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认定
    柳乐涵没把握好气力值,飞到半途打坐休息。
    隔着威严的殿堂飞檐已经能看到非鱼池那处的山崖,她有种归心似箭的错觉。
    她想起非鱼池旁的山石老人到底是谁了。
    以前有人告诉过她,山石道人就是吕祖。她当故事听了,完全没放在心上过,但只要一想起上次来到非鱼池,似有似无地看到这位道人睁眼与她对视,她就觉得心里发慌。
    世人都以为吕祖早已归天多年,即便是了解剧情的玩家,也往往不知道这位鹤发道人就是传说中的吕洞宾。
    所谓大隐隐于市,纯阳的这位先辈可谓深得其精髓。
    既已打算隐藏自己的身份,又何必引起她一个外来玩家的注意?是察觉到她并非这个世界的人,还是察觉到……她原本是这个世界的人?
    既然没有人知道过去发生了什么,那就干脆去源头寻找。
    对于一个从头到尾都置身事外以上帝视角俯视众生的人来说,人间发生的一切都不过是故事。
    刚刚剧烈运动过,柳乐涵喘得厉害,却一等气力值回复就马不停蹄地继续往非鱼池飞去。
    稳稳落下时,周围一切都似平常,没有其他玩家在这里,太华龟安静地沉睡在深潭之中,白鹤伸展着修长的颈子,从不惧怕人,沿着山崖边缘走来走去,偶尔啄一下羽毛。
    地上雪花松软,被柳乐涵猛然落下的身形惊得微微飞起,有几片附在山石道人的衣袖上,却未能惊扰他半分。
    道人似乎全身心都已进入坐忘佳境,任凭外界惊扰,自岿然不动。
    柳乐涵端详着他的面容,神态祥和宁静,甚至从他周身散发出来的气息也能将人感染,柳乐涵刚才还有些激动不安,现在却整个人都奇迹般地跟着平静下来。
    她在道人的对面坐下,细细凝他,才知道他为什么取名山石道人。
    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
    当他垂目打坐时,旁人看他便觉得他已与自然融为一体。返璞归真,他就是自然。
    “……前辈。”柳乐涵轻轻喊道,打破了风过雪拂的寂静。
    观他之态,她好像悟到了什么,又好像什么也没有悟到。
    她有太多太多的不明不白。
    当柳乐涵出声喊他时,明显地看到道人周身浮动的气流变化,一瞬间她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儿。
    这是她从来也没有遭遇过的情景。
    在游戏中,山石道人从来都只是安静地打坐,而哪怕她此刻已经肯定自己很久以前和这个世界有着渊源,她也觉得和吕祖对话这种事实在太异想天开了。
    要知道,这个名字一向只存在于她做日常抄写的碑文里。
    眼前的老人缓缓睁开眼,他的眼皮明明和所有老人的皮肤一样覆满褶皱,但当他与她对视时,柳乐涵却惊奇地发现,这是一双纯净如初生婴孩一般的眼。
    黑如松烟墨,白如晨间雪。黑白分明中仿佛有气息缓然流动,宛如太极。
    这便是得道?
    柳乐涵惊诧之中说不出话,却强压下此人睁开眼后带来的强大震撼性,心中肯定,这便是得道。
    这种奇妙的震撼很难形容,不是威严的压迫,更不是愤怒带来的窒息感,而是像一个人站在巍峨的泰山山脚下时被自然的气势所震撼,又或是茫茫大漠中耳听风号眼观沉晖的巨大感动。
    那是自然带给人心灵的震撼。
    此刻她面对眼前的老者,就是这样的感觉。
    老者开口:“可有心事烦扰?”
    他好像在笑,细细一看却又并非在笑。正如身后水潭,似乎永远幽深静止,可每一次来看都清澈如皎月。当皎月映入潭中,便分不出清明如许的到底是月光还是水光。
    有些东西永远都在悄无声息地变幻。
    柳乐涵本来想反问他的身份,想了一下,好像是个没什么意义的问题。
    于是就收了心思,只谈眼前,“心事很多,无一不烦扰。”
    道人敛目,“世人烦扰,大多都是庸人自扰。道法自然,就像天边云卷云舒,只要顺其自然就是最好的做法。”
    柳乐涵直吐心中所想,“嘴上说着顺其自然,心里却还是在意。”
    “你心里在意的,也许正是没有必要的。很多事情知道了未必好,不知道也未必不好,到底是一个‘纠’字放不下。”
    柳乐涵沉思,深以为然。
    其实知道与不知道也没那么重要,可她就是想知道,想得睡不着。纠缠自己,纠缠沈画意,纠缠在过去,最终一团线头就纠缠在一起,变成纠纷。
    道人大约从她的沉默中读出了什么,这回真笑了,抚须冁然,“既然你一味坚持,那我就给你讲个故事。”
    柳乐涵像个小孩子一样认认真真做好,频频点头。
    “不过讲故事之前,我要先问你一个问题。”道人笑道,“你可相信世上有真仙人?”
    柳乐涵一愣。
    什么是仙?
    老而不死曰仙,不食而不死者曰神。
    若撇开心性单谈这一点,眼前的道人究竟是仙还是神,就很难说了。但无论如何,她都不可能对这个问题作出否定回答,否则这山石道人又是什么存在呢?
    于是她极为严肃地点点头,“相信。”
    道人慰然,顺而述事。
    数十年前,纯阳有一位仙人,受命来提点天植灵根、出类拔萃的弟子,但碍于种种原因,他的身份不能为常人所知,只有掌门人和几位长老知道此事。
    问题出在有一次仙人去长安街市观人间灯火盛况,偶遇了一个小姑娘。其间发生了什么都无人知晓,只是在很久后东窗事发众人才知道,因那晚在长安城的一面之缘小姑娘便心系于他。仙人却不能和凡人相恋,当时借口自己是纯阳全真弟子拒绝离去。
    事情到这里,原本还远远没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没想到小姑娘性格坚韧,第二天就一意孤行不顾家人反对上山去,打听了仙人在哪位掌门名下进修,随后在纯阳山门长跪不起请求入金虚一脉。
    一直在闭目讲述的道人蓦然抬眼,似乎已然与整个故事共情,倏而长叹:“修道最忌一个犟字,宜顺不宜固,老君有言,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固则难通。但那孩子偏偏就犯在这一个字上,认定什么,便是什么。”
    作者有话要说:
    第一更·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