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网 > 古代架空 > 宦海 > 第118章:殿试

第118章:殿试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其实取中了元化帝即位后的第一科贡士, 这些考生们都是兴奋不已。

    毕竟大家都知道, 新帝才刚即位, 正是需要用人之时。

    他们这一科,乃是新帝亲自选拔,自然更容易得到元化帝的看重。

    而今顾云浩更是将‘新朝首科’这个名头提出来,当下众人自然是心潮澎湃。

    试问又有谁人不指望着得入皇帝之眼, 从此平步青云呢?

    “顾兄所言不错, 咱们这一科考的实属不易, 诸位同年自然是要守望相助, 莫要让旁人给小瞧了去才是。”

    顾云浩话才一出口, 便有士子应和道。

    看着众人志气高昂的样子,顾云浩嘴角一扬,轻轻笑了笑。

    看来解决内部矛盾的最好办法, 便是给大家一个共同的目标。

    都是从县试、府试、院试、乡试, 一步一步走到了现在,大家自然都不是蠢人。

    同一科的考生们,即便考试之前,互相都不认识,但只要一旦考中了, 那便是同科同年。

    特别是到了会试这个层面。

    只要一考中贡士, 那这些士子们都将入朝为官。

    官场复杂多变, 最是重人脉, 若非有什么大的缘由, 同一科的进士们, 那都是互相会给几分薄面的。

    今后要在宦海中漂浮几十年,说不定哪一日就用得上这些同年们。

    要知道,更是有些同科进士们,在多年的官场相处之中,甚至引为知己好友的呢。

    就算是为着今后的仕途着想,众人也都会好生处理这个同科之间的关系,互相礼让三分。

    当下众人便也撂开了主经的话题,或是直接谈论起今科的殿试,或是闲聊家乡趣闻。

    “卯时到,诸位贡士入宫门。”

    没过一会,便见宫门打开,宫门口的守卫一脸严肃地分立两旁,一个小黄门跑宫门,高声唱和道。

    闻言,顾云浩等人忙止住说话,开始分列两行,开始等待搜检。

    不错,进宫参加殿试,亦是要搜检的。

    只是这里搜检的主要目的,一则乃是为了防止考生夹带,而则却是出于安全考虑。

    毕竟这些考生都是要入宫面见天子的,为了保障皇帝的安全,自然是要谨慎检查检查。

    不过他们这些士子好歹也算是取中了贡士,今后都乃是当朝官员,因而为了不落这些未来大臣们的脸面,搜检之时,还是准备了专门的房间。

    一共二百多号人,搜检完毕之时,天已经开始亮了。

    进入宫门之后,除了引路的黄门之外,还另有八名礼部官员和一对侍卫随行。

    礼部官员自然是为了引导贡士们入殿考试,而宫内的侍卫,则是为了保障皇宫的安全。

    殿试的地点乃是太极殿。

    太极殿位于太和殿之东,为太和殿的东侧殿。

    而太和殿乃是整个皇宫的正中,为各代帝王大朝会之时的正殿。

    先前顾云浩他们复试所在的太初殿,跟现下殿试的太极殿,便分别是太和殿的西侧殿和东侧殿。

    在礼部官员的引领下,顾云浩等人步入太极殿,各自按序找到自己的座位,整个过程中,未有一名贡士多言其他。

    毕竟殿试的座次是按着会试的排名来的,加上先前复试也算是演练过,大家都可以说的上是熟车熟路。

    顾云浩为会元,考座自然是在第一排的正中。

    径直走到自己的座位之前,顾云浩双腿一曲,跪坐下去。

    殿试就是这么坑爹,考生们是不能坐着应试的,得需要全程跪坐。

    但好在华朝优待士子,给每个考位之上,都有专设一个坐垫。

    虽然这座垫比较单薄,考生们跪坐久了,还是会伤及膝盖腿脚,但也总比没有强。

    要知道在前朝之时,殿试的考生们,那可都是直接跪坐在这殿内的地砖之上呢。

    好在殿试时间短,忍一忍也就过去了。

    顾云浩心志坚毅,这自然对他来说不算个事。

    坐定之后,他便开始看考座上放着的笔墨砚台。

    殿试之时,考生是不允许自带考篮的,一切应考的诸物,都由礼部提前准备好放在考座上。

    细细看了看,见着没有什么问题,便也放下心来。

    待到辰正时分,只听闻殿外似有不少脚步之声,顾云浩猜想应当是元化帝的銮驾到了,便忙直了直身子。

    果然,不过片刻,那脚步声越来越近。

    殿内众人忙俯身下拜。

    “参加陛下。”

    在殿内众人的参拜声中,元化帝步入了大殿。

    置身于这样的氛围之中,顾云浩自然也是附身下拜,不敢抬首。

    但见一抹明黄的袍角自眼前过去,就听闻元化帝年轻的声音响起:“诸卿起身。”

    闻言,顾云浩等人直起身来,都转过身子端端的跪坐在考案之后。

    “袁卿,开始吧。”

    抬目看了看殿内诸人,元化帝满意地点了点头,侧头吩咐垂立一旁的礼部右侍郎袁振。

    “是。”

    袁振恭敬地应了一声,随即上前道:“圣上有令,元化二年殿试开考。”

    随着这一声令下,礼部的众官员开始发卷。

    拿到卷子之后,顾云浩打开一看,果然是仅有一道题。

    ‘不以规矩’。

    看着这个题目,顾云浩却是有些忍不住想要骂娘。

    一般而言,殿试的制策题目,大多是偏向时务的。

    也就是说乃是会选择一两个当下的时政,向他们这些士子问策。

    因着殿试的考题,乃是由皇帝亲自出的,故而一般问策的题目,多是皇帝行政的一个方向。

    考生们可以根据出题皇帝平素的施政方略,借此估计皇帝的喜好,写出一篇颇为讨巧的文章。

    而眼下这个题目,却是让人有些看不懂了。

    元化帝新即位,施政方略本就还不明,现在又出了这么一道考题,实在是让人觉得捉摸不透。

    要知道,殿试是考策论了,而这个考题实在是……

    若是放在平时的乡试或是会试之中,这个考题必然乃是四书题才是。

    ‘不以规矩’,出自《孟子》的《离娄章句上》。[注]

    这个考题,若是以四书题来做的话,自然是不需要费什么心思。

    但现在是殿试,殿试只考策论啊……

    顾云浩思量了一番,还是觉得有些摸不着头脑。

    ‘不以规矩’原文‘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乃是表现孟子仁政的主张。

    在孟子的仁政中,有两个主要方面,一是“法先王”;二是选贤才。[注]

    难道元化帝的心思,乃是要施行仁政?

    想到之前元化帝还是齐王之时的那次会面,顾云浩却又觉得不像那么回事。

    当初的齐王,看着虽然神色淡泊,但其实内藏丘壑。

    那样的人物,又岂会甘于墨守成规?

    再则元化帝才二十出头,乃是一名年轻的帝王,心中必然会有一番抱负和理想。

    不知为何,看着这个考题,顾云浩心中亦是感慨良多。

    二十年来,在这个时代经历的一切,在这一刻却变得那般清晰。

    “为何而学?尔以何为志?尔之志向又与举业何干?”

    这时候,顾云浩不由想起了的当年淮安府试之时,恩师向他提出的三个问题。

    不负所学、不坠心志,为国、为民、为家!

    规矩么……

    闭上眼睛,顾云浩只觉心思万千。

    不错,他现在正是在参加殿试,他乃是今科会元,他的文章十有八九能送到元化帝的手中。

    他的主张,他的思想能被最高位的统治者所看到的。

    想到这里,顾云浩只觉自己的整个心绪也变得澎湃起来。

    蹙了蹙眉,他犹豫了片刻,随即眉头亦是舒展开来。

    双目睁开,顾云浩眼中尽是坚毅的光芒。

    倒水,研磨,润笔,沾墨,随即下笔一气呵成。

    整篇文章他作的极为顺利,仅仅一个时辰,便洋洋洒洒的写了好几页的稿纸。

    看了看文章,顾云浩不作他想,直接开始删改。

    顾云浩的脸上,从未有过这般认真肃然的神色,只见他双目炯然地看着手中的稿纸,时而皱眉思索,时而提笔删改,倒不像是在作一篇文章,而是在思量一件极为复杂深奥的疑难一般。

    这篇文章,顾云浩作得极为认真。

    仅仅是删改,便又用了一个时辰。

    殿试是未时末便要交卷的,但顾云浩删改完毕之后,便已经是午正了。

    这时元化帝已经暂时离开去用膳,而他们这些考生,则是由小黄门们送上来午饭。

    殿试的午饭,向来都是烙饼。

    一则是因为方便,二则是为了让这些考生不至于因‘三急’之故,在御前失仪。

    但是此时,顾云浩却是没有那个心思吃饼的。

    他仍在奋笔直书,誊写正卷。

    即便是精炼删改之后,他的这篇文章仍有好几页纸,因而不得不抓紧时间。

    终于,他还是赶上了时间。

    闭考之前,顾云浩看着墨迹已干的卷子,心中松了口气,随即又是满意地一笑。

    或许这一次,才是他最大的赌博吧?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