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网 > 古代架空 > 宦海 > 第180章:风向变了

第180章:风向变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余鑫搬出去了。

    季航那边的处境,顾云浩终究还是没有告诉余鑫。

    毕竟那位学弟是个实心肠的人, 若是一旦得知季航那边的处境, 那小子多半是要坚持掺合进来的。

    要知道眼下新政一派处于颓势, 杜允文等人步步紧逼,就连元化帝似乎都在开始退让。

    此时不仅季铭处境危险,就连顾云浩的右相师祖孙惟德都是无计可施, 更何论他们这些初入官场的小卒。

    若是余鑫真的因一时义气卷入其中,最后只可能是多一个炮灰。

    这显然不是顾云浩跟季航所愿意见到的。

    要知道陵江书院虽然在越省名声极望,但前些年所培育的学生要么无心仕途, 只一心做学问,要么就是虽然入朝,但官阶不高,难以与当初权势滔天的徐景对抗。

    即便是眼下徐景倒了, 重开陵江书院也不是一个简单的事。

    毕竟当初查封书院,乃是礼部下的令, 且又涉及当初顺德一朝夺嫡之事,不仅是平王跟蜀王牵扯其中, 副相陶明哲跟左相杜允文也都脱不了干系。

    非是到礼部侍郎的位置, 又有谁人敢去再翻这个前案。

    而且, 对于顾云浩等人来说,陵江书院乃是他们就读的时候被查封的,因此, 即便是要重开书院, 他们也是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完成。

    如今陵江书院查封的那一届学生, 仅仅只他们三人高中,其中他跟季航已经被守旧派们盯上了,只剩下一个余鑫,是怎么都得要保住的。

    要知道余鑫乃是探花出身,入朝之时又没有打上任何一党的标签,面对如今朝中的局势,余鑫这样的人物,方才更能有发展的空间。

    若是余鑫就此掺合进如今这个风波之中,那么不论是他刻意指点他殿试,还是季航近来的疏离,都变得没有丝毫意义了。

    不错,在顾云浩看来,自从太上皇病重之后,季航便开始刻意的疏离他们。

    作为多年的知己好友,顾云浩自然是明白他的心思。

    无非就是眼下季家情况不妙,季航不愿让人抓着把柄,从而构陷顾云浩跟余鑫罢了。

    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顾云浩方才立即让余鑫搬离了顾家。

    毕竟在他看来,或许过两天之后,他顾云浩也将如季家一般成为这场风波的中心人物。

    虽然对于这场变故心有准备,但顾云浩还是没有想到,这变故却来得这般快。

    元化四年五月初五,太上皇顺德帝病重,汤药无效,最后不治而亡,享年六十三岁。

    在太上皇龙御归天的前一日,孙惟德也是听闻了太上皇病危的消息,便当机立断,让吏部邓仕建发出调令,正式将顾云浩从户部调任到都察院任职。

    要知道从五品官员的调动任用,是由吏部主理,并不需要一一告知内阁跟皇帝。

    但是顾云浩乃是户部官员,此事确实需得户部尚书季铭点头才可。

    顾云浩深知季铭是巴不得将他留在户部,从而借着他将孙惟德拉下水。

    不过今次却是这般轻易的放他离开,可见其中师祖孙惟德定然是出了不少力。

    五月初五,顾云浩刚到都察院报道,正在副都御使陈云华的公务室听从领导谈话,却是乍然听闻大明宫的方向响起了沉闷的钟声。

    听闻这个钟声,顾云浩只觉心中一闷,一声一声似乎都是敲在了他的心口之上。

    九九八十一声钟声响毕,整个都察院顿时响起震天的哭声。

    这时,却又听闻雍京城东门方向接着又开始响起了钟声。

    大明宫的钟声,非重要时候不会轻易响起。

    历来皇后、太后薨逝,则响钟七七四十九声,祭天祭祖,响钟八八六十四声,若是响钟八十一声,则是帝王归天的规制。

    元化帝乃是少年君王,身体一向康健,自然是无碍的,那么现在殡天的便只能是太上皇顺德帝了。

    太上皇真的殡天了……

    顾云浩一面随着众人面对着皇宫的方向跪下,一面心绪翻腾。

    耳边是都察院官员们震天的哭声,但顾云浩却觉得这个世界此刻安静极了。

    他脑海中一直回荡着一个声音‘太上皇真的殡天了’……

    在眼前这个紧张的局势之下,太上皇却这般突然殡天,这实在不是一个好消息。

    若是没了太上皇的压制,元化帝真的能对抗的了杜允文跟那些世家大族们么……

    想到这里,顾云浩的眼中尽是痛苦之色。

    新政……完了……

    这时,他只觉心里一闷,随即喉咙似有什么堵了起来,那种滋味真的让人难受的紧。

    “陛下……”

    在都察院这些官员们的哭丧之中,顾云浩眼前一晕,随即胃里一阵翻腾,随之便只觉喉咙一腥,一口鲜血却是就这么咳了出来。

    他费尽心思筹谋的新政,便要这样败了……

    在倒下之前,顾云浩脑海中便只剩下了这一个念头——活着。

    ***

    一如顾云浩跟孙惟德所料,太上皇顺德帝的殡天,确实是让原本就已经极其复杂的朝廷更是变得风起云涌。

    随着顺德帝的殡天,右相孙惟德又恢复了前两年那般的姿态,再也不复前些日子的强势,竟然是有意蛰伏的样子。

    左相杜允文仍是不遗余力的针对季铭,只是杜允文等守旧派的主战场已经渐渐开始从工部转向了户部。

    一时间,户部不少官员都受到了弹劾和清洗。

    在这样的形势之下,吏部尚书邓仕建开始蛰伏,安心做一直埋头的鸵鸟。

    礼部尚书袁振也因着乃是新朝起来的官员,也是更加小心谨慎了。

    如今,不仅是杜允文等一众勋贵世家们强势起来,直接拿着户部开刀,不断剪掉季铭的羽翼。

    最值得一提的是,自元化一朝来一直蛰伏的副相陶明哲,也突然高调了起来,甚至与作相杜允文合力,一起围堵季铭等新政派官员。

    要知道陶明哲可是掌管了刑部跟大理寺。

    但凡是杜允文左相一党弹劾的官员,基本经由刑部跟大理寺一核查,那都是多少有些问题的。

    在如此的审查结果之下,再由勋贵们跟武将集团进言相逼,元化帝也多少是有些顶不住压力了。

    就这样,只不过短短一个月的时间,户部的官员便被处置了十多人。

    朝中已经变天了……

    如今,雍京城内的大小官员们无不风声鹤唳,生怕因着新政一事牵连到自己,纷纷明里暗里与新政划清界限。

    这一个月的时间,知道朝中风声和消息的,已经不局限于雍京这些京官了。

    朝中局势大变的消息,似同那初夏的风,迅速的吹向了华朝各地。

    如今左相当权,勋贵们压制住了新政派官员!

    这个消息为整个官场所知晓后,原本税改的大好局面瞬间开始慢慢的翻盘。

    首先是各地的世家们又开始威迫地方官员在税赋上做手脚,其次各地的官员们也开始观望起来,一时间也不敢得罪那些世家大族,竟然也对世家们重新更改田策税收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自顺德帝殡天之后,顾云浩便令巴九去了邻省的乡下查探情况。

    听闻巴九带回来的消息,顾云浩一面觉得在预料之中,一面又觉得难以接受。

    努力了那么久的税改,就这样化为纸上谈兵的虚无了……

    都察院乃是在孙惟德的麾下,他如今调任到都察院,可以说称得上是比较安全的。

    但是因着孙惟德的蛰伏,都察院近来也很少参与朝中官员的弹劾跟核查之事,基本都是由大理寺跟刑部在负责。

    顾云浩等一众都察院官员都相对而言算得上是比较清闲的了。

    “大人,咱们真的要这样看着么?刑部跟大理寺那些人现在尾巴都要翘上天了,原本陛下是下令三司会审,可那两家压根都不把咱们这边的话当回事。”

    眼看着刑部跟大理寺这样摆到台面上来相助杜允文,一同对付户部的官员,都察院的御史们也有些坐不住了,当下便有人向着陈云华建言要打压打压刑部跟大理寺。

    “不可,此乃右相大人的吩咐,咱们只需遵从便好。”

    陈云华却是摇了摇头,说道:“再则你且看看,每每左相等人弹劾官员,陛下下令三司会审,那可都是让刑部那边主持,难道还没看出什么端倪么?你要记着,今时不同往日,即便是刑部那边一手遮天,咱们都察院也只能看着!”

    陈云华说这话的时候,跟前并没有几个人在,刚巧顾云浩便是其中之一。

    这个时候,顾云浩自然是对陈云华叹服不已。

    不愧是师祖手下的得力之人,果真是看得通透极了。

    不错,近来杜允文左相一党弹劾了不少官员,其中有八人,元化帝都是下令了三司会审,且全部都下令由刑部主持三司会审之事。

    眼下陶明哲分明是已经跟杜允文勾连到了一起。

    杜允文这边弹劾官员,元化帝却是在那边下令由刑部主持三司会审。

    要知道刑部跟大理寺那可都是陶明哲的人。

    让刑部主持三司会审,那跟直接给那些被弹劾的官员定罪有什么区别?

    因而,顾云浩也是猜测,只怕早在杜允文弹劾之时,元化帝便是已经舍弃了这些官员,因而索性直接交由陶明哲去定罪就是了。

    顾云浩想到杜允文身后的那些勋贵大族们,不由也是头皮一麻。

    看来,军中那边只怕面临的压力不小。

    只是不知道军中到底是有多大的动静,才能让元化帝如此退让。

    不错,退让!

    元化帝现在确实是在向杜允文退让,为此甚至不惜舍弃那些在户部任职的新政派官员。

    看着眼前的行事,顾云浩更是赞叹孙惟德的算无遗漏。

    还真是如师祖所说的那样。

    若是勋贵们齐了心,军中那边的压力一下来,元化帝真的是扛不住的,如此,还真的是会放弃文臣这边的局势……

    思及至此,顾云浩心中一颗心慢慢地往下沉,整个人也从开始的焦虑痛惜,慢慢变得平静淡漠起来。

    就这样,随着杜允文的步步紧逼,勋贵们也联合起来,通过军中的威望和印象开始逐步向元化帝施压。

    户部的官员接连受到弹劾,又纷纷被刑部跟大理寺查出问题,一时间几乎每一天都有户部的官员被革职或是贬官。

    就连顾云浩的老上司,闽省清吏司的郎中陆安宁,也是被弹劾了,最后以受贿五千余两的罪行,被革取了户部郎中一职,贬为合阳县丞。

    随着户部的官员接二连三的被弹劾,季铭一党的有些人也渐渐有些坐不住了。

    就是户部的一些官员之间,也开始纷纷向杜允文左相一派投诚,并且甚至有人转身成为左相一派的马前卒,直接奏言弹劾曾经的同仁。

    五月底,朝中又发生了一件大事。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