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网 > 古代架空 > 宦海 > 第38章:发案(捉虫)

第38章:发案(捉虫)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夜色如墨, 万籁俱寂。

    淮安城褪去了白日的繁华, 浸润在一片安宁之中。

    “咚……咚……咚……”

    城楼上响起了三更的更鼓之声。

    夜已经深了。

    府试考棚的阅卷房内, 众多府学的学官们皆是齐齐松了口气。

    总算是结束了……

    看了看满房的试卷,大家心里暗暗自豪。

    此次府试共有一千八百余人参考,且所有考生连考三场, 考完之后,又只隔一天就得发榜,因而阅卷官们的压力自是不小。

    董睿虽不是府学学官, 无权参与阅卷,但作为江程云最为得力的师爷,亦是得要候在此处。

    阅卷房内里有一中堂,自府试开考后,便作为了主考官江程云的休憩和阅卷之所。

    此时, 江程云独自一人正端坐于案桌之前, 手里拿着一纸名册反复思量。

    他面前的书案之上,正是放着此次府试前六十名考生的试卷。

    只见他偶尔眉头一蹙,放下手中的名册, 又从那一摞试卷中翻出一张卷子。

    细细看过之后,或是继续往下看,或是执笔改动那纸名册。

    “东翁,吃盏茶吧。”

    董睿此时进来, 端了盏热茶小心地置于案上。

    回过神来, 江程云放下手中的名册和毛笔, 先两指揉了揉眉心, 随即端着那茶呷了一口。

    感觉茶在口中涩苦回甘,江程云精神稍振,整个人的疲态也退了两分。

    “外面的事情都妥当了?”

    放下手中的茶碗,江程云问道。

    “正是,学官们已经将试卷全部整理了。”

    “那便好,此次考生众多,他们也实在辛苦。”江程云满意地颔首说道。

    “东翁鞠躬尽瘁,为国举才,更是令人钦佩。”

    听了董睿的话,江程云只瞥了他一眼,便道:“怎么跟人学了这套来?罢了,你来看看这个。”

    言罢,便将那纸名册递了过去。

    双手接过名册,董睿看了之后,不由双目一闪,面上也带了几分诧异。

    “这名次只怕……”

    “如何?”

    江程云只觉疲惫不堪,索性往那背椅上一靠,问道。

    “其余倒是无碍,只是在下认为,这前十之位,东翁可还需再斟酌斟酌?”

    想了想,董睿谨慎地道。

    听了他这话,江程云亦是眉头一皱,脸上皆是烦闷之意。

    他又如何不知董睿的意思。

    虽说府试仅仅只是童试,且皆由他一人做主。

    但也正是只因他能独断,才多了这中间许多的麻烦。

    首先辖内各县县令这些年都没什么大错,总不能不顾他们的面子。

    这各县的案首自然是得要取中的,位次也不好太靠后了。

    再则,本朝科考规矩,不论身居何职,家中晚辈科考一律需回祖籍之地参试。

    他们淮安府本就是是富庶之乡,且文风鼎盛,多的是名门望族,这些人家也不能不考虑。

    说不定这厢把人家孩子弃录了,明日别人家中当侍郎、做宰相的长辈就得到了消息,心里记下这一笔。

    最后贫寒人家的子弟也需要照顾一二,毕竟寒窗读书十余年,已经很是不易,还得给这些学子们一个上升的通道。

    再加上淮安一共六县,这也最好是要通盘考量,即使做不到雨露均沾,也不可相差太过,不然容易引起考生们闹出什么事故。

    总不能临川县的考生取录一二十个,而西乡的考生只取中一两个吧?

    因此种种,在拿到这份名册之后,江程云的眉头就没舒展过。

    江程云原本也想着尽量做到各方平衡,但渐渐地就只觉心里憋闷。

    科考本是为国选才,而今掺合进这么许多东西,他实在是觉得有些腻烦。

    “此次的六十份上卷皆在此处了,你去瞧瞧。”

    说起前十名的次位,江程云更是不耐,便随意一指案上的那一摞卷子,说道:“本府倒是有心给西乡县令一点面子,可你去看看,有几个是看得过眼的?”

    听了这话,董睿亦是神色稍敛,微微垂了垂头。

    “在下是怕这榜告一出,西乡士子不服。”

    “哼,本府到任淮安几年,每年必到各县巡视,今次府试之前,也曾听闻有个西乡五杰的名头,还心感宽慰,只当是能通过此次府试,选出一些才识品行皆俱的士子。”

    说到这里,江程云的怒意更甚,便冷冷一哼,道:“现在看来,竟都没甚真才实学,倒是不知那西乡县令是如何选才的。”

    这话已经涉及官场,董睿更是不敢多言。

    “而今科考虽然看重实才,但名声也不可忽视。”

    思量了片刻,董睿斟字酌句地道:“士子之间,为着名声,彼此吹捧,互相造势也是有的,想来是西乡更甚一些吧。”

    “哼,朝廷开科取士,为的是选拔贤良之才。虽然而今世风日下,但本府不论旁处如何,只在本府任内,淮安府取定要做到公允。”

    说到这里,江程云冷冷一哼:“俗话说文能观人,本府不愿要那没有才识的沽名钓誉之徒。”

    当然,还有一话,江程云并未说出口来。

    那便是通过府试,选出些贤良之才,对他自己本身,也是大有好处的。

    虽然府试只取五十人,但他江程云亦是这些童生们的座师。

    若是日后这些士子出息了,能考上进士入朝为官,也就相当于就多了一些人脉。

    要知道官场之中,波卷云诡,人脉乃是相当重要的资源和财富。

    就算是为了今后为官之路,江程云也很是真的想通过府试选出一些良才。

    见他话已至此,董睿不言其他,只双手一揖,赞道:“东翁公正廉明,实乃旁人不及,不过未免考生疑惑,还是须得再想点办法。”

    “你认为该当如何?”

    “以在下愚见,可否将取中考生的卷子抄录了贴榜?”

    董睿建议道。

    “不可!”

    哪晓得话刚出口,便被江程云否定道:“朝廷明文有令,各地科考不可轻易更改,此话不必再提。”

    说到这里,江程云想了想,又继续说道:“还是让书吏们务必存好卷本,即使有什么变故,也有据可查。”

    “东翁所言甚是。”

    董睿看了一眼那名册,思忖着江程云的心意,试探地道:“那顾云浩的卷子在下亦是看过,着实是好文章,这名次……”

    听了这话,江程云不由想到堂试那位带着些许锐意的少年。

    “此事本府心中自有道理。”

    ******

    四月二十九日。

    府试发案。

    因着已经被堂取,所以倒是不用很着急去府衙前看榜,只安心等着报录人来报喜就是。

    他们填的临时住址乃是客栈,故此报录人会到客栈来报喜,所以父子俩一大早就开始拾掇着起床。

    知道顾云浩此次府试基本能中,顾长光生怕自己到时候给儿子丢脸。

    早在来府城之初,便跟卫氏商议了一番,然后把一身好点的衣裳放在了包袱里。

    虽然只是简单的布衣,但还不算很旧,比其他衣裳看着好些,今日发案,正是派上用场。

    换好了衣裳,见到儿子仍是一身半旧的学子衫,顾长光想了想,说道:“今天是个大喜的日子,要不我去成衣铺子看看,给你买件新长衫回来,应该还来得及。”

    “爹,实在不必这么麻烦。”

    顾云浩摇了摇头,说道:“科考本就是看才学,若文章好,旁人自是不敢因我一身旧衣便看低我,若是文章不好,即便身穿绫罗,也没什么意思。”

    虽然话乃是实话,但顾长光看着他平淡的面庞,还是觉得心里一酸。

    这孩子从小就懂事,这么些年,不论是什么时候,都事事自律,不让他们有半点操心。

    “是爹没本事,让你受委屈了……”

    听了他爹这话,顾云浩当下一震,随即急忙劝慰道:“爹如何说这样的话?你与娘这么些年来辛苦攒钱供我念书,这已经是很不容易了,能生在咱们家,我一直觉着是件幸事,可万别这样说了。”

    见顾长光面上还似有愧疚之色,顾云浩又只得岔开话题,问道:“爹,报录人来报喜,是要准备红包的,你可换好了散钱?”

    “换好了,一共换了一千文钱。客栈掌柜说了,不够的话,可以随时找他再换。”

    “足够了,报喜一路吹吹打打的,应该是有五六个人,到时候每人看着给百八十文也就是了。”

    想了想,顾云浩还是说道:“这个给报录人红包,又没有定数,只需意思到了也就是了。”

    顾长光自是没有不赞同的。

    他不懂这些,自然是儿子怎么说,他就怎么做。

    又整理了一番,父子两人便出了客房,到厅中找了张桌子坐下,安心等待消息。

    因着这间客栈距离考场近,不少外地的考生都在此住着。

    除了部分考生等不及,一大早便跑去府衙等着看榜。

    另还有些考生对自己的文章颇有信心,未免报录人扑了个空,便只待家里人去看榜,自己则在客栈等着。

    “来了!来了!报录的来了!”

    随着一个声音响起,便隐隐听到唢呐锣鼓之声响起。

    细细一听,那声音由远渐近,还真是朝他们这个方向而来。

    众人皆是精神一振,眉眼之间都露出兴奋之意。

    但不过一会,就听见那声响又越来越远,似往隔壁街而去。

    原来不是他们这里……

    大家肩膀一垮,都是有些失望。

    “来了!又来了!这次应该是咱们这了吧!”

    不一会,又听见一阵锣鼓之声传来,那声音越来越近,最后只见共有一行八人,停在了客栈门外。

    真是他们这里!

    见着报录人有八个,众考生兴奋得甚至有些坐不住了。

    一般而言,府试报录都是五人或六人。

    只有位列前十,才会再多加两名报喜人鸣锣开路。

    八名报喜人,意思就是说他们这里有人考了前十?

    一想到这里,众士子都更是紧张了起来,巴望着得中前十的乃是自己。

    顾长光此时早已坐不住,直接站了起来。

    便是顾云浩,在这样的氛围之下,也觉得喉咙发干,不住地往嘴里灌茶。

    那领头的报录人核对了一下住址,便一脸喜色地走了进来。

    “捷报!临川县老爷顾云浩,取中为顺德二十五年淮安府府试第三名。”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