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网 > 古代架空 > 秦朝的美好生活 > 第342章 请尊重历史

第342章 请尊重历史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不过有一点李季阳很是纳闷儿,嬴政看中他什么了?

    容貌?

    别逗了!

    他现在这长相,在后世最多是个清秀好不好!

    就是脸嫩点儿而已,在后世脸嫩的多了去了!

    五十岁的人看着跟三十岁成熟男士似的嫩啊!

    才情?

    拉倒吧!

    他是学考古的不是学文学的,人家能做个诗词歌赋,他能做个毛儿啊?

    说句不中听的话,他要不穿越,土生土长的话,连小甘罗他都赶不上!

    更别提甘罗他爹甘晶了,李斯要没有他在其中搅和,早就位极人臣了!

    要貌没貌要才没才,羸政一个秦国之主看上了自己,那只能说,这就是真爱啊!

    甜蜜一个先!

    爱不爱的,先不说了,那些大臣们估计就第一个不同意。

    羸政还是太年轻了,他现在还不是那个杀伐果断的雄主,他现在只是一个毛头小子而已。

    热血上头了就将兄弟情弄混了?

    李季阳想了想,可能是这样,说不定过个两三年,他就清醒了呢?

    只是一想到这里,他自己就先不得劲儿了,那个时候他该怎么办?

    是跟他决一死战……这个有点悬。

    还是伤心之后远走天涯……这个……好像更悬。

    因为那个时候估计嬴政早就大权在握了,而且他最后是要统一六国的人,他藏哪儿都容易被翻出来,去外族他还受不了那地方的风土人情。

    要不去扶桑?

    把那地方的原住民杀干净了自己称王称霸?

    隔着个大海,羸政想必也不能把他怎么样。

    这个时代的航海事业还没那么高端大气吧?

    最多弄个大一些的木舟在浅海区撒网打鱼。

    想要深海远航什么的,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时期那是不行了。

    起码得到隋唐那个时候才能办到,还只能到达扶桑那里,再远就去不了了,等到了明朝才能通过马六甲海峡。

    那个时候估计他俩……要是没有意外的话,骨头渣子都烂没了!

    李季阳纠结啊,郁闷啊,不过他这个人有个好处,只要不是专业上的问题,一般他考虑不明白的时候……他就不去考虑了!

    先这么拖拍也挺好,起码现在很好。

    李季阳第二天雄赳赳气昂昂的去上朝,引得甘晶他们频频看着他,发现秦安君咋这么精神呢?

    不过李季阳没精神几天,就更精神了!

    原因是历史就是历史,请尊重历史。

    皆因各国情况都不好,穷狠穷狠,这帮国家不好过了就发狠了。

    首先就是楚国,没在秦国得到好处的楚国春耕过后简直就是百废待兴,就算在蝗灾之后紧急补种,也有很多土地这一年的收成没什么指望了。

    所以楚国是第一个急的国家。

    第二个就是赵国,没办法吧,赵国实在是太糟糕了,秦国跟它挨着都不接济他一把,反倒是大把大把的粮食路过赵国涌向了燕国,于是,赵国的人也涌向了燕国。

    哪怕他们明知道这粮食是来自秦国,但是只要进了燕国就是燕国的粮食了,他们可以吃燕国的粮食,但是就不吃秦国的!

    韩国更惨,一半人口都来了秦国!

    于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联军又来了!

    历史上秦国被多国联军征伐多次,可他坚持了下来,这次魏国来人告诉秦国,楚国、赵国、韩国三国联军,他们准备伐秦。

    历史上应该有的魏国没来,反而是魏国早早的给了秦国消息。

    而卫国等小国因为得了秦国的接济,一个个都保证了温饱,对秦国的看法大为改观,而且隐隐有投靠秦国的意思。

    这三国联合起来,其实就是发了狠,赵国是被拖累了,他不想的,韩国也不想的,但是楚国说了,韩国不打秦国,他们就先打韩国!

    韩王这个郁闷啊!

    李季阳理解他,但是绝对不原谅他!

    看看乐国,他的国主不叫国主,叫国君,那叫一个机灵啊!

    还有卫国,卫国也是个小国,卫国君名字叫角,是个很有眼光的国君,在楚国派人来找他的时候,他就断然拒绝了,并且上报给了他投靠的魏国。

    魏国国主现在还是安厘王,立刻就给羸政来信儿了。

    魏国有底气拒绝楚国,是因为魏国国力雄厚,而韩国就没那个底气了!

    韩王相当于是抹着眼泪儿答应的楚国啊!

    尽管楚国给了不少美女,韩国国主也没欢喜起来。

    而齐国作壁上观,甚至期望楚国输掉,那样它就能攻打楚国了。

    齐国跟楚国和魏国接壤。

    魏国实力强大,齐国也不跟他一瑟,但是楚国原来也是实力强大,等它跟秦国打完了,再强大也有个虚弱期,那个时候才是齐国发难的时候。

    秦国听闻消息之后,一个个还很平静,可能这跟秦国经常被人联军攻打有关系。

    羸政也很平静,武将那边就热闹了,为了争领军大将军这事儿都快打起来了!

    王颌老爷子病好了就忘了自己是干什么吃的了,一个劲儿的要求亲自上阵:“赵国的人啊!老夫一去保证屁滚尿流!”

    李季阳心说可不是么,当年您老都活埋人家四十万青壮了,指不定就有联军他们家谁家的小叔爷大伯爷的。

    “您老还是在咸阳坐镇的好。”李季阳出面劝诫:“您老不去还好,您老要是去了,赵国原来不想打仗的都得上前线。”

    “为何如此说?”王颌老将军不服气。

    “因为您老仇人太多了!”李季阳意有所指。

    武将们明白过来之后,笑成了一团!

    最后还是老成持重的蒙骜老将军获胜,他亲自领兵,带着自己的儿子蒙武,宫禁交给了他孙子蒙恬负责。

    韩方负责他们的后勤。

    李季阳的迷谷全力支持。

    秦国不愧是军功至上的国家,一听说有仗可打,平日里沉默寡言的武将们一个个就跟打了鸡血一样!

    当天晚上,李季阳就放出了智能机器人,让他们去勘察地形,回来制作模型用,虽然这样有些欺负人,但是他更不希望秦军有不必要的损失。

    很快勘测了回来,在空间里他们快速的制造了八个小的沙盘,两个大沙盘。

    第二天他就搬给了羸政,羸政也不问,直接下发给了蒙老将军一个大沙盘,和八个小沙盘制作的沙盘很精美,其实就是微缩景观,上头什么都包括在内了,哪怕路过过的是一个小村庄,那也是有标注几口人的小村庄。

    “有了这么精细的沙盘,老夫要是不给他们一个教训,还以为我秦国好欺负呢!”蒙骜老将军特别意气风发!

    “那也要当心啊!刀剑无眼!”李季阳真怕老头儿自大过了头,再打个败仗。

    “放心吧,老夫知道该怎么打仗!”蒙老将军很想拍一拍秦安君的肩膀,但是看那小体格子也不是抗拍的料,就没真的拍下去。

    秦国大军出发了,而秦国国内,还在修整路基,大量流民又因为打仗的关系,涌向了秦国,秦国依然安顿。

    尤其是楚国,人口流失最为严重,国内民怨沸腾,他需要一场战争来给堵住民众的嘴巴。

    三国联军看中的地方是寿陵。

    寿陵这个地方,原本属于燕国,也就是现在的河南洛宁县,说这么个地方可能没人知道,但是它有个十分有名的成语“邯郸学步”!

    就是一个寿陵的少年干出来的事情。

    战国时宋国庄周的《庄子》里《秋水》记载:“且子独不闻寿陵馀子之学行於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这里用指燕国少年,比喻仿效不成,反而丧失了固有技能。

    有人惊讶,为什么寿陵属于燕国却在秦国的范围内,那是河南了吧?

    寿陵的确与燕国本土相隔甚远,因为它是块飞地。

    诗仙李白的《古风五十九首》之三五:“丑女来效颦,还家惊四邻。寿陵失本步,笑煞邯郸人。”

    说的就是古代两大模仿秀失败的后果。

    寿陵本身的防御并不强大,多亏了蒙老将军连夜出兵,再加上后勤保障十分到位,给士兵们都用马车运送,在车上他们能睡觉,能节省体力,所以到达之后,能立刻参战。

    再加上此次参加的人就三个大的国家,小国家的人都退避三舍,以至于秦军都到了,他们这三国的军队还在路上长途跋涉呢!

    而国内因为一直在修路,道路情况良好,郑国跟许义他们建造的水渠正式竣工,羸政一个取名为郑国渠,一个取名为许义渠。

    俩人上殿谢恩的时候,哭得不能自己,吕不韦艳羡不已。

    李斯却若有所思……。

    有了水渠,秦国再也不缺水了,秦国春耕过后,生机怏然,修路更加热火朝天,郑国跟许义又开始全国各地乱蹿,开始测量路线,李季阳交代他们俩:“顺便看看驿站的建设。”

    “您要建设驿站,是个什么样子的?”郑国和许义都掏出东西来记载。

    “首先就是要有很大一个广场,接待来往的人;然后要有起码五排的牲口棚子,能安顿来往车辆的牲口;要有一栋起码两层楼的生活区,给驿站看守们住;要有三层楼的接待区,给来往的人住;还要有分开的伙房,起码要有四个厨房的那种;要建设一个瞭望塔,要很高的那种,可以相互传递狼烟等信息;要有坚固的围墙,像一个小型堡垒那样……。”李季阳越说越多,他想象中的驿站,一定要建设成军事城堡那样。

    因为除了传递军事信息,他还想将它当成邮局用,甚至是快递公司的分部。

    “等等,等等!”郑国喊停:“君上,您是要建立个城池还是要建立个驿站啊?”

    “驿站啊!”李季阳点着图纸上的小点点道:“要分布我大秦境内的所有驿站,都这样。”

    “可是您这建立的都快赶上小一点的城邑了!”许义也咋舌:“您确定您建立的是驿站?”

    “我们秦国的驿站,跟别国的不同!”李季阳很大气的道:“放心给我勘测地形吧,等建设的时候,有专门人过去!”

    “那施工和用料……。”俩人都不放心,空了那么大块的地方不修路,可是全用来建设驿站。

    “都本公子承包了!”李季阳告诉俩人:“快去吧!”

    “诺!”俩人意气风发的走了。

    李季阳扭头就把自己家的施工队给弄进了宫:“给我建两座宫殿。”

    他的慈安宫和慈宁宫,也该开工了,现在春耕都过了!

    李季阳的工程队很有意思,他们直接用薄木板将整个施工现场给围了起来,而且没有门!

    里头的人出不去,外头的人也别想进来。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