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二章 线索
元章二十三年, 皇六子和皇七子获封亲王爵,分别领刑部及吏部。
陛下做出这样的安排, 在众人心中并不是什么意外的事情。
七殿下虽然没有觉醒神武, 但和二皇子一样、外祖乃安国公府, 出身高贵。
而且他深得皇太后和陛下的喜爱, 三年间数次被委以重任,并都完成得极好, 得到了陛下的肯定和信赖。
另一边,六皇子虽然在贪腐一案中跟五皇子很是历练了一番, 但真正涉及户部的事务却不多, 再加上大皇子随后重新拿回了户部的差事,六皇子领了刑部的差事, 也是顺理成章。
如此一来, 六部中只有工部还没有皇子领差。
近几年海事频频, 尤其是莱夷半岛,受灾极其严重, 莱夷的百姓不少流离失所, 有大量土地需要等流民回归复耕,再好好休养生息数年方能恢复。
东西运河的修建, 因为元章二十二年、二十三年的贪腐一案而搁置,要重新开始修建,恐怕还需一些波折, 工部擅水利之事,迟早要收拾这个烂摊子。
众人不得不把目光投向了年纪尚小的皇十一子。
不过他们也明白, 真等这位殿下长大了,情况可能又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到时候,说不定又是一朝天子一朝臣了。
按照惯例,封王领事的皇子在某个重要的节庆之后就开始理事,这一年的拜月节,天京是非常热闹的。
上半年,因为帝王的病和二皇子被误传殒命,整个皇城都笼罩在阴霾之中。
如今二皇子归来,陛下慢慢恢复健康,两位皇子又封了王……喜事一桩接着一桩,总算给宫墙内注入了喜庆。
原本官员休沐三日、民间的灯会也举行三日,陛下特赦为五日,大有趁此机会好好庆贺、扫扫晦气的意思。
拜月节是团圆的日子,京中的皇族自不用说,镇守四方的皇族也有各王府的世子代为进宫。
一时之间,太后的慈安宫愈发热闹了起来。
只是外男多了些,宗室女眷与诸府世子就没有一起出现,唯有七皇子,倒是日日都被太后叫到宫里小坐,羡煞旁人。
“宫里人多,有个磕磕碰碰不好,孤已经跟皇祖母言明,只叫小十一在宫宴出现就好。”
齐璟把幼弟抱在怀里,嘱咐秋夕:“若不是重九来接十一,不能让任何人带十一入宫。”
离自己被毒害的日子越来越近,齐璟也愈发谨慎。
重生一世,很多事情发生了改变,当初从宫六所出来的时候,他凭借一些印象,尽可能把俞昭仪的人都留在了宫里,带走的大部分是自己的心腹。
对待若素那样的宫女和内官,就把他们慢慢散到看似油水足的地方,借他们私欲大过对俞昭仪的忠诚,瓦解他们当眼线的积极性,进而达到摆脱俞昭仪控制的效果。
随后在府里进人,齐璟也十分谨慎,哪怕是普通的仆从、厨房的杂役,都让薛女官把关,并让暗卫好生去查其底细,但凡有人身上有点不清不楚的地方,就绝不收入府中。
皇祖母、父皇送来的人,他就安排显眼的要务,但不叫他们近身伺候,这样既表示了对长辈关爱的尊重,也不用太担心有异心的人作怪。
至于其他人送来的仆从,要么找理由分到庄子上去、想办法叫他们互相牵制,要么就干脆让荣观找些理由罚了、赶了,齐璟还要跑到原主那里抱怨一两句,先堵住对方兴师问罪的嘴。
若是有刁仆仗着原主子是七皇子的长辈而辩驳,齐璟也不讲客气,直接将人捆起来送回去,一句“这样的奴才他调_教不来”敞开了说,根本不怕得罪人。
当然,齐璟能不能有这般硬气,也跟受宠不受宠有很大的关系。
上辈子他在皇祖母和父皇面前显然没有这样的脸面,若是跟旁人弄得不愉快,会担心给宫里的长辈留下不好的印象。
再加上俞昭仪要他助二皇兄争储,又怎么会轻易让他与宫中势力或宗室交恶,所以让齐璟愈发的缩手缩脚起来,处处受人掣肘。
这一世,他可不管这些!
齐璟要的是自家的舒服和安全,那就不可能面面俱到地让所有人都觉得满意。
到皇祖母那里告状,他是一点负担也没有的,而且还颇为熟练,甚至到父皇面前,他也是不怵的。
几次交锋下来,旁人发现七皇子真的是软硬不吃,一副颇有主见的样子。
府里除了重视皇太后和陛下送的人,连俞昭仪送来的人,皇子看不顺眼也照样不用,旁人就没有办法怀疑七皇子有这耿直的性格。
——人家连生母的面子都不给,更何况是外人!
齐璟也用这个说法搪塞了俞昭仪几次,直言要请昭仪为自己挡下麻烦。
俞昭仪知道儿子大了、不受控制了,虽然对此非常有意见,却也无可奈何。
若她为了仆从和老七争执,只会让那些卑鄙小人看了笑话、钻了空子。
现在璟亲王府里,大面上有荣观统筹,内务有薛女官把关,齐璟的院子里则有秋夕、若璃和重九等人照料着,再加上还有少玄和暗卫,齐璟是比较放心的。
但就算他把璟亲王府弄成了铁桶,到了外面、尤其到了宫里,还是没有办法完全保证自己的安全。
而且现在不光是他,小十一在外也未必没有危险,毕竟谁不知道小殿下是七皇子的心头宝。
所以齐璟十分注意保护小十一。
之前俞昭仪有提过,拜月庆典期间要让小十一待在她的文思殿,这样太后想召见小皇子的时候,也不用大老远跑到璟亲王府去把孩子接过来。
但齐璟宁愿让小十一受一点颠簸,也不希望他在文思殿里。
小十一喜欢待在齐璟身边,但若是进宫不能跟哥哥在一起,还得单独面对俞昭仪这样不熟悉的长辈,那他宁愿留在王府里,跟小赤羽一起看少玄哥练武。
等到了宫宴的时候,少玄把小十一送到宫城外,齐璟再接了他进去。
临分开时,齐璟对站在马车旁的少玄道:“我们很快就回家了。”
少玄点点头,虽不能在大庭广众之下做出什么逾礼之事,但也借给小十一整理衣服的当口,给齐璟理了理披风。
端坐在哥哥怀里、穿得跟个小金童一样的十一看看齐璟,又看看少玄哥,心道:看吧,哥哥和少玄哥又用眼神拥抱了!
……
早些时候的宫宴,十一是很受注目的,但这两年几位皇子皆有子嗣,皇太后对曾孙的兴趣大,旁人也就不再都把目光集中在十一皇子身上。
这一次,宫里最受瞩目的,自然是珩亲王刚得的一子。
都说珩亲王妃生下这个孩子太不容易了,有好几次差点保不住孩子。
后来总算否极泰来,长子又有神武,再加上他生得集合了父母的优点,简直人见人爱。
连十一对这个小侄子也格外地关注,在二皇嫂令宫女抱了孩子给太后看的时候,专门站在旁边仔细地观察。
太后见他看襁褓里的婴儿看得眼睛都不眨一下,不禁莞尔:“你小时候也是这般,好看吗?”
“好看!”小家伙脆生生地回答,也不知道是说小家伙像他小时候而好看,还是纯粹表态。
他伸出小胖手,有种想摸小侄子的感觉。
听到小皇子夸赞自己的儿子,珩亲王妃自是高兴的。
不管这让其他人感想如何,她都带着一份笑意。
——这个孩子,是珩亲王的长子,当的起这份称赞。
齐璟则觉得小孩子真是长得非常快,才几个月,就已经能看出巨大的变化。
它的魂魄是一只比小十一先祖返魂形态更小的锦豹幼崽。
因为有齐璟事先嘱托,并承诺十一要是乖、就变大尾巴给它玩,小家伙假装看不到幼崽。
为防止自己不小心又往幼崽身上看,小侄子只能扒着小家伙的襁褓,看得专心致志。
……
拜月节的最后一日,齐璟得到了一个等待已久的消息。
蒙良前太守庄进实被押解进京后,为脱罪而牵连了许多人,还诬告二皇子,称其为幕后主导。
因为罗秦和庄府的旧怨,齐璟偶然得知庄家有一怀有身孕的妾侍在庄进实被押解进京前就已经秘密出逃,他怀疑这件事才跟真正的幕后主导有关,于是派人查探。
可还没有查到关键的线索,二皇兄就去了少海,之后种种事情发生,齐璟为尽可能保护皇子府的人,将所有外放的暗卫全部召回了京师,使得这件事成了无头之案。
后来情况稳定了些,考虑到这件事没有查到底、始终是个隐患,于是齐璟又命人重新开始调查。
可惜的是,时间一长,很多线索被人掩盖,慢慢就断了,后来再想重新连上,那是相当困难的事情,所以齐璟的人又小心查探了三个月,才有了一些消息。
齐璟在听这件事的时候,要求他们事无巨细地禀报,因为他到底有重活一世的优势,有些时候知道些暗卫所不知道的事情。
“你是说,我们的人顺着南北运河的方向追查到了下游,然后又追到了莱夷卫?”
“是的,殿下,只是到了莱夷卫后,就再无离开的痕迹,庄家的逃妾,可能已经遇难了。”
近两年海事频频,从莱夷卫往西的流民不在少数,这时候要掩藏身份逃窜,正是好机会,但齐璟想,如果这幕后之人是想借流民的身份安排那个逃妾,为何要让她往沿海走呢,直接带着流民的身份往内陆迁移,岂不更好?
还是说,幕后之人觉得把这个逃妾安置在莱夷半岛,比较放心……势力在莱夷半岛的,难道是本家为莱夷世家的姚贵妃,或者锋亲王?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