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网 > 现代都市 > 穿越之福星高照【完结】 > 第138章 入梦

第138章 入梦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哭声震天, 青青和子裕换上了麻衣,抱着身着孝服的明恩和明礼, 在盛德皇帝的灵前三跪九叩。

    太后在灵前痛哭了一场, 被锦瑟嬷嬷搀扶着回了福寿宫,神情恹恹地靠在榻上不吃不喝, 两眼无神地看着前方。锦瑟嬷嬷从来没见过太后这般模样过, 即便当年先皇驾崩,太后虽哭的伤心但依然保持着母仪天下的风范。

    “娘娘, 您喝完燕窝粥润润喉吧。”锦瑟嬷嬷不敢深劝,只能小心翼翼地把燕窝粥放到太后手边。

    太后木然地没有反应, 原本保养极好看不出年龄的面容也在短短的一夜间变的苍老起来。正在锦瑟有些不知所错的时候, 忽然一个小女孩穿着孝服从外面进来, 走到太后身边怯生生地叫了句:“太祖母。”

    太后回过神来,面无表情的脸上终于多了些暖色,她伸手摸了摸小女儿的头:“吉儿, 给你皇祖父磕过头了?”

    “嗯,吉儿磕过头了, 我在那还瞧见了姑姑家的小弟弟。”吉儿天真的眼神中带着一丝好奇:“小弟弟瞧着一模一样呢。”

    太后这才想起来青青还带着明恩和明礼呢,连忙吩咐道:“孩子还小,跟着闹腾了这么久再折腾病了, 让人把孩子带到哀家这来吧。”

    锦瑟连忙传命下去,过了两刻钟,两个嬷嬷四个奶娘带着明恩和明礼进了福寿宫。李嬷嬷和王嬷嬷是从太后宫里出去的,大大方方的见了礼, 倒是四个奶娘有些战战兢兢地模样,抱着明恩和明礼跪下以后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双胞胎如今还不到半岁,还不到能出门年纪,因此太后虽然不知给这两个孩子赏了多少东西,但却没正儿八经的瞧上一次。昨晚盛德皇帝临终前看了这两个孩子,并说了一句眼睛同他极像,但当时太后的哭的眼睛都睁不开,心里更都装满了盛德皇帝,压根就没空瞧这两个孩子一眼。

    想起盛德皇帝的话,太后让人把孩子抱近一些,锦瑟嬷嬷亲自接过来明恩递到太后面前。明恩一双丹凤眼好奇地看着太后,咿咿呀呀地吃着自己的手指。太后含泪笑着摸了摸明恩的小脸,吩咐道:“带孩子到她娘的屋里吃口奶睡一觉。”又道:“让人带吉儿去吃些点心就把她送回东宫吧,这几日她该同她母亲在一处。”

    摆了摆手,看着宫人们带着孩子们退了出去,太后轻声道:“青青旁的地方都随她娘,单这双眼睛特别像皇帝,明恩、明礼这俩孩子眼睛又和她娘一模一样。”失落的叹了口气,太后道:“哀家瞧着明恩这孩子倒想起皇帝的小时候,那会儿他但凡犯了错,哀家略微说他两句,他就用那双眼睛一眨一眨的看着哀家,直到把哀家看心软了为止。刚才明恩瞧哀家的神情,就和当年的皇儿一样。”

    锦瑟嬷嬷看了看太后,忍不住劝道:“娘娘节哀。”

    “青青用了古方好容易将皇帝的病调养好了大半,他就不能消消停停的在床上躺到痊愈?好端端的散什么步,要不然哪儿会出这种事。”太后长叹一声,又流下泪来:“都是命啊。”

    锦瑟嬷嬷忙劝道:“皇上一辈子勤勤恳恳,他就不是个能闲的住的人。”见太后怅然若失的样子,锦瑟也落了泪:“好在昨儿儿女都在跟前,想见的都见了,皇上也没留什么遗憾。娘娘若是为此哭伤了身子,皇上在地下也难安呀。”

    太后拿帕子擦了擦眼泪,叹了口气:“走就走吧,皇帝这一辈子也不容易,当然望舒没的时候就勾走了他一大半的魂,若不是哀家还在、太子当时还年幼,只怕他早就跟着去了。”接过锦瑟手里的温热帕子敷在脸上,太后闷闷地说:“隔了这么多年,他还是去陪望舒了。”

    锦瑟在旁边不敢吭声,只能在太后拿下帕子后及时再递一块温热的。

    敷了一刻钟的脸,太后气色终于好看了许多,闭着眼睛却睡不着觉,心里还惦记着盛德皇帝的丧事。

    “皇帝的大事贵妃怎么安排的?”太后闷闷的问。

    锦瑟忙道:“已经传旨给京城内外的寺庙、道观,鸣钟三万下。礼部定议,着京官明日到内府听宣遗诏,后日起百官和命妇进宫哭丧,按照太祖时的规矩,年逾七十岁以上的命妇着自家哭丧,不必进宫。”

    太后闭着眼睛点了点头,又道:“等明恩、明礼两个醒了,就派人送回家去吧。镇国公府的老夫人我记得已经过了七十大寿,她也不必进宫,索性哭丧期间就让嘉懿在宫里住下吧,省的早晚来回折腾。如今新旧交替之际,京城戒严,朱子裕和朱子昊兄弟两个这些日子只怕都要靠在京卫指挥使司了,镇国公府你着人时常盯着些,老夫人年迈,她家大姑娘又嫁了,剩下几个姑娘小的小弱的弱,都当不起家来,别让人欺负了去。”

    锦瑟嬷嬷一一记下了,见太后不像之前那么颓废,赶紧把已经凉透的燕窝粥端了下去,又换了一碗热的。太后想着之后还有好多事要做,不吃东西怕熬不住,便一勺一勺吃了大半碗燕窝粥。

    太子在灵前举茶、上食、奠酒行礼后就同礼部官员商议颁诏仪礼,诸皇子、皇子妃、皇孙们跪在灵前嘤嘤哭泣,青青平日里虽比这些皇子、皇子妃更得盛德皇帝的青眼,但按照身份尊卑,青青只能退于一射之地。

    几位皇子和皇子妃都青青有着深深地敌意和莫名的不满,一个他们眼中的外人却备受盛宠,甚至还有了让很多皇子眼红的封地,他们恨不得捏死青青好将封地占为己有。此时太子和太子妃都不在灵前,许多皇子妃趁机阴阳怪气的说些指桑骂槐的话,挤兑青青。

    青青和这些人本就不相熟,也没心情搭理他们,她一个人跪在后面,轻声诵念《太上洞玄灵宝救苦拔罪妙经》、《元始天尊说丰都灭罪经》、《太乙救苦天尊说拨度酆都血湖妙经》等经文。皇子妃们见状目目相觑,也不敢在灵前太过张扬,只得忍气吞声的不去理她。

    从天亮念到天黑,青青才从灵前起身,早有等候的宫人扶着她,轻声回道:“太后娘娘叫郡主到福寿宫休息,两位小公子都已送家去了,郡主放心就是。”

    青青点了点头,福寿宫内早已准备好了素斋,太后听伺候的人说青青一直在灵前念道教的超度的经文,不禁流着泪感叹道:“你是个好孩子,皇帝没白疼你。”

    青青见太后哭了,自己也忍不住落了泪:“这些年来皇祖母和皇上待我如亲儿一般,我无以为报,只能念上七七四十九日经文,也尽一尽孝心。”

    太后点了点头,祖孙两个沉默的用了饭,青青见太后神情倦怠,便起身告退。太后点了点头,吩咐道:“你今日跪了许久,回去拿热水敷过膝盖以后涂上一层碧玉膏,不会出现淤青。”

    青青应了一声,回到偏殿,宫女们打好了热水,一边伺候青青泡脚一边将她的裤腿卷到膝盖之上。青青原想着自己这么跪了一日,只怕膝盖早就青了,谁知低头一瞧,肌肤雪白连丝毫的青痕都没有。

    青青怕跪久了落下膝盖疼的病根,依然拿热水敷了半个时辰的,这才上床睡了。谁知刚躺下没一会儿,就听正殿传来嘈杂的声音。青青只当太后是出了什么事,穿上鞋子连衣裳都顾不得披上,就冲到了正殿。

    太后披散着头发,两眼无神的坐在床上,锦瑟嬷嬷一边叫人去喊太医,一边按着太后的人中。青青三步两步到了内室,见太后似乎有失神之症,连忙叫人取金针来,从太后的食指、耳垂等部位各放了一滴血出来,太后这才缓缓地回过神来。

    她看到青青一脸惊慌地站在自己床上,上前一把将她抱在怀里,又哭又笑的说道:“嘉懿,哀家梦到皇帝了。”

    青青搂住太后的后背,缓慢而用力从头到背揉按着太后的穴位。太后渐渐放松下来,缓缓地舒了口气:“哀家梦到皇帝了,他拉着望舒笑的很开怀,自打望舒没了以后,哀家多少年就没见皇帝这么笑过了。”

    拿帕子擦了擦泪,太后拉住了青青的手道:“皇帝给哀家托了话,说你今日念的经文将他从浑浑噩噩之中救拔出来,特意嘱咐你在念经文的时候替圣文皇后也念上,好叫他们一起得到神仙的接引,共同登入东方青华极乐世。”青青只当是太后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但见她一脸认真的模样,连忙郑重地答应了。

    太后终于露出了一个笑容,心里的哀伤也散去了几分,这时宫女们匆匆来报:“太医来给娘娘请脉。”

    太后摆了摆手道:“有嘉懿在这里,还要太医来做什么,打发他回去,哀家要歇息了。”宫女们闻言只得将太医又送了出去。

    太后喝了两口茶,这才注意到青青只穿了中衣,知道她惦记自己连衣裳都没来得及穿,不由地心里一暖,嗔怪地说:“怎么出来时不把衣裳披上,若是让人瞧见怎么好?”

    青青道:“事关紧急,怕皇祖母出什么事也顾不上许多了,再者说这是在皇祖母宫里,也没什么可怕的。”

    太后欣慰地往里挪了挪:“你也别出去了,就跟哀家一个床睡,有你陪着,哀家心里也踏实些。”

    锦瑟闻言,连忙又让人拿了一床被子,青青挨着太后躺下。说来也怪,之前太后还碾转反侧了许久才入睡,这回有青青陪着,几乎眨眼间就传出了轻微的鼾声。

    皇帝大殓,百官、命妇前来哭灵,太后单独给青青设了祭坛,叫青青专门为盛德皇帝和圣文皇后超度。

    太子早上来给太后请安时,也知道了父皇给皇祖母托了梦,他郑重其事的朝青青作揖道:“有劳妹妹了,等事成了孤册封妹妹为公主。。”

    青青见状连忙避开,连连摇头:“我为皇上和圣文皇后超度并不是为了这个,太子哥哥这样说就是见外了。”

    太子知道此时还不是谈册封的时候,将诸事托付给太子妃后,便匆匆去内府准备宣读遗诏事宜。

    青青连续做了七七四十九日法事,当晚,太后梦到了盛德皇帝和圣文皇后两人携手,由太乙救苦天尊接引,乘九狮之仙驭,散百宝之祥光,接引其登天。

    太乙救苦天尊来到太后面前,微笑道:“本尊原是玉皇上帝身旁的侍者,与青青原是旧识,这回青青亲自超度,因此本尊才特意将盛德二人接引至长乐世界。以后劳烦太后在人世间多照看青青,等你他日故去,本尊自会接你同你儿子团聚。”

    太后连连应声,眼看着儿子的身影随着天尊消失在天边,连忙想伸手再去摸一摸,谁知脚下一下子踩空,随即猛地惊醒过来,这才发现原来是做了一个梦。

    想起梦境中的事,太后忍不住露出了笑容,对未来又重新有了期盼。

    ☆、第 139 章

    太子登基, 国号为乾兴,立太子妃为皇后, 太后荣登太皇太皇太后宝座。

    大宫女听到太皇太后翻身的声音, 看了眼时辰估摸着太皇太后醒了,便轻轻撩起帷幔挂起来。太皇太后睁开眼睛, 脸上带着几分笑意:“天亮了?给哀家煮一盅红枣茶。”

    贴身伺候太皇太后的八名宫女行了大礼, 有的出去煮茶,有的伺候太皇太后更衣、有的准备好温水预备着太皇太后洗漱用。等太皇太后洗漱完坐在梳妆台前梳头时, 锦瑟嬷嬷进来先给太皇太后请了安,又见太皇太后气色红润, 脸上也带了许久未见的轻松和笑意, 心里舒了一口气:太皇太后终于从丧子的痛楚中走出来了。

    接过宫女手中的梳子, 锦瑟嬷嬷一遍一遍地帮着太皇太后通头发,太皇太后吩咐道:“郡主足足为先皇做了七七四十九日的法事有些累了,叫她多睡会, 不必起来请安。”随即又摆了摆手,让宫女们退了下去。锦瑟嬷嬷见屋里没有旁人, 忍不住问道:“今天瞧着娘娘气色很好,可是昨晚做了什么好梦了?”

    这话可是说到太皇太后的心坎上了,她脸上的笑容更盛, 连忙说道:“哀家昨晚梦到皇帝和皇后了。”锦瑟嬷嬷知道这并不是说的新皇乾兴皇帝,而是指的盛德皇帝。

    “哀家梦到了太乙救苦天尊将他俩夫妻两个接引到青华长乐世界了。”太皇太后满脸开心,仔细向锦瑟嬷嬷描述了太乙天尊九头狮子的威风、祥瑞宝光的光彩夺目。末了,太皇太后带着缅怀的神情:“皇帝气色极好, 和圣文皇后拉着手很是幸福。如今瞧见他过得好哀家也放心了,好在隔着不是很远,就两个世界而已,等哀家百年之后,还是能和皇儿在在长乐世界再见的。”

    锦瑟嬷嬷顿时不知道怎么接口,听着太皇太后这话好像人死后登天成仙和喝水吃饭一般容易一样。

    太皇太后从镜子中看了锦瑟嬷嬷一眼,认真地说:“你别不信,是太乙天尊亲口对哀家说的,他说他同嘉懿是旧识,因此才接引了皇帝,等哀家百年之后,他便接引哀家到长乐界。”

    锦瑟嬷嬷见太皇太后把梦境当真,连忙配合的叹道:“原来郡主是有大来历的,怪不得这些年又是有人传郡主能送子、郡主能祈福,还说郡主画的符咒能保平安,听说大理寺卿薛连路,还有沈家、杨家每年过年前都求青青的平安符呢。”

    太皇太后笑着点了点头:“可不就是说,原本还以为只是这孩子福气好罢了。”随即又懊恼的皱了皱眉头:“早知道嘉懿来历,就该破了祖宗的规矩,让嘉懿把她画的符咒送进宫来,有了平安符皇儿也不会就这么去了。”

    眼看着太皇太后好容易好转的心情又悲伤起来,锦瑟嬷嬷忙道:“按理说皇上都是有龙气护身的,不该出这样的事。许是先皇实在是想念圣文皇后,老天见他们夫妻分离了数十载实在于心不忍,这才提前接他去团圆了。”

    太皇太后沉思了片刻,这才点了点头说:“你说的也有理,唉,哀家这儿子哪里都好,偏偏就这一样让人头疼,身为皇帝居然是个痴情种子。”

    锦瑟嬷嬷已经给太皇太后通了一百遍头发,问了太后想要的头发样式,便拿了假发替她挽上发髻。

    太皇太后自打盛德皇帝驾崩一直没什么食欲,如今她心事没了,胃口也开了。光早饭就用了半个素馅包子、一块牛乳糖糕、一碗红枣山药粥、还吃了些许青菜。锦瑟嬷嬷见状喜出望外,不管这梦境是真是假,好在太皇太后当了真,解了心事。若是在像之前那么伤心下去,只怕不出半年,太皇太后就得追随盛德皇帝而去了。

    这边太后刚用过早饭,前廷也散了朝。新皇乾兴皇帝下朝以后依然遵循了盛德皇帝的习惯,到福寿宫请安。

    一见到乾兴皇帝,太皇太后就笑了,朝他招了招手神秘地说:“你和哀家到里头,哀家告诉你件大喜事。”

    乾兴皇帝连忙扶太后到内室塌上坐下,孝顺地问道:“皇祖母有什么话要吩咐孙儿?”

    太后难掩兴奋之情,把和锦瑟嬷嬷说的话又和太子说了一遍,太子先是一愣,随即笑道:“朕昨晚也做了类似的梦,只是不像皇祖母一样还在梦里见了神仙,而是梦到父皇母后在一仙乐之境泛舟湖上,看起来十分逍遥自在,如今说来倒是和祖母的梦对上了。”

    太皇太后闻言一拍巴掌:“哀家就说梦的是真的,锦瑟还有些不信。皇帝赶紧吩咐人为太乙天尊建座道观,再塑上金身,等建成以后哀家亲去磕头上香。”

    乾兴皇帝本不特别信神佛之说,只认为是妇人们的精神寄托罢了,昨日做的一场梦也认为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今日和太皇太后说起话来,竟然意外巧合在一起。不管是真是假,凑不凑巧,只要能哄皇祖母开心,盖一间道观对乾兴皇帝压根不是事,便连声应道:“一会儿朕回去就给工部下旨建道观,刚才皇祖母说父皇和母后也到长乐界了,那定然也是仙人了,朕叫人在道观里也为他们二人塑金身神像,以便让父皇母后得享人间香火。”

    太皇太后见孙子给自己捧场,越发高兴:“等哀家百年以后,你可别忘了给哀家也塑个金身,天尊说到时他会来接引哀家的。”

    乾兴皇帝道:“孙儿一定记得,咱祁家人就属皇祖母最有福气,一看就是长命百岁的面相不说,还有仙人和您预订了成仙的名额,可叫孙儿羡慕煞了。”

    太皇太后被逗的咯咯直笑:“要是祖母在仙界混的好,就替你说情,让你也跟着哀家沾沾光。”

    俩人一板一眼说的和真的似的,末了都忍不住大笑起来,太皇太后笑了一回,觉得身心都舒畅了,于是好心情的给乾兴皇帝指一条明路:“天尊和青青相熟,等你驾崩的时候记得让青青替你做法事,保准你和你父皇一样能顺利登入长乐界。”乾兴皇帝觉得这天没法聊了,再说下去估计皇祖母估摸都得约他一起归天成仙了。

    喝了口茶,乾兴皇帝便说起青青的事:“去年的时候父皇叫人修建了公主府,准备找机会封妹妹为公主,将府邸赐给她。只是之前父皇说过一回,妹妹说无功不受禄给推了,如今这事落到朕头上,皇祖母还得帮朕劝劝妹妹才好。”

    太皇太后闻言把胸口拍的啪啪作响:“都让你父皇母后入了仙境了,这还不算功劳?等哀家同她说,这孩子就是太谨慎。”

    乾兴皇帝闻言这下才松了口气:“那孙儿就等皇祖母的好消息了。”

    这边前脚乾兴皇帝走了,那边青青也起来了,在宫里呆了一个半月,盛德皇帝的在宫里的法事都了了,青青预备着今天出宫。

    将自己收拾妥当,青青没顾得上用早饭就来给太后请安。太后原本就将青青宠到心尖上,这回又做了一场成仙的美梦,更是怎么看怎么爱的不行,拉着她的手乐的合不拢嘴。

    锦瑟嬷嬷在旁边连忙问道:“郡主还没用饭,不如先传膳来?”

    “很是!”太皇太后笑道:“哀家都糊涂了,快去带嘉懿用饭。”

    这时候早已过了饭点,青青又睡了太久,并不觉得很饿,只用了半碗菌菇素面,便漱了口来陪太后说话。

    太后屏退旁人,只留锦瑟嬷嬷在身边,语重心长地和青青道:“今儿皇帝来同哀家说,哀家这才知道先皇特意为你建了一座公主府。正好趁着你为先皇做法事立了功,让皇帝趁机封你做公主吧!”

    青青满脸黑线,她无奈地摇了摇头:“对于我来说是郡主还是公主没什么差别,我有皇祖母疼爱,有皇兄护着,已经很知足了,若是再封什么公主,只怕会惹出不必要的是非。”

    “你就是太谨慎。”太皇太后无奈地摇了摇头:“有哀家护着你,你怕什么?”

    青青笑道:“就是皇祖母护着我,我才不能总是让皇祖母操心呀。”

    太皇太后拉着青青的手,有些失落地说:“封你做公主是先皇的遗愿,打去年他就让皇帝把公主府给你建好了,就等着合适机会册封呢。本来他没能亲自册封你已是遗憾了,若是连遗愿都实现不了,哀家实在于心不忍。”

    青青闻言顿时沉默了,太皇太后张了张嘴,可是想起皇帝说的不许再提身世的话,终究没敢把话挑明,只含含糊糊地说:“后宫这么多嫔妃,谁也没能为先皇生个女儿出来,在先皇心里,你就如同她亲生女儿一般。”

    青青眼圈有些发红,太后继续说道:“皇帝早上来说你原先对先皇说无功不受禄,可昨晚先皇给哀家托梦说你做了超度法事让他和圣文皇后得到了太乙天尊的接引,如今东方长乐世界逍遥自在呢。”

    青青原本满腹伤感都被这一句话给打散了,太皇太后兴致勃勃地告诉青青:“太乙天尊还说和你是故人,你认识他吗?”

    青青:……

    “不记得了吗?”看着青青一脸无语的表情,太皇太后遗憾地叹了口气:“许是你投胎就不记得前世的事了,哀家觉得你前世是个神仙呢。”

    青青原以为自己念了四十九天的经文还真能超度魂魄,可一听太皇太后这话就知道自己想太多了。旁人不记得自己的前世,可青青是带记忆投胎的,她前世就是一个孤儿,没爹没娘的也没见过什么神仙,就是一普普通通的美院学生,除了长得比别人好看点、运气比别人强一点,也没什么特别的。

    太皇太后又絮叨盛德皇帝嘱托:“皇帝说公主府的府邸舆图是他亲自设计的,里头的一草一木是他亲自看着人种的,家具摆件是他亲自挑选的,你若不是不应,你皇兄该多伤心?”

    青青知道,太皇太后是想给自己更多的依仗,两代帝王也是真心实意对自己好,想尽可能的抬高自己的身份不让有人欺负自己。

    青青忍不住落了泪,站起来郑重地行了大礼,太皇太后一边叫锦瑟嬷嬷扶起青青一边道:“好生生的,怎么跪下了。”

    青青一边落泪一边说道:“嘉懿又让皇祖母操心了。”

    太皇太后听这话音,便知道青青是同意了这事,当即笑道:“哀家就乐意为你们操心,这事可就说定了,我这就打发人去禀告皇上去。”

    说是册封,可这一切都得等盛德皇帝下葬以后再议,可得了青青的准话,太皇太后和乾兴皇帝便将这事在心里默默谋划起来。

    宫里没什么要紧的事了,青青便和太后告辞回了镇国公府。青青先回了正院,朱子裕今日当值并不在家,双胞胎这一个来月一直养在老夫人房里,青青便换了身衣裳去给老夫人请安。

    一进屋就瞧见两个胖小子在炕上一边翻滚一边乐的咯咯直笑,瞧那身量在看看那像嫩藕一样的胳膊,就知道这两个小子这一个来月又长了不少。

    老夫人正看着坐在炕上两个重孙子呵呵直笑,见青青回来了,连忙叫到跟前问道:“听说你在宫里替先皇做法事来着?怎么叫你做?不是有和尚道士的吗?我问子裕,他也没给我说清楚。”

    青青道:“原是因为太皇太后的一个梦,梦到说由我念的超度经文比旁人念的灵验,所以才叫我额外做了一场。”

    “那是因为你心诚。”老夫人煞有其事的说,又问道:“这些日子累坏了吧,你祖母也惦记着你呢,虽知道你不在家里,还是隔几日就来一回问一问,这会儿你回来了赶紧叫人去给她送个信,好叫她知道你出宫了。”

    青青应了一声,连忙打发珍珠回徐府一趟,又把宫里赐下来的各种菌菇分两篓给徐府送去。如今正值国孝,吃不得肉食,这菌菇做好了比肉吃着还香甜。

    青青洗了手,看着原本躺着的明恩一翻身熟练的坐了起来,顿时惊讶地笑道:“居然能坐起来了,好宝宝,过来娘抱抱。”

    一个半个月没瞧见青青,明恩对她已经有些生疏了,他虽不哭不闹地乖乖地坐在青青的怀里,但一双凤眼却有些好奇的打量着她。青青颠了颠,乐呵呵地问道:“是不是不记得娘了?”

    明恩歪头看了看,依然没有想起来的样子,转身朝老夫人伸出小手啊啊的叫着。两个孩子小的时候,老夫人还能抱一会儿,如今两个小子不但越来越重了还不老实,老夫人早就不敢抱他了,就怕他一不小心蹿地上去再摔着脑袋。

    李嬷嬷笑着把明恩接过去放到炕上,那边明礼却好奇的连翻带滚的蹭到青青旁边,主动拽着她衣裳要抱抱。

    青青惊喜的把明礼抱了起来,笑着在他脸上亲了一口:“还是明礼记性好,是不是想娘啦?”

    明礼朝着青青裂开嘴一笑,一手抓住青青的珍珠手链一手抓住青青的和田玉镯子,两眼直冒光。

    看着儿子落在自己衣襟上的一串口水,青青沉默了:……就不该对着财迷儿子抱有幻想。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