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网 > 古代架空 > 宦海 > 第55章:二妞婚事

第55章:二妞婚事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次日, 顾云浩一大早就去拜访江程云。

    “顾公子来了啊。”

    这是他第三次到府衙,门子显然是已经知晓他乃是府尊大人的弟子,见着了立马笑着往里面请。

    江程云见他到来,也是有些诧异。

    “怎地这么早就回来了?我还只当你得在家里多待几天。”

    闻言,顾云浩忙将心中所想解释了一番,又说了陪着家人来府城买房子的事。

    “你家中父母也在府城?”江程云问道。

    “正是, 学生准备这几天陪着他们在附近多转转。”

    江程云也是点了点头, 说道:“这是应当的, 你出于农家, 想来家里人为了供你念书, 这些年必是吃了不少苦,如今得中秀才, 带着他们松动松动身心也好。”

    说到这里, 江程云又顿了顿, 继续道:“只是你自己心里要有盘算,不可太过放松而轻视了学业, 不然老夫就没你这个弟子。”

    “学生不敢。”

    顾云浩连连摇头, 随即又想起一事, 继而说道:“老师,明年的乡试, 学生想尽力一试。”

    “老夫看着你并非一个急功近利之人, 怎么对乡试如此心急?”

    显然没有想到顾云浩居然有这样的打算, 江程云不由蹙了蹙眉, 道:“莫不是中了个院试案首, 便自得意满,生出了轻视之心。”

    见着老师好似有些误会,顾云浩也不再隐瞒,便直接说道:“学生家中的两位姐姐刚巧到了嫁龄……”

    话才说了一半,江程云就恍然大悟。

    多半是家中姐姐到了说亲的年纪,这个小弟子想着尽力一搏,看看乡试能否得中,然后多给家中姐姐一些依仗吧。

    农家出生的孩子,不仅是在念书上艰难,就是对于科考所要背负的压力,也是要多上许多。

    江程云亦是出身寻常之家,自然能体会到顾云浩的心情。

    “老夫知你心思。”

    理解虽是理解,但有的话还是要说出来,江程云叹了口气,直言道:“但以你现在的情状,还不到下场乡试的时候,且不说你治经之事,就是看你平时文章,也笔力稚嫩,还需得再打磨两年才可。”

    “乡试的主考官,向来都是翰林院出身,大多看惯了好文章,你以为就现在的水准,能入得了他们的眼?简直不知天高地厚。”

    闻言,顾云浩也是有些脸红,不由低下了头。

    他一路从县试到院试,虽然不算多出风头,但每次考试也都名列前茅,又没有多大的波折,也算是顺风顺水了。

    明年的乡试,他虽然知道自己并无太大的可能高中,但多少也有些侥幸心理,想着说不定运气好能取中。

    “是学生想岔了。”

    现在经江程云这么一说,顾云浩立马也紧醒过来。

    若说院试乃是寻常百姓跟士族的分界的话,那么乡试便又是另一个分水岭。

    要知道秀才跟举人的差距不只是一星半点,举人那可是有资格做官的。

    ‘官’之一字,在这个时代不仅是阶层的代表,更是老百姓仰望的存在,当然,也是所有读书人毕生之所求。

    越省一共六州十一府,参考乡试的秀才不计其数,其中更是不乏天资绝艳之辈,每科乡试,得中者仅寥寥百来人,大多数都只得落榜而归。穷其一生,都不得考中举人的秀才,更是数不胜数。

    在科考一途上,只有不断的努力奋进,根本没有侥幸和运气这一说。

    “你明白就好,你的心思我知道,但即便为着家中姐妹,也不必急于这一时。”见他像个孩子一样低头认错,江程云又是一叹,说道:“人这一辈子得活好几十年,只要你今后争气,谁还敢为难你家里人不成?”

    “学生知错了,多谢老师指点。”

    顾云浩此时也放开了心胸。

    与其对来年的乡试期期艾艾,不如好生埋头苦学来的实在。

    “先前你师母一直念叨着你,而今你回了府城,家中父母也在,现下我代你师母邀你家里人来聚一聚,毕竟先前拜师礼也只有你父亲在场,就趁着这次机会,互相再见个面吧。”

    看着他了悟过来,江程云也不再多言,只是含笑捋了捋胡须,说道。

    “是,只是要叨扰老师跟师母了。”闻言顾云浩不作他想,应了下来。

    师徒两人又闲聊一阵,又向江程云问了几处这几日读书时的困惑,顾云浩便告辞回到了自家新买的小院。

    “小浩,要不我还是不去了吧?”

    回到家里,刚与众人说起江程云相邀之事,卫氏就忐忑起来。

    “娘,没事的,老师最是没架子的,而且此次也是代师娘邀你,若不去,倒是不好。”顾云浩笑着解释道。

    “就是,知府大人我见过,对咱们小浩好着呢,咱们来了府城,也该去拜望感谢一些才是。”

    顾长光上次去过了府衙,此时便充作过来人的姿态跟卫氏说道。

    听了这话,卫氏也觉得为了儿子,还是应当去一趟,也就不再犹豫。

    “要不要去买点什么东西?第一次上门,总归不好空手吧?”

    闻言,顾长光也是难住了。

    最后还是顾云浩提议,去城里的酒楼买了两盒精致的点心提上。

    次日,一家五人都穿戴整齐后,来到了府台衙门。

    顾长光跟顾云浩两父子自然是到了前厅去见江程云,而卫氏则带着二妞、三妞到了后院。

    “来了啊,快坐快坐。”

    一听到下人回禀,师母赵氏便迎了出来,一面拉着卫氏的手往里屋走,一面笑着说道。

    江夫人赵氏是一个极为和气的妇人,与江程云成婚多年,夫妻两人一直生活的很好。

    若说对赵氏而言,现今的生活还有什么不足之处,那便是她跟江程云的独子江清华如今在国子监读书,一年也难得见几次面,时常会觉得膝下寂寞。

    因而,江程云收了顾云浩当弟子之后,赵氏也心底也很是赞同,对顾云浩颇为喜欢。

    看着卫氏虽然一身农妇装扮,但为人诚挚,赵氏也暗暗称赞。

    “这便是云浩的两个姐姐?”

    看着卫氏身后的二妞和三妞,赵氏含笑说道:“是两个整齐孩子,今日头次见面,这里一点小玩意,你们姐妹收着玩吧。”

    言毕,就见一个丫鬟捧了一个托盘出来,托盘里面放着两个精巧的花簪。

    卫氏连连推说不敢当,怎奈赵氏坚持,也只得道了谢,让二妞跟三妞收下。

    隔了一会,赵氏眼珠儿一转,便说别拘着孩子,让丫鬟带着二妞三妞出去逛园子,自己则拉着卫氏说话。

    见卫氏性子率直,虽为农妇,却又并不粗鄙,加之赵氏也不是一个嫌贫爱富之人,便也打开了话夹子,两人倒也是谈得来。

    “看着你家这两个女儿,我倒有一个心思,你且听着看好不好。”

    过了一会,赵氏笑着开口道。

    闻言,卫氏不由一愣,也不知该如何应对,只含笑道:“夫人请讲。”

    “是这样的……”

    *******

    待到晚间一处吃过了晚饭,顾家一行人便起身告辞。

    回到家时,已经是到了戌时。

    刚到家不久,卫氏就急急催着三个儿女去洗漱回屋睡觉,然后自己则拉了顾长光进屋说起了今日在府衙的事。

    “你说江夫人要给二妞保媒?”

    哪晓得才说了两句,顾长光便一脸诧异地道。

    闻言,卫氏不由一叹。

    不说丈夫如此反应,便是她自己,刚听闻江夫人说起此事,她也是觉得难以置信。

    但是既然人家提起了,总归是一番好意,而且对于他们家来说,能得知府夫人亲自保媒,也算是面上有光。

    再则来说,江夫人所言的那户人家,卫氏也觉得还是不错。

    江夫人所言之人姓董,名谨言,今年十八岁,平南州人士,刚巧乃是江程云心腹师爷董睿的侄儿。

    这董谨言算是个苦命人,因着十多年前,平南州山洪爆发,父母双双被压在了山石下面当场身亡,从此便只得跟着大伯董睿生活。

    好在董睿一家人心思纯良,加上又可怜他的身世,这么些年也是将他视如己出,不仅衣食不缺,还送了董谨言去读书。

    这董谨言也算争气,前次平南州的府试也是取中了,虽然后面院试未中,但学问也是不差的,加上人又年轻,想来今后取中院试也并不算很难。

    “听江夫人说,那孩子长得也是一表人才,我倒觉得不错,即便家中没有父母帮衬,但董家早就分了家,那孩子名下还有三十亩田地,而且我看着,只要他自己争气有本事,就是好的。”

    想到这一门亲事,卫氏也觉得很满意,便劝顾长光道:“而且说句实话,咱们也不是什么有根基的人家,若不是看着小浩出息,说不定人家还看不上咱们呢。”

    听着这条件,顾长光也是觉得还是不错。

    且不说董睿乃是江程云的师爷,就单说那董谨言年纪轻轻就取中了府试,就不简单。

    旁人不晓得,但陪着儿子一路府试、院试考上来的顾长光却是心里清楚的很,这些读书人考试都不轻松,能考中府试已经很不容易了。

    “你说的不错,只要那孩子人好,旁的倒是次要的。”顾长光也是点头笑道。

    “那我明日就探探二妞的意思,若是她也觉得不错,咱们再找江夫人细细地打探打探。”

    见丈夫也是赞同,卫氏心里更觉得这真的乃是一门好亲事。

    虽说家中没有长辈主事,但也代表着二妞嫁过去就能当家,少了许多规矩。

    再则来说,那董谨言又是个争气的,说不定过两年也就能考上秀才,到时候女儿也就变成了秀才娘子。

    自顾云浩院试之后,她就一直在为女儿的婚事操心,现在突然得遇这样一门亲事,卫氏只觉得身心舒泰极了。

    次日,卫氏果然找机会叫了二妞,含蓄的将这事说了一下。

    二妞是个极为聪敏的人,当下也明白,以她的条件来说,董谨言确实是最好的选择,因而也并不扭捏作态,只红着脸点了点头。

    见着女儿点头,卫氏便一脸高兴地去了府衙寻江夫人。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