞东西,吵得全村都知道了。

    自家男人还是不错的,要是他能抵职去县城上班,自己日子就更好过了。

    这个晚上,熊芬做梦看到杨水生进了城,周末骑了自行车接她去县城玩耍,结果半路上自行车胎给她压坏了,车子成了一个八字形躺在路上,她心疼得要命,抱着自行车呜呜呜的哭起来。

    “哭啥哩……”杨水生费劲的推了推熊芬:“大半夜的,怎么哭了?”

    “咱们的自行车坏了。”熊芬抽抽嗒嗒。

    “啥?咱们的自行车?”杨水生一脸茫然,他什么时候买自行车了?

    作者有话要说: 某烟想试试努力码字,争取每天能更新三章,想征求下菇凉们的意见,是三章合并一章一起发,还是分三个时间段发比较容易让人接受呢?求解。

    ☆、第 29 章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