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的小新手遭遇了末章BOSS。 (15)
……”
……
他本来是漫不经心的看着,可是越看越惊奇,不知不觉已经看完了论文的前面两页,还拿出了草稿纸开始按照这上面的逻辑开始推理。
等他按照论文上的逻辑做完了第一部分,之前的漫不经心已经完全消失了,“……居然没有找出来逻辑漏洞。”
不管后面如何,从现在来看,这篇论文的逻辑简直是无懈可击,完全符合一个数学家的逻辑思维,非常的缜密。
审稿的过程也可以说是逻辑和逻辑的碰撞,谁的思维更为严谨,逻辑更为无懈可击,那就是最后的胜利者。审稿的教授看整篇论文,从尽力从里面找出来逻辑漏洞来否定这篇论文,一个不合格的数学论文就是,它逻辑甚至无法做到自洽。
一个满分的数学论文,是从头到尾,都有一个完整、严谨的逻辑推理过程。
而这篇论文,至少前半部分,他先是按照论文上的逻辑来运算了一遍,然后再套入自己的逻辑,可是他居然没有找到一个下手点,哪怕这才刚刚开篇,哪怕是一个小小的逻辑漏洞。
之前消失的兴致再次悄然出现,甚至比之前还要有兴味,经过刚刚第一阶段的“隔空交锋”,他已经不再把论文作者当成一个不自量力的投稿高端数学期刊的中学教师,而是正式当成一个对手,甚至还有了一中别样的心思。
我好歹是大学教授啊,还是康奈尔大学,虽然康奈尔大学数学系比不上普林斯顿,斯坦福,巴黎高师,可也是藤校,他的水平也不低,如果找不到一个中学教师论文的逻辑漏洞,岂不是我输了?
他怀着好胜心继续看了下去,一边看一边做草稿,不知不觉,草稿越堆越多。
“由定理1.4我们可以得到全纯切空间上凸映射的矩阵型偏差定理和复法空间上的凸映射的矩阵型偏差定理……”
“引理 2 . 1,设f:B^n-B^n - 是全纯映射若 f……”
一个个步骤,都是为了引出最后的结论,如果中间每一个步骤逻辑都没有错误,最后的结果没有错误的概率非常大。
鲍里斯教授本着一定要找出来逻辑错误的念头,本来是准备花一个小时来看这篇论文,可是中间为了推翻洛叶的逻辑和步骤,不知不觉采用了好几种方法,每一个步骤都用试图用几个不同的方法去推翻,而每一个方法运算起来都颇费时间,太阳不知道什么时候落山了,埋首在桌子上奋战的鲍里斯教授发现看字有些费劲了,这才恍然,“天黑了?一下午过去了?”
他居然在这篇一开始不怎么看得上的论文上耗费了一下午的时间?
而现在他绝对无法再看不起这篇论文了,他打开灯重新坐了回去,“不应该啊,不应该啊……”
声音里充满了不可置信,甚至忍不住敲了敲脑袋,他和这篇论文硬拼了一下午,居然没有找出来一个逻辑漏洞!!
他,康奈尔大学数学系正教授。
而对方,一个平平无奇的中学教师。
他备受打击,头一次感觉到了,数学界真的是藏龙卧虎,天才频频出现,指不定什么时候就出来一个天才。
其实是他运气不好,偏偏审核到了这一篇,如果是洛叶关于群的那篇,他不至于忙活到现在也找不到漏洞开始怀疑人生。
作者有话要说: 明天见
☆、139
没错,真的怀疑人生。
鲍里斯教授几乎都控制不住手想要再去搜一搜这位作者的其他论文, 这么严谨的论文真的是一个新手写出来的吗?
他回想他在大学时刊登的第一篇论文, 不是这样高端的数学杂志, 就是一本半科普性质的数学期刊, 他写的时候查阅了好多资料,还请教授帮忙修改了下,可是仍旧被通知小改了几次,对方如果是纯新手,这未免也太可怕了吧?
他现在已经不需要看那种半科普兴致数学期刊了,也就没有订阅,也许这位作者就是在这样低端数学期刊上练手, 最近才投稿到了这样的数学期刊上, 如果他去搜或许能找到。
可是刚刚冒出来这个念头, 他又制止了自己,拍了拍自己的脸,他已经在这篇论文上用了太多时间了,他接下来还有工作要做, 如果对方接下来再在高端数学期刊上发表论文, 他肯定能看到,到时候再去详细打听下这位作者的消息也行,如果接下来沉寂无声,那他也没有必要关注了。
做了决定后,他就开始写自己的审稿结果,“给予通过, 无修改意见。”
这篇论文的水平确实配得上期刊水平。
……
与此同时,西北大学的洛夫教授也刚好看完了这一篇论文,他的身边也堆了几张演算的草稿,确定了这篇论文没有错误,他同样回了一封邮件,“予以通过,无修改意见。”
在一星期后,另一封来自于芝加哥大学的邮件同样到了编辑部邮箱,上面同样写着,“予以通过,无修改意见。”
一篇论文同时得到回复后,常驻编辑就会得到提醒,听到邮箱叮咚一声,他匆匆的搞定了手头上的事,打开了邮箱,“让我看看,是哪一篇论文得到回复了……”
他每天至少要筛选几百篇论文,论理是记不住不知道多久前发出去的一篇论文的,可是毕竟洛叶这篇论文让他们编辑部惊讶了一段时间,他对这篇还有点印象,他点开后,心道原来是这一篇啊。
这通过是一个还是两个呢?三个审稿人,两个给予通过,这篇论文就处于待定状态,看第三位审稿人是全盘否定还是部分否定,后者好说,前者他们就需要分别和这三位审稿人沟通一下,实在无法统一,那就要去向主编汇报,让对方拿主意。
而三个通过就可以直接送到主编面前了,成为“备选”,到了这一步,这篇论文刊登几率就超过百分是六十了,接下来就看运气了,只要到了这一步的论文篇数不太多,就可能在这一期,或者下一期刊登。
而点开之前,这位编辑完全没有想到,居然会看到三个“予以通过”,根据他的猜测,有两个予以通过已经很不错了,居然是三个!而且后面还都是“无修改意见”,这意味着这三位审稿人都没有找到这篇论文的一丁点错误。
一般这样齐刷刷的“无修改意见”只会出现在权威教授的论文后面,万万没想到,现在就猝不及防的出现在了他面前,这位编辑呆滞了一下。
眼睛不由的看向署名的位置,心里很难平静下来 ,直到同事好奇的推了下他,询问他这样是发生了什么事吗,他才从呆滞中回过神来,眼神复杂,“没……”
心里不由的和鲍里斯教授的心理活动重合一部分,数学界真的藏龙卧虎啊……
看来,民间除了那些不靠谱的民科,还是有真材实料的数学家的,以后看到这样毫无名气的不能掉以轻心啊。
整理下自己的复杂情绪,把这篇论文和三位审稿教授的意见全都发给了主编,接下来就是等着主编意见就够了。
……
主编往往也是兼任,身上同时会有多个头衔,平常异常忙碌,每每也就月底可以分给期刊几天时间,查看发到他邮箱的论文。
《一类二阶线性微分方程的可增长性》。
《平均振荡和相关于具有非光滑核的奇异积分算子的 Toepl itz 型算子的有界性》
……
一直到《单位球上星形映射在极值点处的偏差定理》。
到现在为止,同时被三位审稿人予以通过,表示可以刊登的论文数量超过了二十篇。
这对一个高端数学期刊来说,数量太多了,物以稀为贵,走到哪都是一个道理,一本高端数学期刊想要维持格调,就要严格控制每次刊登论文的数量,国际四大期刊就做的很不错,每年予以刊登的数量也就那么几十篇,每个学者都以刊登上为荣。
他们期刊比不上四大的格调和威望,但是好歹也属于权威杂志,季刊一次也不能刊登这么多篇。
主编之所以能当上主编,就因为他涉猎数学范围比较广,可以看得懂大部分的数学论文,不说完全看懂,至少可以大致的知道这篇论文的质量水平,如果再拿捏不准的,只能向业内的好友求教了。
他一看这些论文就看了几天,最后才翻到了洛叶的论文,嘴里嘀咕着,“这次过稿的论文水平都不错啊这……”
实在有些难以抉择啊,而且投稿的人,他不是见过就是听说过,不是成名已久,就是数学新秀,数学圈就是小……等看到了洛叶的,也下意识的看了看署名,“这不会又是哪一个老朋友吧?或者是哪一个老朋友的学生。”
等看到了洛叶的名字,不由的惊讶的挑了挑眉,居然不是,猜错了。
再看向了三位审稿人意见,全都没有意见?
看来水平不错。
随后打开论文开始看,看完了第一部分,他就有些明白了为什么三位审稿人都没有修改意见,实在是太严谨了……
一步步的朝下推导,环环相扣,最后得出结论,不给审稿人留下一丝找茬的机会。
等看完后,审稿人不得不佩服作者,居然能写出来这么一篇毫无漏洞的论文,这篇论文从里到外都散发着属于数学的味道——严谨。
读下来真的让人不由的就心生愉悦,他犹豫了下,把这篇论文放到了“待定”的位置,“如果接下来再没有比这篇高质量的论文,就这篇吧……”
……
这篇《单位球》论文虽然在编辑部的邮箱底部待了许多时间,可是总体来说,还是十分顺利的,没有遇到最让作者头痛的大修事件。
大修简直是每个作者心里的痛。
这几乎相当于推翻重写了,要花费几乎和写作时相同的精力,而更可怕的是花了这么多长时间,最后还可能通不过……
大修就相当于吊在你眼前的胡萝卜,能不能吃的下去,还要看自己的本事。
而洛叶的《散在单群》论文,险之又险的遭到了这个“大修”,之所以是说是险些,是因为这篇论文被要求修改的部分非常多,几乎就要到了“大修”定义的最低标准,还有一个原因,审稿人大概是个话痨,他不但把要修改的地方给洛叶标注了过来,还非常热心的写了修改方法。
只要按照这个修改方法来,这篇论文就能得到予以通过。
大概是帮忙转发修改意见的编辑也很无语,在发给洛叶的邮件时,小心翼翼的加了句,“是否采用,或者是有其余意见,请再发邮件通知我们。”
洛叶收到这封邮件的时候,整个人都陷入了一种沉默当中。
在认真看完了修改意见,又拿出了草稿纸开始演算,再然后,又啪啪啪的写了一封邮件,连同收到的论文一同发了过去。
这篇论文耗费的精力比《单位球》还要多,几乎被审稿人推翻,这对洛叶来说简直不能忍,这岂不是说明她前段时间的努力都成了一片空?
于是她根据审稿人的意见,找到了对方的逻辑——既然对方想用自己的逻辑来击溃她,那她也可以。
——她不承认自己的逻辑出了这么大的纰漏!
在看过了对方的意见后,洛叶也是如此认为的,她和对方明明是两个思维,这两个思维不一定说非要有一个错的,可是对方否定了她的,这就是说,对方觉得她的思维和逻辑是错的。
既然这样,那就看看,谁能说服谁吧。
而《数学学会会报》编辑部,在收到洛叶这封邮件后,负责的编辑不由哀嚎一声,“又来了……”
审稿人和作者隔空过招,而他们这群人要负责当传声筒,并且要一直看到结尾,等着这一次数学大战的结果。
理论上来讲,只要双方没有一人休战,就可以对战到地老天荒,而据他们所知道,他们编辑部最长的一个对战时间是半年,负责的编辑看到那篇论文都要口吐白沫了,双方还没有鸣金休兵的意思,最后还是他们汇报了主编,让他老人家终止了那一次的世界大战。
而这一次负责这篇论文的编辑似乎又嗅到了世界大战的感觉,论文修改意见长的让人怀疑审稿教授太闲了,而洛叶虽然简洁但是一针见血的回函似乎能看到这位作者的性格。
……靠。
他痛苦的把洛叶这封回函发给了审稿教授,告诉他这是作者的意见,并且把洛叶拍下的照片——她在草稿纸上演算的过程一同发给了对方。
过了一天,对方再次发回来了邮件,这次还有他详细的推理过程。
大战果然开始了……
洛叶和对方开始了你来我往的发邮件,唇枪舌战,没有一个人认输投降,就这样过了一个星期,编辑把这篇论文给了主编。
作者有话要说: 早安
☆、140
这经过了这漫长的一个星期后,编辑有理由相信, 只要给他们两个时间, 他们也可以达成论战半年的成就。
——可是他一点都不想做传声筒了!他看着那篇论文也要吐了。
这还是交给英明神武的主编来解决吧。
愉快的做了决定, 就迫不及待的把这篇论文, 以及他们这一个多星期的争论也全都发给了主编。
不得不说,这位编辑还是很佩服洛叶的,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人物居然可以和洛杉矶大学教授争辩这么长时间。
而主编也在几天后顺利看到了这篇论文,还有两人长篇大论的内容,先看的是洛叶的论文,又看了审稿人的意见,看完之后, 无语了, “至于吗?”
这两个人到底有多闲?
这就相当于同一个题目, 有两个解法,不能说是谁对谁错,这两种方法都是正确解法,只是思路不同, 分别从两个不同的方向破题, 而这两个人为了争论哪一个方法更优,开始了长达一个多星期的“论战”。
所以他才感慨,这特么的到底有多闲啊?
他看了整篇论文,给洛叶找了五处需要修改的地方,重新发邮件给了洛叶,这属于“小修”范围。
发完后, 又重新看了遍论文,“质量不错,可以考虑刊登。”
……
洛叶收到邮件的时候,下意识的以为这是对方又发来的“战书”,做好了心理准备,实际上,一个多星期了,她的耐性也快到了,对方完全就是固执,不肯接受她的思路,对这样的人再说下去,似乎就是浪费时间。
她再努力最后一次,如果对方还不肯接受她的思路,那她只能把考虑稿件另投了。而没想到点开后,居然不再是被要求“大修”,而是小修,对方也没有长篇大论,异常简洁了起来。
洛叶看了一遍,这次的修改意见她可以接受,耗费了那么多精力,现在小修就能通过,也算是意外之喜了。
她干脆的回了封邮件,三天内改完再发回去。
等她按照要求改完后,重新看了遍论文,发现确实比之前更好了许多,她心悦诚服,把邮件发回去后,没过两天,她就收到了对方确认并且通知她已经通过审核等待刊登的消息。
比起来之前,这算是雷厉风行了。
之后两天,洛叶又收到了另一封邮件,确定了另一篇论文也通过了审核,最迟年底之前会刊登出来。
接连两个好消息总算让洛叶的心情好多了,不过这么长时间下来,SAT考试再次逼近了,与此同时还有雅思托福。
洛叶陷入了忙碌的复习当中。
反正现在也没有人管她上不上课,上课看什么书,洛叶光明正大的把桌上的书全都换成了英文资料,放眼看去,上个学期还能看到的中文字眼已经全都消失了,只剩下了全英文……
而洛叶里耳朵里上课也塞着耳机。
现在谁都知道她是想出国,而是是冲着最顶尖的学府去的,人家对可以保送的学校不屑一顾,再者,洛叶暑假掉的肉到现在还没有养回来,现在他们是相信洛叶暑假真的是努力学习才掉肉这么厉害的。
——对方已经有名牌大学保底了,还这么拼命,他们不拼命怎么行?
而让他们备受打击的事出现了——
洛叶期中考试考了全年纪第十九名。
十九名!!
除了语文拉低了分数外,其他科目不是满分就是接近满分,数学150,英语147。
当成绩出来的时候,全班人都呈现出了一中异常呆滞状态。
洛叶上学期因为要参加集训和去埃及参加IMO,成功错过了两次考试,第一次月考成绩只能说没有进步也没有退步,然后期中考试,忽然突飞猛进,仿佛回到了一年前。
——可是那个时候洛叶还是全年级几百名啊,现在直接到全年级前二十名了!
而在洛叶周围的人发誓,他们这学期都没有怎么看到洛叶看高中的内容,上学期谁都知道她一心在高等数学上,高三第一次月考已经让他们震惊了,谁知道吃惊的还在后面。
第十九名!!
十九名后面的同学觉得身心受创,捂着胸口想要倒地不起,我们是真的寒窗苦读,每天学到半夜的时候都担心其他同学在学习,坚持的再做几道题,多背几个单词,这才敢安心的躺到床上。
每天恨不得把书全都吃到肚子里,可是这样,我们居然没有考过天天“不务正业”的洛叶!
苍天不公啊!
他们能在一班,本身就是天之骄子,现在忽然感觉到了一股深深的寒意QAQ。
而排在洛叶前面的人也无法淡定啊,我们每天学习多长时间,洛叶学习多长时间,为什么对方进步幅度这么大?而我们没有啊?再者,他们不会要被赶上了吧?
想到他们的总成绩要被一个高一混了半年多,中途又忽然去参加竞赛,现在又在用不部分的时间来啃SAT资料的洛叶超过,他们就感觉到了一股有内到外的萧瑟。
……有一蛋蛋的疼。
而高疏也不由的起了点威胁感,他不由的想起高一时洛叶说的“不止数学”,作为洛叶的同桌,他算是最清楚的,洛叶本身比所有人想的都更要聪慧,她现在才进到前二十,只是因为她分心的事太多了,如果她专心起来,这前二十名应该来的更早。
他是想要第一名来给自己高中划上一个终点符号的,可不想半路翻船。
他默默的又调整了下看SAT资料和学习高中内容的时间。
而对洛叶来说,只要吃透了内容,再做了足够多的题,接下来也就是时间的问题。
第一个月考是因为她之前沉溺在实验当中,还有关于迷宫的计算和设计,状态还没恢复,直到期中考试,洛叶想起了自己还缺一份完美的成绩单,顺利的达成了进入前二十名的成就。
洛叶本人倒是还是比较遗憾的,“本以为在高中结束前能拿到一个第一名。”
她会在这学期起底提交自己的申请材料,在得到了两份期刊的回复后,洛叶已经有就成的把握获得了录取通知书,也就是说下学期她就不必这么执着于成绩单了,而距离这学期的期末考试也不过还有一次月考和一次期末考试。
从十九名到第一名的难度有点大。
听到她话的高疏:“……”
坐在她前面的同学:“……”
就这样还不知足吗!您老人家抬头看看,全班人被你打击成什么样子了!
你真的拿到第一名,全班人真的要吐血三升了。
嘴角抽搐的前桌同学扭过头来,“……洛神,你知道吗,你真的已经封神了,不需要再用名次来证明自己了。”不需要像我们一样还勤勤恳恳的为了名次和分数而努力!
又好奇的问出了整个班同学都很好奇的话,“洛神,你到底什么时候看的考试资料啊?你不是准备SAT吗?我就没看你看过咱们的教科书。”
“那是你还不够关注我。”洛叶抽出来了几本书,递给他,“看吧。”
打开一看,居然是一本物理书……只是是全英文版的。
所以不是她没看高中的教科书,而是她看的时候他们没有感觉到,而且SAT是美国高考,她记得自己重复说过这个话题,这代表这有一大部分的知识点是重合的。
前桌:“……可是重点不一样啊!”
就算课本都一样,每一个学校的重点还不完全一样呢,你考什么都要遵照哪一个重点。
好吧,不看重点还能考到十九名……前桌脸色扭曲的把头转了过去。
头虽然扭过去了,可是洛叶的声音还是不断传来过来,“……我预计明年九月份入学,可是我大概会提前过去,你有什么打算?”
洛叶是想提前去国外看一下,如果可以,她想顺便在学校附近买个房子,当实验室和书房。
毕竟她在那里至少要待好几年,也可能就留在那里了——如果这里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需要她特意回来的话,那一个实验室和书房是必不可少的存在。
“打算?”
洛叶理所当然的道,“买房啊,你不会想住宿舍吧?”
“我想在普林斯顿附近买栋房子。”
“你论文过了?”高疏敏锐的察觉到了洛叶的态度变化,她已经笃定自己能拿到普林斯顿的录取通知,转而一想,他立刻想到了洛叶的论文。
“下个月你或许就能看到样刊了。”洛叶本想是带着余少去的,钱如果不够,可以让余少掏,可是她后来一查,美国买房似乎有些麻烦,更何况她想要的还是靠近普林斯顿的房子,而余少英语都说不利落,柳树妖英语字母都背不全,如果她去,或许要她去全程跑下来。
她自然的又想起了高疏,而且她记得,他的外祖父就在美国?
上一次房子是他全程办下来的,装修洛叶都没费心,装出来效果她也很满意。
“……到时候我看下。”他忽然觉得自己可能之前产生了误解,能让洛叶这么有信心,她投稿的不会是普通的期刊,“你投了美国的数学期刊?”
“不错。”
高疏:“……”他收拾了心情,“如果不出意外,我应该会不是读沃顿商学院就是哈弗商学院,如果是前者,宾大在费城,去普林斯顿要在费城机场下,我们应该会顺路,到时候可以一起。”
位于前排的同学:“……”
他们受到了来自于学神的精神攻击X2!
QAQ。
他们为什么要偷听!
作者有话要说: 午安
☆、141
两人一个是冲着普林斯顿数学系去的,一个是冲着宾大的沃顿商学院去的, 这两个学院最大的共同点就是都是世界第一!!
哈弗商学院都排到了第二!
妈的, 这日子真的没法过了!!
我们还在为能进国内排名前三的大学而艰苦奋斗呢。
而他们还听到了什么, 洛叶上学期研究的东西都写成论文投给专业的数学期刊了……
他们在此刻恨自己为什么要竖着耳朵偷听, 为了再一次的认清楚学霸和学神的差距吗?
以洛叶和高疏为中心,听清楚的人都开始瑟瑟发抖了,甚至都没有再注意到另外重要的一点。
——两个还没高中毕业的人,讨论起来买房子和买玩具的口气差不多。
意识到这一点,他们差不多又要仇富了。
两人的交谈告一段落,天气也嗖的一下冷了下来,换季的时候最容易感冒, 这么一下子冷了下来, 班里多了许多感冒的人, 咳嗽声不绝于耳,有人桌子上用胶带粘了塑料袋,塑料袋里全是擤鼻涕用的卫生纸,因为频繁的擦鼻涕, 每个人的鼻子都是红通通的, 放眼望去,一个班里中招了一大半人。
老师再次强调,知道学习是好事,但是要劳逸结合,大家不要熬夜太晚,也不要太费心力, 不然真的病重了,那就是得不偿失了。
他们班之所以中招这么多,还是因为都在熬夜学习,导致免疫力下降,再加上蔓延的流行感冒病毒,一个个都中招了。
洛叶和高疏绝对是两个异类,前面咳的惊天动地的同学真的想不明白,高疏也就算了,他看起来有些文弱,但是他的体育很好,而祁鸣也知道,高疏一直有练习泰拳,而洛叶就不科学了。
看洛叶的样子绝对是班里最影响不良,身体不好的人,都会以为她会第一个倒在流行感冒病毒的淫威下,可等班里的人倒了一大半,她依旧是那副随时会昏倒的病弱模样,喷嚏都没打一个。
就算他们前后左右所有人都中招了,可是感冒病毒就像是在遇到他们两个的时候撞上了无形屏障,似乎都突破不了对方的防御。
这让他们周围的人都不由的怀疑,难道这感冒病毒还认人?
只攻击普通人和普通等级的学霸,对两位学神级别的人物就放过了?
想到这,觉得现在连感冒病毒都已经变了,激动的鼻涕又流了下来,幽怨的看着两人。
最气愤的祁鸣,他感冒最严重,鼻子感觉都破皮了,结果高疏连根毛都没掉,这不科学啊!以往他的身体素质比高疏还好,高疏感冒他都不一定感冒,谁知道风水轮流转了。
他语气萧瑟的问道,“自从你抛弃了我,让我成了孤家寡人,感觉你都没有把我再当兄弟了。不然,你告诉我,为什么你为什么没有事?”
高疏若有所思的看了眼自己的手串,“护身符。”
“啥?”祁鸣掏了掏耳朵,觉得自己听错了,看高疏没有了下文,觉得他们之前的兄弟情受到了深深的考验,语气更为萧瑟,“高疏,你变了。”
都已经开始拿这样的话来糊弄我了!
……
等到流行感冒大军终于从学校撤退,SAT考试也跟着来了。
大陆是没有SAT考场的,只有香港,澳门,台湾设有考场,因为香港每年参加SAT的人数过多,洛叶和高疏都报的澳门的考场。
他们刚刚到了澳门机场,就有司机来接他们,顺便帮他们把行李放到车上,一路把他们送到了考场附近的酒店。
高疏解释道,“妈妈本来是想让我们住在这里的高级公寓,可是公寓距离考场太远了,而且那里虽然每个星期都有人打扫,可是没怎么住过人,不如住酒店。”至少服务周到,有什么事情也可以找酒店的工作人员。
洛叶嗯了一声,她对这些东西反正都不挑。他们下午的飞机,到了这都晚上了,外面是堪称辉煌的灯火,她看着窗外,若有所思,“我记得,澳门的赌场特别多。”
高疏意外的看了她一眼,很难想象她对赌场产生了兴趣,“对,博彩是这里的支柱产业,你想去看看吗?等考试完可以去。”
“看看吧。”洛叶不置可否。
住在距离考场近的酒店,等到考试时候优越性就体现出来了。
考场门口名车宛如车展一样,无论是孩子还是家长,都看着光鲜亮丽,非富即贵,洛叶两人从车上下来,往后看了看,车都堵了一条街。
后面的车还有越来越多的趋势,幸好他们住的近,实在不行走过去。只是昨天晚上刚刚下了一场雨,还不小,地面的还有积水,走起来十分艰难。
高疏也皱眉看向地面,因为车多,那和灰尘混在一起,脏兮兮的,有车轮碾过,就有泥点飞溅起来。“小心点。”
如果不小心摔了,那就糟糕了。
两人算是有惊无险的走过最拥挤的那段,正要彻底过去迈入“安全区”了,一个人忽然从旁边跑了过来,直接撞到了洛叶的肩膀,洛叶不留神被撞了个正着,身体一踉跄,脚就要踩到旁边的水洼上,高疏及时拽了下洛叶。
她本来就不稳,又被这一拽,朝着高疏倒去,鼻子刚好撞到他肩上,她捂着鼻子站起来,皱眉的看向刚刚撞她的人,而对方头也没回,一点都不介意踩到水洼,而在旁边的人就倒霉了,有的及时朝后退去,有的皱眉看向她,只有几个人大声道,“怎么走路啊!”
而对方停都没停下,反而用更快的速度朝前走去,洛叶眼尖,看到有水珠从对方脸上滑下来。
高疏看她捂住鼻子半响没说话,担心道,“没事吧?”应该没流鼻血?
就在这时,忽然听到有人叫他,“高疏。”
高疏侧头看了过去,意外的道,“沈辰。”他眼底还带着担心之色,沈辰不由的多看了眼洛叶,眼底带上了一点意外,更多的还有评估。
刚刚那一下让洛叶渗出生理性眼泪,现在好多了,放下了手,正好可以让沈辰看到她的五官,从五官来看,这绝对是个美人,更难得是气质,冷淡又矜持,仿佛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引起她的情绪波动。
沈辰道,“这是和你一起来参加考试的同学吗?”
高疏帮他们两个自我介绍了下,沈辰道,“原来是洛叶同学。”
他唇角的笑似乎淡了一些,洛叶压根就没有露出笑,眼睛从他身上滑过,“我们先找考场吧。”
希望现在能进去,这么多人,她看着就烦。
“那我们就先失陪了。”高疏冲着沈辰点了点头。
等他们离开后,沈辰若有所思的看了眼他们的背影。
很遗憾,洛叶和高疏并不在同一个考场,倒是在考场门口又遇到了沈辰,对方看到她也很意外,想了想,走了过去,低声道,“你是想跟着高疏一起去美国吗?”
他眼底带着了然。
“没用的,就算你跟着他去也没用,他是高家人,你知道吧?我们这样的阶层的人不可能顺着自己的意愿恋爱结婚,恋爱还能容忍,但是结婚只能和我们同阶层的人。”
“与其等到那个时候伤心,不如现在早做决断。”
沈辰脸上闪过一丝怅然,意味深长的道,“不信的话,你可以亲自去问一问高疏。”
洛叶:“……”
她几乎是用看智障的眼神看了他一眼,和其他人一起走进了考场。沈辰被这一眼的看的几乎要恼羞成怒,他好心提醒,她这是什么意思?
他深呼吸了一口气,让自己平静下来,他今天难得的多管闲事了一番,对方还不领情,到时候后悔可不要怨别人了。换成改日,他也不一定有这样的心情。
他走进考场,发现洛叶和他还真的有缘,他们非但是同一个考场,还居然是前后位。
有了前面的不愉快,沈辰在路过洛叶的时候,余光都没有施舍给她,径直坐到了她后面。
没过多久,监考老师拿着试卷进来,考场彻底安静了下来。
SAT考试总时长230分钟,中间可休息三次,分为阅读,文法,数学,作文。
阅读总共有六十七道题,这个还好,数学她更没有放在心上,美国的数学高中生强度,绝对比不上华夏,最让她烦的就是文法和作文,就像是她的语文永远是拉分项一样,这两样也是拉分项,为了提高语文成绩,洛叶不得不背诵那些例文,还有回答的标准模板,在她的语文成绩总算不那么难看之后,她又开始背诵英文的范文和文法的答题技巧。
学习物理化学的时候,洛叶用的精力最多,可是她没有觉得多难过,甚至到了后来,有种享受的感觉,而文法(文法主要是两类,一部分是标准英语用法,一种是观点表达可以粗暴的认为是阅读理解),作文……
她能在看到试题的时候不露出嫌弃和厌恶,就已经是她极力克制的结果了。
洛叶在第二次的休息的时候,脸色都不由的带上了些许的阴郁之色,那篇人文阅读,问的有点偏,而非常不幸,洛叶连提示都没有看懂,作者什么的更是听都没听过。
沈辰见状,轻声道,“我们的出国都是从小定好的,我们接受的教育其中一部分就包括SAT,你临时抱佛脚……我听说高疏的目标院校的沃顿商学院,宾大可是藤校,就算不近沃顿商学院,其他专业也不是一般人能进去的。”
作者有话要说: 明天见
☆、142
洛叶道,“对一些人来说, 确实很难。”
她语气淡然, 沈辰却不由的一怒, 洛叶这似乎是对着他说的, 他眼神陡然冰冷了起来。
可洛叶根本没有被他这模样吓到,继续自己的事情,沈辰冷冷的一笑,彻底准备不再搭理她。
第三场是数学,看到了熟悉的题目,洛叶总算放松了下来,把上一场不太愉快的经历给抛到了脑后。
而且比起来她平常做的卷子, 这题目真的异常简单, 毕竟SAT数学只包括华夏绝大部分初中的数学知识和少部分的高中数学知识, 更高深的数学内容美国都是在大学学的。不过因为根据过往的经验来看,SAT对数学细心要求很高,而且在最后换算分数时在高分区间数学是同等正确率扣分远远高过其他部分,想要拿满分也不是容易的事, 可这对洛叶来说, 闭着眼睛她都能做满分。
等到做完后,她还在觉得不可思议,这真的、真的太简单了,她相信一班的同学随便一个人来做,都能拿到满分或者是接近满分。同时她也产生了好奇,华夏的数学基础水平真的顶尖水平, 可是为什么到了大学,数学陡然变的平庸了?数学基础非常重要,基础如此好的华夏在数学综合水平上却逊色于了数学基础如此薄弱的美国。就算除却移民国家,前面还有一个更为奇特的英国。
英国国民的数学水平非常差,中学生的数学基础更是一塌糊涂,和华夏比,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可是这样一个国家,却是鼎鼎有名的三大数学强国之一,这真的非常玄幻。
这部分内容对考场内的大部分人来说都是很简单,毕竟他们都是接受着国内义务教育水平长大的。
最后考的选题作文,洛叶勉强挑选了一个看的还算顺眼的题目,她写中文作文时,就喜欢用比较生僻的句子——反正她记忆力好,现在换成英文作文,洛叶就开始尽可能用高级词汇,尽量复杂的句式。
她非常有自知之明,她的作文总是感情不够,这种缺点不是转成英文就能没了的,只能用别的地方找加分项。
这已经是最后一个环节了,而且这已经要下午一点了,每个人都有些饥肠辘辘感,洛叶也不例外,她艰难的写完了整篇作文,长舒了一口气,检查了一遍后她真的不想再看一眼。
等考完雅思托福,她就可以终于不用再学这种东西了。
想到这种日子终于要到头了,洛叶出考场的时候,脸色总算好了些,可在旁人看来,这还有些沉重。
高疏已经站在了门口等她,“怎么样?”
洛叶,“1900肯定是能拿到的。”(SAT2016年才改革变成了满分1800)这点把握她还是有的,就是不知道具体能拿到多少分。
听到她的话,周围的人不由的看了她一眼,1900分以上是顶尖名校的要求了,这位也是冲着名校去的啊,只是现在才刚刚考完,她出来的时候神色可不轻松,能考到1900分以上?
而高疏绝对是相信,甚至这个1900应该还是往低了估算,“那我们先去吃饭吧,吃饭的时候再说。”
考了一上午,就算题目对他来说比较轻松,但也十分耗精力。
两人找个餐厅好好吃了一顿美食,总算恢复了一点精力,高疏道,“下午去赌场吗?”
他们明天才会回去,下午的时间就空出来了。洛叶想了想,“去看看。”
闲着也是闲着。
作为支柱的□□业十分发达,大大小小的赌场多不胜数,高疏就拉着洛叶直奔最大的赌场,身后跟着兢兢业业的司机兼职保镖,还兑换了不少筹码,高疏道,“你想玩什么?”
洛叶饶有兴趣的看了一圈,“随便。”
她对赌博没什么兴趣,来这里醉翁之意不在酒,留高疏在21点的牌桌上,洛叶四处转了一圈,保镖想盯着她一点的,毕竟这里鱼龙混杂,洛叶一个年轻美貌的小姑娘,孤身在这里转悠,十分危险。甚至他都不太理解高疏为什么会同意让她孤身离开,这两天接送他们,看得出他们的关系很好,而高疏不可能不知道这金碧辉煌下的危险性。
可是这里人实在太多了,他的工作目标还是高疏,没过多久,他就失去了洛叶的踪影。
等洛叶回来,高疏面前的筹码已经增加了一半,“看起来你运气不错。”
高疏虽然小赚了一笔,却没有上瘾,见洛叶回来,就站起来,“要试试吗?”
看洛叶这样子应该不知道二十一点的规则,他解释道,“二十一点并不是一个纯粹靠求运气的游戏,可以说是一个数学游戏,只要懂它的规则,而且你的数学足够好,记忆力也足够好,你就有很大的概率赢钱。”
假设一个普通人在玩21点时,赢的概率是是0.495,无限接近于0.5这个有一半会赢,有一半会输的概率,如果可以记下纸牌的顺序,其他条件保持不变,那赢的概率却会上升到0.51,虽然仅仅增加了百分之三的赢的概率,但是你想把五百块变成一千块的概率就会变成百分之九十九点七五。
只要不是运气太差,你也见好就收,你就有将近百分之一百的概率从赌场赢钱而不是输钱。
而21点可操作的余地可不仅仅是这样,记住纸牌顺序,只能说是稍微有利,而如果有团队配合,你可不仅仅能从赌场赢钱,甚至可以从赌场身上咬下一大块肉。
他们边往外走,高疏边给洛叶科普了下曾经发生一件极为轰动的事,“MIT的学生,就曾经办成过这件事。”
一群来自于MIT的天才学生,靠着自己的天分和出众的能力,从赌场那赚了几百万美金,结果被赌场告上了法庭,从此被列为赌场拒绝接待用户,而他们也靠着这笔钱积累了最初的资本。
为首的人就是个华夏人,杰夫·马,曾经号称“英特尔芯片”,大脑堪比超级计算机。
“听起来很有意思。”可也只是听起来有意思,洛叶对赌博真的兴致缺缺,对数学用到这方面更是没什么兴趣。
她还是比较感兴趣自己的收获,等回到房间后,她张开手,一个半透明的球形物体出现在了她手中,而这个球形物体中,上下漂浮着灰黑色的雾气,这雾气每每想逃跑而撞到了玻璃球上,撞到后这雾气上就出现了密密麻麻的痛苦的小脸,似乎无时无刻不在哀嚎。
在赌场这样的地方,最容易滋生的就是这样“怨灵”,怨恨不甘痛苦,所有的负面情绪都汇聚在一起,组成了“怨灵”,这样的东西可是绘制亡灵召唤阵最好的材料之一。
洛叶记得世界最大的赌城是拉斯维加斯,正好在美国,她或许可以哪天去那里逛一下。
SAT结束后不久就到了考雅思托福的时间,首先考的就是雅思,相较于托福,雅思更为注重口语和听写,不过考试起来有些麻烦,笔试和听力口语不安排在一起,而这对洛叶来说已经没有任何问题了。
因为托福要一月才会有考试,在得到了雅思成绩后,洛叶就提交了自己的申请材料。
提交的材料包括,她高中到现在为止的成绩单,奥赛的成绩单和获得的名次情况,三封推荐信,发表的两篇论文的期刊名字,SAT成绩单,雅思成绩单,最后还有自己的家庭状况等等。
因为每年递交申请人数太多,洛叶估计年前收不到回复了。
……
美国,普林斯顿。
每年到了递交入学申请的时候,普林斯顿这都非常忙碌,来自于全球各地的申请可以把他们淹没了。
他们要在这成千上万的申请中先筛选出一部分来——申请条件已经达到了普林斯顿的及格线,这些达到及格线的要等着第二次筛选。
而这份工作是非常枯燥的,还不能有丝毫马虎。
“平均分68,谁给她的勇气来申请普林斯顿?”
“平均分76,不够。”
“SAT分数才1700多分,不行。”
“SAT分数1960,平均分79?这个还算可以,但仍旧不够。”
……
不知道过了多久,才找到了洛叶的申请材料,洛叶申请的是毫无疑问是数学系,普林斯顿数学系闻名全球,而且招生最为严格,敢申请这个专业的,还是来自于华夏,立刻让人提起了兴趣。
有人在打趣美国为什么数学第一,曾经就说过,因为是有美国的教室,俄罗斯的老师,最后是华夏的学生。可见华夏的学生数学好多么深入人心,而且比起这些明明水平不够,还敢自信申请普林斯顿的美国高中生,华夏的学生都很谦逊,很少有水平差很多还敢申请的情况下。
他在打开的时候就做好了刷一刷眼睛的心理准备,没想到看到后仍旧有些吃惊,首先是SAT,“2250分。”
这个分数虽然还没到满分,但是绝对算得上是超高的成绩,只有位于食物链顶端的学霸才能拿到这个分数,这也是他今天翻到的最高分了,十分惊讶,“华夏的学生果然十分厉害。”
接下来是雅思成绩,虽然美国更重视托福成绩,但是普林斯顿接受雅思成绩,“九分。”
因为雅思成绩只有整数和0.5,四门成绩加起来再除以四,8.75分以上的都算是九分,并不能说洛叶所有题目都答对了,可这个九分仍旧十分让人惊艳。
再然后是她的奥赛成绩,从国内预赛到IMO,全都是满分,最后获得了金牌。
作者有话要说: 早安
☆、143
就算是放在普林斯顿,这也绝对是一个辉煌的战绩了。
没有人会怀疑华夏奥数选拔赛的水平, 也不会有人怀疑IMO的水平, 光是这么一张履历就足够让普林斯顿好好审核下她的资料。
这毫无疑问是一位数学天才。
这负责初步审核的人已经要拿起电话了, 最后还是克制了下, 至少要看完。
这三份材料已经给了他充分的信心,让他相信接下来的材料也一定精彩,他看过这么多的材料,在资料看的差不多的时候,对每个递交申请的学生能不能通过最后的审核,心里已经有谱了,洛叶这份申请材料, 估值在九分以上, 只要接下来没有短板, 她算是一只脚踏入了普林斯顿。
可仍旧没有想到居然会在接下来看到两本论文,还是曾经在哪隐约听过的期刊题目。
他不由的再次拿出了洛叶申请书,之前囫囵看了下,再仔细看了下, 发现在某一行字下面写着, “曾发表两篇数学论文,分别是——”
他算是他审核了这么久,第一次看到有人在里面夹杂着期刊,他翻看了数学期刊,看到的名字似乎都特别眼熟,而后面的单位上, 写的还有他们盟校的名字,就算看不懂这些材料,也意识到了这本期刊绝对不是普通的数学期刊,能和这些在藤校任教的教授一起发表论文,就足以证明他多么可怕。
三封推荐信他没有拆开,这是要由审核委员做最后的评断的,有了以上诸多惊吓,等看到成绩单的时候他已经足够镇定了。
——就算它的平均分看起来有那么一点不漂亮。
这让觉得自己无论什么都不会再惊讶的审核员,还是在最后的时候再次惊讶到了,只是惊讶的方向不太一样,相较于洛叶那之前漂亮的不行的资料,她高中的成绩单应该也是一样的优秀才是,可是她的成绩单在高一的时候,真的十分凄惨,一路看下来,可以看到她的成绩一路提升,到了最后各科目已经达到了将近满分的程度。
可是这仍旧没有把平均分提升太多,所以让她的平均分看起来有那么一点凄惨,堪堪达到了他们的要求的标准线。
不过她前面的材料实在是精彩,现在看到这份略有瑕疵的高中成绩单,仍旧不会影响他看到之前材料的震撼。
他毫不犹豫的把这份申请材料放到了通过的那一排,并且在外面做了一个重点的标记。
……
等到审核完那些堆积如山的申请材料,把那一摞摞的通过审核的材料搬到一间空的教室,通知审核委员来做最后的确认,已经又过了好几天了。
这次被挑选作为审核委员的教授挑了个有空的时间走向审核室,相较于美国其他顶尖院校,普林斯顿只能称之为“袖珍”学校,招生人数每次都很限,小而精,而每年提交的申请通知却并不比其他学校少多少,这意味着他们的工作比其他学校的要多。
尤其是最后审核的时候,需要占用很多时间。
打开门看到堆满桌子的申请材料,悠悠叹了口气,“又是这么多。”
“不是每年都这样吗?”
“快点干活,干完后我们才好去做其他事。”这位教授嘟囔了一声,“我的实验还没做完呢。”
另一位教授安慰他们,“总需要有人做这种事情,想想好的,今年我们做了,明年就轮不到我们了。”
每隔几年才轮上一次。这样想一想心情就会好很多了。
等他们坐下后,率先看的就是做了标记的那些资料,这些都是材料十分优秀的,先确定这些,再看其他。
……
一上午不知不觉的就过去了,属于洛叶的资料终于被他们拿起来了。
洛叶放的时候成绩单被她放到了最后面,而被看过了之后,高中成绩单就被放到了最前面,拿到她成绩单的是物理系的格罗斯教授,“高中成绩八十分?这个成绩怎么会放在这里?”
他们刚刚看的资料中,高中成绩单就没有低于平均分85的,有好多个分数甚至都维持在95分以上,乍然看到一个80分的,还以为是放错地方了,冲着一个还在看资料的教授道,“格里菲斯,还是申请你们数学系的。”
菲利普·格里菲斯,沃尔夫数学奖获得者,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成员,数学系正教授。
“这位姑娘还真的勇气可嘉,去年你们数学系本科只在亚洲招收了两人对吗?”
这样惨烈的淘汰率,这位姑娘到底怎么想的?如果说普林斯顿的平均分要求八十分以上,那数学系作为最好的专业,只要九十分以上的天才。
格里菲斯不敢兴趣的抬了下眼皮,这位物理系教授却已经又惊讶的噫了一声,又叫了声格里菲斯,“虽然她平均分才80分,但是她现在的成绩可不差,是高中一年级成绩太差了,我注意到了,她的数学成绩,从高中一年级下学期开始就是一直满分。”
他又补充了一句,“华夏的学生。”
华夏的高中数学强度,世界闻名。格里菲斯还是不太感兴趣,满分太不稀罕了。
在他再次低头的时候,谁知道对方又叫了他,“格里菲斯。”
格里菲斯教授已经有些不高兴了,而对方已经惊叹的拿起了那两本数学期刊,冲着他挥了挥手,“你看——”
数学物理联系一向很紧密,很多物理问题需要数学作为工具,一些专业的数学期刊物理学家也会订阅,所以看到这两本数学期刊的时候,他一眼就认出来了,直接翻找出了洛叶的申请书,找到了自己想要的内容,惊愕的看着格里菲斯,“我记得这两本数学期刊应该比较高端?”
声音都有点不太确定了,因为,他又拿起了洛叶的申请书,“——她在这两本期刊上发表了两篇论文,我知道你们数学系的本科生都有在SCI发表论文的能力,可是现在申请入学的学生都有了这能力了?”
还是数学系的申请都这么变态了?
他好几年前才来做过一次审核员,中间没有参与过,现在都不太确定了。
比起他,格里菲斯这位正宗的数学系教授更清楚这两本数学期刊,终于提起了兴趣,把自己看的那份申请放到一边,走了过来,“你说的是真的?”
“这还能有假?我能凭空变出来几本数学杂志给你吗?”他毫不客气的道。
而临近中午了,他们也需要休息一下,听到他们的讨论,也跟着好奇的看了过来,只是他们不知道这期刊什么等级,“格里菲斯,这两本期刊很有名吗?”
“影响因子是多少?”
而格里菲斯拿过了两本期刊,翻看了下,也没有着急看内容,而是继续看洛叶的材料,“SAT2250分,雅思9分,去年IMO的金牌获得者,满分之一?”
这些成绩足够说明她的资料为什么放在了优秀这了,如果先看到这些,那位物理系教授绝对不会惊讶。
而格里菲斯也不由的露出了一丝笑容,这样的书面成绩他才觉得熟悉,而物理系教授道,“难怪难怪。”
又问了句,“这样的水平确实足够发论文了吧?”
最专业的格里菲斯摇了摇头,“能在这上面发表论文,至少是副教授的水平。”
“什么?”
“副教授?”
这句话简直石破天惊,这是说明这名申请的学生,已经有副教授的水平了?就算看过了这么多的申请,这仍旧是最亮眼的那一个,就是放眼整个普林斯顿申请史,这样的找不出来五个吧。
而谁都知道格里菲斯为人比较严肃,不会开玩笑,这真的让人惊讶了。
而这时物理系老师正好又看到了推荐信,最上面的一封就是丘成桐的,丘成桐是普利斯顿高等研究所的终生教授,两人见过不止一次,对他笔迹比较熟悉,拿起来递给格里菲斯,“Shing ung Yau的:”
居然能让丘成桐给她推荐信,那她确实十分优秀了。
格里菲斯也没想到会在这看到同事的推荐信,干脆的把三封推荐信全都拆开,一封来自于菲尔兹奖获得者的推荐信,一封来自于金融大鳄的推荐信,最后一封同样来历不凡,李教授在国际上小有名气。
这三封推荐信都极具有重量,尤其是前面两封,丘成桐的证明她的天赋足够,获得了丘成桐的欣赏,而第二封证明她出身不凡,不然不能拿到这位金融大鳄的推荐信。
这两个人的推荐和洛叶那除了高中成绩单外都非常完美的履历,都足以让他们慎重考虑洛叶入学的可能性。
普林斯顿不会拒绝这么优秀又有天赋的学生。
可是现在在场的最有发言权的格里菲斯还没有说话,他们齐刷刷的看向了他,而格里菲斯当着他们的面掏出了手机,拨通了两本数学期刊主编的电话。
——数学界就是这么小,格里菲斯不但认识这两位主编,四大期刊的主编他都认识。
他打电话询问,“约翰,你们的期刊是不是曾经刊登了一篇群论相关的论文,名字是——”等他问清楚后,又和另一位主编通话,他本来以为他们会要查一下,没想到他们似乎对刊登的论文十分印象深刻,在他询问后,就毫不犹豫的给了肯定的答案。
“要知道,我们还是第一次刊登一位中学教师的论文,我们编辑部当时还有许多人惊讶。”
格里菲斯,“中学教师?克里斯,我很遗憾的告诉你,不是中学教师,而是一名高中生。”
作者有话要说: 午安
☆、144
闻言电话那头立刻传来了剧烈的咳嗽声,半响后, 那边才重新传来声音, “菲利普, 这么久没见, 你都学会开玩笑了吗?”
一个中学教师就已经让他们惊讶了,一个高中生?对面的克里斯已经扶额了。
格里菲斯道,“你知道我从不开玩笑的。”
“我在入学申请中看到了她的资料,这才向你求证下。”
“……十八岁?”
“是的。”
那边传来了更剧烈的咳嗽声,等挂了电话后,这位主编仍旧处于震惊当中,叫来了自己的助手, 询问了下洛叶的情况, “你们知道她的具体信息吗?”
助手不明白, 这期刊都已经发了,为什么主编现在又问起来,不过他还是尽职尽责的道,“我们有她的通讯地址, 联系电话, 还有邮箱地址,您是有什么问题需要紧急联系她吗?需要我现在把这些资料找出来给您吗?”
“不不不……”主编挥挥手,声音还带着一点迟疑,惊愕,不确定,这让助手更加疑惑了, 也更加凝重了,到底什么事,居然让主编这么惊愕?
“主编?”
只听主编用这种让人忧心忡忡的口气道,“——你知道她是一名高中生吗?”他是真的确信格里菲斯不会拿这种事开玩笑,而且对方忽然突兀的问起了这个,确实很让人存疑,可是相信了之后,他更觉得惊愕好吗?!现在申请普利斯顿数学系的学生都这么牛了吗?
好羡慕的感觉。
“你再把论文给我找出来——”不行,他要再看一遍。
殊不知助手也被口水呛到了,高中生?主编你确定没有说错吗?确定没有口误什么的?
可看主编那模样,完全不是开玩笑,似乎自己也被震住了,这真的是……真的?助手本能的应了声是,神情恍惚的走出了主编的办公室,在去书柜的时候,还险些撞到了书桌,一位编辑拽了下他,“怎么啦?”
这是有什么事吗?
助手定了定神,眼神还有些飘忽,“你们还记得我们讨论过的中学教师吗?”
编辑点了点头,在主编确定那篇论文刊登的时候,他们又爆发了一阵对洛叶的讨论,表示这真的破历史了。
助手:“她不是中学教师,而是一名高中生……”
噗——
噗————
接二连三的被口水呛到的声音响了起来,有的还一头砸到了桌子上,托住下巴的手忽然打滑了。
“什么?”
“高中生?高中生?!怎么可能是高中生!”
“我现在有点怀疑是不是我耳朵出问题了。”
“天、天——”
这些陡然爆炸的声音足以证明他们到底有多惊讶。高中生啊!这是高中生啊!一个中学教师都已经让他们下巴快掉了,一个中学生给他们期刊投稿,最后还顺利刊登了,这样的接近传奇的故事,就算他们亲耳听到了,也不敢置信!
他们也算是间接见过许多天才了,可是对方至少是大学生!大学生!!
一个个的全都风中凌乱,看到他们如此震惊,助手反倒是淡定了,施施然的走到书柜那,拿出了那一期的期刊,淡然道,“听主编说的,是她在申请普利斯顿数学系,格里菲斯教授打电话来询问我们主编。”
“……”
“……”
主编都出来了,九成九是真的了!他们心神恍惚的道,他们这算不算又间接见证了一个新传奇的诞生?
……
普林斯顿。
格里菲斯挂了电话后就打开了期刊找到了那两篇论文,在旁边听了全场的物理系教授道,“……你们系的真的厉害啊。”
能让格里菲斯记住的的主编期刊,影响因子绝对不会低,高中就能在这样的期刊上发表论文,绝对是万中无一的天才,更何况这是数学!
这样一个超级天才,普林斯顿除非脑抽了,不然绝对会收下她,所以他立刻改口说你们系,声音中都带上了羡慕,这样有天分的学生,试问在场的教授,有谁不想要?
格里菲斯已经草草看完了这两篇论文,他最为擅长代数几何,群论算是抽象代数,《球》属于几何,他勉强能看懂,当然了,他看不看得懂其实不太重要,因为专业的人已经代替他看过了,他没有耽误在场其他人的更多时间,“我想我还需要和她来一次视频通话。”
在场的人纷纷挑眉,格里菲斯还是这么喜欢较真,不过这是他们数学系的事。
“从目前来看,这份申请材料没有任何问题,她证明了自己的优秀还有自己的天赋,除了她的高中成绩单外——我想我们总会原谅一些孩子年少时的不懂事行为,所有的成绩就接近满分,还有出人意外的成果。”格里菲斯晃了晃期刊,“我认为她完全符合普林斯顿的招生要求,现在我们刚好可以表态,现场是否有人不同意她的入学?”
现场没有人说话,半分钟后,格里菲斯把申请资料放到一边,“好,全票通过。”那边放着刚刚通过表决的□□。
……
洛叶在收到邮件后一点都没有意外,并且快速的回了邮件,确定了视频时间。
没有说去普利斯顿数学系非要面试,可是来了她也不怕。
等到时间到了之后,视频接通,一个头发花白的教授出现在了视频那边,洛叶主动道,“教授你好。”
格里菲斯点了点头,视频接通后,他才发现洛叶看起来比照片上还要小,甚至更瘦弱一点,看起来似乎还没满十六岁,他开门见山道,“我已经看过了你发表的两篇论文,我发现你对几何学,和群论有比较深刻的了解,介意我现场提问下吗?”
“当然不。”
格里菲斯开口就是三个问题,显然早有准备,洛叶最不怕的就是考察了,甚至在对方问起这三个问题的时候,还稍微放松了。
能问出来这三个问题,证明对方的水平不低,很可能是数学系的教授,能让对方来专门和她视频,她的申请应该比较顺利,她不怕考察,怕的是对方考察都不愿意,直接把她的资料刷下去。
洛叶一心二用,回答的一点都不慢,从始至终都看着镜头,表情语气都十分自信,英语也十分流利,中间没有一丝磕绊,等她回答完,格里菲斯脸上已经露出了满意之色。
问了最后一个问题,“你的高中成绩单在高中一年级并不理想,它严重拉低了你的平均分,直到高中二年级,你的成绩才算好起来,可以告诉我原因吗?”
“当然可以。”洛叶斟酌了下,真实原因当然是不能说的,“那个时候,因为一些现实生活的原因,我提早进入了青春叛逆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