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端午宴开始
    韩家准备用来拍桌子的人,自然不是御史台的人。
    不是御史台的嘴炮们不好用。
    而是这代御史台……怎么说呢, 不太吉利。
    韩家现在处于关键时期, 作死的行动必须大胆创新又小心谨慎。如果是以前, 利用一下御史们,让他们或为了正义或为了自己, 努力拼搏一把也没什么。
    怼后妃还很容易扯上皇帝,双方应该一拍即合才对。
    可最近十来年,御史台似乎有点走了血霉的感觉。
    他们自己的工作例外, 凡是外快类的工作。扯上御史台似乎就办不成事。
    至少在比较大的事上, 全部都是失败的。
    远的不说, 就拿近来说。
    伊集那事。
    沈俞琮就是挖了那么个坑,御史台一帮忙。你看, 结果呢?被端得好干净。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还是绕着点御史吧。
    除了御史又不是没有耿直劝诫的好人选。
    他们选择的是一个姓金的礼部侍郎。朝廷的各个部门中, 礼部属于一个不好不坏的衙门。好在人家是六部之一, 光鲜亮丽, 朝廷各种活动都得礼部冒泡点头搭理上上下下。你要是得罪了礼部官员。就等着在各种人生大事小事中被找茬吧。
    保证你打个喷嚏都会被拿出来研究不合礼制,有违先贤教诲, 引经据典有古书考证。
    有些改革措施要实施的时候, 如果有礼部官员配合你, 帮你从古书中找到可以借鉴的地方, 或者让他们动脑子帮你修改一些条陈, 让事情看起来有礼有据,富有内涵以及各种好的寓意,显得更有礼教。
    那么这种改革就会被通过并且实施的更快。
    反之, 哪怕利国利民百利无害,都会被有违礼制这种很冠冕堂皇的原因牵绊。
    礼部重要,可礼部也是六部中油水并不丰厚的一个部门。
    户部,掌管钱粮。吏部,官员升迁调动。兵部,城镇防卫系统、军方后勤、战略统筹。工部是国家所有的基础建设以及科技发展。
    礼部,无论是外快,油水捞一笔的过程中,总是比其他部门吃亏一点。
    这位金侍郎今年已经六十有二了。在古代已经不算年轻了。家里重孙都4岁了。三十八岁的时候中的考中传胪,二十余年官场生涯沉浮,不好不坏。如今年纪也大了,精力不如以往。礼部的工作并不那么繁重和刺激,本来想着好好保养,还能再奋斗个五六年。
    他们这种比较清水清闲的衙门,活得都比较久。
    可年初又是一场挺凶险的大病,敲响了警钟。在大夫的劝说下,无奈打算干到年底上书致仕,告老还乡,叶落归根。
    按照朝廷的惯例,他这个品级,这个岁数,告老的时候皇上会夺情挽留一下。然后把人留过春节,第二年春耕结束后,天气舒爽的时候再度申请,就能通过了。
    气候不错也好上路。这几个月也是给部门准备工作接洽。
    不过这个打算至今还没有人知道就是了。
    而这样一个准备退休的老人会蹚这个浑水,无非……还是为了子孙。
    金侍郎家并不是个大家族。很不幸,除了他只有一个考上举人的儿子算是勉强搭上了点功名。剩下的几个童生真的是不提也罢。
    等到他以退休。全家,全族,从抬头挺胸的高呼,我家XXX是京里的高官。变成了哑口无言,最多喊一喊,我家有个举人。
    如果说这种落差,他们迟早要面对,怎么挣扎都没用。
    可家族的未来呢?崛起的希望总是要有的吧。
    金侍郎想给家里留点人脉,留点机缘,留点钱。儿子是没指望了,可孙子重孙辈还有指望啊。
    自己的一点人脉,若是在几年内也许还不算人走茶凉,可是要给孙子或者重孙用就有点够不上了。
    韩家是个大家族,他们传承有序,后辈出息的很多。还有宁王这个皇亲在。
    赵家又给了一大笔钱。
    人脉,人情,钱。
    金侍郎想要的都有了!这让他不得不一口咬上这个带刺的铁钩,义无反顾。
    可惜的是,他不知道是,哪怕事情成功的漂亮,最后他能拿到的,估计只有钱了。
    韩家是打算把自己作死的。到时候你们就是难兄难弟的一对,谁也给不上谁人脉。
    而韩家看上金侍郎也很简单。除了他现在很需要他们外,金家家风一贯以节俭饱受好评。
    这个家风和金侍郎想要给自家捞一大笔钱并不冲突。
    节俭不代表喜欢贫穷。很大程度上,有这样的名声其中一个原因自然是本身不够富有,或者无法长时间持续富有。另外的情况就是在混乱复杂的京城当官,没点好听的独特的名声可不行。节俭不仅名声好,是个好的品质,节约银两,还能避免一些铺张浪费只为了排场的花费。
    可以说韩家和金侍郎是彼此需要彼此。在最恰当的时候遇到的对方的那一半圆,咔嚓组合起来,发现彼此就是对方生命中的另一半。
    而且出现的恰当好处,及时得宛若考试结束铃声想起前十分钟递过来的小抄。
    好戏即将上演,金侍郎也不是没担心过。那后来传出来的菜单是可以设下的陷阱。可多方打听后,却发现,那些名单上要求的物品竟然真的有送入皇宫。这还等什么!
    这或许还会成为他退休前的一笔辉煌功绩。
    宫外如火如荼,宫内也是格局微变。
    无他,李舒娆终于扯下那虚伪的面具和沈静姝正式开战了(→_→)。
    整个后宫看了一出出互怼大戏。
    激烈到皇帝差点出手把李舒娆按下去了。
    没办法,谁让沈静姝现在可是司轩的心尖尖呢。幸好司轩刚露出点默默为心上人出气的苗头就被女神看出来并且掐灭了。并且委婉的告诉了司轩,这两个人实际上关系好的很。
    于是……司轩更加介意了。
    他又想起了,韩少军无意中说的,那个满后宫都是影帝的事情。
    司轩的纠结不去管他。
    后宫的格局变动还体现在,赵淑仪算是正式对沈静姝开战了。
    因为她发现自己不应该着眼过去,还应该展望未来。
    沈静姝乍一看就像是曾经的莲妃,过于耀眼,又沉不住气。很像司轩一时兴起宠一宠的普通妃嫔。
    可仔细分析下来,却有不少的区别。
    她获宠的原因不是容貌,她获得了皇后的信任和喜欢,她在宫中人缘很好,她还有宫斗的实力和脑子。
    这样一个人,已经很具有威胁性了。
    在被李舒娆撩拨后,她发现,对方还有一个让她忌惮的优势,那就是她和于雅之间,是真正的亲密无间的同盟。
    将来能否保持这种同盟关系不得而知,至少现在她们的关系牢不可破。而于雅,肚子里有一个即将诞生的孩子。
    她曾经略微的试探过,立刻被神秘的警告了。
    在确定于雅身边的守护力量足够她生下孩子了,她就没再动过手脚。
    可于雅的孩子和沈静姝的孩子能一样嘛!
    他们一个是寒门小官的女儿,除了脸没什么特色。一个是安平侯嫡亲的孙女,当年宠冠后宫的沈贵妃的侄女!
    沈静姝已经明确表示,她待于雅的孩子,视如己出。
    本来还算平稳预期的未来,在赵淑仪眼里立刻变得波涛汹涌起来。
    在李舒娆一马当先冲刺中,赵淑仪也忍不住在后面跟着正面应敌了。
    这两个打头的在蹦跶,和韩少军有点不痛快的敬妃、聂婕妤、佟容华等等也纷纷冒泡跟在后面。
    韩少军这边自然不会让他单独作战。
    乐充容首当其冲的挡在前面直面高位妃嫔。慧昭仪虽然大部分时间没懂,但是她只要杵在那儿,对方的战斗力就自动减弱大半。
    于雅有天然挡箭牌。穆秋和曾玉蝉都是从王府时期杀过来的老人了。
    韩少军自己的战斗力也不低。
    两拨人马逐渐让后宫的格局悄无声息的从百花争艳变成了模模糊糊的两军对垒。
    之所以是隐约迷糊,而不是明晰。除了赵淑仪这边结盟不牢靠外,还有就是他们崩溃的发现,除了他们外的中立党。怎么都更倾向于沈静姝!
    因为有小伙伴们的保驾护航,后宫格局变了也半点都没影响到韩少军在端午宴上的布置。
    五月初五这一天也很快到了。
    在宫斗上连番憋屈的赵淑仪狠狠握拳,盛装打扮自己。
    没错,有后妃。这是展示阶层之间的亲密无间的活动,后妃作为皇室成员,也有资格登场。不过根据司轩透露的“内幕”。
    据说是某任皇帝在位期间,直系皇室成员过于稀少。皇帝觉得自己面对群臣,有点孤军奋战,所以找借口把后妃也算上。
    不过不是所有后妃都能去的,名额有限。
    能在端午宴上露脸,对于后妃们来说,也是一种无上的荣耀。
    赵淑仪凭借二皇子成功占据一个席位。
    金侍郎看似云淡风轻,实际上拼命在打腹稿,做最后的修改删减,这次因为是当庭发难,若是准备得辞藻过于华丽,流畅反而会惹人猜疑。针对的又是后宫妇人,万一她没听懂,不作回应,也会让自己的泣诉显得单薄。可若是太白话了,又没力度。
    韩家人也有登场的,不过他们处于超然物外,这次成不成都没关系。
    成了以后拆穿自己,不成现在牵累自己,突然感觉好爽。
    端午宴一向是在琼林殿举行的。
    基本上,每一个能在朝堂上开口的人,都是经历过琼林宴的。他们对于琼林殿自然是格外亲切又情有独钟。那是他们人生辉煌的起点,那是他们十年寒窗苦读后最闪耀的时刻。每次来到这里,都会让他们想起曾经青涩又闪亮的时光。回味曾经初次踏入这里的雄心壮志。
    自从一次偶然后,大墨的端午宴就都在琼林殿举行了,从无例外。
    而大臣们也格外喜欢这个隐晦的寓意,毕竟端午节,无论民间怎么热闹庆祝,对于官员和皇家来说。
    这是一个很需要展示的作秀平台。
    他们需要这么一个打着畅所欲言旗号的宴会,联络一下感情,诉说一下彼此内心的情感。借着这个机会,有什么该解释的,有什么该拉拢的,有什么需要拍马屁的,都赶紧上。
    官员们穿着常服从正阳门鱼贯而入,走着平时走过的官道,在某个小门这里拐弯,再走上一段路,路过折桂园,最后来到了琼林殿。
    在宫人们的引导下,井然有序的走入大殿中,走到自己的位置上坐好,等待皇上和后妃的到来。
    和以往不同的是,这次他们在走过折桂园的时候,林子里传来了带着喜悦之意的丝竹之声。让整个路程不在沉默单调,还有可爱的七八岁左右的小宫女走过来递给他们一个香囊。上面稚嫩的针线和图案可以看出。这些个香囊都是出自这些孩子之手。
    童真童趣让官员们的心情直接飚了十个百分点。
    仿佛他们不是去参加一个作秀和功利意味比较浓厚,君臣无相恭维的宴会。而是一个普通的家宴。
    走到琼林殿门口,发现巍峨肃穆的宫殿上,也被挂满了菖蒲、艾草。自然,这不是随便挂挂的。
    把主子们的任性要求弄得高端大气上档次,是宫人们的必备科目。
    这些艾草不但没有让宫殿显得杂乱无章,反而相映成趣。
    一个绘画艺术造诣比较高的官员还认出了,这些艾草远看的话,正是一副有名的名画《野鹤渔翁图》。
    鼻尖缭绕着艾草的清香,浓浓的普通端午节的感觉,让除了金侍郎外的官员们心情都不错。
    走入琼林殿里,早已准备好的矮桌上,摆放着惯例的雄黄酒、菖蒲酒,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
    摆盘造型新颖别致,可见是下了功夫的。
    到目前为止,整个端午宴的前奏序曲,没有出现任何问题。反而有不少让人耳目一新的地方。多了不少让人眼前一亮,独特又不失礼的小变化。
    已经有不少官员对着沈家兄弟两个(沈静姝的父亲和大伯)拱手行礼了,表示认可了。
    看到同僚们的举动,金侍郎的感觉更不好了。
    眼珠子死死的瞪着周围的摆设,想要看出花来,可惜了,韩少军没有恶俗到让整个宫殿充满绫罗绸缎金银珠宝古玩玉器。
    整个大殿又没有重新装修,整个布局摆设都在合情合理的范围内。还能体现沈静姝的品味不错,至少金侍郎都不能戳瞎自己的眼睛说这回的布局摆设脂粉味浓重,低档媚俗。
    那就只能根据之前的线索,在宴会食材上做文章了。
    话说,这粽子里面不会包着金子吧?不是说沈静姝很大手笔吗?
    金侍郎恨不得现在就拨开看看以往压根就没人动的,摆设性的粽子。那副有些焦躁的模样直接落入了好几个人的眼里。
    嘴炮韩立——他在金侍郎旁边。
    沈静姝的父亲和大伯——自家闺女办的宴会他们比谁都紧张。
    宁王——他收到了弟弟给的内幕消息
    黎崇——没有什么是黎大大不知道的。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