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网 > 古代架空 > 展昭呀,莫愁![综] > 第124章

第124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就算宋朝和明朝总会出现奇葩到极至的皇帝, 但是不可否认的却是没有哪个生在皇家的人, 没有肖想过那个椅子, 那个皇位的。

    年轻时的八王爷, 不是没有动过心。但命运使然, 与皇位擦肩而过。

    活到中年,虽然收养了兄弟的孩子, 可那也是不得不收养。

    后宫腥风血雨, 刘妃一产下皇子便升为皇后,收养这个孩子就是在与中宫为敌。

    都是皇妃, 可一个能够顺利产下皇子,另一个却只能产下狸猫。想一想, 便也能明白刘妃在登上后位之前便已经势力惊人了。等登上了后位,儿子又成为了太子,就会有更多的人去依附她。

    与这样的人为敌, 哪怕是位皇族王爷也会心有惧意。

    他可以不惧, 但是他也有儿孙。刘氏的儿子即位后, 他的儿孙会不会因为今次的事情受到打压?

    必是会的。

    最重要的事情便是他对先皇的猜测。

    一个正常的人, 又怎么可能产下狸猫呢?所以这里面必有阴谋。

    都是皇宫里长大的孩子,他都能想明白的事情,先皇会不知道?

    那么他为什么又要在当年将李妃打入冷宫, 封了明显设计这一场狸猫戏的刘妃为皇后呢?

    想到那些不为人知的内情,八王爷更是对这个孩子矛盾极了,他怀疑先皇早就知道这个孩子在他们家。

    就算先皇不知道,但这孩子毕竟是他们老赵家的种, 也是他的侄子,送到他面前,他如何能往外推?

    再来,他要是没有收养这个孩子,或是对这个孩子不好,这事若是有一天真相大白了,他又如何面对世人和这个孩子呢。

    若是这个孩子因为他而有什么三长两短,他又要如何自处。

    当刘妃所出的太子夭折,当先皇选中了这个孩子过继时,八王爷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也有着不为人知的肯定和遗憾。

    肯定的是先皇是知道这个孩子的身世的吧。不然如何一挑就挑中了这个孩子。

    遗憾的则是他们家注定是与皇位无缘了。

    不然当时他们家老二还活着,也跟这个孩子差不多大小,为什么选了做为老三的这个孩子,而没有选老二呢?

    在他看来他们家老二可比这个孩子样样都出挑呢。

    ╮(╯▽╰)╭

    再之后那个孩子回了宫,然后连名义的父子关系他们都不是的时候,八王爷心中不是不后悔,当初一时的犹豫,而没有在这个孩子还在南清宫的时候做些手脚的。比如说用自已的孩子和这个孩子在很小的时候,调换一下身份。

    有机会的时候,他犹豫,他不肯。等没了机会的时候,他又是遗憾,又是后悔。

    他也只是个普通人,他也想要让自己的孩子过得更好,可是他终究过不去自己心里那道坎。

    看着他长大成人,看着他娶妻生子,看着他立了太子后,再看着他驾崩离世,八王爷本来已经不再肖想皇位的心,又一次跳动了起来。

    一个几天大小的婴儿,如何能够成为皇帝,那不是在拿江山社稷开玩笑呢嘛。

    按着辈分,他是不能成为皇帝了,但他的儿子还可以呀。毕竟除了那几个知道真相的人,谁不认为皇帝是他南清宫走出来的小王爷。

    南清宫可以出一位皇帝,自然也可以出两位皇帝。

    兄死弟继也或是弟死兄继,他们老赵家也不是没干过......

    若是没有那份遗旨也许这一切不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怀揣着这样的心情,八王爷心中的失落与失望可想而知了。

    当然抛开这些,八王爷的心中更多的是担忧。

    连百天都不满的太子,真的能够活到成年吗?

    没有父亲教导的太子,不曾言传身教为君之道,这个太子真的能够成为一个好皇帝吗?

    若是太子登基后又没有活到成年,介时大宋必要有一场不可言说的混乱。你让他如何不担忧。

    除此之外,八王爷更担心的便是太子的这位生母。

    若是一如刘氏那般心狠手辣,或是个心里没有成算,目光短浅,又野心勃勃的女人,那大宋江山就真的离断送不远了。

    收起所有的情绪,压下心中所有的烦闷与担忧,八王爷还是那个风光霁月的王爷。

    对于皇位,他有奢望,但他却不会造自家人的反。只要那皇位上坐着的人,是他们老赵家的血脉,他...不会。

    看着屏风后面坐着的女人,八王爷更担心的则是她的心性与品德。

    “王丞相的意思,本宫知晓了。包大人与两位将军的意思,本宫也明白。只不知八皇叔的意思是?”

    听张氏说完这句话,八王爷眼中便闪过一抹坚定,不过随即隐去。微微欠了欠身后,站直身子说道,“皇上刚去,太子年幼。朝中大臣忐忑,民心又涣散,本王以为此时我大宋应该将重点放在太子的登基大典上,其他的事情暂放两旁。”他想要知道在她的心里,名正言顺成为正统重要,还是国体和犯边更重要。

    八王爷试探的话一说完,哪怕是王丞相都对着八王爷投去了几个诧异的眼神。

    狄青眼中明晃晃的不可思议,都快要实质化了。

    不过隔着一层屏风,张氏与莫愁都没有注意到罢了。

    “本宫久居深宫,却也明白一个道理。‘犯我疆者,虽远必诛’。我大宋的每一寸土地都是我大宋臣民的家园,绝不允许非我族类肆意践踏和抢夺。

    我赵氏皇族,得苍天厚爱,授予皇权,本就是要守护这片土地,保护爱戴这片土地上的所有子民。百年来,我们的祖宗受大宋万民拥戴供养,现在我们更应该兢兢业业,不忘初衷。不坠祖上英名。

    本宫未入宫之前,便知道一个道理,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与知礼的明白人讲道理,退一步海阔天空。可若人不与你讲道,退一步就是步步退,步步紧逼,直到无路可退。

    今辽,金,西夏三国欺我主年幼,以国书恐吓割我国土,若我大宋今日退让,岂不知便是喂大了狼子的野心,为我大宋留下后患。到时三国乘胜追击,夺下我大宋更多的国土。那时,国不成国,还会剩下什么?”

    张氏说到这里,顿了顿,看着都在认真听她讲话的众人,抿了下唇,又继续说道,“战乱一起,必将生灵涂炭。但一味的求和与退缩的后果,不出几年,这世间便再无大宋,而我大宋万千子民都将成为亡国奴,任人鱼肉。

    我的儿子是太子,是这大宋的国主。我因生子有功,得以太后之尊。但无论是我,还是我的儿子,若是没有守住大宋,就都不配被万民敬仰拥戴。”深吸一口气,张氏又换回了本宫的自称,对着众人说道,

    “本宫可以不做这太后,本宫的儿子也可以不做这大宋的国主,但是我大宋的土地哪怕是一分一毫也不能少。我大宋子民哪怕是关在天牢里的死刑犯,也不允许受到非我宋人的欺辱。”自己人怎么样,那是自己人的事情,里外必须分得清清楚楚。

    ......

    听到张氏最后一句时,众人心中都是一颤。包大人没有想到这位从未见过的太子生母竟然会说出这般话来。心中极是震撼。

    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母亲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想到太子会有这么一位母亲,包大人一路提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也许,他们的大宋将会迎来一位盛世明君。

    张氏说最后一句话的时候,声音都带着一种撕心裂肺的嘶吼,极易让人热血沸腾。

    桑博与狄青听到这话,哪里还站得住,上前一步,齐齐的跪在地上。

    “臣请战,誓死扞卫疆土完整。”

    “臣请战,誓死扞卫疆土完整。”

    看着跪了下来的桑博和狄青,八王爷最后的那一丝情绪也都消失了。撩起下摆,也跪了下来,“臣也请战,誓死扞卫疆土完整。”

    他虽年老,却愿为国捐躯。

    大宋有这样一位太后,哪怕太子活不过成年,他也不担心大宋的江山社稷了。

    随着八王爷的下跪,包大人与王丞相都跪了下来。

    看着跪了一地的朝中重臣,张氏看了一眼莫愁,在莫愁微笑的鼓励下,站起了身子,然后接过太子抱在怀里,一步一步稳稳的走出屏风。

    站在屏风外,张氏对着跪下的五人说道,“众位卿家请起,本宫还有事请求各位。”

    “请娘娘吩咐,臣万死不辞。”八王爷说这话的时候,真心实意,仿佛他就是能够明白面前的人不会说出任何有违国体,有伤国本的事情。

    见八王爷这般,张氏笑着谢过,仍是坚持让五人起来。

    见五人起来后,张氏才一脸正色的说道,“本宫此生唯愿我大宋,不割地,不赔款,不纳贡,不和亲,不叫百姓受苦,不叫恶邻欺辱,不叫后人戳着脊梁骨骂我赵氏不配为皇族。因此本宫肯请各位大...倾力相助。”

    说完这句话,张氏抱着孩子就是屈膝一拜。

    这一拜下去,别说面前的五人按礼数来说受不受得,只说张氏的那‘七个不’,就已经让人又是激愤,又是羞愧。

    “臣,肝脑涂地,万死不辞。”

    “臣,肝脑涂地,万死不辞。”

    “臣,肝脑涂地,万死不辞。”

    ......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