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像什么
    征州府不似江南那般水网稠密, 一条济水贯穿全境, 只在清平镇分出这一条支流。而这条如今被命名为齐河的支流,与寻常东西走向的河流不同, 却是从北往南,浩荡而下, 转入了土人的地界。
    所以除了要靠漕运进出运送物资的商家之外,征州府的普通百姓几乎都不会用到船只,即便是万山村这种沿河的村子也不例外。毕竟村子就那么大,河也不是特别宽,没有这方面的需求。
    所以周敏他们这条小船的出现,立刻在东河村那些在河边浣洗衣物的妇人们中间引起了小小的骚乱。
    每个人都暂且放下了手里的活计,用好奇的眼神打量着这艘船, 以及船上的两个人。
    见是一个姑娘和一个少年,不少人都放下了心。这么两个小人,不说在这里喊一嗓子村里人都能听到,就是她们这几个洗衣的村妇, 也能对付得了。
    这么被人盯着, 虽然周敏和石头没做坏事,也不免有些不自在。
    石头问周敏,“阿姐, 咱们是直接过去, 还是停下来问问。”
    “问问吧。”周敏道,“虽然机会渺茫,但既然都来了, 多问一句也不要紧。”
    石头点点头,将船撑了过去。
    原本往下行进的船只朝着她们的方向转过来,那几个洗衣妇却开始你推我我推你的笑闹起来,猜测她们的来意。毕竟这时的村庄,除非有什么红白喜事,或是逢年过节,否则基本上没多少走动,陌生人更是极少见到。
    察觉到对方没什么恶意,周敏也不介意这种善意的说笑,待得到了近前,便扬声问,“几位婶子,我们是从上头万山村来的。想问问你们村里有没有会织麻布的人?”
    几位妇人互相看了一眼,其中一个身材丰满的道,“这个还真没有。”
    另一个面容和蔼的却问,“万山村,你们是谁家的?”
    “齐老三家的。”周敏想了想,道。
    两个村子之间彼此也有往来与通婚,逢年过节的走动并不少。虽然齐老三家在这里没有亲戚,但显然大家对他的名字都不陌生,恍然的“哦”了一声之后,众人的态度便更热情了。
    便又有人道,“你们找织娘做什么?我们这里是没有的。”
    另一个上了年纪的也接口道,“就是啊,麻蔸都挖光了,如今哪还有人搓麻线织麻布?我看看……快二十年了吧?就算以前有,这么多年也忘得差不多了!”
    其他人也是你一言我一语的附和。一开始还说的是织娘和苎麻的事,后来就转到了两人身上。问名字的,问年纪的,问找织娘是做什么的……很快就把话题歪到了天边。
    甚至有人开始问她和石头两个是否婚配了!
    周敏见答案果然不出预料,她们又越说越离谱,便道,“多谢几位婶娘,既然这里没有,那我们就先走了。”
    “忙什么?”那个面容和蔼的笑道,“既然来了,就到家里去坐一会儿,吃了饭再走啊!”
    “就是就是。”其他人也跟着开口邀请,“难得来一趟,怎么也该留下坐坐吃顿饭。”甚至有人要伸手来拉周敏。
    这条河本来也没有几米宽,为了方便问话石头便将船划得很靠岸,这些妇人们站在河岸上,居高临下,一伸手竟当真抓住了周敏的胳膊。周敏吓了一跳,连忙道,“多谢几位婶婶好意,但我们还有事,饭就不吃了。”
    然后连忙将自己的胳膊挣出来,后退几步。石头那边动作快,已经将船撑开,然后飞快的往前划去。
    直到走远了些,回头只能远远看见那几个妇人的身影,分辨不出谁是谁来,两人才松了一口气。然后对视一眼,又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这可真是……周敏想了想,坐下来笑着问石头,“村子里的人都这么热情的吗?”
    石头道,“只怕是他们家中有待嫁的儿女,想要与咱们议亲呢。”
    周敏愣了一下,还真有这种可能,虽说就这么萍水相逢就提起亲事很仓促,但是这个时代的姻亲大部分都是这么结的,听说某地某家好,就能直接作成婚事。还有什么榜下捉婿,什么听说宫中采选的消息就胡乱上街拉人回来拜堂……反正很夸张,所以被骗的也不少,至少周敏在三言二拍里就看过不止一篇。
    她不由转头去看石头,见他脸上带着几分笑意,也在看着自己,才明白过来石头是在说笑。
    “我胡说的。”石头道,“咱们俩这个年纪,在一般人眼中,早该婚配了。即便没有,也应已经订下。”甚至看两人一男一女的搭配,还会有人猜测两人就是一对小夫妻。若不是周敏梳着少女的发式,怕是已经肯定了。
    不过……石头回头看了一眼正在远去的村子,心想还是不要让周敏知道她们真正的想法才好。
    但周敏显然不是这么想的,她起身走到石头身边,“那到底是怎么回事?我看她们热情得有些诡异了。想来不是因为好客吧?”
    “阿姐真想知道?”石头问。
    周敏没有多想,道,“你既知道,直说就是。遮遮掩掩的做什么?”
    石头眼神一闪,笑了笑,腾出一只手比划了一下两人,“你瞧着咱们这样像什么?”
    “像什么?”周敏没听明白这个问题。
    石头无奈的道,“你想想,两个年轻人,一男一女,看上去都还是未成亲的模样,撑着这么一条修修补补的破船,看上去形迹可疑,你能想到什么?”
    总不成是做贼,也没有贼是他们这样的。周敏微微一愣,看见石头脸上有些促狭的笑意,脑子里陡然灵光一闪,会意了过来。
    两个未婚的少年少女就这么单身出门,怎么看……怎么像是在私奔啊……
    所以她们不是热情的想请他们去自家吃饭,估计是想把人扣下来,然后再到万山村去打听一下是怎么回事。毕竟周敏之前很耿直的说出了齐老三的名字。
    想明白了这一点,周敏脸上一阵青一阵红,变换了好一会儿,才咬牙道,“这都是什么事啊?”
    周敏自己没有这种意识,是因为在她心里,石头还是以前那个弟弟。几年前开始,石头就经常跟着她东奔西跑,从来也没有人怀疑过啊!
    但是她也不想想,从前两人年纪都还小,尤其是石头,才十岁出头,两人站在一起自然是姐弟。何况当时齐家的境况不怎么好,两人也都是又黑又瘦的模样,也实在让人难以生出这方面的旖旎联想。
    但现在却不同了。
    石头本就是十六岁,正在蹿个头的年纪,已经比周敏高出了大半个头。而且他这一年出外晒黑了不少,经的事多之后气质也成熟了许多,看上去就老成一些。倒是周敏,这几年的生活都不错,身体自然也养得好,体格苗条、肌肤细腻,去年夏天晒黑的皮肤,经了一个冬天之后又白回来了,凭空显得小了几岁。
    两相一叠加,就显得石头看上去反而比她大些。
    所以会让人产生其他的联想,实在不是什么奇怪的事。
    她不由气怒道,“这些人都这么闲的吗?”
    石头见周敏一脸尴尬,便知道她已经猜到了,再听见这样说,便含笑道,“她们倒也不是有意。只是少见外人,所以免不了多想几分罢了。”
    态度倒是平和得很。
    话题莫名来到了这个地方,而且还是因为自己作死非要问,周敏心里已经快抓狂了。见石头这样的态度,便狠狠瞪了他一眼。但她最后还是忍住了没有开口。
    以两人现在的关系,这种有点暧昧的话题,实在是不宜讨论。
    只是……要真是他们猜的这样,那回去的时候还能走这条路吗?再遇上一次不得要尴尬死?若不走这条路,且不说船没办法处置,就说这些人看不到她们回来,会不会反倒坐实了私奔这个猜测?
    周敏摇了摇头,回到船头坐下来,装作欣赏沿路的风景,半个眼神都不分给石头。
    接下来的这段河流有些湍急,船速便跟着增加了不少。河中又有不少巨石,若是撞上,这艘小船肯定会翻覆。所以石头也顾不上说笑了,集中精神开始划船,险之又险的避开那些石头。
    周敏被颠来倒去,也顾不上想什么私奔不私奔的事了。反正自己心里坦荡,自然无需在意别人的眼光。
    她紧紧抓着船舷,看着小船在石头的操纵下左闪右避,飞流直下,不免对他划船的技艺生出了几分赞叹。毕竟不是人人在面对这种危机的时候,都能够做到完美闪避的。何况石头从小没学过这些,也就是这一年出门才历练出来的。
    虽然这几个月以来,闲着没事的时候,石头偶尔也会提起在外头的事,但大体上都是一个个片段,而且明显报喜不报忧。不过他不想说,周敏也没有非要追着问,只有在某些恰当的时机,才会问上一两句。
    这会儿她本来也想问问他在外头的事,但想到刚才那个尴尬的话题,又不太想开口了。
    过了这一段之后,船速陡然放缓,石头也总算松了一口气。见周敏还是那副左看右看就是不回头的模样,他想了想,见不远处水面上有不少浮萍,正开着一簇簇的花儿,便用船桨一搅,捞起了一片花朵,递到周敏眼前来。
    “干什么?”周敏有些羞恼的揪下一朵花,捏在手里把玩,头也不回的问道。
    石头道,“这花挺好看的,给你看看。”
    油嘴滑舌……不过既然开了口,周敏也就不再憋着了,问他,“你这划船的手艺,是跟谁学的?”
    “跟海边的渔民。”石头道,“就是卖我这条船的人。我还跟着出过海,海上的风浪可不是河里能比的,操作船只的困难更大。不过跟这种险滩不是一回事。我这个,还是从京城回来的时候,路上跟人学的。”
    周敏迅速的抓住了重点,“你出海做什么?”
    石头一笑,“我记得阿姐你说过一种叫海绵的东西,所以就想去找找看。可惜始终没有遇上。”
    周敏微微一怔。海绵的话题,她当然还记得。当初做沙发的时候,她感受着弹簧沙发的弹性,曾经对石头提起过,海里有一种叫做海绵的生物,同样弹性十足,又比弹簧更柔软,是更合适的沙发材料。
    还一时兴起给石头画过海绵宝宝和派大星的图。
    不过,当时也就是说说而已,哪里想到石头会因为自己这句话就真的出海去找什么海绵?
    这么想着,周敏心里陡然生出一种说不上来的感觉。毕竟,自己说的每一句话都被另一个人悉心记住,并且努力想要达成,这对任何一个人来说,应该都是会有所触动的吧?
    那种明确的知道自己被在意着的感觉,的确很容易令人生出几分难以言说的骄傲。
    好像……自己能够掌控另一个人。
    虽然知道这只是错觉,但还是不免会有些心潮起伏。
    “可能你去的那片海域不产这种东西吧?又或者深度不够。”周敏道,“找不到也没什么要紧。”顿了顿,又问,“在海上没遇上什么意外吧?”
    跟河流相比,海洋太过无边无际,光是看着就能令人产生恐惧。在这个航运还不发达的年代,出海航行更是危险重重,难以预料。
    石头道,“我们跟的是有经验的船工,一路也没遇上大风大浪,十分顺利。下网捕到的鱼也不少,还捞出了一个大海螺,就是你搁在书架上的那个。”
    那个大海螺个头很大,周敏两只手都捧不过来,搁在书架的最高层,像是一艘小小的海船,颜色鲜艳,光泽丰润。
    因为这种东西在内陆还是相当新鲜的,所以唐一彦的两个孩子每次来都眼巴巴的看着那个海螺,很想玩一玩。但小孩子没轻重,石头又对这海螺十分宝贝,周敏也就不好随便给人。放在低处他们肯定会设法去碰,索性高高的搁起。
    周敏原以为是石头买回来的,没想到居然是自己航海打捞的,难怪这么看重。
    “看来你这一年的确过得很精彩。”周敏似笑非笑的看着他,“之前的叙述中应该隐藏了不少内容吧?”
    “只是一时想不起来。”石头一脸正色的道。
    周敏也不跟他辩解这个,反正经过的事总有痕迹,以后也会像今日这样慢慢露出来的。
    她往远处看了一眼,隐约觉得水平面不远处的树荫之中隐约露出了屋顶檐角,便问石头,“是不是要到了?到这里就要上岸了吧?希望这边的人没有东河村那么无聊。”
    要是在这里被人拦住,可没办法再再划船跑掉。
    石头跟着展眼望了望,点头道,“是要到了。”
    大安寨是个受土人影响比较大的村子,这一点从村名里都有个寨字便能看出来。村子里的建筑形式更是类似山里的吊脚楼,底层空着,防洪防潮,上面才是住人的屋子。这些屋子跟传统的中式建筑混杂在一起,竟也没有多少违和感。
    周敏猜测,这个村子里应该就有人跟土人通婚。
    不过对于来自后世、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的周敏而言,也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好,只是饶有兴致的打量了一下这些建筑,就过去了。
    大概一半是出于警惕,剩下的一半才是热情好客,两人才刚刚出现在村口,就被人发现了,又是一番盘问之后,才被放了进来。船只则拴在了河边的一棵树上,托给这边的村民们照管。
    大安寨里同样没有人种植苎麻,周敏和石头问了路之后,就带上随身的小包裹出发了。——出门的时候,考虑到外面可能没地方吃饭,所以特意用包裹装了食物和水。
    说是干粮,但让周敏弄得跟野餐似的,准备了好几种东西,有糕点、馒头和饭团好几种选择,配菜更是五花八门,这些东西统统用一个食盒装了,再在外头裹上包袱皮。之前会被误认为是私奔,这个小包裹在其中起到的作用估计不少。
    过了大安寨之后,山就逐渐少了,即便有也显得很遥远,眼前则时不时便能看到大片大片一望无际的田野。一开始种的还是粮食,到后来就逐渐变成了苎麻,昭示着他们的第一个目的地——大兴坪到了。
    才一进村子,就看到有人坐在大门口剥苎麻。周敏和石头对视一眼,脸上都露出几分振奋的神色。毕竟这里种苎麻的多,就肯定会有织娘。虽然未必找到了人就能将对方请到万山村去,但总归是有了可能。
    不过这种振奋只持续了很短的时间。
    因为接连问了好几户人家,对方都只是摇头。后来还是一位上了年纪的大娘对周敏道,“姑娘,我们村里也少织匠,手里的事情忙得很,哪里会想出去?”
    周敏有些意外,“你们不是世世代代都种植苎麻吗?怎么还会没有织娘?”
    大娘笑着道,“那有什么?每年都会有商人到村子里来收麻线,我们就把麻线卖出去,也是一样的。反倒是织成了布,人家未必愿意买呢!”
    这倒也不难理解。有些商人对布料的品质要求很高,所以会养着专门的织匠,而且如果对花色有要求的话,通常会先将麻线染色,然后再行编织。若收上来的是素布,反倒不好处置了。
    各个地方的客观环境不同,自然这些情况也不同。不过周敏还是难掩失望。
    石头低声道道,“若昌县这边都是这样,咱们这一趟可能就白来了。”
    周敏想了想,问大娘,“附近几个村子都是这样吗?”
    大娘道,“差不多都是这样!以前咱们也自己织布,但是外头六流行的东西一年一个样,织好的不,不符合要求的反倒卖不出去,后来索性就这样了。”
    “那么……”周敏低头斟酌了片刻,才问,“那些商人们收了麻线,也总要请人织成布。那些织娘又是从哪里请的?”
    “就是从村子里挑,但只要手艺最好的。”大娘道,“一个村子最多能选上两三个。”
    果然。周敏心想,难怪这些村子里少有织娘,有天赋手艺好的都被商人们请走了,剩下手艺差的,反正麻线已经被收上去了,自然不会再锻炼技艺。而下一代里,有天赋的自然早早显出来,培养好了之后就送出去做织娘,手艺不好的,也可以早早放弃。
    这么一来,村子里自然就缺少织娘了。
    对周敏来说,这是个很糟糕的消息,毕竟已经有人先自己一步把人都请走了。但也算是个好消息,至少这里的织娘已经习惯了背井离乡,去给商人织布,和去万山村给齐家织布,区别只在于谁给的钱多。
    而周敏相信,自己给的待遇绝对会比别处都好。
    现在唯一缺的只要一个漏网在外的织娘了。周边那么多村子,她不太相信商人们能将所有织娘都挑走。而且,总有那种暂时手艺没选上,但却立志要做织娘,所以一直没放下手艺的人。
    就看她的运气好不好,能不能够遇到了。
    这样想着,周敏便问,“村里可有一直想选织娘,但又一直没选上的?”
    大娘摇头,“几年才选一回,选不上的,也就死了这个心了。毕竟还得过日子不是?”
    这话倒也实际。这个时代,绝大多数人就是这样庸碌的活着,谈不上什么理想和追求。毕竟,对他们而言,温饱才是近在眼前,需要解决的那个问题。
    她向大娘道了谢,对石头道,“走吧,再去其他村子看看。”
    “阿姐觉得村里还有漏网之鱼?”石头问。
    周敏道,“我不知道有没有,但既然出来一趟,总不可能只凭道听途说,就得出最后的结论。总该自己去看过。反正时候还早,走吧。”
    石头看了看周敏晒得通红的脸,皱眉道,“时候的确还早,只不过天却热起来了。”
    周敏抹了一把汗,谁说不是呢?早上出门的时候,太阳就已经出来了。不过之前乘船,水面上有风吹着,挺凉爽的,就不怎么能够感觉到热。这会儿在陆地上走动,没几步路就出了一身的汗,令人不适。
    不过都出来了,周敏自然不可能因为这种问题就打退堂鼓。
    两人离开了大兴寨,又开始爬山。
    头顶上的太阳明晃晃的照着,天空中一丝云彩都没有,指望它遮一下都不能。在这种情况下,体力的消耗自然是成倍的,尤其又要爬山,所以没一会儿,周敏就气喘吁吁了。
    她停下来喘了一口气,石头便将手伸了过来,“我拉着你?”
    周敏有点心动,但犹豫片刻,还是摇头道,“算了,再坚持一下,走不动的时候再说。”
    石头没说什么,但放缓了步子,让周敏不需要跟在自己身后赶得那么急。好在走了一会儿之后,就进入了山道,两边都是高耸的山林,在地上投下一片片的树荫,周敏和石头都松了一口气。
    这一片山坡很长,两人费了不少时间才爬上山顶。不过一到这里,周边的风几乎是呼啸着刮过来,整个人由里到外都像是被吹透了。刚刚在日头底下出的那些汗水,转瞬就又蒸发了。
    周敏站在山头吹了一会儿,整个人都舒畅了起来。
    从这里往下看,能够看到不远处绿树掩映之间的村庄。——不管在哪里,人们好像都很习惯在房前屋后种树,以至于几十上百年的发展之后,每个村子所在的地方,必然碧树成荫,枝叶掩映。
    这个地方,让周敏忽然想起了万山村往九洞村和大台村的那条路,那里也有这样一片山顶。她当初刚穿越过来的时候,曾经跟着人去山里换东西,当时那段路,现在想来都觉得辛苦。但又充满了一种令人怀念的味道。
    过往的时光,无论酸甜苦辣,总是如此。
    这会儿日头已经到了头顶上,该是吃午饭的时候了。石头见周敏站在那里吹风,心情显然极好,便道,“阿姐,咱们就在这里把饭吃了吧。”
    “成。”周敏左右看了看,觉得这个地方的确是挺适合野餐。因为这里有一块平地,又正好被周围的树荫遮挡,再合适不过。
    两人将包袱皮解开,正好铺在地上充当野餐垫,坐上去之后,石头打开食盒,将里面的食物一样一样的取出来。
    周敏如今做这些东西,已经逐渐从追求分量和口味转移到了追求外形,所以这些食物都做得非常精巧好看。而且种类虽然多,但每一种的数量却都只有几个,而且也不算大,差不多正好是两个人的分量,摆在那里看着就令人赏心悦目。虽然都是冷食,基本上没什么香气,但还是令人食指大动。
    周敏取了一个饭团给石头,自己也拿了一个,咬了一口,道,“冷了味道又和热的时候不同,别有风味。而且这东西更开胃,等天气热了,可以试着做一些。”
    小小的饭团,一个只够石头两口。他吃完之后,又拿起了一个馒头,挑了配菜放在上面。面头蒸得又白又宣软,配菜却都是爽口的凉菜,没两口又是一个。
    虽然石头这种类似狼吞虎咽的吃东西法,很难像周敏这样品味到食物的种种细微滋味,但是看他吃饭,却会让人感觉非常香。这样一来,跟他一起,自己也就能多吃一些了。
    周敏不知不觉吃下了一个饭团,一个馒头,一张卷饼和几块糕点,喝了两口水之后,这才觉得有些撑着。
    将水囊放好,她将食盒推到石头面前,“剩下的都给你吧。”虽然剩下的还有不少,但她倒也不担心,石头的食量估计是她的三到五倍,做的时候就是比照着分量来的,不会吃不完。
    石头接过去,正要说话,忽然转头往后看,“谁在那里?”
    周敏吓了一跳,也跟着转过头去,却见两人背后的灌木丛微微颤抖着,很快爬出了一个有些狼狈的人来,看身形,是个才十来岁的孩子。
    那孩子爬出来之后,有些怯怯的抬起头来。周敏看到她的脸,不由微微一怔。实在是因为这张脸生得很好。黛眉星眸,琼鼻朱唇,五官都长得很好,看上去明艳大方。只是与那种怯生生的神情极不搭配。而且她头发有些乱,身上的衣裳也破破烂烂,十分的姿色愣是被压成了六分。
    在这么一个地方,骤然看到这样一个人,要不是对方酷似叫花子的外表,周敏都要以为自己遇到了山精鬼怪。
    对方没有看周敏,也没看石头,眼睛直盯着摆在盒子里的食物,喉咙处可疑的吞咽着,估计是在流口水。
    周敏看了石头依言,拿了一个馒头递过去,“饿了吗?这个给你。”
    那双波光潋滟的眼睛立刻看向了她……的手,盯了一会儿之后,整个人突然合身扑过来。这个动作将周敏吓了一跳,下意识的想要往后躲。但那孩子的动作却敏捷至极,没等她有所行动,已经抓住馒头,又退了回去。
    然后就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
    周敏之前觉得石头吃东西的方法夸张,但看了这真正的狼吞虎咽之后,便觉得石头已经足够优雅了。
    估计是饿得狠了。
    周敏给她馒头,原意是觉得她不知道饿了多久,胃里估计消化不了太多东西,面食制品比较好消化,更合适。可馒头这种食物,若是不咀嚼充分,就这么吞下去的话,可是会被噎住的!——这么说也不确切,不管是什么食物,吃得太快太急,都可能会被噎住。
    才这么想着,那边已经噎了一下,梗得眼睛都翻白了。周敏拿起水囊,本来打算递给她,但又想着他们只带了这一袋水,这孩子脏兮兮的,喝过了之后水囊无论如何不能用了。结果没等她犹豫完,那边已经缓过来了。
    周敏叹了一口气,把水囊递了过去,“喝口水吧,慢点吃,别噎着了。”
    就当是日行一善吧。这孩子跟后世那种职业乞讨的骗子完全不一样,在能力范围只能帮一帮也没什么,大不了就是接下来都不喝水了,熬一熬等回家。再说附近还有村子,到村里去讨一碗水喝是很容易的。
    但她这番话显然白说了,因为那孩子既没有接水囊,也没有放慢速度。不过也许是掌握了吃馒头的诀窍,倒是没有再被噎着。
    一个馒头很快下肚,那双眼睛又看了过来。周敏无奈,又拿了一个饭团。
    饭团还没吃完,就听见一个清脆的女声在喊,“阿宝,阿宝你在哪里?”
    那孩子啃饭团的动作一僵,下意识的就要将身体往灌木丛里塞。不过似乎又有些不舍得手里的饭团,动作就有些慢了。不等她藏好,那边的小路上已经走过来了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女。看到周敏和石头两人,不由面色微变,好在她往前走了几步之后,就看到了那个孩子,面色便又和缓了下来。
    “阿宝!”看到人之后,她便加快脚步走了过来,把人护在自己身后,而后才对周敏和石头道,“你们是什么人?到这里来做什么?”眼中竟是警惕更多。
    周敏有些意外,但仔细看的话,会发现这姑娘虽然穿着整齐干净,但衣裳也是反复缝补过的,而且布料也很旧,许多地方都磨毛了,并不比那孩子的一身破烂好多少。
    只看这打扮,就知道他们平常的日子恐怕也很艰难。偏偏两人都长得挺好看的,会遇到什么样的刁难也可以想到。所以心怀警惕也不是坏事。
    这么想着,周敏尽量和善的道,“我们从上面的村子过来,想问问这附近哪个村子里有好的织娘。走到这里,见天色不早了,就拿出干粮来吃。正好这个孩子过来,我就给了她一些。”
    小姑娘闻言,脸上平添了几分绯色,“多谢。”顿了顿,又问,“你们找织娘做什么?”
    周敏笑道,“我家里今年种了不少苎麻,现在已经到收麻的时节了,却还没有请到织娘,所以我就出来找找,碰碰运气。不过在大兴寨的时候,听说附近的织娘都被那些收麻线的商人请去了,看来运气有点儿差。”
    她之所以交代得那么仔细,也是有原因的。俗话说“强龙不压地头蛇”,周敏贸然跑到陌生的村子里来,想要知道更具体的情形,只能依赖本地人。这小姑娘看起来眉清神正,应该不是坏人。如果能请她帮忙,或许能够更快实现自己的想法。
    小姑娘的眼神在两人之间来回扫视,似乎在考虑她这番话的真假,过了一会儿,又问,“你要请什么样的织娘?”
    听话听音,周敏一听到这句话,立刻意识到,自己今天的目标,或许就要着落在这丫头身上了。所以她十分配合的道,“只要会用织机,能编织普通的麻布就可以了。当然,手艺也不能太差。”
    “那你们能给什么?”她又问。
    周敏道,“管吃管住,每个月还有银子可领。具体能领到多少,那就要看手艺如何了。”
    面前的小姑娘紧盯着她看了一会儿,就在周敏疑惑是不是自己的条件开得不够具体,考虑是不是要补充一下的时候,她忽然舔了舔唇,深吸一口气道,“你们不用去找了,这附近几个村子里手艺最好的织娘,就是……我。”
    听到这句话,周敏发现,自己居然一点都不惊讶。
    可不能小看这里的孩子,她虽然才十五六岁,但如果从小学习,这时候已经能够展露出天赋了。所以周敏没怀疑这话的真实性,她意外的反而是这姑娘竟然直接就毛遂自荐了。
    她想了想,走了个面试流程,“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阿香,钟阿香。”
    “阿香。我相信你应该不会拿这种事开玩笑,不过既然你手艺那么好,怎么没被选去做织娘?”周敏问。
    阿香闻言,神色一黯,“他们不让带别人去。”
    “你想带上你这个……阿宝?”周敏了然。商人逐利,人家又不是做慈善的,给员工提供衣食住行或许应当,却没有允许带拖油瓶的道理。毕竟带着个孩子,还能不能用心工作就难说了。
    而看阿香的样子,跟阿宝关系应该很亲密,而且两人估计没有可靠的亲长在世,她也不可能把人抛开。尤其是……虽然接触的时间不长,但周敏觉得,阿宝的智力似乎有些问题。寻常像他那么大的孩子,不会把自己弄成这样子,表现也没那么呆。
    “阿宝是我弟弟。”阿香说,“我答应过阿爹和阿娘,不管走到哪里都会带着他的。”
    弟弟?!周敏这回是真的吃惊了。因为那小孩长得太好看,所以她先入为主,一直觉得那应该是个小女孩,还觉得这姐妹两个美人胚子,估计会被人觊觎。没想到后面那个长得更好的,居然是男孩儿?
    周敏往山下的村子看了一眼,琢磨了一下才问,“你们是住在那个村子里?”
    阿香点头。
    周敏便道,“我想你也不敢说这些话来骗我。现在,我们就去验证一下吧。如果你真的像你自己说的那样是个手艺很好的织娘,那带上你弟弟也没问题。”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