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网 > 古代架空 > 红楼之情满潇湘 > 第125章:情归故里

第125章:情归故里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黛玉心想故乡现在是副什么样的景象呢?烟波画桥,乳燕娇莺。儿时的那些记忆从模糊渐渐的变得清晰起来,这些年来的离乡背井,一度使得黛玉认为自己是再也不能回去了。

    黛玉一身素白的衣裙,斜倚在窗前,两眼望着那一望无际的滚滚波涛。悬着的幔子也跟着轻舞飘扬起来,连带着也吹得黛玉一袭的衣裙也变得飘飘摇摇,宛如一幅白描美人图。

    雪雁捧着茶盘进来:“姑娘站在那里做什么,仔细风大。”

    黛玉道:“我忘了该给紫鹃留一封信。想想她服侍我一场,忠心义胆自是不用说。这突然走了,以后只怕没有见面的机会了。”

    雪雁道:“看来姑娘是打定这个主意了。我们说什么你也听不进去,等到地儿再写吧,到时候请琏二爷什么的一并带回京去岂不省事。”

    黛玉点点头,心想也只好如此了。

    虽然顺风顺水,但也耽搁了不少的时日,等到南京时已是两月后的事了。黛玉哪里经得住这样的折腾,早早的便病下了,无法请医延药,好在以前甘太医配的丸药还有不少。

    雪雁服侍黛玉用了药,见她这副样子倒也心疼:“这不是白遭罪么。姑娘身子本来就不利索,哪里经得住如此的奔波劳累。”

    不管再怎么辛苦黛玉也想回去,父母的的坟头早已经青草葱茏,也不知成个什么样了。

    等到好不容易到了南京码头,大家下了船。黛玉一直跟随着贾母的灵归了祖坟,贾政和贾琏主持了这边的事。

    黛玉和贾政禀报道:“舅舅,我想回苏州去拜祭下双亲。”

    贾政捻须沉吟道:“也该如此,让你琏二哥哥送你回去。这里我还要料理一些事情。”

    黛玉想了想方说:“禀舅舅,外甥女不打算再跟着舅舅和琏二哥哥回京了。想在苏州住下来。”

    贾政满是疑惑,心想这个外甥女是要干嘛,当初因为妹妹,妹夫没了才到了家里,怎么现在想着回祖籍住去,莫非是什么人给了她委屈受不成?她现在不还是郡主的伴读么,难道也不做呢?

    贾政只是说:“知道了,你回去住哪呢?”

    黛玉道:“我和堂叔通过信,他也允准了。”

    贾政点点头,不再相问,便让人叫来了贾琏,吩咐了此事。

    贾琏见叔叔答应了下来,也没说什么,当下去安排上苏州。

    多少年来,魂梦相牵。故乡的记忆不多,自从父亲点了盐政时,一直跟随父亲生活在扬州盐政府的院子里,但是苏州却是她的根,她的父辈祖辈们都生活在此。

    黛玉的堂叔得知了消息,早早的吩咐了家里的仆妇们来迎接。

    且说黛玉的堂叔林泽,如今苏州知府在任,和当年林如海乃堂兄弟,父辈是亲哥俩,但林如海父亲承了爵,林如海虽不袭爵但中了探花,又娶了荣国公家的嫡孙女,做了巡盐御史。只可惜人丁单薄,如今只剩黛玉一人了。

    黛玉下了轿与贾琏一道拜见了林泽。林泽多年没见过黛玉有些记不住了,倒是对贾琏还有些印象:“这位琏二爷我还记得,当年哥哥的丧事多亏了琏二爷从中调停。”

    贾琏倒还自谦:“叔叔过奖了。”

    当下林泽忙让人招呼贾琏,这里又让女儿出来拜见远方来的贵客。

    此时只见出来了一位娇滴滴的绿衣女子,约莫十五六岁,是林泽的独女,小字碧璎。见有陌生男子有些羞怯,不惯见人,盈盈一拜。

    贾琏遥遥的站着还了礼,林泽又说:“璎儿,这是你姐姐。”

    两姐妹相互见了礼,碧璎忙呼之姐姐,虽是第一次见面却并不生疏,像是久别重逢。碧璎拉着黛玉问着父亲:“爹爹,姐姐住我们家吗?”

    林泽微笑道:“是住我们家。你带了你姐姐下去先安顿吧,我这里还有话要和贾二爷说。”

    碧璎高高兴兴的拉着黛玉便往后院而去,一路走一路说:“怪不得一早起就听见喜鹊叫,看来当真是大喜事。前两日爹爹就收到了姐姐的信,知道有个姐姐要回来,现成的屋子已经收拾出来了。让丫头们将东西搬进去就好。”

    黛玉见院子里栽种着一棵高大的银杏树,枝繁叶茂,看来应该长了上百年了。

    碧璎拉着黛玉去见母亲,安氏已经听人说起了这事。原来也没怎么当回事,直到碧璎将黛玉往安氏跟前一推,笑说道:“妈,你看我姐姐回来了。”

    黛玉抬头见屋里坐着一个妇人,约莫四十来岁。穿着梅红的窄褙子袄,挽着随常发髻,却是生得好肌肤,都一把年纪了,依然白皙光洁,忙下拜,称呼了一声:“婶娘。”

    安氏笑扶道:“哟,侄女回来了,真正是远客,有失远迎。”

    碧璎在下面说:“妈,你看我这位姐姐是不是神仙似的姐姐。”

    安氏满脸堆笑:“今日倒比下去了。”又让黛玉在身边坐下,丫头捧了茶来,大家说起了当日之事,自然又说起黛玉的父母来。安氏叹道:“这一晃还过得真快,玉儿都这么大了。我们家若说读书,自然是你父亲为第一,又高中了探花,后来又做了那么大的官。只可惜寿命不长,要是还活着,我们一家也得靠他照料。”

    黛玉勉强笑道:“一切自有天数。对了,明日我还想去拜祭下双亲的墓,这些年一直在外面住着。实在不孝极了。”

    安氏道:“这样的话侄女先好好的歇着,一切我让人料理准备去。赶了这么远的路,一定累着了,好好歇着吧。闷了让璎儿陪着你说说话。”

    黛玉含笑着答应。

    安氏又拨了几个丫头婆子过去服侍,心想不知要住多久,只怕又找了一桩不省心的事。得了,来者是客先招呼着吧,走一步看一步。

    雪雁正忙着收拾整理东西,接着带出那串沉香手串来。黛玉接过了,看着它不由得想起已故的王妃来,往事斑斑,突然记起她在宫中与王妃第一次相见的情景来,那么光彩照人的一个女人,如今却化作黄土一抔了。在她短短的一生中,轰轰烈烈的爱恨,如花般的绚烂过,如今都归于尘土了。

    黛玉将手串又交还给了雪雁,并道:“你拿去收好,我不用戴它。”

    “对了还有一样东西要给姑娘,可是嘱咐了好几次,也该到给姑娘的时候了。”雪雁打开了一只素锦匣子,里面装着一枚玉佩来,白璧无瑕,晶莹温润。

    雪雁将玉佩郑重的放到了黛玉的手上,笑道:“是在走之前王爷托给我的,说等林姑娘到了南边再给姑娘,不然姑娘肯定不愿意带走。”

    黛玉有些惊讶,心想他送这个做什么。拿来一看,上面镌刻着莲花荷叶,取连年如意的含义。又看另一面,只见镌了几行小字,皆是篆文,细细一看,写的是“慧极必伤,情深不寿,强极则辱,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黛玉痴痴的将上面的话在心底一遍又一遍的念,想着他曾对自己说的那些话,觉得心中犹如针刺。她握着玉来到窗下,遥望着远处,心想他此刻在做什么?还在为朝中的琐事烦恼,或许也为王妃的身后事而烦恼。他送自己的二十字,他又何曾做到呢?

    黛玉又想尘世中的那点情分不过转瞬而逝,她选择了舍弃,逃离了那个方向。心中何曾真正的放下呢?回去的路不可走,或许转角就在前方。

    黛玉觉得心中隐隐的疼,将那枚玉佩握得温润了,眼中也温润起来。轻轻的将玉放在了桌上,不愿意去看,也不愿意去想。

    雪雁放好了东西,过来道:“姑娘累了就歇歇吧。”

    黛玉道:“你们先下去吧,我一人静一会儿。”

    周围静下来了,那枚玉佩依旧静静的躺在那里,显得光彩夺目。黛玉将它重新放回了锦匣。上床和衣躺着,一闭眼,脑中浮现的却是玉上刻着的那些字,接着一人的样子渐渐的占满了她所有的思想,使得黛玉再也无法入眠。

    她披了件衣裳起身来,幸见台上有纸墨,黛玉砚墨蘸笔而书,写的却是:“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等写毕后,黛玉拿来细看,又觉得这样的诗句太过于直白,心口怦怦的跳着,于是提笔又抹了。

    黛玉来到窗下,望着院中那棵高大的银杏树,顺口念道:“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这就是她日思夜想的故乡,故乡的天空,故乡的云,故乡的风,故乡的树,和京中仿佛都没什么区别。她的父辈们都是长在这样的一片蓝天下,离得再远,这里始终是自己的家。虽然双亲没了,但她的根却早已深植在此,随着父母的血脉早已蜿蜒不断。为何到了这里,和梦中所想不一样,总觉得缺些什么。

    黛玉心中又想:时光流转,久了,或许什么都能放下了。在她下定决心要离开京城的时候,心中与他已经决绝了。黛玉双手合十,默默的祈愿:惟愿他日日安好,日日便是晴天。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