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网 > 古代架空 > 红楼之情满潇湘 > 第156章:相思当告谁

第156章:相思当告谁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灯影幢幢,黛玉展开了水溶写来的信,薄薄的纸页,上面不过几行字,一一问候了家里人,末尾有几个字“俱好,勿念。”

    短短的几行字,黛玉看了不下十几遍,也不知他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才匆匆写了这些。黛玉心中暗骂,好个无情,就没多余的话了。她将信纸握在手心,双手合十,她在心中发了个誓愿,将平安二字带给了遥在西北的他。

    刚刚收到他的信时,曾是那般的喜悦,可当读完最后一个字时,心中又涌出些酸楚来。这样奇怪的情绪让黛玉有些懊恼,在她自己也不知晓的情况下,她所有的悲喜都和那个人紧紧的牵连在一起。

    信纸火一般的滚烫,她整整齐齐的叠了几次,放进了那个描金的红匣子里,里面还装着那块描了诗句的帕子。她看了一眼旁边早早备下的纸笔,还有彤云替她磨好的一砚台墨汁,芙蓉花的香气,冰片的香气,在黛青色的墨砚里,恰如窗外的夜色一般深沉。

    黛玉取了镇纸压好了纸页,提笔便要书写,此时却犹豫了。就在她犹豫的瞬间,滴下来的墨汁溅在纸上,形成了几朵墨花。黛玉情绪有些低落,她揉了纸,只觉得心乱如麻,待要再写,却又不知说什么好。

    敦慧已经睡醒了一觉,翻身本来要水喝,却见屋里灯火通明,黛玉还坐于桌前,敦慧迷迷糊糊的问道:“嫂子怎么还不睡?”

    黛玉回头说:“我正给你哥回信呢,一会儿再睡。”

    敦慧说要水喝,黛玉忙倒了半盏,敦慧用过之后,辗转了身子又进入了梦乡。黛玉心下有些惆怅,取了银簪,挑亮了灯烛。她随手取了本案头上的书,顺着翻了两页,却是一本(乐府诗选),见内中有“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之句,心中突生了许多感慨,掩卷而思,心中已有了许多句子,遂仿那(明月何皎皎)的格式提笔而书,诗曰:“明月何皎皎,灞桥柳色青。烟锁九重阁,画波连千里。睡里问君期,梦转相思意。春山难再描,清减画罗裙。冷月笼寒窗,鸳被孤枕凉。”

    写罢,黛玉一遍又一遍的去看那些诗句,句句直白,思妇闺怨之意,直落笔尖,如此句子她还是第一次题写,觉得两颊微微的发热。待那字迹干涸时,顺手将纸页加进了那本(乐府诗选)里,关于回信,她还是一字未写,困意袭来,心想明日再写吧。

    到后半夜,又淅淅沥沥的下起雨来,顿时觉得寒意四起。雨声滴在后廊上的梧桐叶上,正是“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隔日一早,各房前来请安,黛玉说起了水溶家书之事。水澄在跟前说:“大哥说没说什么时候回来?”

    黛玉摇摇头:“还不大清楚,或许还需几月吧。”

    侧太妃又说:“王爷这一走,家里就少了个主心骨。”

    黛玉一笑,拍着水澄说:“等小叔子长大了,侧太妃也有依靠了。”

    十岁不到的水澄已经有黛玉肩膀高了,肤色微微的有些暗黄,生得很是健壮,比起他大哥来,倒添了几分雄姿。

    侧太妃又说“昨儿澄儿回来和我说他在学里,师傅赏了他东西。澄儿,你将自己得的赏拿出来给你嫂子瞧瞧,也让你嫂子高兴高兴。”

    水澄闻言,便将得来的那把小腰刀送到了黛玉跟前,黛玉接过一看,只见银质的刀鞘上錾着流畅的缠枝纹,镶嵌着绿松石。黛玉笑道:“学里的师傅倒是真疼小叔子,赏了这么宝贵的东西。”

    水澄又笑说:“一起赏的还有恒王家的世子。”

    侧太妃笑道:“恒王家的世子又比你小两岁,更是难得。”

    黛玉让惜月将水溶书房中,御赏的新墨取一盒来,送与水澄。又和侧太妃道:“都是侧太妃昔日里教导得好。”

    侧太妃抚养水澄确实不易,特别是老王爷走后,他们母子几乎相依为命,好在不愁吃穿,日子还算过得。水溶对家人又疼爱,所以水澄的童年也不至于坎坷。

    水澄又在跟前说了几句话,前面的人在催他该去学里了。水澄匆匆的喝完了碗里的粥,擦了嘴,让小厮拿上自己的书包,一溜烟的便跑了。

    侧太妃在后面说:“你慢点儿,着急做什么,当心摔着。”

    黛玉说:“侧太妃天天为小叔子担心,他那么大了,身边跟着好些人,担心也担心不过来。”

    侧太妃道:“这孩子从小的脾气古怪着,我说让几个丫鬟在他房里伺候他吧,他不喜欢,说一见着女孩子就烦。王妃听听,可不是让人哭笑不得,如此下去,以后怎么娶媳妇呢。”

    黛玉掩面笑道:“澄儿才多大来着,男女之事也还不知晓。”

    侧太妃陪着黛玉和敦慧用了早饭,饭毕,侧太妃突然问着黛玉:“昨日下午甘太医进来请平安脉的时候可说什么没有?”

    黛玉道:“劳您关心,身子还好,没什么事儿。”

    侧太妃堆着笑道:“要是有好消息就好了,王爷有个子嗣,可是喜上加喜的事。”

    黛玉脸微微的红了,别别扭扭的坐在那里。

    敦慧正在试衣裳,突然听见了这句,忙跑过来,拉着黛玉问道:“嫂子有身孕呢?”

    黛玉满脸通红:“哪有,侧太妃瞎猜。再说甘太医说我身子现在还弱,需要调理一段时日,药吃得多,若有了身孕,只怕对孩子不好。”

    侧太妃点点头,连声说:“如此说来倒也是,养好身子再说也不迟。王爷和王妃又要好,也还年轻,来日方长。”

    黛玉从未想过孩子这回事,如今水溶不在跟前,自然也不好问他的想法。

    敦慧又道:“我还以为自己要当姑姑了,弄了半天原来是空欢喜一场。”

    黛玉嘲笑道:“郡主着急做什么。”

    敦慧连忙道:“我不急呀,我替哥哥急。”

    南晴在一旁听了这些话心里却很不是滋味,蹙了蹙眉,与黛玉道:“妾身先告退了。”

    侧太妃继续在黛玉跟前说话解闷。

    敦慧在碧纱橱内和彤云学着下双陆。绣兰走了来,悄悄的递给了敦慧一封信,彤云在跟前只当是没有看见,一句多余的话也没说。

    敦慧瞥了一眼,上面的字迹很是熟悉,耳根偷偷的红了,趁秦嬷嬷正在那里喝茶时,她忙将那封信藏到了袖子里,装作若无事一般。

    这一局下来,彤云赢了。不过敦慧向来不把这些当回事,扔给她一串钱。

    彤云不敢收忙道:“陪郡主下棋,哪里还敢要郡主的钱。”

    敦慧说:“一串钱也不值什么,就当我赏的。”于是又忙着将屋里人都赶了出去。

    她躺在软榻上,将袖中的那封信取出来慢慢的看,脸微微的红了,胸口乱跳着,来回的看了好几遍。才要将信收起来时,却突然发现黛玉站在门口,敦慧连忙坐起身来,惊慌的问道:“嫂子何时来的?”

    黛玉笑说:“你对这那信傻笑的时候我就在了。”

    敦慧满脸通红,讪讪然道:“嫂子进来也不说一声。”

    黛玉走了过来,也不问敦慧信的事。敦慧慌慌忙忙的收起来了。黛玉见其情景,心中已经料到了几分,怕敦慧害臊,所以才不问。

    敦慧拉着黛玉坐下,主动的将信交出来给她看,黛玉接过来,匆匆看一眼。

    敦慧说:“嫂子,你说这个韩小子可真是的……”开了口,却不知后面说什么,好像要嗔怪韩琦,似乎又不忍心。

    黛玉笑道:“等你哥哥回来了,我让韩家的二爷进府来提亲好不好?”

    敦慧脸更红了,脑袋搭在黛玉肩上,吞吞吐吐的:“他愿意来提亲吗,可我未必会答应呢。”

    黛玉有些诧异忙问道:“你不愿意?那为何你们还书信来往?”

    敦慧连忙起身,跺脚说:“诶,他来不来提亲是他的事,我又不着急。”

    这话将黛玉给逗乐了,敢情她不是不愿意,而是怕人家韩公子不来提亲,打趣着敦慧:“你也不害臊,堂堂的郡主,和人家私相传授,当心秦嬷嬷知道了,又得说你。”

    敦慧撇撇嘴:“她管我管得厉害,离了她我才好过活。”

    黛玉心想,等水溶回来,他必定是满意这桩亲事的,那时候府里就得准备郡主的婚事,不知该有多么的热闹。等他回来,自己也不知有多么的高兴,可以拉着他的手让他做这做那,不许他腻烦。只是归期未定,这个等待还不知有多么的漫长。

    姑嫂俩正说些体己话,突然管妈妈进来说:“禀王妃,总管说皇上病了,让王妃和郡主赶着进宫一趟。”

    黛玉微微一怔,知道马虎不得,忙忙的叫来丫头们,她和郡主赶着妆扮起来,一面又让人准备车轿。

    后来婆子进来说:“去南安府那天回来后车子就拔缝了,还未来得及去修。”

    黛玉听说便道:“那我和郡主乘一架车去吧。”这里又点了彤云、含烟、绣兰、绣语四个丫鬟随行。

    侧太妃和南晴又出来相送,直到姑嫂俩登车而去,方罢。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