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太子才一个月, 准确的说法才一个月零一天。
但太子毕竟是太子, 若是皇子还有可能成不了太子, 登不上皇位。可现在只要太子还活着, 那么皇位势必是他的了。
除非...., 不过就算真的发生了意外,莫愁也做好了万全的准备。
紫荆洲里多少和张妃娘娘差不多月份生子的孕妇, 此时都已经先后生下了孩子。
那些男孩, 便是为了以防万一做的准备。
太子势必要登基的,但现在的太子却并不能让朝臣和百姓信服。最重要的是, 太子太过于‘年轻’了,也没办法震慑番王与邻邦。
所以这个时候, 必须要选出最有威望的人来摄政。但是选谁却是个大问题。
几位朝中大臣争执不下,张妃抱着小太子就在那里等火候。见火候差不多了,才上前说道, “几位大臣, 可否听本宫说两句话。”
如果没有太子, 张妃算个屁, 谁会听她说话。
可现在张妃已经是板上定钉的太后了,太后的话,谁敢当她是在放屁?
就算是屁, 那也是香的。
于是几人纷纷做出洗耳恭听,聆听教诲的模样。
张妃见了,心里不是没有感触的。
可她更知道,洲主能让她们娘俩成为这大宋的主人, 也能让别人取代她们娘俩。
一个皇权更迭就这样轻松的完成了。
虽有太多的巧合,但是不可否认的却是,紫荆洲主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本事。
何时她也能如洲主一般呢......
收回心神,张妃淡淡地向众人说道,“今日宴会之前,本宫曾听皇上说起过,他在十几日前,曾颁下过一份圣旨。言他若是有意外,便将那道圣旨拿出来。不过那份圣旨本宫并未见到,只听说已经秘密发往边塞交由狄青狄元帅保管了。”
这道圣旨是由日常为仁宗写圣旨的那位中书省大人攥写,一式两份,由单正亲自替仁宗盖上了玉玺。
一份由宫中大太监亲自点了数名禁卫军一路快马加辫送到狄青那里,一份由中书省秘密保管。
“十几日前?”王相爷看着张妃若有所思道,“难不成皇上在十几日前便已经知道刘氏想要弑君了吗?”
他当然不知道,他至死都不知道这件事情。
不过洲主都说要留他一条命继续发挥余热的,怎么偏偏就死了呢。也不知道洲主知道了会不会不满意。
唉~
“相爷所说之言,本宫并不知道。只是那日本宫正在坐月子,皇上突然来访,说了一些莫名其妙的话,然后丢下这么一句话就去了。”
说到这里,张妃转头看向在一旁一直哭个不停的狄娘娘,语气中带着几分不确定,“听皇上话里那意思,仿佛先帝在世时,这宫里曾经有过一位李姓妃子,还有什么狸猫的。”
狄娘娘一听这话,心里就咯噔了一下。猛的抬头看张妃,见张妃皱着眉头,也是一副不解的样子,刚刚提起的心,悄悄放了下来。
也许,也许......
不,一定是了。
一定是皇帝知道了当年的事情真相,所以才会在十几日前下了那道圣旨。
而那逆贼刘氏想必也是知道了皇帝的身世,害怕皇帝会为被火烧死的亲生母亲报仇,这才举刀屠戮。
只是刘氏已经死了,这件事情的真相她要不要说出来呢?
若是不说出来,那她就永远是先帝的亲生母亲,太子的亲祖母。
就算是‘过继’出去了,世人也不会忘记她与皇帝的这层关系。
而这一层关系,也是一层保护。将来她南清宫的子孙要是真的有什么需要圣心□□的事情,也好说话一些。
想到了这里,狄娘娘便沉默了下来。继续拿着帕子捂着脸痛哭,将一个儿子惨死的母亲形象表现的生动传神,哀哀泣泣。
张妃眸光一闪,心下不得不感叹狄娘娘的演技。之后转过头来,抱着小太子也是一阵默默流泪。
儿呀,你爹虽然死了,但至少你不会有个爹出现在大街小巷行乞了。
你爹那么年轻,天知道你爹以后会有多少儿子,那些儿子会不会抢走你的皇位。现在好了,咱们娘俩只要老老实实的不作天作地,以后都不会有人欺负咱们娘俩了。
母亲死了儿子,女人死了男人。看着小小的太子,再瞧瞧两个女人无声的哭泣,殿中的男人们都有些于心不忍。
半晌,王丞相叹了口气,“当务之急便是请出中书省的那份留存圣旨,也好知道皇上生前都做了哪些安排。”
在这些大臣看来,皇上一定是知道了刘太后的阴谋,所以让人给手上握有兵权的狄青去信,让他护驾。
毕竟狄青是狄娘娘的亲侄子,皇上的亲表哥。
哪里想到终是棋差一招。
王丞相的话得到了大家一致的肯定,几人连忙吩咐人去中书省请那道被当成留存的圣旨。
少时,这份留档圣旨被请出来以后,众人看着上面的话,倒是都有了主心骨。
圣旨上明确写到若是他出了什么事情提前嗝屁了,就传位于太子,封太子生母张氏为太后。
朝中国事由包大人,季刚,王丞相和八贤王一同监国。若遇到四人意见不统一之时由太子生母张太后做最终选择。
朝中兵马必须由柱国大将国桑博,边西大元帅狄青,天波府佘太君三方同意方可调动,任意调动者视同判国。
另,四品带刀护卫展昭之妻,自幼习武,武艺不凡,另其在太子七岁之前负责太子及太后安全。
......
前面几条,大家是边看边点头。看到最后一条的时候,众人点头的动作一顿,然后想到太子年幼必是要跟着生母居住。而生母又是个年轻寡妇,瓜田李下之时,禁军与御林军确实不方便随时在身边保护。
让展昭那江湖出身的媳妇保护太子和太后七年,皇上这想法果然妥帖呀。
等到圣旨都看完了,王丞相与其他几人都沉默了半刻,最后还是桑博出言道,“八王爷与包大人此时都不在京城,是不是应该立即派人请回京城?”
王丞相点头,“正应如此。八王爷此时身在陈州,八百里加急不日就到。只是包大人那里,”王丞相摇了摇头,估计等到皇帝驾崩的消息传到福洲,再带人往回赶,估计也得一两个月了。
想到福州那里,马上就要到来的雨季,王丞相的心里又将这个时间往后推了推。
唉,那刘氏当真是选了个动手的好时间。
仁宗皇帝的‘遗旨’上,所选的人皆是为国为民的忠肝义胆之士。至少让人非常不喜欢的庞太师就未能在这种关键时候入选。
看着几位被先皇授与重任的同事,庞太师那个心呦,当真是又酸又疼。
他闺女没了,他也啥都没有捞动。
这让庞太师如何不心痛。
皇帝的‘遗旨’忒特么打脸了,平里说的千好万好,等到动真格的时候,竟然就分出里外亲疏远近了。
你特么那么庞我闺女,咋遗旨上就没有我的名字?
亏老子让你一顿忽悠,把老子唯一的命根子都弄到陈州去放赈了。
可怜老子的儿子走的时候两条腿还是断着的。
早知道就跟着襄阳王混了。
咦~
想到襄阳王,再看看被张妃抱在怀里的小太子,庞太师眼睛陡然发亮。
现在跟着襄阳混,好像也不晚。
庞太师的人缘并不怎么样,至少在这间大殿里,没人得意他。此时他自顾的在那里伤心,而其他人则是围着这道圣旨,认真的安排着接下来的事情。
眼前的事,就是那么三五件。
一是派人去通知八贤王和包大人并带上跟着他出去溜弯的展昭媳妇火速还朝。
二是将仁宗遗旨里面提到的人都叫过来,他们这几个人开个碰头会。
三是仁宗的后事以及刘氏党羽的剪除。
四是加强边防力量,严防邻国趁乱入侵。
五是......
......
京城那边的事情,暂时还传不到福州这么远。不过一早就得到消息的莫愁,却在第二天一早就开始着手打包一些当地的土特产了。
包括连江县这边的,还有离连江县不远的福州那里的特产,莫愁都让人去买了些回来。
“这回你到是心急,昨儿才到连江县,今儿就呆不住了?”洗过脸,将毛巾丢到水盆里,展昭似是明白的点了点头,“这里确实潮了些。”
昨夜入睡时,虽然不热,但被褥什么的都像水里捞出来似的。今天一早穿上衣服,也感觉衣服跟洗了没干透一般。
莫愁也没接他这话茬,带完最后一只耳环,就起身往堂屋去了。
“我今天要在连江县里逛逛,你们今天有什么安排?”见到小龙女已经过来了,莫愁一边让她坐在餐桌上,一边问展昭。
展昭也坐了下来,端起桌上的粥喝了一口,“先跟着大人再去开棺验尸,之后看看能不能查出什么线索吧。”
“生前遭罪,死了也不消停。这是那周松柏第四次开棺验尸了吧?你们今天仔细点找吧,别再折腾人家第五回 了。”
展昭:“......”他的错哦?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