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网 > 古代架空 > 还我惬意的古代生活 > 第141章 正德年伊始

第141章 正德年伊始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怎么突然又回来了。”沐淳又问。

    尹子禾上前帮她倒了一碗茶,放她手里, 示意她先喝。

    沐二郎撇过脸去, 嘴角却含上了点笑意。这女婿真有口里女儿说的那么好吗, 他是不信的,俩孩子大矛盾没有小龃龉一定有,只不过他的女儿聪明, 不会什么都讲来惹爹娘担心, 女儿再是有啥不高兴终究也会原谅女婿, 而岳丈岳母是不会的。

    没了外人在,尹子禾还是略想了想才道:“新皇怕是要对宁王动手, 我才从宫里出来, 刚刚与师太分开, 她去了京华街的公主府, 让爹和娘也择吉日搬进去。”说着刻意向沐淳投去一眼。

    尹志全点头,搬就搬吧,有福不享是傻子:“早些搬过去, 也早些布置, 到时少不了淳娘一起来参详。”

    沐淳装着不懂父子俩话里的意思,咳嗽了一声, 问尹子禾新皇要怎么办宁王?宁王在西边, 难道那边将起战事不成?

    “今天宁王的封地已经赐下来了,就在康西,太上皇没反对。不过……”尹子禾低声道:“师太说,太上皇极有可能昨夜或是前夜就已经驾崩了。”

    慧慈师太的话沐淳一向持怀疑态度, 挑了挑眉不置可否,不过接下来尹子禾的分析就合情合理,他说贤太妃被太上皇赐死,尸身抬回了李家,却对宁王没作任何安排。

    沐淳慢慢的也被说服了,看样子是太上皇想保四儿子的性命,事前把他支到边陲去,一是断了他的夺嫡之路,二也是想留他一条小命吧,毕竟活着的儿子包括新皇在内总共也就三个。太上皇既要为天下百姓着想,又要履行身为父亲的义务,儿子再不成气也是亲生的,可怜天下父母心,皇帝也不例外啊。

    他明着下再多的遗诏又有什么用,还不如让不成气的儿子跑远些,知子莫若父,想必这四儿子有多少斤两有多少底牌他心中都清楚,断定其永远也翻不起大浪。

    沐淳能理解康德帝,但是又很嫌弃他,觉得他有些优柔寡断感情用事。或许人都是这样,一旦年迈,不是心变软魄力跟不上,就是脑子糊涂昏聩。康德皇帝显然属于前者。

    尹子禾道:“皇上隐瞒驾崩,许是要等安排妥当后才会召告天下。”

    沐二郎道:“禾郎有什么话尽管说,是不是碧水也将被殃及?”尹家是独儿子,父母相继都去了,沐家的亲人还全在碧水,很是有些担心。

    “应该不至于,沐叔,事情不是您想的那般严重,我只是忧心二姨父和英表哥。”

    “他们不是在西北路吗!”尹志雄问。

    尹子禾说沈林早在新皇继位前三日就收到了师太的密信,要取宁王性命的不直康铎一人,大姨母算一个。至从贤太妃失势被圈禁,宁王非但没干出一件亮眼的事,还往蠢路上越走越远。紧接着他又猜测,可能陈都督和项都督也快收到新皇的指示了。

    现在看来,太上皇在传位前一直把西边把控得很好,两个大都督都是听命于新皇的,那李贤妃的儿子确实没啥能力啊,又一个扶不起的阿斗。沐淳坐下再喝口茶润喉咙,期盼这动荡时期快些过去,手指下意识在书桌上一磕一点,思忖着怎么安排康西的产业,特别是,要不要给军营捐些银子,为沐家谋威望。

    尹子禾好想将她的手一把抓过来,就是顾忌沐二郎在。如果只有顾杏娘一人,或许他就抓了,婶子可是极喜欢他的。

    今日人齐,晚上这顿饭肯定又要丰盛许多。沐淳等人从大书房出来,曾氏带着张婆和许妈刚刚采购完归家。她说京里的菜蔬贵了两成,京郊的大庄子都快没什么货了,温棚里的又全是勋贵大户自己家的产业,根本不往外销。劝沐家赶紧办年货,最好明日出城拉几车回来储备着。

    碧水是到了腊月家家户户才开始囤积年货菜蔬,京城竟是要早小半月,他们家没有经验,一个不好说不定过年都没菜吃。

    尹志全道:“那敢情好,明日咱们都出去逛逛燕京城,顺便帮杏娘妹子买年货。”

    尹子禾岔话:“买不着也没关系,公主府准备了许多,小筐儿办事一向妥当,府中里里外外都是现成的,届时匀点过来怕就够了。”

    沐二郎笑道:“成,沐家就沾沾大嫂的光。”

    尹子禾又附耳对沐淳说:“正月二十七你过完生辰,二月咱们就成婚,年前你抽空去宅子里看看有没有不合心意的。你晓得,小筐儿是个太监,鉴赏力怕是与咱们有区别。”

    “二月?”沐淳掰手指头一数,她在娘家的日子最多也就六十天了。忙道:“你急什么,过了上巳节再订日子吧,我爹娘又不急着回去。”

    尹子禾眼一瞪:“怎能不急,早早把婚完了,也好了一桩事。你早晚都得嫁,害什么羞啊。”见小娘子神色纠结,心里堵得慌。

    “我……”沐淳叹了口气:“我只是想陪着爹爹过完他的那道槛。”

    “什么槛?”尹子禾皱眉:“那疯道士的话你还真是听进脑子里了,杞人忧天!”

    好了,现在轮到沐淳心堵了。

    十日后的腊月初三,太上皇“驾崩”。

    沐淳依稀记得康德皇帝上辈子也是在腊月里没的,两世相差了六年,而皇帝,也换了一个,她好奇这一世新帝的年号会不会也是正德。

    这日,本就银装素裹的燕京城再覆上一层惨白色,举国大恸,百姓们自发去宫门口跪拜。京中的商业也要等太上皇过了头七才能恢复,沐宅一家老小都闲下来了。

    曾家身为御封公主的子嗣,要随同慧慈师太及一干命妇一起进宫守灵,还没过门的沐淳恰巧躲过了。看见曾氏每日回来膝盖都肿成馒头,沐淳说了不下一千个“万幸”,顾杏娘念了一千句“阿弥陀佛”,母女俩到处寻好用的药酒给曾氏送去。

    顾杏娘笑:“皇亲国戚可不是好做的,瞧你婆婆受的这富贵罪。先帝在世的时候,她连面都没见过呢,这会子跪灵还得跪得实实的。”

    “娘,您这也要取笑啊?”

    顾杏娘忙道:“你这孩子,我哪是在取笑,就随便说说嘛。方才我去送药酒,她正捧着一碗姜汤,说是被不长眼的安排在没有火炉子的地方,冷了整整两个时辰有些受冻,后来还是那个什么公公亲自过来为她挪的地儿。”

    “平公公?”沐淳道:“那伯娘有没有说是哪个不长眼的?”

    “倒是没说,想是她也不知道。”

    沐淳头疼,既心疼曾氏又怨曾氏:“我不是让她带银子去了吗?”

    顾杏娘道:“或许是舍不得?你那婆婆是个持家的,她宁可苦着自己也不愿花冤枉钱。”

    最后一日,终于圆满完成了任务的曾氏上沐宅来,沐淳开口就问她为啥舍不得花银子。

    曾氏一脸的冤枉状:“傻孩子,我是那不识礼数的人吗,自然是给了,但还是被人算计了去。好几百人,平公公哪能管得过来,新皇没有正式登基,原齐王妃出来理事名不正言不顺,太后身子一直没能好起来,仅佟太贵妃跟另两个太妃帮着礼部官员操持,先两天还乱糟糟的,第三日才顺当起来。”

    听她把佟贵太妃几个字的音调婉转了一下,沐淳便知道她怀疑谁了。

    曾氏道:“淳娘,你可知夏家已经把女儿送进宫了。”

    “啊?”夏婉茹进宫了!沐淳忙问:“又一个贵妃不成?”

    曾氏摇头:“尚不知,皇后都还没封呢,听说夏家有先皇的旨意,也跟皇家交换了庚帖,只因后来事发突然,就没完成这仪式。对了,我见到了周氏,唉……”曾氏说着话又摇两下头:“模样跟夏娘子没得比,也实在……”她不太好说下面的话,也实在是太磕碜了点。

    “实在是怎么了?”沐淳平常少有关注齐王府的事,也没人跟她提,那个区域是一片空白的。现在想来,身为嫡子又在侍朝的齐王以前能低调到那个份上,委实有本事。

    “模样平庸,我想不出你认识的有谁跟她相当。”曾氏暗自揣测:“怕是周氏在别的地方出彩,不然怎会被选为皇妃。”

    沐淳点头,用吕不韦的话应和她:“以色侍人,色衰而爱驰,宫里最不缺的就是美人。”

    曾氏万分认同:“这些道理,咱家淳娘最是懂了。”

    顾杏娘接道:“那是当然。”

    曾氏给顾杏娘惹得好笑,不知想到什么,表情突然又跨了下来。

    “伯娘,怎么了?”

    “今天,况丞相请辞,被圣上挽留了。”

    顾杏娘:“还留啥,圣上为啥不让他滚。”

    曾氏抚额:“杏娘啊,哪能那么容易就让他滚了,禾郎说他是以退为进,他的门生可是占了半个朝廷,轻易动不得。”

    皇帝都动不得?顾杏娘觉得这况威有些可怕,再不敢多话了。

    次日新帝于太庙举行登基大典并大赦天下,年号正德。周氏封后,夏氏茹娘封贵妃,刘汀长女封淑妃,张秀之女封德妃,蔺御史次女赐充仪,余等全空。

    大饼尚未分完,众臣仍需努力。沐淳得知张德妃就是张娇的大堂姐,就笑说张家也成了皇亲,得预备一份大礼送过去。

    这些事情沐淳听过也就算了,只想着马上写信回碧水,让邱神针帮忙把顾蕊送进京来。顾蕊还真是时运不济,之前想做良家子年纪不够,而现在,却是眼看要超了。除非新帝马上大选,过了年她就得算十五岁,或许她就是与皇宫无缘吧。平心而论,其实这真是一件好事,能够完完整整过一生,难道不比去皇宫抢黄瓜好吗。

    九月的时候沐淳就想让沐二郎把她一同带进京,她回信说已经搬到姑奶奶家去了,还道不坐官家的大船她绝不自己进京。也不知她脑子怎么想的,难道又要像上回那样改年纪吗。上回改大,这回要改小,真是着了魔。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