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网 > 玄幻修仙 > 逍遥游 > ☆、第五十九回 虞允文深夜下燕京 完颜雍徒步出中都

☆、第五十九回 虞允文深夜下燕京 完颜雍徒步出中都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虽然完颜襄的骑兵已逃亡多时,但虞允文的部队得到了仙术的辅助,等于是生力军,速度胜过金兵。金兵还未逃到定州城,便要被宋军追上。

    完颜襄见状,无奈的下令调转马头,与宋军在旷野死战。

    部下劝完颜襄带亲兵撤退,完颜襄苦笑说:“不用再劝,二十万大军葬身我手,纵使回到中都,我也是个死字。再说,中都怕也保不住了,大金国气数已尽了。金国的好儿郎们,愿随我赴死者,拔刀!”

    有道是困兽犹斗,金兵既萌死志,便有了顽强的战斗欲望,此战宋军休想轻易拿下。

    好在天上又及时飞来了一位黄衣仙子,给宋军降下甘霖。

    两军都气势如虹,纵马冲锋,决一死战。

    金兵高昂的气势终究不能掩盖体力的衰退,就算人可以鼓足精神,奔驰半日,马却已乏力了。两军高速冲锋,尚未交接,金军阵中数匹战马突然脱力摔倒,马上骑士被后军踩的稀烂,引起不小的混乱。

    两军如同两道喷泻的洪水,狠狠的撞向一起,刀兵相接。

    片刻两军互相高速穿过敌阵,再次分离。战场上留下上千具尸体。

    两军调转马头,再次高速对冲。

    不多几次,金兵人马俱已乏力,几乎无法再战。

    而宋军则又一次得到了林朝英的春风化雨相助,开始高速的冲锋。

    金兵战马只能软绵绵的冲锋,稍微加速,战马就要脱力。

    金兵的伤亡迅速增加,一次冲锋就倒下了三千人。

    渐渐的,金兵彻底失去了冲锋的体力,只能被动的应战。

    宋军毫不留情的一次次冲锋,如同镰刀一般扫过金军的军阵。

    但每次冲锋过后,幸存的金军都会重新聚集起来,与宋军拔刀相向。

    又几次冲锋过后,终于,战场上再也没有一个活着的金兵。

    三万八千六百余骑金兵精锐,上至统帅,下至扈从,全部战死于定州城南,无一人投降。

    是役,宋军在春风化雨大法的帮助下,仍付出了五千人死亡的代价,损失之重,为虞允文历次战争之最。

    虞允文不及悼念亡者,仅派出两人向叶衡送信,便立即挥师北上,绕过定州,直扑中都。

    定州距离中都有整整四百里,通常步兵要走八天。

    那骑兵走多久呢?

    三国时期,曹孟德当阳击刘备,五千骑兵一日夜行三百里,刘备军以为神兵天降,瞬间崩溃。一日夜三百里,就是骑兵的巅峰行军速度,后世的蒙古骑兵,也无法超越。

    但是,若可以不断地换人换马,波斯驿站的信使一日夜能传信七百里。

    现在,宋军可以持续的获得仙术辅助,等于不断换人换马,所以行至中都只需半日。

    而金国,却没有任何办法超过这个速度。

    也就是说,金国根本没有办法在宋军抵达中都之前,得知完颜襄兵败的消息。

    廿三日凌晨,弯弯的月牙挂在东方,漫天的星斗一眨不眨的望着沉睡中的中都城。

    庞大的燕京城此时万籁俱寂,除了更夫偶尔报个更,再无其他声响。

    寅时三刻,中都城的南方,传来了低沉的马蹄声。

    马蹄声很快变得越来越响,声音隆隆,不知有几万骑。

    永定门城楼上的守卒暗想:“这大半夜的,哪儿来的骑兵啊,按律我得通报提督大人才能开门,可提督大人睡地正香,我短不了吃一顿臭骂,真是晦气。”

    见骑兵开近城门,守卒们正待要看清楚来人,却发现城下的骑兵、树木、房屋、田地,都在慢慢的变小,越来越小。

    “城门楼子飞起来啦!”反应过来的守卒大声呼喊。

    骑兵毫不减速,沿着燕京城的中轴线,直接冲进京城。

    城外五里处的军营有驻军三万,闻得异状,连忙集结,却是迟了。

    寂静的夜里,四万多精锐的骑兵在朱雀大街上肆意驰骋,笔直穿过外城,来到据说只有皇帝一人能经过的皇城正阳门前。

    门前守军早发现了异状,喊声四起,巡逻的御林军拔出佩剑,奋勇上前,想以血肉之躯阻挡疾驰而来的轻骑。

    骑兵抽出马刀,眼都不眨的奔驰而过,一百多护卫根本没有阻止骑兵片刻,便被踏成了无法辨识的肉泥。

    高大的正阳门也如永定门一般凌空飞起,数万骑兵毫无阻碍的冲进了皇城。

    然后正阳门又稳稳落回原处,城门依然紧闭。

    “贼兵杀进京城啦!”

    “有人谋反,反贼进皇城啦!”

    皇城内四下巡逻的禁军大声呼叫,但在庞大的骑兵队伍面前,皇城内的五千禁军弱小的不值一提。虞允文派出一万骑扫荡禁军,控制皇城各门,其余三万五千骑依然笔直的向着最核心的宫城杀去。

    轰鸣的马蹄声惊醒了沉睡的百姓,北京城南部乱作一团。

    但禁军至死也闹不清楚这波‘反贼’是何来路。

    宫城内的人们才刚刚惊醒,虞允文就已经踏进了宫门。

    太监总管徒劳的组织太监们抵抗,却根本无法迟滞骑兵的脚步。

    当虞允文亲自率队杀进乾清门时,一切抵抗都消失了。

    乾清宫灯火通明,一人身着锦袍独自傲立于乾清宫门口,正是金国皇帝完颜雍。

    “朕倒要看看,是谁要取朕的天下!”完颜雍傲然说道。

    “大宋国虞允文,奉天下苍生之命,特来将阁下礼送至栾水之北”。虞允文独自下马,上前说道。

    “哈哈哈哈,虞允文,原来是你,果然是你。朕平日曾想,若无你虞允文,海陵王不会兵败,朕也坐不上这至尊之位;天下英豪,朕只服你一人。

    但是朕不明白,朕的二十万大军在定州,你是如何杀到京城的。”

    “很简单,你的二十万大军,已于昨日全军尽墨了。”

    “怎么会,我的族弟完颜襄,他的五万女真精骑,也覆灭了?!”

    “都死了,完颜襄是条汉子,五万精骑,全部随主帅战死疆场。”虞允文说。

    “唉”,完颜雍少了最大的依仗,仿佛一下子老了十岁,“看来我大金国真是气数已尽了。

    不过,你说奉天下苍生之命,朕却是不服!朕掌管天下一十三年,南北合好,与民休息。躬节俭,崇孝弟,信赏罚,重农桑,慎守令之选,严廉察之责,任得敬分国之请,拒赵位宠郡县之献,孳孳为治,夜以继日!今之金国,群臣守职,上下相安,家给人足,仓廪有余,刑部岁断死罪,不过十数人。

    非是朕口出狂言,朕虽不敢自比尧舜,但古之有道明君,亦不过如是。朕缘何不当据中原之地!”

    虞允文回道:“不错,你治国理政之道,堪比古之明君,若你是汉人,今日我断不会来到此地,但你终究是女真人!你不忘故风、禁习汉俗,拳拳以法祖宗、戒子孙为棘。全力推行女真习俗,将圣贤经典,译为女真文。难道你以为,你治下之民,都是女真人不成!我问你,你自称国泰民安,为何辛幼安在山东一呼,应者三十又二万!若你的国土在滦河以北,你的确是一代明君,但你若要据华夏之地,我就要和天下苍生一起,将你逐至燕北。”

    完颜雍沉思半晌,说:“也罢,朕可以下令,所有女直人,撤回滦河之北,北国汉人,如愿南归,朕也不阻拦。今后宋金两国,以滦河为界,永不相犯。但朕有两个要求。”

    “讲”。

    “第一,金国不犯宋境,宋国亦不得犯金境。”

    “这是自然,圣上一定会应允。”

    “第二条,我女真人的年轻才俊,也要有权进逍遥派学习仙术!”

    “这一条,我无法应允。”虞允文说。

    “我同意了”,一声清丽的女声从夜空传来。

    黯淡的星空下,林朝英足踏莲花,飘然而至,恍如月宫仙子。

    “我是逍遥派长老林朝英,我代表逍遥派,同意女真人才俊进逍遥派学习仙术,一切待遇,一如大宋国。”

    “如此以来,也算给族民一点交待了”,完颜雍无可奈何的说,“来人哪,草诏。女直诸部,世居滦河之北。及至太宗,倚仗兵势,侵入华夏之土。凡五十年后,宋人兵精将广,不孝孙雍,无力回天,决议永息刀兵,率合族重返女直故地,定都上京。劫掠宋人之财物,亦悉数归还。从今以后,宋金两国,重归兄弟之好,以滦河为界,永不相犯。

    不孝孙雍,素亏德能,不当再居九五之位。太子允恭,孝友谨厚,宜掌社稷。”

    此诏书二十五日到济南、太原,二十七日至开封,二十八日至两淮。

    各地女真人,闻得诏书,纷纷放弃田舍,只带刀马干粮,成群结队,返回辽东。

    惟有两淮主帅仆散揆拒不接诏,挥剑自尽,部将敛其遗骨,送归故土。

    各地汉人官吏,一律暂理地方政务,直至宋廷委派新官到来。

    五月二十八日,金国皇室数百人,另有亲信大臣及家眷上万,以完颜雍为首,皆着麻衣,不乘车马,浩浩荡荡的从北门而出,徒步往上京行去。虞允文派精骑一万,随行护送。

    四十七年前,这些人的先祖,掳走了宋朝的徽钦二帝、满朝文武,掳走嫔妃、才女、民间秀女共11635人,各类农工匠人10万人,就沿着同一条路,北去上京。

    那些被掳走的秀女的遭遇,悲惨到史官都不忍下笔。

    时至今日,宋人终于尽收祖地,一雪前耻。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